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人”屈原: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始終堅守著心中的理想

大家都知道,屈原出身高貴,但卻非常同情窮人,這和他從小就生活在百姓之中不無關係,同時家庭教育也對他產生了很多良好的影響。

從那時起,年紀輕輕的屈原就做了許多為民的好事,贏得了百姓的讚揚。

青年時期他組織多項愛國行動,展現了非凡的才華,得到了懷帝賞識,召入京城,大力褒獎。後來,楚國被秦國所破,走向滅亡,屈原知道無力迴天,鬱郁難抒,在萬念俱灰下,最終選擇了投入汨羅江。那一天是五月初五,後人為了紀念屈原,於是就有了端午節。

屈原故事被以後的中國世代所傳誦,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以詩賦般的文字敘述了屈原悲愴的一生,不吝溢美評價了屈原的高潔人生,字裡行間流露的盡是對這位偉大愛國者的仰慕與同情。

“愛國詩人”屈原: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始終堅守著心中的理想

楚王具備一個年輕君主銳意進取的人格精神,他慧眼識人,欣賞並重用屈原,使得屈原在當時的楚國和戰國時期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後來屈原協助楚王,打敗了魏國,楚國自此成為了中原一霸,儼然有和秦國分庭抗禮之勢。

“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然而,在參與朝事的第十三年,懷王遇到了他命中的剋星,戰國第一舌辯之士,秦國丞相張儀。

張儀派使者許諾給楚懷王六百里地,前提是楚國要和齊國斷交。當楚王以為自己能獲得六百里地的時候,秦國卻不認賬,一口咬定當初只許諾給了他六里地,當時六里地相當於一個小小的村莊。被愚弄的懷王惱羞成怒,不聽大臣們的勸阻,發兵攻打秦國,中了秦國的圈套,大敗,心中還是不平,傾舉國之力攻秦,又一次慘敗。楚國自此由盛轉衰。

“愛國詩人”屈原: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始終堅守著心中的理想

如果愚蠢是一種錯的話,楚懷王則寧願一錯再錯,他開始啟用佞臣,排斥屈原,國內國外之事皆不用心對待。更荒唐的是,楚王不聽大臣們勸阻,一意孤行前往秦國,與秦王會面。結果可想而知,一國之主在秦國被扣押,最終客死他鄉。

太史公評價:“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strong>楚國由盛轉衰,屈原的強國理想最終破碎。

屈原一生為理想奮鬥,但並不是一個消沉在理想中的人。“亦餘心之所善兮”,屈原的賢君、強國和人生理想,互相交織在一起,上下而求索。在那個“楚材晉用”的年代,他沒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愛國詩人”屈原: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始終堅守著心中的理想

他是一個純粹的愛國者,愛國者必定是憂愁的,卻又是執著的,執著之至,便是用生命的結束來殉道於國。他用自己一生的執著告訴我們,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始終有人堅守著心中的理想,從未動搖。

浩浩江面,夕陽西斜,一葉扁舟上,還有漁父敲打著船槳高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當屈原羸弱的軀體浸入無情的江水,水聲隔絕了亂世的嘈雜,還他一片難得的淨土。屈原的離去,並不需要王侯將相假惺惺的憐憫,並不需要鄉親們熱淚盈眶的惋惜,只求一份純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