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朝廷全力支持岳飞,他能收复故土,进而灭掉大金吗?

竹维杂谈


不一定能够灭掉金国,但是恢复北宋故地我认为是很有可能的。

首先,南宋相比于金国来说,优势主要就是得民心,也就是说,百姓的民心想着朝廷,这就说明南宋真正的可以集合起民众的力量,这样以来兵力可以保证。


第一回合,南宋就拥有兵源的优势,金国游牧民族,全部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十几万样子。

其次,战争除了需要足够庞大的人口支持以外,还有就是军备技术。宋朝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巅峰朝代,在冶炼武器方面毫无疑问呢是要高出游牧民族一个水平的(成吉思汗能够纵横大陆,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宋朝的武器装备)。


第二回合,武器装备上,南宋获胜。

最后呢,除了这些以外,南宋因为失去了北方的马场,所以在骑兵上无法保持北宋十几万的骑兵部队,这肯定是弱势的,此后南宋唯一的获取马匹的来源就是巴蜀的马。南方的马相比于北方的马,主要就是体格更小,冲击力比不上北方吗力量大,而且耐力也相对不足。

第三回合,骑兵金国更强些,而且结果北方华北大平原的地势,骑兵的优势更大。

所以综合来看,如果朝廷全力支持北伐,收复北宋故地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向灭掉金国很难。

因为北宋以后再北伐,就要面临者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了,这对于游牧民族的骑兵几乎就是天然的战场,所以难以成功。即便是宋朝巅峰时期,连续几位皇帝(赵匡胤,赵光义,宋神宗)等等都失败了,而且这还是再当时北宋有西北马场的时候。

所以总的来看,收复北宋古代毫无疑问,但是要完全灭掉金国很难。


这个历史很正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如果朝廷全力支持,岳飞收复故土是没问题的,但灭掉大金是不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已下几点:

1、收复故土没问题

北宋的灭亡在历史上是非常突然的,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北宋保卫国都的朝廷禁军,不堪重用,长期依赖军备松弛。而北宋最强的西军则被困在关中。但北宋灭亡后,南宋朝廷建立,开始调兵遣将,逐渐稳住了局势,并且以岳飞、韩世忠为首的中兴四将自己招募军队、训练士兵。开始北伐,并一度取得了胜利。岳飞十年北伐,可以说完全把金军压着打。当时的金军完全被岳飞打怕了。在占领北宋后的大金已经后续乏力,难以更进一步。此时的岳飞距离收复失地只差一步之遥。完全可以收复故土的。

2、难以灭掉大金

但即使这样,却依旧难灭大金。因为灭国之战,拼的是综合国力。大军北伐对钱粮的消耗相当大,当时只剩半壁江山的南宋朝廷,赋税可以说是锐减。在加上朝廷南迁,南方政局并不稳,南方人对高额的赋税抱怨很深。

南宋朝廷的软弱。当时南宋朝廷已经不想再打仗了,也不想收复北方失地方。统治者这种偏安一隅的思想,让整个国家都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反观大金,先后灭掉了辽国和北宋,国力大增。虽然大金后方比较乱,但给予一定的时间是能够消耗掉的。历史上,在岳飞死后,南宋也多次北伐,但都无疾而终。即使在后期,金国同时面对蒙古和南宋,依旧能把南宋军队打败。

总结

综上所述,南宋朝廷在岳飞等人的努力下收复故土是没问题的,但是想要灭掉金国是根本不可能的。


登哥读历史


如果说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就可以收复故土的话,那赵构就是傻子了,明明可以将敌人打的落花流水,为何还要委曲求全呢?当时在赵构的心目中岳飞不足以击败大金的,尽管岳飞也打了很多的胜仗。因为赵构明白大宋有几斤几两,而大金又是个什么的情况。

下面小编就来解释一下岳飞为何不能灭掉大金吧,或者说很难灭掉大金。


大金国力正处于上升期间。

金兀术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大金是由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因此大金帝国刚刚建立,大金的实力正在不断的壮大。北宋已经被大金亡国了,尽管南宋有韩世忠和岳飞等名将,但是综合实力还是不是大金的对手。

赵构心中有数,明白岳飞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因此他才不敢大举进攻大金,唯恐迁怒大金,让金人自己一块抓到大金去。赵构曾经被当成人质送到过大金,因此赵构对金、宋两国的实力都是相当了解的,而且大金的实力令赵构望而生畏。


大金的骑兵非常厉害

赵匡胤在开国的时候就一直想通过战争的方式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终其一生也没有办到。为何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如此重视呢?因为燕云十六州产战马,而骑兵是步兵的克星,所以夺取燕云十六州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获取更多战马来强化大宋的军事力量。

赵匡胤时期应该是大宋最强盛的时期,至少在军事方面是吧,最强时候的大宋尚且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大金更胜大辽,岳飞若是要彻底打败大金,以当时南宋的情况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大宋拥有燕云十六州,而且具备很多的战马,在皇帝的支持下或许可以和大金来个大决战。


大宋周边敌人甚多,威胁太多

若是赵构全力支持岳飞抗金,那么南宋的兵力必定都要集中到北方了,而且能不能打的过很难说,多半是打不过大金。若是西北的西夏,南方的大理,西方的吐蕃趁机对大宋发难,那么南宋很可能被大金、西夏、吐蕃、大理等国给瓜分的。

本身就被大金吓破胆的赵构为了偏安一隅,所以他只能选择求和来稳固自己的江山。后来提前禅位都是担心大金来犯,若是南宋真的有实力灭亡大金,赵构也不傻,肯定不会被大金牵着鼻子走的!


唐朝的长老


其实人啊,总是喜欢如果,因为如果就意味着可以重来,尽管可悲的是人类历史,世间万物却总是没有如果。那么我们今天说如果就是吸取历史教训,做到古为今用。

如果南宋能全力以赴支持岳飞北伐,那么北伐是有可能成功。这里说的全力,我们要摒弃几个长期以来的误区。

一,丧失北方养马地。

但是大家有没有觉得奇怪,丧失了北方之后,南宋时期,岳家军的主力恰恰是骑兵。往下看,占据南京的朱元璋北伐也是有骑兵。往上塑春秋列国时楚国也有骑兵,他们的战马哪里来的?这就得提到养马地了,自古以来,传统养马地有西北产马区,塞北产马区,西南产马区,关东产马区,中原产马区,东南产马区。按照北宋丢失的燕云十六州来看,丢失的是塞北产马区和关东产马区。而在西夏叛乱前,北宋是保有西北产马区及其他产马区域。那么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北宋真没有发展骑兵吗?二北宋真的大力发展步兵?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文章中来回答。

二,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让北宋丧失了防御屏障

这个很好解释,就看一下秦国是如何抵御东方六国的进攻,就能够很好的解释即使丢失了燕云地区,中原要防守北方进攻仍然不是难事,不然如何解释和辽国对峙百余年?难道辽国是傻子,明知道可以灭掉你,还要和你签署和平协议,做兄弟之国?

三,文官政府,兵不识将,将不认兵。

所谓文官政府,是目前已知的最好的政府。要知道任何时候,打仗首先打经济,在文官政府体系下,终宋一朝,始终没有经济崩溃的情况发生。当然有人会有疑问,同样是文官政府,明末怎么就崩溃了呢?其实明末不是崩溃,而是政府没钱,官僚有钱,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文官政府缺乏血性吗?那么我们还是看明朝,或者当年的罗马帝国,乃至于看下当今美国政府,都是文官政府,但都能称霸一时。那么是不是由于将领调换频繁,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呢?这也是一个悖论。举一个例子,罗马每逢大的战事,是由执政官率兵出征,而执政官任职时间是2年,同样称霸欧洲近千年。好吧,有人会说有人会说国情问题,那么我们再来看王阳明克宁王叛乱,也是临时组织的部队,却能打垮了宁王筹备已久的军队。而古时大将领兵都是由君主赐符,方能领兵出征。

以上只是流传最广的三个原因,还有民间流传的各种因素。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触及一个很伤自尊的问题:人心。古代差不多20到30年就是一代人了,下一代人早就忘了亡国之痛,在北方稳定的政权下,他们已经有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而这些利益将会驱使他们不再盼望宋朝军队,不再盼望回归华夏正统之下。原以为百姓箪食壶浆,却怎料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所以,这是失败的外因。

内因呢,就是北伐的欲望了,这个不仅仅是君王的欲望,权臣的欲望,而是整个利益阶层是否有欲望北伐。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来做这个假设的话,可以说即使不是岳飞带兵,也是可以收复中原。


云淡风清度袈裟


可以,绝对可以,而且可能会改写大宋帝国的历史!我们从南宋,金国和岳飞三个角度来看。

一、南宋王朝

靖康之乱后赵构于南京商丘称帝,是为宋高宗。后金人不断南侵,宋高宗害怕假借南巡的名义逃到今浙江等地,而后迁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当时的南宋在义和派秦桧和张浚的唆使下一味的南下退兵,金兵在岳飞等人的防卫下未能踏进长江以南。所以这时候的南宋在南方鱼米之乡综合实力是没有被破坏的,而且沿海地区高度的开放使南宋商品经济更是繁荣,这是其一。南宋有几次农民起义但都是很快被招降都不怎么打仗,所以社会相对稳定,加上东晋末五胡之乱后华夏文明南移,经济中心跑到了南方,加之盛唐和北宋的遗风,所以有一定的人口基础,这是其二。其三,相对稳定的社会能提供行军作战的军粮,供以宋军大规模作战。这是南宋

二、金国王朝

在岳飞收复今湖北以北所有地区后,金朝出现内乱,金太宗继位后,原本的金国军事战神完颜宗翰失势,金朝的又一个名将完颜昌在内政之争中被完颜宗弼杀害,所以金朝当时内部矛盾也是频繁。内乱一旦出现,整体实力就会下降。后来主战派完颜宗弼和金熙宗完颜亶当政,公然撕毁和平协议,集结重兵大局南侵南宋,此时岳飞奉命抗金再次把金朝打退。金朝无奈吃不掉南宋,只能义和让南宋称臣纳贡,这时候秦桧小丑就跳出来说服宋高宗义和,而后秦桧代表宋高宗跪倒在金使面前俯首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金国是吃不掉南宋的,因为金国内乱加上一直打仗,也是举全国兵力也吃不掉南宋没有任何办法了。但南宋不一样,在岳飞的领导下未尝败仗,最重要的是岳飞在这个时候是巅峰时期,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都归他管,是为京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这是金国。

第三、岳飞

岳飞,除了在南宋初期未露头角之时跟随败军退过几次,后自己带兵之后,从始至终未尝败仗。特别是在他第四次北伐时,一度打到了河南开封,把完颜宗弼围在开封城内,收复开封兵峰直指河北,一举攻到金国东北三省指日可待。但是这时候小丑们又都跳出来阻止了,秦桧,张浚等人再次说服宋高宗,把山东,江西等地的宋军再次撤回南下,导致岳飞成了孤军,三面受敌,不得不南下撤退。

而当时岳飞撤退的时候,中原大地的抗金百姓们哭声震天动地,宋军一旦撤走这些百姓必将遭受金人报复。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岳飞不撤南下,中原大地的百姓以及河北山西的所有百姓都将跟随岳飞,岳飞兵力将得到更大的补充,可以举行大规模战役。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宋高宗没有听信秦桧,张浚等奸臣的谗言,有点主见听信岳飞的话的话,利用南方富庶的粮草经济资源在后方支持岳飞,而岳飞收复中原得到所有百姓的支持,将金人赶出中原,此时被金人欺负的辽国看到金人被岳飞大败,起来抗金,联合宋人一举攻灭金国。因此如果宋高宗全力支持岳飞抗金,举全国之力,南宋也将会成为大一统王朝。可惜了秦桧,张浚小人作梗,至使我中原百姓惨遭屠戮,精忠岳飞一家含冤而死。

结语:若宋高宗未被秦桧、张浚等人蒙蔽,全力支持岳飞抗金,最终联合辽国灭金指日可待。





李小小湘


如果朝廷全力支持岳飞,我认为他可以收复故土进而灭掉大金。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有以下理由。

首先,不管是收复失地,还是剿灭大金,宋朝都可以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迎回二圣,还我河山,这就给予这场战争以正义为名。朝廷的全力支持,必然是先搁置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集中力量,一致对外,这就保证了相对稳定的战争后方,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对便利。

其次,战争烧的就是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而纵观当时的南宋,它经济实力强大,农业手工业昌盛,城市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的财政收入巨大。支持岳飞北伐,就意味着南宋不会再向大金进贡岁币,自然可以留出大量的钱财支持战争。

第三,从岳飞自身来说,他虽然出身于农家,但是却受过教育,熟读《春秋》《兵法》,精于骑射,行事磊落,忠肝义胆,擅长以少胜多,爱奇袭,是当代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拥有与金兵作战的丰富经验,并且多是胜利经验。

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南宋朝廷拖后腿,岳飞肯定是可以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





书虫跳跳糖


大家都知道,金军之所以强大,是强大在他们的骑兵上,他们的骑兵是比契丹骑兵都难以相比的。大家都知道,在大金强大之前,经常和北宋战争的是契丹,北宋和契丹开战了几次,总是失败居多,而北宋之所以打不过契丹,就是因为他们的骑兵厉害。

后来到了宋徽宗在位的时候,金国的女真族打败了契丹,契丹差点被金国给灭了,这时候,投降金国的契丹人就逃向了西方。在金将契丹灭了之后,就开始对宋战争了,那个时候北宋打不过契丹,当然也打不过女真了。

最后,开封(北宋都城)被女真攻下,宋徽宗被抓。阴差阳错之下,宋徽宗的一个儿子逃向了南方,这就是赵构。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他也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南宋之所以能够保住,都是因为国家的几个主战派,其中就有岳飞,韩世忠等人,也正是他们,将金国的骑兵给挡住了,才让南宋得以稳固下来。

这些善战的将军,每一个都有自己需要守护的地方,岳飞的上级是宗泽,他们所要守护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区,而吴阶重要守卫的就是四川和陕西等地,韩世忠则主要负责长江一线,当然还有其他的将领,一起守卫祖国。

这几支部队都打败过金兀术,而金兀术就是金国有名的名将,金兀术多次与岳飞交战,当然岳飞部队的战斗力,金军也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事,这个时候所发生的战争,都是在宋的土地上,而且大宋一半以上的国土都已经被金军给占领了。因此此时岳飞的主要责任就是将失地给收复,而不是灭掉金国。此时如果说赵构一心一意想要将失地收复,然后全力支持岳飞,那么还是有一拼的,毕竟那些地方曾经都是大宋的土地,人民还是希望被宋收回的。

不过岳飞如果想要灭掉金军,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毕竟北方太大了,他们如果抵挡不住,完全可以向别的地方逃跑,等到金军疲惫的时候,再出来偷袭。

而且要打持久战的话,南宋还是比不上金军的。所以总的来看,想要灭掉金国,并不现实。


陈国镇南王


南宋政权刚刚建立,政局不稳,赵构的权利有限,做不到全力支持北伐,如果全力北伐,赵构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原因如下:

一、赵构对武将的约束力不大 这是让他恐慌的。岳飞虽然在背上刻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但他的军队叫岳家军,赵构能不能指挥动,不好说。其他武将更难说,很多军阀都是在战乱的时候,拥兵自重,自称为王,若是有的武将打下一片地方,说不准,不听朝廷号令,自己成王,赵构毫无约束的办法。

二、赵构对南方士族力量未能整合完,南宋政权刚刚建立,许多地方豪强势力很大,赵构不一定能指挥的动,打仗是需要钱粮的,钱粮谁出,如果地方豪强不点头,事情难办,另外,你要是来硬的,可能赵构皇位都不保。

赵构权衡利弊,不是不想北伐,眼前的实力不允许。假如全面北伐,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


饕餮中国


不得不说,以南宋当时的实力,即使全力支持岳飞北伐也很难收复故土,更不用提去利用大金了。



因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是实力的对比,并不是靠某个人神功无敌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就像三国时期,把诸葛亮说得神乎其神,但是终究改变不了魏强蜀够的局面,所以诸葛亮六次北伐都只能无功而返。金国和南宋之间的实力,对事实上和魏国和蜀国之间的差不多,当时南宋只能够凭借天险据守而已。



一般来说南方的军队与北方的军队大很难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缺少战马,这是冷兵器时代完全无法弥补的问题。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只有朱元璋北伐成功过,其他的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战马在冷兵器时代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坦克,大家看抗日战争片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中国军队在日本的坦克面前是多么的无助。



事实上在南宋和金国之间进行第1次和谈的时候,金国当时非常的大度,甚至打算将河南陕西等地直接还给南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当时南宋等于收回了丢失的北宋的将近一半的国土。但是南宋的军队却军方将领却不敢接受,甚至认为这是金军的诡计,因为在水网密集的长江一带无法击败南宋的军队,所以把南宋的主力诱到河南等地一举歼灭之,到时候就可以灭亡整个南宋。由此可见,当时南宋的军队事实上不具有北伐收复故土的实力。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金国之所以强就强在骑兵上,他们的骑兵可是连契丹铁骑都挡不住的。要知道在金国强大起来之前,和北宋经常开战的是契丹族,北宋几次和契丹开战,总是败多胜少。北宋总是抵不过契丹的原因,也正是他们的铁骑太厉害了。

后来到了宋徽宗执政期间,是金国的女真族,把契丹铁骑给打散了,契丹帝国一度到了被金国灭亡的地步,这时候投降金国的契丹人活了下来,没有投降的就一直跑到了西边去。

女真族灭了契丹后,紧接着就来灭宋了。那时候的北宋可是连契丹都打不过的,让这样的大宋来抵挡比契丹更加强劲的女真族,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北宋都城开封被女真族攻下来,宋徽宗,宋钦宗两个帝王被俘虏了。

因为阴差阳错,宋徽宗的一个儿子,没有变为俘虏,他成了宋徽宗儿女中唯一一个逃亡的人,这个人就是康王赵构。

赵构建立了南宋,他就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宋高宗。

南宋之所以能够保住半壁江山,这和国家涌现出来的几位主战派有关,大致有这么几个人,宗泽、岳飞、吴阶、张俊、韩世忠等人。

因为这个些阻挡住了金国的铁骑,南宋在风雨飘摇之中也渐渐的稳固了下来。

这几个能征善战,保家卫国的人,每个人都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

宗泽是岳飞的上级,他们守护的地方主要是中原一代,吴阶主要是西北陕西、四川一代,韩世忠主要是在长江的一代。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将领,共同捍卫着祖国的领土。

这几个军队都曾经打败过金国第一名将金兀术,金兀术和岳飞交战是最频繁的,当然岳家军的威风,金军也是领教过的。

所谓的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这支口号就是金军喊给岳家军的,可见岳家军没少让金军吃败仗。

但是,尤其需要注意的,所有的这一时期,发生的战争,全部是发生在宋国的领土上,而且大宋的一半以上的国土都被金军给占领了。

岳飞等人的使命是尽快的收复失地,收拾旧山河。而不是去跑到东北把金国给灭掉。

这时候若是大宋皇帝赵构全力支持岳飞收复失地,岳飞还真有可能成气候,毕竟这些被金军占领的地方,老百姓的心是向往宋朝的。

但是,若是让岳飞开足马力,跑到金国的领土上和金国决一死战,那还是有得一拼的,因为金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铁骑尤其适合在北方的平原上作战。

岳飞想彻底的把金国吃掉,这是需要时间的,再加上北方尤其是西北地盘太大了,他们若是抵挡不住的话,可以逃向任何地方,等到宋军疲惫的时候,再给宋军致命的一击。

也就是说两国很有可能会打起持久战来,但是,想彻底打败金国还是有点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