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創建於抗美援朝時期,歷經維護修理、測繪仿製、改進改型、自主研製等階段,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地發展起來。如果從開始整機研製的1956年算起,至今已62年。回顧往昔,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不僅為航空武器裝備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航空發動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技術與產業基礎,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有了值得高度珍視的“家底”。

1.基本建成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體系

以發動機設計研究院所和主機生產企業為核心,建成了包括一批專業化配套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在內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體系。迄今,我國以航空發動機為主業的企事業單位共26家,其中設計研究所4家,主機生產企業6家。年銷售收入大約300億元,軍用航空發動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之比大致7:3,其中軍用航空發動機的製造與維修比例5:1,民用航空發動機維修與零部件轉包比例接近1:1。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AECC)成立時,對外公佈的集團從業人員9.6萬,總資產1100億元。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2.基本具備研製生產所有種類航空發動機的能力

迄今,我國研製生產和提供各類航空發動機約6.7萬臺,年產量大約1100臺,包括渦扇、渦噴、渦槳、渦軸和活塞式發動機等(見註釋)。國產航空發動機數量佔現役軍用配套總數的90%以上,基本滿足了國產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和直升機等航空裝備的需求。近年來,一批新的高性能發動機開始研製,有的已經獲得突破,如“太行”系列大推力、推重比8一級渦扇發動機,並有了一定的量產能力。


註釋

數據來自中國航空博物館公開的空軍裝備展。從1956年至2008年,我國五類航空發動機總產量約57000臺。按年平均數外推10年,即從1956年到2018年的62年間,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總產量不低於67000臺;反映出我國航發產業擁有較強產能。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FWS-10 太行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渦噴14崑崙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渦槳6型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渦軸-16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系列之一: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到底行不行?

活塞式HS-7發動機


3.構建了基本完善的科研條件和基本設施

即使是在國家財力不夠、投入不足的過去,仍然構建了包括高空試驗檯等在內的一大批高水平基礎科研設施。近十多年來,國家對航空發動機的投入大幅增加,科研設施條件得到全局性的顯著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