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是如何治理貪汙腐敗的?

反腐倡廉,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封建王朝到新時代,都有貪汙腐敗的出現,就是程度輕重的區別。那麼古代的統治者是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防止貪汙腐敗的的呢?又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呢?我們選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皇帝分析一下。

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是如何治理貪汙腐敗的?

李世民影視形象

1、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後來經過玄武門事變,登上皇帝寶座,在位期間任用人才,從諫如流,改革各項制度,唐朝的經濟文化發展迅速,取得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統治時期貪汙腐敗現象非常非常的少,李世民以身作則,官員一心為公,濫用職權和貪汙腐敗的現象降到了歷史最低點。難得可貴的是,李世民不是通過嚴苛的刑法來制止貪汙腐敗,主要是通過以身作則,崇尚節儉,通過道德來感化官員,最後形成一套政治體系來減少貪汙腐敗的發生,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推薦,既減少了貪汙腐敗的發生,又使官員與統治階級的關係非常和諧,是治理貪汙腐敗的典範。

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是如何治理貪汙腐敗的?

宋真宗趙恆

2、宋真宗趙恆

宋真宗趙恆在位25年,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明君,在位期間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經濟繁榮昌盛,統治日益穩定,取得了鹹平之治的盛況。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對當時社會狀況的反應和歌頌。宋真宗建立了一套嚴謹有效的官員選撥任用制度,各級官員都有試用期,試用期合格之後才轉正,這一舉措從官員一開始任職就扼殺貪汙腐敗之風。在吏部建立官員的檔案,如果官員在任職期間發生過貪汙腐敗的事情,就會被記錄在案,官員升遷調動時,便會參考檔案的內容,影響官員的仕途。高薪養廉,給官員的俸祿都非常高,官員有足夠的生活保障。正是這些廉政舉措,開創了宋王朝初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大好局面。

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是如何治理貪汙腐敗的?

朱元璋影視形象

3、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明朝的開國皇帝。從一介平民到一國之君,朱元璋非常的不易,朱元璋出身貧寒,從小便飽受元朝官吏的剝削和壓迫,便發誓,如果當上皇帝便嚴懲這些腐敗的官員,當上皇帝之後,果真是採取嚴苛的律法懲治各級貪官汙吏。朱元璋下令,貪汙六十兩銀子的官吏就要處死,而且還發明瞭剝皮法,對貪汙官員剝皮示眾,這種殘忍的做法著實震懾了部分貪官。但是,貪汙的現象並未根除,唐太宗、宋真宗時期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景象也為出現,所以說這種懲治貪汙的做法值得反思。

中國歷史上這幾位皇帝是如何治理貪汙腐敗的?

雍正影視形象

4、清世宗雍正

雍正繼位之初,國庫空虛、稅收短缺、吏治廢弛、貪汙成風,雍正繼位便採取嚴厲的措施來改變這些不良風氣。雍正皇帝勤於政事、雷厲風行,成立了監管部門來審計官員的財務,派欽差大臣查處貪汙腐敗的案件。同時重用有能力人才,不搞裙帶關係,推行高薪養廉。這一列舉措打擊了貪汙腐敗現象,國庫收入充實,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由此看來,防止貪汙腐敗需要一套科學嚴謹的政治體系,應該從源頭上制止,加強思想教育。而不是像朱元璋那樣靠嚴苛的刑法來震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