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作戰會帶多少子彈?

扌包兼欠甲鳥


現代戰爭中,單兵所攜帶的彈藥不是特別多,即便是今天的單兵武器都已經升級到全自動步槍,步槍的射速比以前好高很多,但是在真實戰鬥中,沒有人會用最高射速打完一梭子子彈的。

在現代戰場上常常是幾萬發子彈才能打死一個敵人,士兵在前線是不會任性浪費子彈的,況且槍管的壽命也不支持士兵進行長時間的高強度射擊。

以現在的加工工藝而言,各國步槍的槍管壽命基本上都在1萬發子彈以上。歐美國家憑藉著先進的冶金工業和機床加工,能將槍管壽命做到1.5萬發子彈以上。

現代步槍的戰鬥射速(也就是實際射速)大約在100發-120發/分鐘(戰鬥射速和理論射速相差很大,因為士兵更換彈匣和其他因素會耽誤很多時間),如果一個士兵以100發/分鐘的速度去射擊,那麼只需要150分鐘,也就是2個半小時,他的槍管就報廢了。

所以真實的戰場和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實戰中,士兵是時刻警惕子彈的使用情況的,不會輕易的暴力橫掃,那樣子彈的消耗速度太快了。

雖然現在各大軍事強國的後勤補給能力很強大,但士兵在前線不可能是隨時得到後勤支援,萬一子彈消耗光了,哪怕只有短短的5分鐘時間,後果都是致命的。

但是士兵單兵攜帶的子彈數量是有限的,畢竟血肉之軀不能和卡車相提並論,攜帶過多的彈藥會極大的消耗士兵的體力。

二戰之後,隨著戰爭模式的轉變,軍隊不再追求遠距離,大殺傷力的大口徑子彈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口徑子彈。

小口徑子彈的一大優勢就是體積大為減少,重量大幅減輕,單兵可攜帶的子彈數量變多了。

(圖中最下面的子彈就是北約的5.56mm小口徑子彈)

目前北約使用的子彈口徑是5.56 x 45毫米,在戰場上通常使用彈容量為30發的STANAG北約通用彈匣。美軍普通陸戰士兵一般會攜帶六個STANAG彈匣(包含槍上自帶的彈匣),也就是180發子彈。(彈容量為30發的STANAG彈匣,除此以外,STANAG彈匣也有20發的型號)

當然,在執行特種任務的時候,美軍士兵所攜帶的子彈數量肯定會增加,一般特種任務士兵最多會攜帶8-10個STANAG彈匣,這樣一個士兵所攜帶的子彈數量最多就達到了300發。

300發子彈真的已經是非常沉重了,美國的5.56mm小口徑子彈的重量大約為12.5克/發,300發子彈就是3.75公斤,這還沒有算上彈匣的重量。這麼大的負重對於士兵來說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差不多已經是單兵的極限負重了。

並且美軍士兵還會配備手槍用於萬不得已時的防身,而美軍手槍的彈容量為15發,這些子彈還沒有計算在內呢。

(美軍的戰術背心前面最多放有5個彈匣袋,方便士兵隨時更換彈匣,補充子彈)


千佛山車神


有人統計過

二戰時我國軍民消滅一個日軍平均需要800~1000發子彈。

二戰歐洲戰場消滅一個德軍需要1500~2000發子彈。

越戰時美軍消滅一個越軍需要15萬~20萬發子彈。

自衛反擊戰時,我人民解放軍消滅一個越軍則需要5萬~7萬發子彈。

海灣戰爭時期,美軍消滅一個敵人需要25~30萬發子彈。

1、越戰美軍配備的子彈: 子彈對於單兵作戰 十分重要的。越戰後期,美軍大量使用M16A2自動步槍,口徑5.56毫米,射速分鐘/700~950發,彈夾容量30發。為了增強生存能力,美軍都大量攜帶子彈,一般情況下,一個基數是6~8個彈匣,180~240發子彈,後續可以支援3個基數子彈,可達500~600發子彈。也就是說,美軍平均攜帶200~300發子彈,必要時可以增加到600發。一個步兵突擊班,配備子彈總數超過5000發,(每個班9人)可見,美軍在越戰時期就很財大氣粗。


2、自衛反擊戰我軍配備子彈:自衛反擊戰初期,我軍由於準備不足,每個班配備的主要輕武器是56式半自動步槍,一個步兵班武器配備;班長和副班長每人一隻56式衝鋒槍,一般配發子彈1~1.5個基數,(子彈帶上3個彈匣,槍上一個彈夾,共計120發子彈班長一般可以多帶1~2個彈夾),一挺班用輕機槍,配備子彈500發,7只56式半自動步槍,每隻配備子彈10*10發,既每個半自動步槍配備100發子彈。一名40火箭筒手和一名裝彈手,不配備輕武器。全班配備輕武器口徑均為7.62毫米。每個班一個基數子彈總數不超過2500發。進入兩山戰鬥時,我軍全班配備了衝鋒槍,有的班還換裝了81式衝鋒槍,由於“陣地戰”居多,一般子彈配備都可以滿足全天候作戰使用,也就是“用多少有多少”,一隻衝鋒槍平均配備5個基數的子彈。(500~600發)

3、現時我軍配備的子彈:目前我軍主要作戰用輕武器是95式突擊步槍,口徑5.8毫米,有效射程400米,一個基數子彈為5個彈匣,每個彈夾30子彈,由於95突擊步槍的口徑小於56式衝鋒槍子彈,單兵所承受的負擔大大降低,每個人最多可攜帶6~9個彈匣,平均可攜帶200~300發子彈,完全可以滿足戰時需要。


東義義


這個問題很好玩,有不帶子彈的單兵也有帶很多子彈的單兵。這怎麼說呢?

先看狙擊手的如何?

其實可以從圖上來數出來了,一個狙擊手的戰鬥小組由射手和觀察手組成。射手攜帶7.62mm狙擊槍彈通常會攜帶4個彈匣。大約120枚子彈,另外會帶一把手槍配備4-5個彈匣。 觀察手擔任保護和警戒任務攜帶M4突擊步槍,攜帶10-12個彈匣共計300-360枚子彈,同時會攜帶8枚40mm榴彈。

而一個普通士兵攜帶彈匣其實是6個到8個,大部分情況下並不限制士兵自身攜帶彈藥數量。

因此很多士兵都會見縫插針的多攜帶幾個彈匣,如果自己用不完可以支援他人。

例如這個戰術背心上就塞滿了彈匣。具記載,在越戰的時候一個美國士兵攜帶2000枚子彈當時是創造了世界紀錄的。


說到越戰期間,通常的裝備是這樣的:

一把M-14步槍,附帶7個彈匣。但同時士兵會以彈袋和彈帶再攜帶複數的彈藥,基本上也是300顆子彈上下。


英軍當時的攜帶量大約為250發左右,英軍大部分子彈裝在彈匣內,少部分子彈裝在一個子彈袋子裡面。

如果是一戰的時候,武器射速不高,因此只會攜帶幾十枚子彈,分別放入5顆子彈一組的彈夾內。通常這樣的彈夾會帶10-15個。


現代戰爭中大部分武器補給會有專門的補機車隨著軍隊一起運動,在每個補機車內為負責的士兵攜帶了彈藥,這樣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名士兵3-6天的補給量。如果這些補給不夠的話,士兵還可以呼叫空投補給。

為了使用方便,補給包裡面的彈匣已經是裝好彈藥的。

而單獨的空彈匣,則是另外的包裝進行補給。


軍武數據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以美軍為例,原則上自動步槍手只需要攜帶6個30發彈匣。

在現代戰爭中,自動步槍手開槍的機會其實還是有限的。如果爆發戰爭,恐怕都是在近戰或者巷戰,原則上180發子彈就夠了。

但實戰,尤其是惡劣地區戰場,美國大兵攜帶子彈往往很多。

比如阿富汗戰場,由於後勤補給往往不能迅速通過山地,美軍士兵被要求攜帶10個彈匣,也就是300發子彈。


而美軍老兵,往往會攜帶400發以上子彈。

要知道,在山地行軍攜帶400發子彈是很可怕的,但畢竟可以保命。

因為山地作戰,即便有空中支援,也可能連續幾天沒有補給,依靠現有彈藥作戰。

士兵不吃飯可以活幾十天,就算不喝水也能支撐幾天,但沒有彈藥恐怕分秒就掛了。



那麼,解放軍攜帶彈藥情況是什麼樣?

通過幾次演習來看,解放軍官兵攜帶5個彈匣,也就是150發子彈,大體和美軍一致。


薩沙


對於普通步兵來說,執行一般任務的時候,主武器的彈匣攜帶5~6個就足夠了,每個彈匣容量為30發,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單兵攜帶的主武器子彈數量在150~180發左右,除此之外,對於手槍這樣的副武器,一般會攜帶3~4個左右的彈匣,以美國最新的M17模塊化手槍為例,彈匣容量為17發(也有21發的彈匣),則副武器子彈數量為51~68發左右。

▲M17手槍

士兵攜帶的具體子彈數量其實是要根據任務情況來絕對的,子彈並不是越多越好,除了攜帶子彈之外,手雷、IFAK(個人急救包)、戰術手套等單兵物品也是必須要攜帶的如果你是負責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彈投擲手,那麼你還需要攜帶10~20發榴彈,最多時更是要攜帶30~40發,因為是火力支援的角色,所以攜帶的子彈數量可以相對減少一點,主彈匣數量可以減少到2個,這是由於攜帶這些槍射榴彈有著嚴格的安全措施,必須使用專門射擊的背心攜帶,不然的話是很容易出現事故的,如下圖所示:

▲負責提供火力支援的榴彈手

如果是一個SAW(就是機槍手,Squad Automatic Weapon是“小隊自動武器”的意思),比如使用M249、M240等班機的機槍手,他們則會直接攜帶一個200發彈容量的彈藥箱,如下圖所示,僅僅是這個彈藥箱的重量,就要比四五個普通的彈匣要重,當然,這些彈藥箱有時會直接用車載,除此之外,機槍手的副手同樣也會攜帶2個左右的備用彈匣,以便不時之需,如果自己沒子彈了,機槍手是可以讓其他步兵提供彈匣的,畢竟現在的通用機槍(即班機)從彈鏈、彈箱到彈鼓、彈匣是可以通用的!

▲機槍手攜帶的彈藥箱

最後,像狙擊手或者精確射手這樣的特殊兵種,他們是追求隱蔽、精確打擊或者精確火力支援的,很少會跟對方直接交手,正常情況下一次性需要擊殺的目標也不會很多,所以,一個狙擊手通常會攜帶5~15發狙擊步槍彈,而如果是副手,那麼同樣也會攜帶一個步兵的正常配置彈藥數量,主彈匣5~6個,副武器手槍彈匣3~4個同時會攜帶手雷、急救包等物品!

總之,一個士兵的負荷量是有限度的,子彈的攜帶數量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執行的任務不同,所需的裝備種類和數量也不同,不過的,大都數情況下,一個普通的步兵,攜帶200發左右的步槍彈基本上是夠用的了,哪怕是戰況激烈也一樣,因為搞不好你連子彈沒用完就掛了,畢竟戰場形勢越嚴峻,死的一般也是越快的!


哨兵ZH


大家都存在一個誤區,就是士兵在作戰的時候是集體作戰而不是單人作戰,這樣一來就不存在單個士兵攜帶多少彈藥的問題了!看過《拯救大兵》或者《我們的父輩》的軍迷肯定都對當時的美軍、德軍作戰單位有印象,除了那些深入敵後的突擊部隊需要自己攜帶全套裝裝備之外,正規作戰部隊裡都有自己的軍需官,再不濟也是由專人負責攜帶彈藥的。在電影《我們的父輩》中弗雷德漢姆這樣神經百戰的老兵是不會隨身攜帶大量彈藥的,在子彈打完的時候會有一個搬著彈藥箱的士兵隨時補給彈藥給他。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攜帶大量彈藥的士兵要承受巨大的重量,這肯定會嚴重影響到它的作戰發揮,在電影中二戰時期的士兵大多在要帶上掛滿皮製彈匣,德軍的這種彈匣相對日本的樣式較小一些,一般給一個士兵配備這樣的彈匣能攜帶60發子彈,這已經是幾公斤的重量了!攜帶彈匣的麻煩還在於容易丟失子彈,因為士兵在戰場機動或者進行各種規避、臥倒、匍匐前進動作時,皮質彈匣裡的彈藥很容易掉出來,因此說沒有哪個國家會給單個士兵配備大量彈藥。

現代化戰爭中的子彈相比二戰時代都大幅的減小,重量大大降低的同時單個士兵彈藥的攜帶量增加,但是有個麻煩的問題是,現代化步槍都是全自動的突擊步槍彈藥消耗量十分巨大,因此很多士兵都會大量配備彈匣加快裝彈速度,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裝備的重量,因此說現代化步兵班或者稍大一些的作戰單位對後勤的依賴性更大,也需要更多專門搬運彈藥跟隨部隊作戰。


利刃號


單兵攜帶多少子彈沒有固定的標準,要參考作戰環境和兵種來定。我們一般認為的那種陸軍列兵,攜帶子彈的數量一般是100-300發左右。子彈的數量取決於帶多少彈匣,用什麼槍。

如果是火力和精度較好的槍械,往往不會帶太多子彈。如果是射擊品質不佳的槍械,則儘量多帶些子彈,憑藉子彈數量來支撐戰場的需求。如果是特殊兵種,攜帶的子彈可能會超過400發,或者是在特殊的作戰環境下,可能需要上千發。

大部分陸軍列兵的子彈數量是200發左右,主要是因為自動步槍的射速和火力較之以往,提升了太多。子彈實際消耗起來,也是很快的。反觀一戰和二戰時期,士兵攜帶的子彈數量不會超過100發,大部分人只有50發左右。那時候的槍械都是拉一下槍栓,打一槍。爭取每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一戰二戰時期,子彈受限制的另一個原因是,補給不方便。士兵必須節省子彈,浪費的可能性很小。而現代軍事環境不同了,自動步槍射速快,消耗大,同時在實戰中,還會有彈藥補給車隨行。即使車輛出問題了,飛機可以隨時空投。戰地通用直升機也能及時補給,把補給彈藥和接送傷員結合起來。所以現代士兵的子彈用量都很高。

200-300發是普通士兵和特種作戰部隊的標準,如果是特殊兵種,則需要帶更多。比方說狙擊小隊的觀察手,他除了給狙擊手彙報角度和風速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用自動步槍警戒周圍環境,避免有人偷襲狙擊手。狙擊手用的子彈尺寸大,還要攜帶上百發。再加上其他狙擊設備和手槍,已經不方便攜帶其他重武器了,處於攻強守弱的狀態。

觀察手要儘量多帶子彈,除了自動步槍,原則上至少要帶上400發以上的步槍子彈。萬一狙擊小組被發現,火力壓制的任務全靠觀察手了,需要經常連射,帶的子彈少了根本不夠用。

除了狙擊小組成員,在一些執行突擊任務的小班組裡,也需要大量帶子彈。還有一種情況是,作戰環境太惡劣,比方說越戰的叢林交鋒。有一名美軍士兵居然攜帶2000發子彈,創造了帶彈記錄。即使自己用不完,也能分給戰友。總的來說,在戰場上帶的越多越好。


兵說


美軍現在通常是攜帶210發步槍彈+45發手槍彈,也就是說是7個30發突擊步槍彈匣+3個15發的M9手槍彈匣。這幾年美軍的新彈匣的硅鋼彈簧質量據說不錯,壓30發整也問題不大,M16時代,通常是壓27~29發,印象裡以色列人現在仍然是壓29發。不過第一線部隊,大多傾向於儘量多裝,傘兵和特戰部隊能裝到15個彈匣。因為在交戰雙方都大量使用突擊步槍的情況下,短點射導致的彈藥消耗仍然很可觀。越戰時代的美國步槍兵使用20發彈匣時,每個彈匣一般只能壓16發子彈,但很多人用各種辦法在身上塞200發以上的彈藥。二戰期間美軍的標準彈藥儲備是80+8,M1上一個彈夾,身上10個,蘇聯紅軍相對少一些,是60發,但實際上都帶的比這個多。侵華日軍後期在中國敵後游擊區掃蕩時只帶40發左右的彈藥,這是為了防備被八路軍繳獲。

如果是機槍手,美軍M249射手應該隨身攜帶600枚子彈。


強武堂


從二戰到現在,一般步兵作戰,攜彈量主要有120發,200多發和300發三種。在栓動步槍時代,攜帶120發比較多,在自動步槍時代攜帶200多發比較多。

一般如果使用56式全自動,可以攜帶7個彈匣,一個彈匣標準是30發子彈。7個7.62毫米彈匣重量為10斤。美軍如果是在阿富汗執行巡邏任務,會攜帶10個彈匣,重量為14.46斤,但是這種巡邏是乘車巡邏,因此對重量不是很敏感,具體攜帶子彈數量,也要看任務。

如果是非洲維和這種任務,攜帶5,6個彈匣就可以,如果是在阿富汗執行戰鬥巡邏任務,需要7-10個彈匣,如果是據守危險地區哨所,比如在也門,阿富汗和敘利亞戰場,那就需要至少2個彈藥基數,600發子彈。

特種兵一般攜帶5個彈匣,大約150發子彈。特種兵不是精銳輕步兵,不是去執行硬抗硬打任務。主要是執行偵察,暗殺,爆破,空地或者空海引導,炮火引導,還有襲擾等任務。

不是端著自動步槍當蘭博,一個人打50個人。因此,不會攜帶特別多的彈藥。特種兵實戰彈藥消耗量反而比普通步兵參加山地戰和叢林戰彈藥消耗少。

如果按滿編攜帶,一個現代步兵,執行戰場任務,負擔20多公斤,就已經是比較合適的重量。重量再大,非常容易消耗體力,難以靈活活動。鋼盔,防彈衣,手雷,榴彈,偵察設備,通信系統,步槍,手槍,最後可以留給子彈的重量,最多就是210發,7個彈匣。


深度軍事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單兵”的範疇過大,不同兵種的單兵攜彈量並不相同,同一兵種在不同國家攜彈量也不相同。一般來說,輕步兵由於強調徒步機動,攜彈量往往較少;而機械化步兵可以搭乘步兵戰車或裝甲輸送車,因此能夠攜帶更多的彈藥。

按照我軍70年代時的彈藥基數規定,7.62毫米手槍(54式)彈藥基數為40發,7.62毫米衝鋒槍(56式)彈藥基數為300發,7.62毫米輕機槍(56式)彈藥基數為1000發,一般來說我軍士兵在行動中攜帶0.5個基數的彈藥。另外,步兵班組中擔負火力壓制的機槍手由於攜帶較重的輕機槍,往往要配有專職攜帶彈藥的副機槍手,或由班組內其他士兵分擔部分彈藥攜帶,這使得機槍手的彈藥攜彈量往往不固定。

不難看出,步兵在作戰時攜帶的子彈其實很少,基本不會出現某些FPS遊戲中動輒三百發子彈以上的情況。但在實戰中,很多士兵往往會想盡辦法多攜帶一些彈藥。比如在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軍士兵在繳獲阿富汗抵抗武裝使用的56式胸掛攜行具後,經常會將其用水泡松後使用,這樣可以將原本只能插入一個彈匣的彈匣包插入兩個。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單兵攜彈量也不再具有嚴格的統一標準,如美軍採用的多款戰術背心都可以靈活配置插包,因此一些士兵在作戰時往往會多帶幾個彈匣包以備不測。因此,目前單兵攜帶彈藥的數量其實是越來越沒有規範的,這個問題也可以說越來越難以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