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讀毛選: 矛盾論

365天讀毛選: 矛盾論

365天讀毛選: 矛盾論

考慮到文字閱讀的方便,我們在原文發表的同時,會同期推出精簡版。《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三篇我們剛剛已經在特刊中發過全文,現在根據這一宗旨發精簡版。點擊“閱讀原文”可以查看原文版。

矛 盾 論

毛澤東

(一九三七年八月)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的法則。......本質,......核心。......。這些問題是: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我們現在的哲學研究工作,應當以掃除教條主義思想為主要的目標。

一 兩種宇宙觀

......。

......。

......。

......,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即把事物的發展看做是事物內部的必然的自己的運動,而每一事物的運動都和它的周圍其他事物互相聯繫著和互相影響著。......。事物內部的這種矛盾性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聯繫和互相影響則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事實上,即使是外力推動的機械運動,也要通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唯物辯證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並不排除。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黑格爾......唯心的辯證法......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

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因此,具體地瞭解事物矛盾這一個法則,對於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二 矛盾的普遍性

......。為了這個緣故,當著我們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則的時候,我們就先來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然後再著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問題,最後仍歸到矛盾的普遍性的問題。

......。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

......。

……生命首先就在於:生物在每一個瞬間是它自身,但卻又是別的什麼。......。

......。

......。

......。

......。

由此看來,不論是簡單的運動形式,或複雜的運動形式,不論是客觀現象,或思想現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著,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這一點已經弄清楚了。......?

......。這是矛盾的差別性的問題,不是矛盾的有無的問題。......。

......。舊過程完結了,新過程發生了。新過程又包含著新矛盾,開始它自己的矛盾發展史。

......。

......。

......。

......。

三 矛盾的特殊性

......。

這個問題,應從幾種情形中去研究。

首先是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中的矛盾,都帶特殊性。......。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

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固然,如果不認識矛盾的普遍性,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據;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無從確定一事物不同於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就無從發現事物運動發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據,也就無從辨別事物,無從區分科學研究的領域。

......。這是兩個認識的過程:一個是由特殊到一般,一個是由一般到特殊。人類的認識總是這樣循環往復地進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環(只要是嚴格地按照科學的方法)都可能使人類的認識提高一步,使人類的認識不斷地深化。......。

......。

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

......。

一個大的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包含著許多的矛盾。......。所謂瞭解矛盾的各個方面,就是了解它們每一方面各佔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種具體形式和對方發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關係,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後,又各用何種具體的方法和對方作鬥爭。......。

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這一點,我在《實踐論》一文中已經說過了。......。孫子論軍事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他說的是作戰的雙方。唐朝人魏徵說過:“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也懂得片面性不對。可是我們的同志看問題,往往帶片面性,這樣的人就往往碰釘子。《水滸傳》上宋江三打祝家莊,兩次都因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打了敗仗。......。《水滸傳》上有很多唯物辯證法的事例,這個三打祝家莊,算是最好的一個。......。”我們應該記得他的話。......。

......。

......。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人們就不能適當地處理事物的矛盾。

......。

......。

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

......。不研究這些特點,就不能瞭解兩黨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特殊的相互關係:統一戰線的建立,統一戰線的破裂,再一個統一戰線的建立。......。

......。我們必須時刻記得列寧的話:對於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

這種具體的分析,馬克思、恩格斯首先給了我們以很好的模範。

......。

......。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

......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斯大林的這種分析,給我們提供了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互相聯結的模範。

......。

......。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

這一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

......。

......。

......。這種時候,人民大眾往往採取國內戰爭的形式,去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的同盟,而帝國主義則往往採取間接的方式去援助半殖民地國家的反動派壓迫人民,而不採取直接行動,顯出了內部矛盾的特別尖銳性。......。

......。

然而不管怎樣,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起著領導的作用,是完全沒有疑義的。

......。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

......,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轉化著,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

......。

......。

......。

......。

這種互相轉化的事情,過去已有經驗。......。

......。

研究學問的時候,由不知到知的矛盾也是如此。......。

......。誠然,生產力、實踐、經濟基礎,一般地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誰不承認這一點,誰就不是唯物論者。然而,生產關係、理論、上層建築這些方面,在一定條件之下,又轉過來表現其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這也是必須承認的。當著不變更生產關係,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時候,生產關係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

......。

......。世界上沒有絕對地平衡發展的東西,我們必須反對平衡論,或均衡論。......。對於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對於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產黨人都應當注意的。

五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

......。

......,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著其相反的方面轉化。這些就是所謂同一性。

......

......?

......。

如此說來,只是極不同一,極不統一,怎樣又說是同一或統一呢?

原來矛盾著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

......?沒有生,死就不見;沒有死,生也不見。沒有上,無所謂下;沒有下,也無所謂上。沒有禍,無所謂福;沒有福,也無所謂禍。沒有順利,無所謂困難;沒有困難,也無所謂順利。......。一切對立的成分都是這樣,因一定的條件,一面互相對立,一面又互相聯結、互相貫通、互相滲透、互相依賴,這種性質,叫做同一性。......互為存在的條件。這是同一性的第一種意義。

......,更重要的,還在於矛盾著的事物的互相轉化。這就是說,事物內部矛盾著的兩方面,因為一定的條件而各向著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轉化了去,向著它的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化了去。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種意義。

......?

......。

......。

......。

大家知道,戰爭與和平是互相轉化的。......。

一切矛盾著的東西,互相聯繫著,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

列寧所謂“怎樣成為同一的(怎樣變成同一的),——在怎樣的條件之下它們互相轉化,成為同一的”,就是這個意思。

......。客觀事物中矛盾著的諸方面的統一或同一性,本來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生動的、有條件的、可變動的、暫時的、相對的東西,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條件向它們的反面轉化著。......。

所謂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的同一性,就是說,我們所說的矛盾乃是現實的矛盾,具體的矛盾,而矛盾的互相轉化也是現實的、具體的。......。

為什麼雞蛋能夠轉化為雞子,而石頭不能夠轉化為雞子呢?為什麼戰爭與和平有同一性,而戰爭與石頭卻沒有同一性呢?為什麼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東西呢?沒有別的,就是因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條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條件,就沒有任何的同一性。

......。

同一性的問題如此。那末,什麼是鬥爭性呢?同一性和鬥爭性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列寧說:“對立的統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條件的、一時的、暫存的、相對的。互相排斥的對立的鬥爭則是絕對的,正如發展、運動是絕對的一樣。”

列寧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一切過程的常住性是相對的,但是一種過程轉化為他種過程的這種變動性則是絕對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狀態中所顯現的面貌。而統一物的分解,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便都是事物在質變狀態中、在一種過程過渡到他種過程的變化中所顯現的面貌。......。

......。這裡我們又說,矛盾的鬥爭貫串於過程的始終,並使一過程向著他過程轉化,矛盾的鬥爭無所不在,所以說矛盾的鬥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

我們中國人常說:“相反相成

。”......。

在同一性中存在著鬥爭性,在特殊性中存在著普遍性,在個性中存在著共性。拿列寧的話來說,叫做“在相對的東西里面有著絕對的東西”。

六 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矛盾的鬥爭性的問題中,包含著對抗是什麼的問題。我們回答道:對抗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矛盾鬥爭的一切形式。

......。

......。

......。

但是我們必須具體地研究各種矛盾鬥爭的情況,不應當將上面所說的公式不適當地套在一切事物的身上。矛盾和鬥爭是普遍的、絕對的,但是解決矛盾的方法,即鬥爭的形式,則因矛盾的性質不同而不相同。有些矛盾具有公開的對抗性,有些矛盾則不是這樣。根據事物的具體發展,有些矛盾是由原來還非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對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則由原來是對抗性的,而發展成為非對抗性的。

......。

......。

列寧說:“對抗和矛盾斷然不同。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這就是說,對抗只是矛盾鬥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處套用這個公式。

七 結論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總起來說幾句。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因而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絕對性。......,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對性。......,這又是矛盾的同一性。......,這又是矛盾的鬥爭性。......,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區別;......,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要犯錯誤。......使有經驗的同志們整理自己的經驗,使之帶上原則性,而避免重複經驗主義的錯誤。......。

全國哀悼!

2020.04.04

中共商丘市委

網信辦發佈

網信商丘 權威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