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以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楚辭》

屈原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悲哀,這悲哀不只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楚國的百姓。他嘆息著,擦了擦眼淚,為人生如此艱難而感到難過,更讓他感慨萬千的是,自己只不過是愛好美好的德行,並時時以之作為行動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居然就遭受別人的詆譭,早上才聽到讒言,晚上就被免去了職務。讓他感到可笑的所謂罪名,竟然是因為他以蕙草為飾品,而且還採集了那麼多的白芷。無可奈何而又立場堅定的詩人嚴正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只要自己追求的東西是正確的,即使為之犧牲多次他也決不後悔。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影視中的屈原

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楚王,“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浩蕩本意是無邊無際,楚懷王的無邊無際不是皇恩浩蕩,而是他的頭腦考慮問題無邊無際。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楚懷王的腦子進水了,而且進的水還不少。真正讓詩人受滅頂之災的誣陷之詞這個時候出現了,“眾女妒餘之娥眉兮,詔逐謂餘以善淫”,那些女人們妒忌我比她們長得漂亮,就合夥造謠說我是個好淫的人。我們已經反覆說明,屈原的詩中開創的一個傳統就是將臣子比做妾婦,將君王比做那個讓妾婦一往情深的男子。這樣的比喻如果用來比喻漢代以後君主與臣子們的關係倒是十分貼切,但在戰國時期,特別是戰國後期,它也只是個比喻而已,因為臣子還沒有形成對君王完全的依附性,君臣之間是合則留不合則走,還沒有到整天低眉垂首的地步。但對於像屈原這樣一個對國家忠貞不貳的人來說,楚國是他唯一的選擇,所以他早早就落在了妾婦的地位。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在中國古代,無論是在屈原之前,還是在他之後,如果有心陷害別人,有一樣武器可以說是屢試不爽,稱得上是無堅不摧無往而不勝的殺手鐧——那就是生活作風問題。一旦被扣上不良生活作風問題,那就是“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不要說普通人,哪怕你貴為君王,只要惹上這方面的麻煩,就會亡國亡身。在人們看來,夏桀、商紂、周幽王要不是因為有妹喜、妲己、褒姒這樣的淫蕩女子,夏朝、商朝乃至周朝都可以生龍活虎地生存下去。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冶容誨淫”,長得太漂亮了就是在教別人想象淫穢的事情。今天看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很是奇怪,可是古代的人們往往視之為理所當然。因此,不是夏桀、商紂王周幽王這些人不好,而是妹喜、妲己、褒姒們長得太有誘惑力,她們的容貌讓本來好好的君王們心裡亂了套。不怪君王心亂,只怪她們太妖豔,以至於讓君王們犯下了亡國的大錯。這種方法由於內在的邏輯錯誤,很容易出現問題。後來三國時期的劉備在實行禁酒令時,就因為這種不合邏輯的推理方式被他的大子簡雍給狠狠諷刺了一通。蜀國一度為節約糧食而下了禁酒令。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為了從根兒上杜絕飲酒的不良生活方式,劉備命令所有的公私造酒廠一律停業。本來好好的政策,到了下面那些小官吏手中就開始變本加厲,有些人因為家裡放著造酒的工具就被官府捉了去。有一次簡雍和劉備一起上街,看到一男一女在前面行走,簡雍就急忙對劉備說:“快,快叫人把他們捆起來送到官府去。”劉備很奇怪地問:“為什麼啊,他們犯了什麼錯?”簡雍說:“他們犯了姦淫罪!”劉備更奇怪了:“這麼隱私的事情,你怎麼知道的?”簡雍一本正經地回答道:“他們身上都帶著淫具啊!”劉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你小子是在耍我啊!”不過他還是明白了簡雍的意思,很快就取消了禁酒令。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從屈原的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因為自己長得實在太漂亮了(他是用這種方式比喻自己的品行高潔、志向高遠)所以就受到了眾人的妒嫉。可是,正如莊子在《盜蹠》一文中借那個江洋大盜之口所說:“長得漂亮不是我的優點,那是我父母的功勞。”同樣的道理,對屈原來說自身的美是與生俱來的,對美的愛好和追求是一種天性,他不能不美,不能不追求美。

屈原在現實爾虞我詐的鬥爭中,遭到了這樣的誣陷,使他遭受了大禍

當人們想要把某人搞臭搞倒的時候,就要從他的生活作風下手,有問題的要把問題揭露出來,有小問題的要把問題放大了弄出來,沒有問題的要給他造出問題來。總之,一旦被這種事情纏上,人的品行就有了汙點。在依靠道德持家治國的年代,一個人的政治生命等於給毀掉了。那些妒忌屈原的人輕而易舉地陰謀得逞,屈原被排擠出了隊伍。這個時候,我們發現屈原並不是一個天真的詩人,他對周圍環境的認識還是很清醒的,他說:“我知道眼下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人們都在投機取巧,破環規矩,正常的規則早就行不通了。而那些破壞規矩的人根本就是在搞歪門邪道,但他們已經沆瀣一氣,苟且通融並視之為常理了。於是,像屈原這樣的人只能在眾人的暗算下出周了。

作者介紹:我是“這貨很懶”,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瞭解中國的文化!

《楚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