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只知“春捂秋凍”?處暑過後更要“潤”養

秋季養生只知“春捂秋凍”?處暑過後更要“潤”養

提示:點擊上方"南陽經濟"↑免費訂閱本刊

重 磅

彙集財經信息,盡在南陽財經網!

點擊文末藍字 “閱讀原文”,進入南陽網財經頻道,查看今日熱文《農村少年手機病調查:不吃不喝威脅父母充值,當託養癮謀生

秋季养生只知“春捂秋冻”?处暑过后更要“润”养

過了處暑,氣溫開始降低,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這正是人們調理身體的好時節。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就為大家梳理一下處暑過後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分別該如何養生,一起來看看吧。

2016年1月17日,上海。當天是臘八節,在上海閔行都市路莘朱路路口一群志願者向來往行人贈送臘八粥。他們是來自“仁愛心棧”的志願者。當天,39位志願者參加。贈送出527杯粥。

首先,在衣著方面應講究“春捂秋凍”。據新華網報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早晚比較涼,還是要注意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秋季养生只知“春捂秋冻”?处暑过后更要“润”养

其次,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多食酸味果蔬。石家莊市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王皓接受河北新聞網採訪時提到,《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可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還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另外,在日常起居方面,浙江在線提醒,處暑過後,天氣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則有助於肺氣的舒展。一般而言,秋季睡眠以晚上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為宜。除了做到早睡早起,還應儘量爭取每天午睡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只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才有利於化解困頓情緒。

秋季养生只知“春捂秋冻”?处暑过后更要“润”养

日常生活中,《羊城晚報》還提醒,秋季天氣較為乾燥,人體感覺皮膚緊繃、起皮脫屑、嘴唇掉皮、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故應多喝水、多喝粥。

最後,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運動人體科學教授牛映雪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提出了幾點運動建議:秋季鍛鍊應以慢運動為主打,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最好選擇平緩輕鬆、出汗較少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步行等;秋天早晚溫差開始變大,低溫狀態下肌肉的黏滯性較高,如不做熱身活動就開練,很容易導致肌肉、韌帶損傷;除了扭動頸肩熱身以外,運動時不妨繫個小圍巾或穿高領衫,防止涼風吹頸。

每日謎語

謎題:三十以後才明白 (打一數學用語)

答案明日揭曉

弄明白了才入睡 (打一成語)-答案:不知不覺

猜到答案的朋友,請把正確答案發送到“南陽經濟”公眾號,即可免費領取精裝兒童畫報圖書!

領獎地址:七一路南陽報業傳媒集團3號樓4樓經濟部。

秋季养生只知“春捂秋冻”?处暑过后更要“润”养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QQ:708949512

聯繫地址: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南陽網經濟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