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是新朋友嗎?記得點擊藍字關注我哦~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注重健康管理,防病於未然,從而獲得更好的健康狀態延年益壽。中醫養生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來研究人的生命規律、衰老機制,採取相應的養生原則和養生方法,以自我調試為主要手段的養生方法。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因為有四季的不同,而每一個季節呢又有一些溫、熱、寒、涼的氣候特點,這些特點又會對我們人體造成不同的影響,所以我們的養生在不同的季節也要採取不同的養生的方式,從而達到天人和諧,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這個天人合一,在我們中國最早的這個醫學典故《黃帝內經》中就有對冬季養生的一些看法。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大意就是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龜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


另外也要使自己的情緒儘量的保持安靜,我們在生活習慣上面儘量的去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的地方,不要讓我們的肌肉過度的開啟出大量的汗。因為過量的出汗會使我們的陽氣大量的喪失,到其他的季節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些疾病。所以冬天儘量選比較柔和的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等等。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順應冬季養護人體閉藏的法則,如果我們違背了這一原則呢?


書上說: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意思就是違背了這一原則,很容易傷害我們的腎氣,到了春天很容易出現,痿厥的病症,萎,是指精血受損,我們肌肉的經脈失養、疼痛,肢體出現軟弱無力,而經血不足是指內裡不足,外面的寒邪容易入侵,就會出現肢體畏寒怕冷的一些情況。


冬季的毛孔應該閉起來的,要防止外寒的入侵。如果閉藏我們沒有做好的話,就會容易出現遇冷關節反覆疼痛。所以就會有很多人選擇在夏天趁著毛孔開洩的時候將寒溼往外排,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三伏貼,它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那麼與其麻煩排寒,不如冬天做好閉藏來防止寒邪入侵。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那為什麼說違背了冬季的養生,就容易傷腎,而不是其他的臟腑呢?


在中醫五行學說中,冬季對應了我們的腎臟,另外,冬季風藏的特點也與腎藏精的生理功能相呼應。所以呢,在冬季養腎相對於其他的季節來說更具有優勢,而腎的陰陽屬性是陰中之陰,古話有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冬季養好腎是非常關鍵的。


冬季如何養好腎呢?

1、早睡晚起延長睡眠時間

前面我們提到了黃帝內經中冬季養生的一些基本的一些原則,首要的一點就是閉藏,養腎也是如此,我們儘量的做到早睡晚起,延長我們的睡眠時間,儘量在太陽出來以後進行運動鍛鍊。另外,我們提倡適度運動,不宜大汗,以防止耗損陽氣。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2、多吃黑的食物、溫補的食物

中醫上講,黑色是我們腎臟的主色,入腎經。所以冬季,可以多選擇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像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等。

對於體寒胃冷偏於陽虛的人可以選擇吃一些溫陽的食物,用羊肉來煲湯喝可以很好的緩解冬季怕冷的情況。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3、冬吃根


另外,我們傳統的飲食中有一句老話叫: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冬季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根莖類的食物,根莖類就是順應冬季的特點,深埋地下閉藏起來營養很豐富,像蘿蔔,山藥,竹筍,紅薯等等,蘿蔔有冬季的小人參之稱,它具有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山藥也是非常好的溫補食材。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4、唾液養腎精

在五行中講腎在液為唾,唾就是我們唾液。古時候唾有津津玉液之稱,它是唾液中的比較稠厚的部分,古代醫家認為唾源於腎經,應該常咽不要吐出來,儘量的少吐,如果有痰液、發炎的症狀的時候就別嚥了。

平常可以用舌尖抵在我們的上顎,讓舌下的唾液慢慢的分泌出來,等到唾液存滿了,然後再慢慢的吞下嚥下去以補養腎精,這是一個我們平時可以,做一做的養腎精的習慣。

冬季養生,腎者為王!中醫師教你冬季如何養腎

5、睡前泡腳

寒最容易從下而生,熱容易往上冒。所以寒意從腳下生,所以做好腳部的保暖很重要,對於氣血不足或者是有一些陽虛體質的人來說,睡前泡腳是個很好地習慣,也可以加上一些散寒養腎的一些藥,比如艾葉、乾薑、杜仲、川段。艾葉和乾薑都屬於是溫精一類的藥物,而杜仲川段屬於補肝腎強筋骨一類的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