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解讀


《矛盾論》解讀

《實踐論》和《矛盾論》是主席專門研究和論述辯證唯物論的哲學著作。《實踐論》是認識論,主要講如何認識世界,認識和實踐的關係問題;《矛盾論》是方法論,主要講如何改造世界,如何理解和運用事物的矛盾法則。

一、主席在文中用通俗的語言,大量的事例,嚴密的邏輯,對矛盾法則進行了充分的論證與說明。學習本篇關鍵在於把握要點,領悟精髓。而本篇的要點和精髓就在最後一章的《結論》裡面。此前的全部內容都是為了得出這個“結論”而做的。“結論”是什麼呢?

1.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

2.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穿於一切過程的始終,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3.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4.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

5.矛盾的鬥爭是不斷的,不管在他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他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他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

6.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

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鬥爭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

《矛盾論》解讀

二,對於我們來說,如何理解和把握上述“結論”,又如何運用到我們自己的實際工作生活中去呢?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組成的,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從始至終的發展過程中,一切事物的發展運動都是由矛盾的發展運動推動的。這裡的“一切”包括自然的、社會的、思維的一切事物或現象。

2.一件大的事物或現象,在其每一個階段,都包含著許多不同的矛盾,但其中必然有一個是屬於主要的矛盾;在每一個具體的矛盾中,都有著至少兩個以上的矛盾方面,同樣,其中也必然存在一個主要的矛盾方面。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到隱含其中的主要的矛盾和具體矛盾中的主要方面,研究他、解決他,從而實現矛盾的解決和轉化。

3.矛盾運動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沒有矛盾也就沒有了發展。因此不要排斥矛盾、迴避矛盾,而要承認矛盾、解決矛盾。在不斷的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成長、組織的發展、事業的進步。

4.事物的性質是由其包含的矛盾所決定的。每一個事物,每一個矛盾,矛盾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特殊性,必須客觀、全面、深入、細緻的去研究、去解決,不要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也就是主席所強調的具體問題必須要具體分析。

5.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而是在其內部,在於其內部的矛盾。“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裡是矛盾分析方法的關鍵之點!既是我們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的理論基點,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牢牢樹立的基本觀點!

6.同一事物的各種矛盾和同一矛盾的各個方面是始終存在,互為前提,互相鬥爭,互相促進,互相轉化的。因此我們做工作或解決問題,必須要樹立起動態的、聯繫的、系統的、全面的思想。

7.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性質,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特點,矛盾的每一階段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解決的辦法也必須是有區別的、適合的、有效的。

《矛盾論》解讀

三、《矛盾論》講述的是方法,是理念,而不是具體的方案措施。看過金庸武俠的人都知道“獨孤九劍”吧?《矛盾論》就是我們處世做事的“獨孤九劍”!

1.在《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在領悟到“獨孤九劍”的精髓之後,便從一個武林中二三流的小人物一躍而成為超一流高手。我們看一下書中的有關描述,相信對於我們理解和把握《矛盾論》一定會有幫助!

“風清揚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獨孤前輩是絕頂聰明之人,學他的劍法,要旨是在一個‘悟’字,決不在死記硬記。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無所不出,無所不入,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乾淨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這段話就是講學習“獨孤九劍”的關鍵所在!“獨孤九劍”的劍意是什麼呢?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就是“料敵機先”,就是“找到對方的破綻”,就是“無招勝有招”!而不是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具體的招式。

2.具體到我們的實際,“料敵機先”就是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基本情況,判斷事物的變化趨勢;“找到對方的破綻”就是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無招勝有招”就是不必拘泥形式,解決問題就是目標!

3.就我們的工作學習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矛盾論》的“劍意”,在掌握了認識方法的基礎上做周密調研以“料敵機先”,然後再用“劍意”指導我們的行動,不拘泥於形式,不硬記硬背“各種招式”,以解決問題為最終目標,這就是我們的“無招勝有招”!

《矛盾論》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