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是新朋友吗?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注重健康管理,防病于未然,从而获得更好的健康状态延年益寿。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人的生命规律、衰老机制,采取相应的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试为主要手段的养生方法。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因为有四季的不同,而每一个季节呢又有一些温、热、寒、凉的气候特点,这些特点又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养生在不同的季节也要采取不同的养生的方式,从而达到天人和谐,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这个天人合一,在我们中国最早的这个医学典故《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冬季养生的一些看法。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大意就是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当此时节,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


另外也要使自己的情绪尽量的保持安静,我们在生活习惯上面尽量的去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的地方,不要让我们的肌肉过度的开启出大量的汗。因为过量的出汗会使我们的阳气大量的丧失,到其他的季节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疾病。所以冬天尽量选比较柔和的运动比如太极拳、瑜伽等等。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顺应冬季养护人体闭藏的法则,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呢?


书上说: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就是违背了这一原则,很容易伤害我们的肾气,到了春天很容易出现,痿厥的病症,萎,是指精血受损,我们肌肉的经脉失养、疼痛,肢体出现软弱无力,而经血不足是指内里不足,外面的寒邪容易入侵,就会出现肢体畏寒怕冷的一些情况。


冬季的毛孔应该闭起来的,要防止外寒的入侵。如果闭藏我们没有做好的话,就会容易出现遇冷关节反复疼痛。所以就会有很多人选择在夏天趁着毛孔开泄的时候将寒湿往外排,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伏贴,它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那么与其麻烦排寒,不如冬天做好闭藏来防止寒邪入侵。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那为什么说违背了冬季的养生,就容易伤肾,而不是其他的脏腑呢?


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冬季对应了我们的肾脏,另外,冬季风藏的特点也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相呼应。所以呢,在冬季养肾相对于其他的季节来说更具有优势,而肾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阴,古话有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所以,冬季养好肾是非常关键的。


冬季如何养好肾呢?

1、早睡晚起延长睡眠时间

前面我们提到了黄帝内经中冬季养生的一些基本的一些原则,首要的一点就是闭藏,养肾也是如此,我们尽量的做到早睡晚起,延长我们的睡眠时间,尽量在太阳出来以后进行运动锻炼。另外,我们提倡适度运动,不宜大汗,以防止耗损阳气。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2、多吃黑的食物、温补的食物

中医上讲,黑色是我们肾脏的主色,入肾经。所以冬季,可以多选择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像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等。

对于体寒胃冷偏于阳虚的人可以选择吃一些温阳的食物,用羊肉来煲汤喝可以很好的缓解冬季怕冷的情况。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3、冬吃根


另外,我们传统的饮食中有一句老话叫: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冬季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根茎类的食物,根茎类就是顺应冬季的特点,深埋地下闭藏起来营养很丰富,像萝卜,山药,竹笋,红薯等等,萝卜有冬季的小人参之称,它具有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山药也是非常好的温补食材。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4、唾液养肾精

在五行中讲肾在液为唾,唾就是我们唾液。古时候唾有津津玉液之称,它是唾液中的比较稠厚的部分,古代医家认为唾源于肾经,应该常咽不要吐出来,尽量的少吐,如果有痰液、发炎的症状的时候就别咽了。

平常可以用舌尖抵在我们的上颚,让舌下的唾液慢慢的分泌出来,等到唾液存满了,然后再慢慢的吞下咽下去以补养肾精,这是一个我们平时可以,做一做的养肾精的习惯。

冬季养生,肾者为王!中医师教你冬季如何养肾

5、睡前泡脚

寒最容易从下而生,热容易往上冒。所以寒意从脚下生,所以做好脚部的保暖很重要,对于气血不足或者是有一些阳虚体质的人来说,睡前泡脚是个很好地习惯,也可以加上一些散寒养肾的一些药,比如艾叶、干姜、杜仲、川段。艾叶和干姜都属于是温精一类的药物,而杜仲川段属于补肝肾强筋骨一类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