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明末清初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盪不安相伴隨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他們或善或惡、或正或邪,均在史書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其中,兩度錯失皇位、以監國身份堅持抗清18年的明朝王爺朱以海,堪稱典型代表。

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世孫,魯荒王朱檀(朱元璋第十子)的後代,魯肅王朱壽鏞第六子,魯安王朱以派之弟,生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闖入關內劫掠並攻陷兗州,朱以派為免遭羞辱,便與四弟朱以衍、五弟朱以江一起自縊而死,唯有朱以海藏身於死人堆中,僥倖地躲過清軍的屠殺。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魯王朱以海畫像

​由於朱以海的兄長們或早逝或自殺,所以等到清軍撤出關內後,崇禎帝便冊封他為魯王,時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然而,僅僅過了1個月時間,李自成便攻陷北京,並開始向山東用兵。朱以海得到消息後,趕緊乘船向南逃竄,一直跑到浙江的台州,才算是安穩住心神。南明建立後,弘光帝安撫逃到南方的諸王,朱以海被委以防守台州的重任。

弘光小朝廷建立後不久,便陷入內訌當中,由此給清軍大舉南侵提供良機。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被清軍攻陷,逃亡未果的弘光帝被俘獲(次年被斬首),南明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為了完成消滅清軍、北伐中原的目標,兵部尚書張煌言、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等人在浙東起兵抗清,並擁立朱以海在紹興出任監國,時在同年七月。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張煌言畫像

​朱以海之所以出任監國而沒有稱帝,是考慮到弘光帝還在世,只有等到他遇害後登基,才能顯得名正言順。但讓朱以海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出任監國之前,唐王朱聿鍵(隆武帝)已在福州稱帝,時在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當消息傳至浙東時,朱以海大失所望,自知若貿然稱帝的話,必然會落下“僭逆”的罵名,因此只能被迫取消稱帝的計劃,就此與皇位第一次擦肩而過。

隆武帝登基後,派人安撫朱以海,並命令他退位歸藩。對於隆武帝的要求,朱以海表示順從,但大學士張國維、熊汝霖等人卻堅決反對,並殺死朝廷派來的使者陸清源,由此導致魯王跟隆武帝之間矛盾激化,史稱“唐魯之爭”。這場持續近1年時間的內戰不僅嚴重消耗了南明實力,而且給清軍大舉南侵提供良機。

次年(1646年)五月,紹興、台州相繼失守,朱以海在張煌言等人的保護下,倉皇地逃往舟山避難。兩個月後,清軍兵不血刃地攻取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俘虜,不久便被殺害。“唐魯之爭”最終落得兩敗俱傷的結局,而朱以海也因主動挑起內戰,個人形象為之大損。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南明中後期形勢圖

​朱以海丟失浙東根據地後,在大將張煌言、張名振等人的輔佐下,以舟山為根據地繼續抗擊清軍。在此期間,朱以海向永曆帝朱由榔稱臣,並自請撤銷監國的稱號,態度異常恭順。然而永曆帝出於籠絡朱以海及其部眾的考慮,特意允許他依舊使用“監國”的稱號,並鼓勵他在浙東一帶繼續對抗清軍。

朱以海在浙東一帶抵抗清軍數年,終因敵我實力過於懸殊,最後敗下陣來,連大本營舟山也被攻佔。永曆五年(1651年)九月,舟山被清軍攻陷,朱以海在張煌言、張名振等人的保護下,倉皇地逃往廈門避難。作為隆武帝的心腹愛將,鄭成功雖然痛恨朱以海當年挑起內戰的做法,但念及他的宗室身份,所以依然對他以禮相待,並將他安排在金門居住。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鄭成功畫像

​因為金門不產稻米,所以朱以海寓居當地期間,不得不食用番薯來充飢,因此被民間戲稱為“番薯王”。不僅如此,朱以海自知鄭成功對他猜忌甚深,所以出於避禍的考慮,在遷居金門的次年(1652年),便被迫取消監國的稱號。此後,朱以海僅以魯王的身份自稱,並命令張煌言、張名振等人全力配合鄭成功的軍事行動,由此讓後者消除戒心。

永曆十六年(1662年)六月,永曆帝在雲南被吳三桂縊殺,消息傳至金門後,鄭成功等人無不驚駭失色。此時,張煌言等人以國家不可一日無君為由,勸說朱以海早日稱帝,以便統領南明的抗清事業。但是,張煌言的建議卻遭到鄭成功、鄭經父子的堅決反對(鄭氏父子早有割據自立的想法),最終未能付諸實施。就此,朱以海第二度與皇位擦肩而過。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明監國魯王墓

​朱以海此時已抱病在身,而鄭氏父子堅決反對他稱帝的舉動,讓他的情緒和身體變得極差。同年十一月十三日,鬱憤難平的朱以海帶著對皇位的渴望,病死在金門島上,就此結束坎坷的一生,終年45歲。雖然朱以海因主動挑起南明內戰而飽受指責,但他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18年,比之那些只知道逃亡的皇帝或王爺們,依舊值得後世的肯定。

史料來源:《南明史》、《東南紀事》、《監國魯王壙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