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樓市一片哀嚎 他卻趁機“買買買”

驚呆!樓市一片哀嚎 他卻趁機“買買買”


越窮越敢花錢,這是本事,也是故事。

開年迎頭一棒,房企眼冒金星。

據克而瑞統計,二月樓市交易量打破了1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全國27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緊縮,環比降幅83%,同比下滑77%。

同時,9成房企業績下跌,其中半數業績被腰斬,“業內領軍”也未能倖免。

進賬愁雲慘淡,自然要開源節流。

房企花錢的大頭是買地,土地儲備是房企經營“彈藥”,但遇上這個年頭,大家普遍捂緊錢袋子。

據統計,今年二月拿地金額超過10億的企業不足三成,其中TOP10“第一梯隊”房企普遍的操作是:

對於賣房子這種來錢的活兒,全力以赴給我上;

對於買地皮這種花錢的活兒,意思意思就得了。


最典型的如「恆大集團」,整個2月份銷售進賬470億,而今年到現在買地皮花出去的錢,不過27.3億。

這本身沒毛病,但行業裡總有人喜歡不按套路出牌。

具體是誰?他叫「綠城中國」,一個集雄厚背景和浪漫幻想於一身,“一根筋”的奇葩房企。

據統計,「綠城中國」二月銷售進賬只有23.2億,而當月花在買地皮上的錢,就高達271億。

銷售排名第30位的「綠城」,竟然在拿地方面力壓群雄,全國房企排名第一。


驚呆!樓市一片哀嚎 他卻趁機“買買買”


這是什麼操作?苦日子裡把錢花完,日子不過了?

不,當然不是。


憑藉短暫輝煌,「綠城」受到央企力量青睞。14年股權換血,「綠城」背靠“基建帝國”「中交」,正在上演一場殺回前十的戲碼。


那麼古來田忌賽馬,講究的是一種戰術上放棄的藝術,而戰略上,拔得頭籌的雄心不減!

「綠城中國」正是如此!

“一根筋”的「綠城中國」

「綠城中國」至今認為:全中國的房子,都應該像它家那樣造。

“犟”老闆,帶出的“犟”企業。

「綠城」的老闆宋衛平原本是個讀書人,1987年因為“瞎說實話”惹下大禍,離開體制內教師崗位,投身商界,7年後,踏中時代紅利,「綠城中國」誕生。

自誕生之日起,「綠城」就對“造房子”很偏執。

相傳當年宋衛平交代下面,造房子是藝術:“藝術是無價的,不要考慮成本。”

受老闆的精神感染,綠城的員工當年敢公開嘲諷全國最大的房企「萬科」:

「綠城」房子要是做成這樣,產品經理要自殺N次!


多年偏執追求完美,是優勢,也是劣勢。

據悉,2019年「綠城中國」品牌價值521億元的,蟬聯十強房企第一、房地產顧客滿意度領先品牌多年。

但同樣的,「綠城」開發的樓盤價格,同樣地段,會比別家高出20%。

口碑極佳,但叫好不叫座。

由於總價相對較高,「綠城」對於由廣大勞動人民組成的基本盤來說,是不友好的。

驚呆!樓市一片哀嚎 他卻趁機“買買買”


雖然人民群眾眼睛不瞎,但「綠城」的房子確實不如那些廉價樓盤賣得快,這就導致企業的回款週期長,現金流容易斷檔。

於是,「綠城」一根筋的地方出現了,它借債經營也要繼續維持樓盤高品質。

從07年到11年這段時間內,「綠城」的負債率從88.2%,飆升到148.7%。

負債高企,股權易手。堅持5年後,「綠城」的股權在2014年迎來變動,以60.1億的價格出讓28.9%股權,最終委身中交集團。

雙方簽約當天,中交集團方面表示:“我們會給綠城插上一雙翅膀。”

鳳凰涅槃 背景雄厚

1+1>2,「綠城」插上“央企翅膀”。

中交基建帝國,土地儲備“兇猛”。中交旗下子公司繁多,但真正精於打造產品的很少,據悉,「中交系」的土地儲備量在2015年就達到1.7億平方米左右,而同一時間段,全國土地儲備排名第一的房企,總計土地儲備面積只在1.4億平方米。而「綠城」最缺的就是土地。

中交的土地優勢,綠城的金字招牌。截止2018年底,綠城和中交開始雙雙發力,憑藉中交的地體優勢,雙方組成同盟,開始在一線與強二線城市頻繁收割土地。

甚至,「中交系」將旗下土地,針對性釋放給「綠城」,此舉對處在恢復期的「綠城」,無疑是一陣“強心劑”。

緩過氣的「綠城」,“成熟”了許多。處理完歷史遺留問題後,「綠城」的代建業務異軍突起,年報數據顯示,16年到18年,「綠城」代建業務日趨成熟,分別為綠城貢獻了181億、431億和552億,業務佔比例由16%提升到35%。

驚呆!樓市一片哀嚎 他卻趁機“買買買”


業務拆分上市,擺正姿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末,「綠城中國」公告宣佈,建議分拆綠城管理並於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並緊隨其後發佈招股書,據悉,經拆分後的「綠城中國」分為三個上市平臺,業務分管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以及代建工程,三個平臺中原有的房地產開發主體,市值最低。

輕資產模式,跑得快,調頭穩。2019年中期財報,「綠城」表示將繼續加大拿地力度,推進多元化拿地方式,擴充土地儲備。

這將是背靠大山,瘋狂突進的一年。

2019年末,「綠城」拿地金額近900億,同比增長57%,而進入2020兩個月後,「綠城」1-2月的土地貨值已經超過580億。

疫情下的「綠城」,“戰術放棄”二月銷售,戰略下注疫情後的樓市反彈,其背後「中交集團」雄厚實力助推,不容忽視。

以上,迄今為止,「綠城」在銷售上的表現,從09年的房企前五,落到如今的30開外,但隨著19年下半年之後的持續發力,與央企資源的持續助力。

相信在2020年末,綠城會讓我們大吃一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