到太原一定要嘗的美食有哪些?

冬爺你好


經常去太原出差,下面針對太原的必吃美食給大家做一下推薦:

1、蕎麵灌腸:把蕎麥麵調成糊狀,盛在容器裡,上火蒸熟,冷卻後脫離容器,叫“碗脫”比較形象。正宗的灌腸利滑爽口,有一種直下腹中,味進腸內的感覺。

2、頭腦:太原人吃頭腦時會配上黃酒,美好的一天便會從這碗頭腦開始。

3、羊雜湯:不油不膩味道剛剛好,鮮美的口感填充了整個味蕾,讓味蕾靜靜的享受羊雜湯的美好。

4、太原刀削麵:和大同刀削麵相比較,太原的刀削麵勝在湯汁的濃郁,湯汁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湯、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都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

5、剔尖:又稱撥魚、剔撥股,兩端細長,中間部分稍寬厚,白細光滑,軟而有筋,澆上澆頭,再配以調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

6、莜麵:營養價值極高,其脂肪含量較高,釋放的熱量等同肉類。

以上是給大家推薦的6道太原必吃美食,到太原遊玩或者出差的朋友可以找找嚐嚐,味道都不錯,我是孤塵一粒沙,推薦各地美食!


孤塵一粒沙


TOP.1南肖牆丸子湯

南肖牆丸子湯就是一種風味早餐,其湯汁鮮美、丸子勁道,食客多為回頭客。目前,該風味兒的丸子湯店在太原市的大街小巷分佈著100多家。你幾乎可以子啊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丸子湯對於太原人來說,是早餐少不了的美食,有的丸子湯店甚至能開一天。丸子湯配烙餅,吃過的人都說好。

TOP.2南內環大營盤肥腸面

營盤肥腸麵館目前據我所知有四家,這四家中有兩家經營時間都比較長了,基本都是從地攤起家的,不過要真說哪家的面做的最地道,最好吃。我還真沒法給你直接下個定論,畢竟都挺好的。如果只是單純論面而言,最地道最好吃的還要數南內環街上的那家大個肥腸麵館,面的口感爽滑有勁道,肥腸的濃香完全融入進面裡。在這裡推薦一下,貌似面臨拆遷,有興趣的小夥伴還是早早的品嚐一下最好。

TOP.3義井沾串

純地道的街邊攤,攤位活動時間基本在傍晚五六點出現,幾乎一個味吧,我吃的並不多,只是能夠單方面肯定,沾串也是太原隨處可見的。不過,個人覺得吃沾串最好還是找一些乾淨點的攤位好,有的租了門面,選擇門面相對吃起來放心。這種街邊攤價格便宜,我相信很多太原人都嘗過。


深藍觀察


很多人都以為太原的美食只有的麵食,但是太原除了麵食還有非常多的美食,如果來了太原就只吃一碗麵,那你就白來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太原都有哪些美食吧

老豆腐這個美食是非常傳統的,它是早餐中人們必吃的一道美食。它的豆腐非常的嫩,而且在老豆腐中放入一些滷汁,在放上一些調料,那口感真的是無法讓人形容。

莜麵栲栳栳這也在太原非常有名的一道美食,它的名字是由一個歷史典故演變而來的,而且它是用面做成的,它的樣子非常的特別,而且我們在面上面放上西紅柿汁,真的是非常美味呀

羊雜割是太原有名的小吃,每條街都有,尤其是郝剛剛羊雜割,非常的有名,很多人都會來到這裡吃,但是最正宗的還是太原柳巷的那一家,但是想要吃的時候一定要早去。

頭腦也是一道早餐美食,它是一種湯狀的食物,但是它對人的身體非常的好,有滋補的作用,而且它是由醫學家發明的,是一種藥膳食品。但是最正宗的頭腦還要是清和元飯店的。

六味齋醬肉,六味齋是一個百年的老店,所以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它主要是做有關醬肉方面的美食,這裡的醬肉非常的美味,尤其是醬肚,那種醬的味道很好的和肚融合在了一起,有機會的話可以嘗一嘗。

蕎麵灌腸,灌腸是太原每條小吃街上都有的美食,它起源於西晉,灌腸的精華就在於在蕎麵上面配上芝麻醬和滷汁,然後再加上辣椒油,真的是逛街的時候要吃的必備美食。

老鼠窟元宵它的皮非常薄而且餡很多,它的製作要求非常的嚴格,並且它只用一個地方的米,而且陷得種類很多,都是純天然的,它有上百年的歷史,而且他已經被列為山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就是太原的美食,都非常的美味,當然還有非常多的美食,我們可以到了太原來品嚐一下這些美食,會讓你回味無窮,吃了還想吃。


消化內科的小二黑


來太原吃油糕是必修課。因為太原的糯米油糕又脆又香,甜而不膩,老少咸宜,是太原人逢年過節必吃的美食。現在的油糕有糯米的,也有黃米的,以白糯米為主。由於是太原的傳統食品,所以每家店的油糕都不會太差,下面介紹兩家比較有代表性的老店。

一、位於解放路和開化寺街東南角的鴻賓樓烤鴨店,口味傳統,每逢過年過節,買油糕的都排成長隊,更有老太原好吃這口的,一買就是二三十斤,四五十斤的買,回去分給親朋好友們品嚐。不吃油糕好像過不好年似的,😅。注意,鴻賓樓烤鴨店是清真館子啊,在太原清真寺隔壁,外菜莫入的。

二、有百年曆史的太原老字號林香齋,稱為太原三大飯莊之一,由河南人徐振江與1919年創立,目前在太原開有六家分店。以傳統晉菜和蒸碗為擅長。他家的油糕有多種口味,紅糖、素餡、棗泥,以不同形狀區分,外脆裡糯,口味適中,堪稱傳統油糕中的代表作。

還要給大家強烈推薦山西名菜過油肉,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傳統菜餚,號稱“三晉一味”,其起源有多種說法,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陽泉、晉城過油肉,晉城的“大米過油肉”,特色是多湯水,搭配剛出鍋的大米飯一起吃堪稱一絕。

“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製作上都與眾不同,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色澤金黃鮮豔,味道鹹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裡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佈,“山西過油肉“被評為山西十大經典名菜。

過油肉做的好的,能代表老傳統的,除了鴻賓樓和林香齋以外,還有三晉飯莊和前進路南段的武掌櫃包子。

每年的九月一號以後,太原的一些館子就開始上市“頭腦”了。太原小吃“頭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藥膳食品,對人體有滋補作用。太原小吃“頭腦”又名“八珍湯”,是由黃芪、煨面、蓮菜、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配製而成,外加醃韭菜做引子。因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來吃頭腦,也叫“趕頭腦”,需要掛燈籠照明,所以經營頭腦的飯店門前都掛一盞紙燈籠作標誌。

吃頭腦要數清和元的最有名氣,位於柳巷銅鑼灣。另外,位於桃園二巷市政府北門對面的清聚源作為清和元的延伸,頭腦,燒麥,炸燒麥,獨具特色,美味可口,實乃冬季滋補佳品。


賑早健琥珀川


如果你是一位外地遊客,來到太原不知道該去哪裡品嚐美食,那麼,可以先來看看我的推薦。

首先,先來說說太原的美食聚集地。如果要問哪裡有好吃的飯店、餐飲店的話,那就是各大商業中心、商場及其周邊了。自助餐、燒烤、火鍋、西餐,甚至日韓料理、東南亞風味,你都能夠在太原市的各大商圈找到它們的蹤影。

不過,如果你想品嚐一下地道的太原小吃,可以去下面這幾處地方:位於柳巷商圈的太原食品街、杏花嶺區桃園二巷、距離財大北校不遠的老軍營以及河西的義井。在這幾處美食聚集地,你可以吃到好吃的串串、麻辣燙,也可以買到最香最有滋味的麵皮、夾肉餅……

接下來,我再來介紹幾種來太原你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

1、刀削麵。種類繁多的山西面食裡,我最愛刀削麵。外滑內筋的面,澆上鹹香的滷汁,別提多好吃了。

2、羊雜割。太原的羊雜割、羊肉湯真是一絕。白色的湯底濃郁鮮香,羊肉軟爛美味。冬天的早上喝上一碗,又暖和又解饞。

3、灌腸。麵皮、擔擔麵可能在別的地方也都比較常見。但是灌腸絕對算的上是山西本地的特色風味小吃了。配上濃稠的滷汁和一勺辣椒油,味道特別棒!

4、南肖牆丸子湯。早餐時來碗丸子湯,再搭配上一根油條,超級滿足有沒有?

5、上帝炸雞。總是排著長隊的一家炸雞店。炸雞外表酥脆,內裡滑嫩,讓人想起來就忍不住垂涎三尺。


山西新聞網


正所謂眾口難調,什麼叫美食?每個人的味蕾和喜好都不太相同,所以,筆者在此,只能是針對多數人的,或者說盡量客觀來說說太原的美食啦!



太原的美食,應該包括太原特色的當地美食和外地口味的美食。先說太原當地美食吧,生在太原,長在太原,不就口味就是太原味,很多外地遊客來了太原也想嚐嚐當地的美食。既然是攻略,就要推薦地方——食品街是要去的,儘管那裡有不少外地口味的美食,但畢竟相對集中吧,太原的各種麵食那裡基本都能找到!畢竟山西是麵食故鄉。說到麵食,以筆者的看法,如果想吃比較正宗、衛生的麵食,有條件的話,還是要去一些酒樓或飯店吃好,比如晉韻樓、山西黃河京都大酒店、芙蓉酒樓、老太原菜館等。如果吃其他特色小吃,太原還有頭腦、羊雜、老豆腐、元宵等。



至於是外地的美食,湘菜、粵菜、東北菜、杭幫菜等,太原也有不少。只是相對來說,這些美食分佈不太集中。不過,隨著太原南北兩個大商圈的形成,這些外地菜系飯店,也逐漸在靠攏。北邊以萬達為中心,南邊以茂業、北美新天地、王府井為中心,要麼在其商場,要麼在商場周邊,找各種菜系的美食,還是相對要找的。



當然,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太原老城區在北部,政府單位廠礦企業眾多,居民區也多,相對來說,各種中小飯店多,而城南屬於新開發的,這些小飯店相對較少,而且底蘊相對不足。如果找兒時的味道,或許去北邊是比較合適的。


太原晚報


山西太原,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美食很有特色,給我的感覺就是非常接地氣,實惠管飽,而且歷史上太原就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此美食中也帶有民族特色,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太原美食。


1.蒸餃,薄皮大餡,在配上山西的老陳醋,味道那真是令人叫絕。

2.蕎麵灌腸,這道美食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我曾經吃過在當地很有名氣的徐溝灌腸,確實美味。

3.豌豆糕,黃色的豌豆糕看著就有食慾,當年去太原旅遊的時候特意帶回東北給家人嚐嚐的。

4.過油肉,其實這款美食在很多地方我都吃過,但是仍舊覺得太原的老字號過油肉做的地道。

5.老豆腐,也就是豆腐腦,當然區別還是有的,豆腐腦顯得嫩一些,而在太原吃的老豆腐上面澆的粉條滷,口味別提有多好了,只有嘗過才知道。

你們還知道太原有什麼樣的美食呢?快來你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嘴大吃四海


到太原一定要嘗的美食有哪些呢?

油鋤片

鋤片,又名雜酥烙餅,鋤片餅,是山西臨縣城關街頭賣的一種傳統風味燒餅,很久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因其形狀酷似農夫的鋤片,故名鋤片餅。
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色澤金黃,外形獨特,芳香撲鼻,人們以吃揭鏊餅子為快事。油鋤片不但成為一種大眾喜愛的風味小吃,而且是臨縣人訪親問友的禮品。

六味齋醬肉

六味齋醬肉是太原市的傳統名食。太原市六味齋醬肉店生產,已有40多年的歷史。“六味齋”的醬肉的品種有醬肉、醬肘花、雜拌、香腸、蛋卷等,風味各異。特點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油豆泡

油豆泡是山西省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油豆泡外形呈圓球體,內部組織呈蜂窩狀,外筋內虛,用手擠壓有氣體感,壓扁時可以自動復原。食用時葷素配料均可,制湯配菜兼宜。將豆泡用小刀劃開一道小口,放進肉餡用粉面糊封口上籠蒸熟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三鮮水餃

三鮮水餃,餃皮硬香爽滑,肉餡鮮嫩,蔬菜味美,別有滋味。製作簡單,只需麵粉,上漿蝦仁,上漿雞肉粒,蝦子,韭菜,鹽,紹酒,花椒,香麻油,熟清油 ,等食材,稍作加工,便可成就一道豐美的佳餚。

豬血灌腸

豬血灌腸是一道山西的傳統特色小吃。主料是豬血,配以豆芽等。它創制於清朝中葉,加工精細,風味獨特,是譽滿三晉之佳品。在山西,一年四季街頭巷尾均有攤點銷售,山西小吃豬血灌腸,它既可涼吃,亦可炒吃。


王者月兒


真不知道現在太原怎麼樣了 6年前 大營盤的羊雜割, 財大北校旁的煎餅, 柳巷的串串香, 還有老西客站旁小商品市場的餅子卷菜,千峰路和南內環交叉那裡的餃子宴,可惜現在再去好難啊


靜美人大寶貝


謝謝大家的關注

我會一直為大家分享旅行特色美食

謝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