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22 不爭思想 。不爭學說是《道德經》根本思想之一,貫徹始終。老子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第3章)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第8章)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22、66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第73章),

是謂不爭之德,”(第68章)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第81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第29章)

取天下常以無事”(第48、57、63章)。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爭是野蠻,和是文明《道德經》就是要對治世人的爭病,爭病就是野蠻病,對治爭病就是實現不爭的文明。和與爭的對決就是文明與野蠻的對決,也就是善與惡的對決。人類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就是和與爭、文明與野蠻、善與惡的對決。

老子高舉不爭的大旗,就是為了和重新降臨人間。《道德經》惜墨如金,但對不爭、和、守柔、無事申述不已,說明這個主題極為重要。五千文的經文,直接宣說不爭、無事的就達到10處,再把守柔、守靜、處下、身後等經文加在一起,達到近30處。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人類社會發展到高度文明,不爭的法則將會被普遍接受。購物排隊就是不爭的現實表現之一,已經成為文明世界的共識。在一個充滿爭鬥的時代,老子對人類文明最後實現不爭毫不懷疑。這就是真正的智者。

戰爭是最殘酷的爭,修道士看到陣亡將士嚎啕大哭。人的本性是和,因為萬物的本性是和,因為“衝氣以為和”,萬物都是陰陽二氣交通成和而生,爭一定會被消滅。這就是老子的實證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老子二大宇宙萬物生成理論(因和而生,互缺而生)是有宇宙學依據的,不僅僅是老子的美好願望,不僅僅是個人呼籲。因此合作代替爭是文明的標誌,凡是懂得合作的社會就會良性發展,凡是不懂得合作的社會就沒有希望,也必將是競爭的出局者。

在經濟領域,人類首先是師徒合作,使技術秘訣代代相傳,使行業發展持續不衰。從青銅器、絲綢到瓷器製造,華夏社會至少保持了3000年的製造業優勢,這是師徒合作的輝煌成果。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精美瓷器成為歐洲貴族的最愛,德國巴伐利亞古老王宮就可以證實。但300年來確實落後了,因為歐洲從荷蘭開始出現了公司的組織形式,股東合作代替了古老的師徒合作,合作規模瞬間擴大。股東合作在歐洲得到了法律承認和保護,歐洲各國公司遍地開花,歐洲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荷蘭、西班牙、法國、英國都是在股東合作的公司形式下快速發展起來的。

奧斯曼帝國一度兵臨城下,佔領了西班牙、葡萄牙很大的歐洲版圖,歐洲教皇組織十幾次十字軍東征也沒有挽救頹勢。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標誌奧斯曼帝國的勝利和歐洲的衰落。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但300年前歐洲終於扭轉了生存危機,改進了火器,抵擋住了奧斯曼帝國前進的步伐,反敗為勝。學者們尋找各種理由,認為是歐洲的科學技術起了關鍵作用。但更應該認為是把原來的競爭者轉變為合作者-股東的公司組織和法律保障才是關鍵,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是老子不爭教義的勝利

不爭才能合作,爭會破壞一切合作可能性。讓老子來評說人類的公司制度,老子一定與“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根本教義聯繫在一起。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公司上市制度是經濟領域第二次大合作,普通投資者參與了投資,而不參與管理,規模比荷蘭式的原始股東合作擴大幾十倍上百倍。上市制度是人類經濟組織形式更偉大的創造,經濟發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風險與收益對等,抵抗風險的能力大為增強,投資領域必然延伸到高度不確定的領域,因而高風險帶來的高回報成為必然。風投制度是經濟領域第三次大合作,中國出現了阿里巴巴這樣快速發展的公司和馬雲這樣偉大的企業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人類正在走向更加偉大的合作,因此必然會創造更加偉大的奇蹟。合作才是硬道理,萬物誕生是因為陰陽二氣的合作(萬物負陰而抱陽),而且是最佳、最高效的合作(衝氣以為和)。

合作必須巧妙的消融彼此,最關鍵的是人類精英必須看得懂合作的本質和合作的未來價值如果能夠看懂不爭教義的本體論更加可貴。記住老子的不爭教義對於人類合作是有巨大意義的。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把老子的不爭教義和後面的得一教義結合起來,更能懂得老子對合作價值無上深邃的洞察。道生萬物在本原上就是不爭、和、得一人類任何一項事業的成功,文明的每一步進步都離不開不爭、和、得一,得一是大圓滿,是大成果。

雖然現在人類合作,尤其是廣泛、深度的合作上困難重重,但道-宇宙法則在起作用,人類廣泛、深度的合作必然會實現。讀懂老子的不爭、和、得一的教義,對人類未來合作的前景必然信心滿滿。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23 守柔思想 。這是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說:“守柔曰強”(第52章),守柔者是真正的強者。老子說:“吾將以為教父:強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老子痛恨強梁,這句話最為徹底,而且顯現教父之應化身來宣說實在罕見。

“教父”一詞從此而來,老子是一位教父,莊子稱為大宗師。強梁是十足的貶義詞,強梁的反面就是守柔。老子的守柔是真守柔,是道-宇宙法則的體現,而不是手段。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老子說:“弱者道之用”,道體是柔弱的,“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又說:“以天下之至柔,馳騁之至堅”、“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觀樹得法,強大的本在下,柔弱的末在上,這是道在宣說守柔的法則。樹的法則就是人類效法的法則,人法地,法地上的萬物顯示的法則。《道德經》關於守柔的經文超過10處: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3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40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43章)

“守柔曰強”。(第52)

“骨弱筋柔而握固”。(第55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第76章)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上)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同上)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78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同上)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守弱思想是從不爭、和、得一的教義發展出來,並與謙下、身後思想一致。“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二氣都是柔性的,所以能夠“負”“抱”,如果是強梁者,必然互相毀滅,互相排斥,就不能“負”“抱”。

說陰陽二氣,不要被氣的文字義誤解,陰陽不是氣體,而是二種宇宙基本玄妙力,無形無相,如同能量場,也就是陰陽二元。無的學說是老子的第一學說,和、陰陽的柔從無中得來,無是至柔的,無的柔性超過陰陽的柔性,是柔中之柔。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水、氣、嬰兒均得到了無的至柔的一份萬物失無入有,失妙入徼,失和入爭,這是道的下化之劫,到了強梁就走到盡頭了,無路可走了,所以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嬰兒的柔軟、屍體的僵硬也宣說守柔的法則,可見守柔的法則無處不在。對人類社會來說,守柔的法則就是文明的法則,合作的法則。

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守柔”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