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教育思想

在中國教育學的發展歷程中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這個人就是朱熹。朱熹在我們教育學的多個章節中都有涉及到,他的思想相對而言是比較重要的,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總結一下朱熹的思想。


1.在教育學上第一次學習朱熹,是在教育的起源學說,朱熹是神話起源說的代表人物。
2.第二次學習朱熹就是在教育學的發展歷程。
(1)朱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倫。那什麼是明人倫呢?朱熹在《孟子集註》裡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倫也。立、序、學、校,皆以明此而已。”把教育之本規定得清清楚楚。在此五倫中,又以父子、君臣和夫婦為綱,簡稱為“三綱”。這就是“三綱五常”。“三綱五常”不僅是儒家最大的倫理道德,也是朱熹規定的教育之本。
(2)教育的任務:明天理,滅人慾。解釋人性論,把人性分為“天命之性”、“氣質之性”。“天命之性”在他看來是合乎天理的,即符合封建社會的綱紀倫常。“氣質之性”在他看來是天理和人慾的混合,他認為“天命之性”是純然至善的,是超越個體而普遍存在的;“氣質之性”則有善有惡,有清有濁,清明至善即為天理,昏濁不善則為人慾,而每一個人所稟受的氣質之性各不相同。教育的作用就在於“存天理,滅人慾”,使人心服從道心。同時,朱熹繼承和發展了董仲舒、韓愈“性三品說”中的思想,認為聖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賢人之性次於聖人,通過教育也可達到“無異於聖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則善惡混雜,介於君子和小人之間,“教化之行,挽中人而進於君子之道;教化之廢,推中人而墮於小人之途”。

(3)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他說:“德行之於人大矣……士誠知用力於此,則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國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為先。”就是說,德行對人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修身,還可以推而廣之去治人、治國。
(4)道德修養方法:
立志:朱熹認為,樹立高尚而遠大的志向是自我道德修養的第一步。
居敬:“敬”首先是一種嚴肅、謹慎、恪守禮法、不肆放縱的態度;其次是修身和為學的一種專一、恆常的態度。
存養:保存人們與生俱來的道德觀念,使其免於喪失,又要發揚善性,發明本心。
省察:反省、檢查自己的思想、言行。
力行:朱熹說:“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
(5)教育階段劃分:小學:教事;大學:明理,即探索事物之所以然。小學的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主要是進行灑掃應對進退的訓練,同時傳授禮樂射御書數的知識。朱熹說:“大人之學,為窮理、修身、正心、齊家、冶國、平天下之道。”前面四點是內修,修煉個人涵養;後面兩點是外治,作用於社會和國家。

(6)學習方法:朱子讀書法
循序漸進:讀書必須有序,不可躐等,不按次序、匆促急迫是不可能求得融會貫通的。這有三個方面的含義:首先,學習的過程應當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確定次序,由淺入深,由小及大;其次,強調量力而行,安排計劃,切實遵守;其三,強調紮紮實實打好基礎,一步一步前進。
熟讀精思:他認為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只有熟讀精思才能達到永遠不忘的效果。
虛心涵泳:讀書必須要有虛心的態度。“虛心”是指不存先見,靜心思慮,雖眾說紛紜,不忙定取捨;“涵泳”是指要反覆玩味,細心咀嚼。
切己體察:讀書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口頭上,而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
著緊用力:讀書學習一定要抓緊時間,要努力奮進。朱熹把讀書比作“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不進則退。讀書又是細緻功夫,不能蠻幹。
居敬持志:所謂“居敬”就是讀書時精神專一,注意力集中;“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標,才能有所長進。朱熹將此視為讀書的關鍵所在。
(7)教育內容:程朱理學(四書五經)

四書:《孟子》、《中庸》、《大學》、《論語》;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8)教育原則:
因材施教:“此各因其所長而教之者也”,“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
啟發原則:“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為開其意;發,為達其辭。
溫故知新:朱熹主張溫故與知新合一,溫故是知新的基礎,知新是溫故的拓展和延伸,“時時漸習覺滋味深長,自有新得”、“須是溫故方能知新,若不溫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讀書有疑: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讀書貴有疑,可貴之處,就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敢於大膽地探索和追求。
3.第三次學習朱熹,是在課程這一章,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論學》中多次提及課程,如“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小立課程,大作工夫”等。這裡的“課程”指功課及其進程。
以上就是關於朱熹的教育思想,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教招:http://19.offcn.com/class-98853/?scode=aZQH2Z

教資小學:http://19.offcn.com/class-98859/?scode=aZQH2Z

教資幼兒:http://19.offcn.com/class-98860/?scode=aZQH2Z

教資中學:http://19.offcn.com/class-98863/?scode=aZQH2Z

幼兒招聘:http://19.offcn.com/class-98861/?scode=aZQH2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