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該不該住校?

用戶68852507


其實住校和不住校都是有好處和壞處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議與經驗。

1.如果自制力不好的話,可以選擇住宿。因為學校關燈比較早,你就會抓時間去學習。

2.我住校的時候宿舍都是一個班認識的人,有幾個是成績好的,她們都很自律,所以在學習方面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

3.如果你喜歡安靜,並且是那種怕黑的人,可以選擇住宿,因為宿舍人多啊,就不會太怕。

4.住宿不方便的地方就是經常會停水,熱水供應不足,有潔癖的童鞋就不要住了。影響心情影響學習。

5.如果你和某個室友相處不怎麼好,又不怎麼能忍,就不要住了。

6.宿舍裡面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相同,可能會看某個人的某個習慣不順眼啊,會發生矛盾。

7.不住校你如果單人租房的話你有很多時間支配你的時間,並且不受別人打擾。

8.如果考慮安全性的話,宿舍比較安全。


音樂學長663


在重點高中一線當了多年的班主任,我的觀點:高中階段能不住校就別住校!也許很多人會以各種理由來反駁我,現在我就反駁一下常見的支持住校的三種理由吧:

1、住校理由一:同學之間互相影響,有利於學習!

這種觀點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前提是你得保證孩子很幸運的分到一個好宿舍,而且孩子也是熱愛學習的,否則,那這是你的一廂情願。如果宿舍有一個“話癆”或者品質不好的,他就會影響整個宿舍的休息,甚至把整個宿舍帶壞!

下圖是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試後,我對宿舍進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女生213宿舍是退步最明顯(班級排名)的宿舍,退步人數多,而且退步幅度大。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宿舍有兩個女生晚上聊天,嚴重影響其他學生的休息,有的學生是“敢怒不敢言”,有的學生是為了同學關係而容忍,但是宿舍學習氛圍差,確實影響著每一個學生。

當然,孩子也可能很幸運的分到一個氛圍很好的宿舍,對學習會有積極影響,但是,實話實說,這需要很大的運氣成分,即便是重點中學,也會有很多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單純依靠老師的管理,很難改正有些學生的壞毛病,而一個宿舍只要有一個這樣的學生,破壞力都是相當大的!

另外,孩子如果在家不想學習,你也不要太指望他在學校就可以受影響學習了,他很可能是影響其他人學習的那個人。

二、住校理由二:住校學習時間長!

有人認為,孩子走讀浪費在路上的時間太多了,如果住校,可以用這段時間學習。其實,不然。因為宿舍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一般來說,高中的宿舍晚上10點就要熄燈睡覺,否則就是違紀!但是根據高中生的作業情況,如果每天不加班加班,是做不完作業的。所以,每天晚上學習到11點應該是正常現象。如果在家,這段時間是可以保證的,如果在學校,學生要麼休息,要麼要在值班老師走後起來學習,其實學習時間並不比家裡多,但是學習環境比家裡差,因為在宿舍需要趴在被窩裡打著手電學習,對孩子的身體有很大傷害。

三、住校理由三:鍛鍊孩子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如果想鍛鍊,在家裡完全可以鍛鍊,也可以在大學裡鍛鍊。相比住校對孩子學習和交往的影響,對孩子生活能力的鍛鍊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很多學生在教室裡交往和在宿舍的交往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教室,大家的交往並不深入,宿舍裡的交往更容易矛盾,同學關係更難相處。比如有舍友不講衛生,你是說呢還是不說呢?

綜上所述,支持高中生住校的幾個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孩子如果不優秀,不要指望扔到學校就優秀了,尤其是在高中,學習是第一位的情況下,這和放在部隊可不一樣,對學生的鍛鍊的作用較小,對孩子學習的影響較大,至於人際交往,也是兩個方面的影響,因人而異吧!

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住校生,在住了一段時間之後,選擇了租房走讀,而幾乎沒有見過一開始不住校而後來吵著要去住校的學生。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還是讓孩子走讀吧,家長能陪就多陪會,孩子上了大學以後,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就屈指可數了!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工作,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這事想起來我就拍大腿,親身經歷教訓慘痛,有條件能不住校就不住校啊……

高中的時候,是省裡前三的重點中學,家離得遠,家裡人就說住校吧,跟我同一個初中考進來的一個同學,他家人直接在學校旁邊租房子陪讀了……

我當時覺得上個學沒這麼大必要吧,後來開始晚自習那年我就後悔了——受同學影響太嚴重了,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

當時班上有準備走體育特長的,他們文化課要求本來就不高,也住校,晚自習的時候那個紀律呀真是,說話打鬧,老師也不能每時每刻盯著管著是吧,特別影響其他人學習效率。晚上宿舍裡也不像有的學校管理嚴格,說笑夜談,影響休息。

我這才開始羨慕那個租房陪讀的同學,自制力強不強先不談,他畢竟有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看到答案裡說住校能培養紀律性,培養交際溝通能力,我真是有點哭笑不得……

高考在普通家庭看來是改變命運的一役,其投入產出的性價比在當今社會幾乎排在第一。打仗的時候你應該訓練的是槍法的準度還是講話的技巧?事情總有個輕重緩急吧……

我是後來才聽他吹牛說,他家人在他中考前三個月找到房東,說這房子的房租我現在開始付,我孩子考不上的話這三個月的錢白給你,考得上的話你按照現在的低價租給我們三年,怎麼樣?房東當時就愣了還有這麼有魄力的家長,想著可能白賺三個月的房錢於是就答應了後來發現虧了三年……

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只看到了成績欄裡的數字,卻不知道在這個數字背後的那些差距。


牆笑裂


作為一名90後大學生,很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我的答案是:視情況而定。

我先來講一下我的情況:

我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是走讀的,因為我騎車到學校需要15分鐘,

也就是離學校比較近,

同時,每天我都在家吃飯,這樣要比在學校吃會節省一些費用。

除此之外,在家裡學習的時候比較安靜,學習狀態比較好。

因此,我的建議是:離家近不需要住校,離家遠的話還是住校方便。

我的高中同學大多數都是住校的,因為他們的家離學校比較遠。

在學校住宿的好處在於:

一,可以節省上下學所花費的路途時間;

二,提前感受集體生活,為以後進入大學打下基礎;

三,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可以隨時找同學幫忙,大家一起研究問題,提高學習效果。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到底要不要住宿,您自己好好考慮吧!

我是90後頭條創作者“好劇停不下”。


好劇停不下



我高中三年都是住宿的,學校離家裡有十五里地,父母不放心我跑校,尤其是到了冬天,冰天雪地地很不安全。

住校生要遵守很多規矩,沒有在家裡自由,比如每天早晨不到6點就要起床跑操,還要按時上早自習、晚自習,按時熄燈睡覺。

但有一點不好,影響睡眠,每個宿舍住10個人,有些人不遵守規定,到時不睡覺,說話聊天,還有拿著手電看書的,睡眠很容易被影響,感覺高中三年就沒有睡夠過,不知道是不是我天生貪睡的緣故。

另外,我認為宿舍人的學習氛圍很重要,如果大家都努力學,每個人都會被帶著向前,如果氛圍不好,想學習的人也會被影響。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不適合住校,每個人都不一樣,是否住校應該因人而異吧。


沛澤媽讀心理


這個問題,對於初中就開始住校的我來講,真的是深有體會了。

  我覺得這個應該視學校情況而定。高中的時候,我讀的我們市最好的一所高中,精英匯聚,基本全校住宿,只有個別走讀。為了保障學生學習條件,學校提供的住宿環境也不差,8人一間,有獨立的衛生間,有空調,並且從不吝嗇讓學生開,管理非常嚴格,熄燈後有老師定時巡查,嚴禁亂串宿舍,說話喧譁之類的。這種情況下,我真覺得住宿給我帶來非常大的好處,宿舍妹子們相處融洽,繁忙的課業之餘,在宿舍洗漱時間還能聊聊天,說說下八卦,高中壓力大,好多姑娘熄燈之後還會打著手電筒看書,大家互相講題,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就跑到別人被窩裡,小夥伴會非常慷慨的一一給你講明白,有什麼作業不會,也可以挨個求助,簡直是多了一堆小老師。生活上的很多問題,大家也儘量幫忙,因為都是同齡人,思想上比較接近,各種思想上解不開的小困惑或無處發洩的小秘密,都可以跟小夥伴們分享。真的感謝宿舍妹子們在壓力最大的那段時間給予我的開導和鼓勵,也讓我多了很多值得相伴一生的好朋友。這些,都是我覺得自己回家住,爸媽所不能帶給我的。

  但是,另一種情況就不是了,當時初中的一個朋友,進了市區另一所學校,跟我的情況簡直有著天壤之別。據她所說,學校管理相當松泛,走讀生、住校生混雜,上課經常看到各種遲到或缺課。學習氛圍也不濃,上課睡倒一片。宿舍管理也極為混亂,熄燈後各種串宿舍的,聽歌的,吵架的,讓她十分困擾,休息不好,自然白天也無法集中精力學習。這種情況下,住宿並不能帶給她任何好處,反而是走讀,可以給她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尤其是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在父母的監督下,可能會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好好考察下你所在學校的氛圍和管理程度,再決定是否住校的問題,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高中已經成年了,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南京魅力校園


因人而異吧,不過於我而言,我更喜歡🐷自己租的房子。因為,我個人喜歡被別人管理,什麼到點就熄燈,宿舍都不能電鍋,吹風機的,太多束縛了,而且也不能鍛鍊我生活方面的一些能力,而且,和室友處久了,說不定就發生了什麼矛盾了,所以,我選擇租房子。

當時我在高中租的房子,一年900塊,第二年1100,第三年也是這樣,因為我的高中在新城區,租房子的地點是是之前的村莊。所以價格很便宜。

在自己租的房子內,我可以有一個獨立的空間,而且寒暑假的時候,還能多待幾天,不像在學校。一到放假就趕人。

然後,我還可以在自己的房子裡,做飯,這個就比較好了,想吃啥自己可以手動操作,當時我買了一個電磁爐,可以炒菜。可以下麵條,這是在宿舍做不了的。因為宿舍不給用電。

所以,我覺得租房能鍛鍊人的各方面的能力,獨立生存,獨立自主,等等吧。而且想學習也能學到12點,如果非要說一點不好的,那就是沒有宿舍距離班級近,不過也還好了,沒有1000米。



高中的宿舍,可以燒開水,做飯,而且空間比大學的宿舍還大一點呢


這是我大學的宿舍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因為孩子和孩子不一樣,學校和學校不一樣。而且家長和家長也不一樣。

先說孩子,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強,也比較自律,住校,能夠把自己的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適應集體生活鍛鍊了自己的處事能力,同學交往能力。即使是生活獨立性不是很強的學生,在一個好的學校環境裡,他也能夠很好的鍛鍊自己,我有一個同事他的孩子,嗯,從初中就開始住校,孩子一路上升,學習一直處於領先。而且獨立性非常強,特質性大方,我覺得這樣的孩子他住校和不住校,都想相反的來說,住校會讓他更加的,提升自己的集體生活能力,到了將來到了大學或者是到了社會上,其實工作的時候,嗯,他的獨立能力早在中學的時候就鍛煉出來了,也是挺好的。說到底,人生活在社會上不就是一個集體相處的模式嗎?

再說學校和學校不一樣,如果一個學校管理比較混亂,或者是這個學校相對同階段的檔次比較低的,或者是比較差的學校,那儘量還是不要讓學生住校,如果是一直是示範性的學示範性的高中,重點高中,那我覺得,嗯,住校,我就不必這麼糾結了,孩子喜歡住校就讓他住吧。好的學校必然是為孩子著想的,比如說,我鄰居孩子他上的是一個三甲高中,孩子們在宿舍就是上床下桌,每個桌上都配備了檯燈,特別的環境特別的為學生著想,而且宿舍裡的孩子們的素質也很高,其實只有4個人,但是他們說話的時候也都是輕輕的說話,絕不影響其他人。我覺得像這樣的學校有這麼好的同學,住校是挺好的,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有的家長不會和孩子溝通,嗯,而且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那麼我覺得這樣的家長,即使是在生活上能夠幫助孩子,但是在情緒上不能及時疏導孩子,讓孩子走讀的話,孩子的負面情緒無法疏導,還不如讓孩子住校。

歡迎關注我專注於教育問題助您解開教育困惑。



吉老師


先說說我的個人體驗吧。我當時是個比較聽話,自制力強的學生,不會受到外界的或者其他學生的各種誘惑,所以對我個人來說,住學校是個不錯的選擇,實際上我那個時候也沒得選擇,農村學生到縣城讀高中,必須住學校。

住學校有什麼優點呢?

首先,作息規律。早晨早起,上早操,然後上早自習,將近一個小時之後去吃早飯。接著就是一天的課程,晚上走讀的同學放學之後,住校的同學吃完晚飯就開始晚自習,還有老師看著晚自習,遇到不會的可以及時解決。我想如果是在家裡住很少能堅持這個作息規律。

第二,可以避免浪費時間。在學校,到什麼時間就得做什麼事,該學習的時候就是坐在那裡學習,只要學生是愛學習的學生,有點自制力的,就不會在學習的時間還玩耍,我想,高中生了,那樣貪玩的學生不多。而一般情況下,學生可能在家裡浪費掉的時間會比較多些,一會兒做做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時間就沒有了。

第三,在學校大家都在一個教室裡上自習,比較有感染力,另外遇到困難還可以跟同學討論。在家裡只有自己在那裡學習,看不到別人就沒有什麼壓力,學習就相對散漫。

但是,如果學生真的是特別貪玩兒,不太懂事,上進心不強,在學校即使有學習的同學薰陶著,也有可能於事無補。當時我們班就有這樣的學生,別人學習他不光自己玩兒,還大聲說話搗亂,這樣的學生那就沒有辦法了。這樣的同學住學校是很讓人心煩的。

所以高中生住校好不好,要看學生本身。


中學小課堂


我覺得高中還是不住校的好,特別是題主這種比較敏感的女生。

我給你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吧!

我在初中的時候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我們倆的成績非常的相近,因此中考後,我們報考了同一所高中,這所高中在另一個區,需要住校。我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就報了,但是因為我的成績沒發揮好,我就沒上去,最終去了一個離我們家蠻近的市重點。我現在無比的慶幸我沒有進去那所高中,因為我的那個比我成績高了10分的好朋友去了那所需要住校的省重點,結果高考考入了一個二本學校,而我現在在一本學校。



我覺得之所以我們倆的差距變得這麼的大,可能就是因為住校的原因。因為住校,所以她遠離了自己的父母,約束就少了,因為住校,對於高中這種還沒有心理成熟的學生來說,根本管不住自己,根本就不想學習,而且高中的學生內心還是比較的脆弱的,住校的孤獨也會隨時隨地的去影響他們,以至於而我因為一直住在家裡,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所以我才能認真的學習。


所以,我還是希望你儘量回家住,我覺得對你學習也是有好處的,在家裡住,你只需要認真的學習幾天,不用擔心中午吃什麼、室友之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