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哲學很難向西方推廣?

路在腳下1208


中國的哲學由於博大精深,而不能在現實生活當中立馬得到體現,而是一種含蓄的形式向人們展示自身智慧的極端,一種隱忍和善良的姿態,在社會上展示中國人文明的價值存在手段。而西方哲學則是一種最為直接的手段,向人類展示自己智慧不盡的源泉,中國的哲學在西方的哲學當中為何不能開闊出一片朗朗乾坤,並是因為我們智慧當中沒有吸取西方哲學的平凡直觀見解,而是自身的價值和認識在自身能力形成當中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承認。


生活的樂趣88


兩方社會,難以接受中國哲學,第一大因素是語言。由於西方與中國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可以產生互相理解上的困難。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代語言,僅因翻譯就困難重重,既使譯成,也只是個大意,其中的許多概念是西方語言中根本不存在。如果意譯自然失去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精華。所以西方的語言與中國的語言所造成的隔閡以及誤解,自然導致西方社會對於中國哲學傳播與接受的難度。由此而形成的事實是因語言障礙,很難有西方學者從中國哲學的原文中,理解中國哲學思想。第二大因素是,因中西方社會環境與歷史而產生的思維方式的不同。西方哲學的基本在於邏輯的認知,形式邏輯思維關係的基本價值。中國哲學中的邏輯關係與西方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邏輯關係產生與具體的事物之中,並以萬物的形表看待世界與之思維。這對於西方條理清晰的形式邏輯來說就缺乏思維中一一抽象的形式與結構。這是西方哲學思想認為,中國無哲學的又一理解。第三大因素是,近百餘年西方社會科技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在現代社會所體現出的社會價值認識的優越性。尤其是現代科學思想領域的進步與發展,自然也就屏蔽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人文精神上的價值認識。。西方社會因形式邏輯而產生的現代科學,確實體現出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全新趨勢。在此趨勢與現實面前,中國傳統哲學根本無優勢可言,這也自然使西方哲學在世界面前影響力空前,而難以與中國哲學產生互相交流及對於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理解。

。。但是,社會是發展的,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空前成就的事實影響下,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基本價值認識以及所具有的價值優越性,正在逐步得以體現。中國哲學中的基本價值認識也由此而隨之在西方社會產生新的認知。中國哲學中的優勢,也會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而與西方產生新的互相交流。我相信中國哲學思想對於西方社會的影響力會逐漸增加。(畫自寫)。




乾得堂


其一,我們要明確中國哲學的流派及其嬗變。

關於中國哲學,它確實不像西方,誕生了那麼多的哲學家,每個哲學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統的理論,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費爾巴哈、尼采、康德,等等,都是閃耀世界文明史的哲學大家。而中國的哲學大家在哪裡?從古代到近代,好像找不到一個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名人,所以,中國的文化裡,哲學領域是缺乏系統總結與全面開掘的旗手的。

但是,這並不表明中國沒有哲學,事實上,中國哲學從先秦開始,就呈現出朝代更迭、鮮花次第的喜人景象。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文化學說異常繁榮,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強調仁、禮和中庸,這些核心思想,雖然一定程度上壓抑了人的個性,但有助於禮儀社會的建立,左右了中國人的心靈達兩千多年,至今不絕。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清靜無為”,有利於調節人與外界的衝突,追求內心的超脫與自由。

宋代的程朱理學,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固然有利於維護封建統治,但對人性的壓抑更甚。

明代的王陽明就很了不起。他創立的陽明心學,強調“心即是理”,主張“知行合一”,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清代的王夫之等人,在哲學上的貢獻也不小。


其二,我們要明白,中國哲學為什麼很難跨出國門。

中國哲學的根本在哪裡?我以為,就在一直尋求人與外界的和諧。其中的精華所在,就是中庸。用句俗話說,就是適可而止。這就要人控制自己的慾望,學會知足,學會謙讓,學會敬畏。中庸之道讓國人禮讓三分,知足常樂,讓國人左右逢源,逢凶化吉。

可是西方世界的哲學,根本在哪裡呢?我以為,在於渴望對外部世界的征服與佔有,並企圖獲得心靈的救贖。


比如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黑格爾,他的辯證法思想,對後來薩特的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黑格爾對自由主義和人的價值的肯定,為西方國家對世界的擴張與掠奪,提供了理論依據。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裡面的本能理論、人格理論、焦慮理論,都是試圖為人的種種不合理的行為找出其合理性,為世上有罪的人正名。

由上可知,東西方兩個不同世界的哲學思想,是迥然不同的兩個系統,融合的難度極大。中國哲學,誕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浸潤了中國人的性情與民族特色,是直來直去急功近利的西方人所難以理解並接受的。


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交往與文化交流的深入,隨著各國人民的接觸越來越頻繁,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偉大祖國的復興,古老的東方哲學一定會走出國門,走進世界人民的心中。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渴望人與世界的和諧,渴望人自己內心的寧靜。


月牙島主1


哲學方面,影響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哲學是實證哲學,用實證哲學來論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說物質決定意識,按照實證主義哲學思想,唯物主義要得到實證主義承認,就必須要通過實踐證明關,哲學的實踐證明就是來自社會調查統計數據,比如去學校調查,如果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各學校同一個班的同學,在校的物質條件是相同的,差別只是家庭的窮和富,調查結果如果是,富家子弟成績好,窮人子弟成績差,一樣富的子弟成績相同,如果調查情況是這樣,就判定唯物主義正確,如果不是這樣,就判定唯物主義錯誤,所以唯物主義的觀點在西方主流哲學界是被判定為錯誤哲學的。同樣是唯物主義哲學,為什麼會得到中國社會認同呢?這是因為,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最喜歡找的原因是,因為別人比自己富,這是一個心理問題,實證哲學重事實,所以西方主流哲學界不認可唯物主義,中國哲學重弱者的心理安慰,所以認可唯物主義,認事實容易得實利,找心理安慰容易得安寧,這是取向問題,不同取向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中國哲學的取向與西方主流哲學認同的取向不同,又怎可能會獲得西方主流哲學認同呢?


龍一歐


《易經》中有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如果你給一個西方人講這句話,假設他完全能聽懂你所說的 ,沒有任何語言上的障礙,但是他還是理解不了你所說的,因為還有橫亙在他面前的另一道障礙,概念!什麼是“陰”,什麼是“陽”,他倆又怎樣構成一個叫做“道”的東西?如果你這樣給他講的話,他立刻就明白了!萬事萬物都是由相互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構成的,這兩個方面相互作用,促使事物遵循一定的規律而向前發展。現代哲學的語言,因為我們都處於現代工業文明中!只要你是一個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又有現代常識,別人給你多舉幾個例子,你立馬就明白了!

反過來講,如果一個西方人給你講柏拉圖,那些洞啊,影啊的,你會覺得理解很費勁,因為是一個農業社會早期的人給一個工業社會中的人講道理,舉的事物我們不太瞭解或熟悉!當他給你講康德那些深奧的道德律的時候,你會覺得在概念上理解它們很費勁,因為它們的內涵與外延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詞彙相差太遠,而當這些詞彙要運動起來搞點事情時,你簡直要抓狂了!

坦白講,現在中國人裡面真正懂《易經》的人太少了,再加上那些智商欠費的學者人模狗樣地盅惑人心,中華文明最高的智慧只有俗不可耐地掉價的份了!自個都不懂,還翻譯給別人,那些譯文簡直沒法看,好像一個腦殘認了二百字,擼起袖子準備寫作文了,我的天哪!

其實西方人裡面真正懂牛頓的沒有幾個人,大抵是從牛頓為啥沒有結婚這種檔次來探究他們的偉人!

中華文明真正向世界傳播只能依靠中國國力的強盛。當然了,得有幾個胳膊比腿粗的文化巨人!

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對人類文明本質上的認識是相同的,不過說法不一樣罷了!所以別老想一腳把對方踹倒,壓它一頭,這不是中華文明真正的傳承者!





騎驢去高考


有幾個外語系的學生掌握好了中國古漢語,有幾個熱愛外國文化的中國人瞭解和熟悉自己老祖宗的文化?外語好的人,可能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你讓外國人怎麼接觸地道的漢語和中國文化?

在西班牙有一個歐洲人的風水協會,裡面那些自詡懂風水的,全是生活在西班牙的歐洲人。他們的風水知識和技術,不是直接來自中國,而是來自美國。似乎整個西方國家關於中國風水的理論和傳播,都源自美國,一小部分來自英國。為什麼不是來自中國的風水,而是來自美國的風水理論?因為語言障礙。

其他國家不說,就單說大米良生活了10年的西班牙。很多西語專業的學生,似乎並沒有接受過標準的普通話訓練,雖然他們的西班牙語說得很流利,但是他們的中文,依然帶著濃濃的中國地方口音。這個時候,試想一下,如果他們去教外國人中文,外國人的口音會是啥樣的?

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難不難?比說一口標準普通話更難的是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對古羅馬歷史,對世界歷史非常熟悉的外語系學生,是否真的瞭解中國歷史?是否可以掌握中國的文言文?是否對中國的民俗風情真的有了解?

能夠直接和外國人交流,有語言能力向西方推廣中國文化的外語系學生都尚且如此,你還指望外語不好的中文系學生去向外國人推廣中國文化?

再深入一點會發現,其實不是外語系學生的問題。主要問題是,我們中國文化在國內的普及度太低太低。加入每個大學生都對中國文化歷史很熟悉,都有深入的瞭解,那就不存在外語系學生不瞭解中國歷史的問題。說到底,還是中國文化在國內的普及程度太低。咱們自己都珍惜和學習老祖宗的東西,哪裡來的能力去透徹地解釋給老外?


西班牙大米良


為什麼中國哲學很難向西方推廣?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它首先肯定了中國有哲學,然後才能提出這個問題。

關鍵是,中國有哲學麼?本人認為,從嚴格定義上講,中國是沒有哲學的,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將來會不會有就難說了。

《易經》《道德經》《大學》《中庸》以及朱熹的理學、王陽明的心學,能算哲學麼?不能。它們,最多隻能算接近哲學的碎片化思想。因為:

1.哲學是關於天宇世界和社會人生的根本問題的學問,啟蒙人之為人的智慧。上述經典都只是關切”君王”如何統治芸芸眾生的思想學問,離哲學理論還有距離。

2.哲學理論是成體系的,有本體論、主體論和客體論,看看亞里士多德、康德、黑格爾……他們的著作就明白《易經》《道德經》……的侷限性。

3.哲學是文化的根本,會滋生出科學理論,又會推演出神聖的宗教、公權的政治和器物的經濟等社會實踐活動理性發展。中國不爭氣的事實,也證明中國沒有哲學。

好在,哲學與科學沒有國界,是人類的共同智慧財富!其實,宗教與經濟也是應該沒有國界的,而只有政治才有強烈國家認同感。


李華春65436873


你幹嘛要向人家推廣?

你的東西若有益有用,若能啟智開慧,那你還要主動的上趕著求人家學?他不學是他的損失,而你卻已得增益,那麼你咋還比他著急?那是你兒子麼?哪家哲言告訴你明珠要暗投的?

道不同,那就不要相與謀,話不投機那就聊聊天氣就得。非要往人家腦袋裡硬灌,你這是把先賢聖哲之言當鴨食麼?你不心疼我都心疼。

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初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上趕著求人家學習自己嘔心瀝血的心得的,只有父母師長。除此之外,就連朋友兄弟很多時候也只能點到即止,更遑論推心置腹。那些素昧平生卻一門心思要你“學習”的,要麼是教職人員或狂教徒,要麼是在詐騙,橫豎人家不是白乾,必有利益隱藏於其中。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增益其他平白無故之人的“智慧”,他們巴不得所有人都比他們自己更愚蠢呢,否則還怎麼通過製造恐懼來獲取“服從”和財富呢?

再強調一次,普遍意義上,這世上只有父母師長才會無條件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或學生更智慧更有能力;其他人的“智慧大力丸”,必有他求!

所以,你要傳給誰?你兒女教好了沒?你學生學好了沒?

——無陳詞濫調,無不知所云,無酸腐雞湯,無繽紛喧囂,唯有一點赤誠真意,一點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輕落玉指點贊、高抬貴手轉發;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見,請評論中不吝賜教


長風浩蕩


說這句話的人不是崇洋就是媚外,還有第三種可能,那便是“白痴”。

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之所以存活幾千年,仍然朝氣蓬勃,正是因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成熟。眼看著其它三個古老國度的衰落,中國不知不覺中讓人們感到驚奇。同樣一個古老的國度,為什麼中國永遠都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呢?其實在老莊哲學裡早已闡述與天地同壽的理論思想:天地無言,萬物自化!正因萬物都遵循自然運行的法則,所以永遠都不會枯竭,而且會永遠生生不息。

再者,中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是提前進化成文明社會的典範。可以毫不誇張的講,中國在清朝之前一直是西方國家效仿的對象,東學西進,在這之前一直是整個世界的主流。就算清朝初期,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地位都是重中之重。

西學東進思想,只不過近三四百年才發展起來的。而且西方撬開中國大門的鑰匙也不是先進的主流思想,而是那些拿不上臺面的鴉片戰爭與侵略戰爭。當外來侵略者用尖船利炮攻開中國大門的時候,一直過慣了世外桃園生活的樸實的人們才發現:只講理是不行的,還需要比科技、比拳頭!

所以很多人霎時間成了亂衝亂撞的沒頭蒼蠅,開始恐懼、害怕,然後一股腦地照搬西方科技,崇拜他們的思想,極力地與中國的傳統思想劃清界線,一夜之間對中國的一切都產生了懷疑。

可僅僅學了幾百年,便又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大問題:工業發達了,環境搞壞了;人們有錢了,人心不古了。


歐陽大拙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我們始終認為我們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引以為傲我們古代哲學思想和諸子百家。標題立意如何把中國文化思想傳播到全世界?

故步自封最後結果就是自欺欺人。博大精深世界最早誕生哲學思想體系我們中國卻綿延戰爭,分裂,饑荒歷史達上千年!什麼原因?其實問題就出在我們古人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啊。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境界“深不可測”,全在領悟和意境,沒有正義和非正義界線,人人可用,取之有道,用之不竭,用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其實我們作為中國人非常明白我們的哲學精華在何處,糟粕又在何處,籠統談中國哲學思想和談大鍋文化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如何把我們中國的哲學思想和精華推向世界?西方哲學思想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徵就是從人性中談哲學,從人性本質上討論哲學思想本身的意義,還有西方哲學結合西方和東方宗教信仰一起把人性的實質予以坦誠揭露:如此這般,西方哲學影響面遠遠就超過我們(東方)中國包括印度的思想哲學。換一句普通語言表達就是,你說的話人家聽不懂,因為你自己還沒有徹底搞清楚啊!

我們中國人或者亞洲多數的東方人對中國哲學思想容易理解,我認為我我們自己好好理解,好好使用就可以了!不要再去向世界販賣和介紹那麼具體,一句話:願者上鉤,來中國修習的外國朋友喜歡就自然而然懂得了中國哲學為什麼“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