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孩子選擇物理還是歷史生物呢?

朵果向前衝


你需要多方面分析。單純就按照成績來選科,那你有沒有考慮過想要就讀的專業和以後從事哪方面工作呢?就首選科目物理來說,首選要求選物理的專業佔比高達47.5%,(以湖南考生來分析)可選擇的專業面還是非常廣的;而首選科目要求選歷史的專業佔比只有2.8%,但這並不意味著歷史的同學只有2.8%的專業能選,還有首選不限的那49.5%的專業,加起來超過50%的專業是可以供選了歷史的同學選擇的。

選科一共有3方面的因素一定要考慮到:

第一,自身,即我所喜歡的、我所擅長的、我所能達到的層次目標;

第二,院校和專業的選科要求;比如臨床醫學這個專業,不是所有院校的臨床醫學都要求物理化學生物必選,想要避開跟學霸之間的競爭,那麼尋求目標院校裡面有其他選科要求的專業進行選科。

還要考慮中學的資源所在。我的中學在哪方面科目比較強,或者那個科目有比較好的師資,這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各科比較平均的學生來說,師資無疑是影響未來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其次,還需要提醒你的是,不知道你的再選科目是準備怎麼選擇,首選科目和再選科目的搭配也非常重要。綜合以上幾點因素,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湖南啟善尚行文化


這個問題,我想我可以回答。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有八個省份將按照新高考的3+1+2選科模式進行高考。具體模式按照以下方式來進行:

從這個模式,我們可以看出,語文、數學、外語依然是主打科目,物理和歷史這兩科成為選科的分水嶺,而剩下的四科則是選科中的延伸。所以您問的問題,首先存在著一定的偏差,應該是選物理還是歷史的問題,這才是選科的至關重要的問題。

當然,我不能因為我是歷史老師,就會讓您或者您孩子選擇歷史科目。我覺得,選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個科目有興趣,才會去選這個科目,也才能把這個科目學好學透。高考不比其它考試,不是熬一熬就能簡單過去的,這個備考過程是長期的。當您每天都要面對一個不喜歡的科目的時候,那這種選擇將會是致命的。

二、當前成績問題。您需要針對自己目前這兩個科目的成績做一次系統的分析,看您歷次考試以來這兩個科目哪個更具有優勢,也就是更擅長哪個科目,這樣能讓您在以後的學習和複習中有著更大心理優勢。當然,這種心理優勢能不能一直延續,還得看您今後的學習了。

三、高考報考專業哪個選擇面更寬的問題。考慮可報考的專業選擇面,事實求是的說,選物理,今後報考專業的選擇面要寬一些,下面有一組可選專業的數據統計:

這組數據說明選物理的專業可報面更廣,但選歷史最低也有52%的專業可報。所以,如果您決定選歷史,也不要擔心今後的專業報考問題。

四、今後選擇就職方向的問題。這個選擇也對今後的就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如果是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當然以選物理為主,而如果今後要從事文職,當然選擇歷史更合適。至於具體的哪個專業就職方向是什麼,我這裡也不能詳細跟您介紹,您自己可以在網站去對比分析和了解。

這個問題就跟您分析到這。如果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謝謝。


歷史學習之窗


新高考選課,為什麼要選課?是為了高三的高考選高校填志願,以及今後的就業。

新高考3+1+2模式,實際已經考慮了文、理的分科。

選理科還是文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相對理科的高校、專業數量要多,今後的就業選擇面也大。下面以理科為例,簡單說一下:

3+1(物理)+2(化學生物):學霸的選擇

可以幾乎100%覆蓋所有高校、志願的填報。

3+1(物理)+2(生物其他):避免了學霸的競爭

可以絕大部分覆蓋所有高校、志願的填報。

例如2018年江蘇高校志願填報中:(3+2模式)

北京大學醫學部:要求物理化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要求物理化學或物理生物

北京中醫藥大學:要求物理化學或物理生物

我是“考爸考媽幫幫幫”,以上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加粉。。。

贊同2

3條評論

兔只兔子愛生活

教育領域創作者

關注

新高考選科3+1+2,這個1是從歷史和物理之間二選一,其實還是有區分文理之意。

歷史是文科,物理是理科。各高校不同專業也的確會要求相關的科目成績。比如醫學院吧,基本都需要有化學生物成績。這是咱同學們在選科時要考慮到的。

但是,高考最終還是要達到分數最大化!

所以具體選歷史還是選物理,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斟酌決定。


小智教育


關於如何選科,別聽那些亂七八糟的建議,甚至故弄玄虛的公式,只須認真把握以下兩點:

1、孩子的愛好、投入意願,以及未來擇業的方向:這個方面比較主觀,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

2、孩子各科的相對排名成績:這個方面比較客觀,可以使用數據進行分析,老師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成績協助選擇。

(我後面附例的數據分析,非常簡單,使用EXCEL就可以完成,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私信給我您的信箱,我把我的模板發給您。)

還有一個觀點,認為選擇某些科目,將來高考可報考的專業佔比如何,據說選擇物理,可以報考90%幾以上的專業,這個我認為沒必要糾結,因為你將來報考的專業基本上只有幾個,不會太多,而你最終選擇的專業,一個足矣。

剛剛結束的高二期中考試,女兒選擇的歷史考了成績67分,全班最好成績是74分。

女兒所在的學校是天津市某區的一所普通高中。在學生選課之前,學校曾經召開一次家長會,副校長明確提出本校的物理教學比較薄弱,建議家長和同學們儘量避開物理,這樣的直率和坦蕩讓我感覺非常欣慰。

本次家長會,我與另一個選擇了物理專業的孩子家長進行了交流,得知他們家孩子,這一次期中考試,物理成績87分,這位家長告訴我,中考時,他家孩子當年以0.2之差,與重點中學失之交臂。看起來,即使是連副校長都認為公開讓我教學比較薄弱的物理,這個孩子依然考出了比較好的成績,可見愛好與投入意願的作用。

我對女兒這一次的歷史成績感覺不滿意,並與其歷史老師進行了一次交流。

女兒現在的歷史老師也是其他班的班主任,是一位非常幹練的男老師。

歷史老師這樣認為,歷年天津市的高考中物在80多分,基本上少有能夠上90分的成績。能夠考67分,在賦分時,基本上能夠達到80分以上,並且對女兒學習歷史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深然之。

高考改革,剛剛開始。新的高考制度下,到目前還沒有產品出來。

但是從上述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孩子對某學科的愛好以及投入,以及對未來就業擇業目標的考慮,才是最終如何選擇,以及能否學好的關鍵因素。

我建議家長,在孩子進入高中到選科之前,對孩子的每一次成績,做一下統計分析,方法並不難,重點關注孩子每一個學科在班或全年級的排名情況。

我之前是使用Excel做這樣的分析,根據在分科之前,歷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最終幫助孩子進行選科,因為選科的方法,除了孩子喜歡以外,還一定要考慮到,是你在這些科目排名,必須儘量靠前。

絕對成績當然很重要,而相對排名才是最重要的。

我表弟的兒子,今年入讀衡水二中,從第1次月考開始,我已經在使用過去的方法,積累他的數據,以便到時候幫助他進行選科。

以下是我對他第一次月考的成績彙總及分析,請注意,我所使用到的一個自創的指標,叫做排名指數,這個指數,是指其各科成績,在全校學生中的排名,計算方法是:

排名位次/全校年級總人數

得出的數據,基本上是說,該科成績或者總成績,在全校排名中佔據的位置,例如物理排名指數3.5,歷史排名指數22.6,就是說,其物理成績,在全年級排名前3.5%,其歷史成績,在全年級排名前22.6%。

當然,這只是一次考試的成績及排名。如果累積多次,比如一個學期的兩次月考,加上期中期末的4次考試,都呈現類似的數據規律,則可以斷定,從高考成績的角度來說,一定是選擇物理,放棄歷史了。

我感覺,有了這樣的指導思想,做好上述兩個方面的工作,在選科的時候就不會盲目,至於到底選物理還是選歷史,以及選其他四個科目,則是水到渠成的事。


關注行學組,給你不一樣的觀點。


行學組


專業選擇主要看學生的興趣。學生喜歡理科,就選物理,喜歡文科就選歷史。從科目來看,物理是理科,歷史是文科。如果學生的成績每一課都差不多的話,建議選物理。


涵涵5554


建議關注我,看一下我之前對類似問題的回答。


老班兒


歷史學習有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