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處死和珅時,紀曉嵐為何沒出手相救?

追夢小卒


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和珅是乾隆十五年出生的,也就是1750年,紀曉嵐是雍正二年出生的,是1924年,兩人相差了足足二十六歲,而和珅真正進入權'力核心應該從乾隆四十一年的戶部右侍郎以及同年的軍機大臣算起,之後平步青雲變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而紀曉嵐那時已經52歲,乾隆三十九年因其兒子子汝傳拖欠賦稅受到牽連,被連降三級,乾隆四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讀大學士,從五品,文官。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兩人根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物,這樣說可能有些歧義,換句話來講就是兩人的巔峰時刻根本不在一個時間段裡,紀曉嵐的擁有實權的時間段在什麼時候呢?嘉慶元年之後,任兵部尚書,嘉慶二年,改任禮部尚書,而和珅那時候是什麼情況呢?這麼說吧,就權力來講乾隆排第一,那麼和珅就排第二,也被後人稱作”二皇帝“,我們應該可以清楚看到兩人的差距。

總的來說三點原因,第一兩人根本不熟;第二,說的難聽點兒紀曉嵐不配;第三,新官上任三把活,何況和珅之前還一直壓著嘉慶,他是非死不可,紀曉嵐和當朝的眾官員生怕一把火也燒到自己頭上,撇清關係尤有不及,沒有落進下石就不錯了,誰敢去求情,嘉慶是要殺'人。的

最後和大家簡單的聊一下影視劇和歷史的區別,我想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疑問更多是來自於影視劇,並且很有可能是《鐵齒銅牙紀曉嵐》,我這裡想說的是:的確,電視劇非常精彩, 並且還有很大一批優秀的古裝劇,例如《大明王朝1556》、《雍正王朝》等等,引人入勝,直呼精彩,但他們終究只是影視劇,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大家應該區分藝術和歷史的區別


歷史伶俜者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大家都看過,裡面和珅紀曉嵐鬥智鬥勇確實很精彩,和珅紀曉嵐兩人看似仇敵,其實還是有點朋友之情的,和珅被嘉慶賜死,紀曉嵐並沒去救,感覺不符合紀曉嵐性情中人性格,其實真實歷史不像電視劇那樣的!

和珅的死跟紀曉嵐沒有一毛錢關係,既然沒有關係,紀曉嵐就沒有理由去救!和珅的死是咎由自取,和珅貪贓枉法,貪汙巨大財富,乾隆在時,沒有殺掉和珅,乾隆死後,嘉慶上位,任何做官的人都知道嘉慶不爽和珅很久了,嘉慶一定要收拾和珅!乾隆去世不到半個月,嘉慶就抄了和珅的家,然後賜死了和珅,所謂牆倒眾人推,和珅貪贓枉法是罪有應得,為什麼去求啊,去求反而連累自己,做官的都要明哲保身,明知去求那是惹火上身,避嫌還來不及,怎麼可能傻傻的去為和珅求情呢,萬一當做和珅的同黨一起辦了,那不就虧了嘛,何必為了個死人搭上前途,何況和珅是罪有應得,不值得同情!紀曉嵐不去救那是很聰明的,何況和珅和他沒有任何關係,就算去救,紀曉嵐也沒有那個資格和能力啊!紀曉嵐在真實歷史中不過就是乾隆養的一個閒人罷了,沒有什麼實權,工作就是修書娛樂乾隆罷了!在職場上,和珅和紀曉嵐沒有過多的接觸,和珅是位高權重,軍機大臣,紀曉嵐是一個修書的文官,職位不高,參與不了朝廷核心政務,和珅是不怎麼看的上紀曉嵐的,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交集,也就沒有什麼交情所在了,那紀曉嵐為什麼去救啊,你和珅又不是我什麼人嘛,毫無關係的人嘛!



和珅死的時候49歲,那時的紀曉嵐已經是76歲了,走路都困難,哪有力氣去救和珅啊!何況為了晚年幸福著想,紀曉嵐才不會去救和珅,去救就惹惱了嘉慶,嘉慶對你不滿了,你紀曉嵐還想晚年好過嗎,顯然經歷了官場多年的紀曉嵐已經變得世故圓滑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才不會去救和珅呢!紀曉嵐知道嘉慶是一定要收拾和珅的,除了立威,就是為了和珅巨大的家產。嘉慶殺了和珅立了權威,自然要賞賜功臣嘛,這叫一殺一安撫,打一棒也給個甜棗,歷來的皇帝都是那樣乾的!和珅死後,以前跟和珅不對付的人,嘉慶都升了他們的官,同樣紀曉嵐也得到了好處,也升官了,做到自己最大的官職從一品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少保,多大的好處啊,至少保證退休後的養老金夠豐富啊,76歲的紀曉嵐才不如救和珅呢,得罪了嘉慶,你就沒有好日子過,現在不就很好嘛,官升了,自己的晚年退休也有了保證,為什麼去救啊,為了一個死人讓自己難受嗎,76歲這麼老的紀曉嵐更多的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和珅風光一世活的滋潤,死了才提攜紀曉嵐升官,和珅也就這死對紀曉嵐最大好處了,你死了,紀曉嵐才活的滋潤嘛,鬼才去救呢!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紀曉嵐之所以沒有出手相救,原因有三:

第一:和珅非死不可,這是一個大局,早已佈置著。

這個局紀曉嵐是無能為力的!原因很簡單,這是乾隆留給嘉慶這個新帝的禮物。所謂伴君如伴虎,和珅自以為自己聖眷不衰,其實乾隆早已下好了套等著。那所謂的免死的聖旨裡面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留全屍。和珅做的事情乾隆知道,但是他需要依靠和珅,需要和珅幫他聚斂錢財供他揮霍。所以他一直重用和珅。但同時他又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對於和珅的權利他總是很小心翼翼的制衡著,不會令和珅做大。而等乾隆退位之後,讓嘉慶來辦了和珅,一方面乾隆可以令和珅的財產留給新帝,一方面可以殺一儆百,樹立威信。和珅是誰?先帝最寵的臣子,卻死在了新帝的手上,讓他們意識到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二:輿論要和珅死,新帝順水推舟,可謂名利雙收

和珅的入獄可以說是樹倒猢猻散,大多數人倒戈相向,目的不言而喻。新君要殺一儆百,那就死和珅算了,他們可以明哲保身。而這個時候紀曉嵐出手相救,非但救不了,反而會觸怒新君,招來橫禍。並且對於嘉慶來說,和珅的權利太大,絆倒和珅對於他來說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他可以把和珅這部分的權利空缺全部變成自己的,新帝上位,不會有人敢反對或者暗中做手腳。

第三:和珅罪名坐實。

和珅生前所作的事情很多是為乾隆做的,但是他是臣子,只能為帝王背黑鍋。加上他自己本身確實不乾淨。貪汙受賄、殺人取命的事情沒少幹,把柄眾多,不管是哪一項都足夠他死的。這些罪名都被坐實了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反駁。可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殺和珅合情合理合法。



Miamo很怪


毋庸置疑,題主的歷史全是從電視劇裡面學的,而且肯定還是從《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學的,筆者在此呼籲大傢伙,所謂的歷史電視劇,真的就是看看就算了,基本全是胡謅的,很多的情節內容和人際關係全都是“意淫”出來的,在真正的歷史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所以今天咱就聊聊電視劇裡的和珅和紀曉嵐與真正歷史中的有什麼不同,知道了這些,紀曉嵐為何沒出手相救和珅這事便迎刃而解了。

電視劇:在戲裡面的紀曉嵐,那是睿智的知識分子一枚,而且長的也不錯,由張國立演成一個白面書生的模樣,而且手裡還拿著一個標誌性器物-大眼袋。而和珅呢,由王剛出演,一副癟癟瞎瞎的胖貪官的樣子,而且時時刻刻被紀曉嵐捉弄,在朝堂之上也特別怕紀曉嵐參他一本,私下裡關係也不錯,經常跳進紀大煙袋給他挖的坑裡為他辦事,所以按照這個路數,當和珅遇難的時候,紀曉嵐應該站出來和嘉慶美言搭救,然而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嘛?


當然不是!

真正歷史中,首先和珅紀曉嵐的樣貌正好和電視劇裡相反,人家和珅才是一個樣貌清秀的“小鮮肉”,而且人家還會多種語言,精通四書五經,書法做詩這些造詣都很深。辦事能力基本在朝堂之上無出右者,而且在乾隆朝,和珅的權勢基本等同於“二皇帝”,能做的頂級官位基本上都讓他做了遍,就連清代的皇皇鉅著《四庫全書》也是人和珅總編輯,而反過來看看真實的紀曉嵐,他確實一個黑不拉幾的胖子,而且好吃肉好美色,年紀上他比和珅大25歲10個月,其官職也比和珅小了很多,也就是說,當紀曉嵐見到和珅之時,那是必須恭恭敬敬行禮的,萬萬不會出現電視劇裡那種荒誕的橋段,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之間幾乎沒啥往來,平常紀曉嵐最愛乾的就是悶家裡寫鬼怪小說,所以,和珅出事的時候,紀曉嵐怎麼可能去救他?這根本就不挨著嘛!


老豬的碎碎念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大家就一定不會對和珅和紀曉嵐感到陌生,在這個電視劇裡紀曉嵐和和珅他們相愛相殺,還有一個乾隆皇帝,他們三個每次一起出現的時候都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雖然紀曉嵐看不上和珅的為人,但是朝夕相處總還有同僚之誼的,為何後來和珅被嘉慶皇帝賜死,紀曉嵐不施以援手呢?事實上,很多觀眾朋友被電視劇給誤導了!

和珅在乾隆在位的時候那可是官運亨通,享盡榮華富貴。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大的一個貪官,為什麼乾隆沒有把他給辦了呢?其實這也有乾隆自己的私心的,和珅非常會溜鬚拍馬,懂得皇帝的心思,並且,乾隆覺得和珅也就是貪財,所以才一直沒把他辦了。紀曉嵐雖然他與和珅交情不錯,為上下級,但是他官微言輕。我們再看,即使是嘉慶妹妹十公主也就是和珅兒媳去求情又如何?也不過免了個凌遲或者遊街午門處斬,還是被賜三尺白綾讓他自殺。

紀曉嵐就是在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皇帝想要和珅死,通過和珅來樹立自己的威嚴,如果紀曉嵐阻攔嘉慶皇帝殺和珅,這時候的嘉慶皇帝說不定會記恨他,說不定嘉慶皇帝一生氣會連他一起都給殺掉。和珅雖然很多事情都是在替乾隆背鍋,但是他是真的貪汙了很多的錢,他也犯了很多的過錯,紀曉嵐想要替他申辯都沒有辦法向嘉慶皇帝給他求情。

由此事就可以看出,紀曉嵐的地位其實並不高。哪怕是他真的跟和珅有點關係,恐怕也只能是附屬於和珅而已。紀曉嵐雖然是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但是這個官職,都是嘉慶帝給封的,此時的紀曉嵐年紀大了,恨不得劃清與和珅的界限,就更不可能為了和珅去得罪嘉慶皇帝了,嘉慶帝處決和珅時,紀曉嵐為何沒出手相助?真相其實很簡單


牜騳影視劇


嘉慶年間那麼多大臣,為什麼非要紀曉嵐救他呢?是因為電視劇嗎?

雖說兩人同朝為官,根本所轄不是一個方向,和珅死時是49歲,而紀曉嵐是77歲比和珅大出了29歲。和珅的地位之高,背景之厚,在當時有誰能及?嘉慶處死和珅原因:

雖說和珅在嘉慶繼位一事上沒有功反而還下過絆;

再有嘉慶中年繼位,做太子多年,深知自己接手的帝國還有多少錢,抄了和珅家他就有錢了(據說和珅家的錢相當於政府十五年的國庫收入);

處死和珅等於把老皇帝在位期間最勢力大一眾人連根拔起,樹立自己威信;

紀曉嵐在當時朝廷中也就相當於一個高級文職官,以紀曉嵐畫像及史料記載來看,應該也不會是個厚道之人(本人就是紀曉嵐老家滄州),何況就連和珅的兒媳婦,嘉慶的親妹妹,乾隆帝最寵愛的公主,都救不了他,又況且他是在乾隆帝去世第二天嘉慶帝就開始整他了,想必是醞釀已久了,任何人都知道他是死定了,所以別說紀曉嵐不會救他,誰也不可能找死救他!


221seven


前言: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和珅與紀曉嵐是因為;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裡知道而熟悉的,而真正的歷史與電視劇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和珅:字致齋,號嘉樂堂,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人(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東部)清中期權臣。

和坤幼年時母死父亡,家境的困頓與家族人的爭奪使他過早的品嚐到人情事故的冷漠與炎涼,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生存的和珅同於金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他幼小的心裡就被刻上:只要有錢就會被尊重,那怕是表面的尊重。正是由於有這樣的心結,再其為官一生瘋狂的掠奪財富。也是這個原故把他頗有才華的一生徹底毀掉。

為了出人頭地,和珅每天拼命讀書,加上天賦聰明,很快和珅成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正是堅實的學習為他將來進入政壇打下了深厚地基礎。二十歲時和珅繼承了祖傳下來的三等輕車都尉,這些滿族先天性優勢讓他有很多機會接觸到乾隆皇帝。加上年青時的和珅容顏俊朗,才幹力練頗受乾隆皇帝的喜歡。諸多因素加起來,和珅迅速從一個低級軍官升遷到內務府總管之職。

這是個什麼樣的職業呢?用今天的話來解釋一下:財政廳長,管理理財收支平衡的一職位。對於金錢的認知沒有誰能比得上和珅對它理解與運用,正是靠著對金錢天生的敏感性和珅將內務府打理的井井有條,這一點讓喜歡奢華的乾隆十分滿意,正是有這樣的好感加上和坤真實的幹練。很快被乾隆皇帝提拔起來從爾在政壇上嶄露角色。

初入官場的和珅早年非常清廉自守,然而身處官場難兔有人情事故囊中羞澀的和珅,有時礙於辦事人的臉面會收下一點點孝敬,正是從僥倖心理使得他一步步滑向了深淵,隨著官職越做越大權力的膨脹使和珅對金錢的渴望變得貪婪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

隨著乾隆皇帝的老去,即位的嘉慶皇帝早以對和珅的貪婪深惡痛絕,而且在乾隆皇帝剛剛逝去不足一月就對和珅痛下殺手,而此時的紀曉嵐以是暮年心境昏迷老邁,做為一個文職老臣留在朝廷中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加上嘉慶皇帝一心想要拿和珅立威,來保持自己的威嚴,所以紀曉嵐就是有心也不敢觸怒嘉慶皇帝僅此而已…

而和珅處心積慮掠奪來的萬貫家財終成泡影……


治病救人的黑山老妖


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把歷史深處的東西攪亂了,讓人們對乾隆時代有了誤解。

紀昀字曉嵐,生於1724年,死於嘉慶1805年,歷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活了82歲,和珅的生活年代是1750年—1799年,紀大煙袋比和珅大了26歲,二 人就不是一輩兒的人;1754年,紀曉嵐考中了翰林院庶吉士時,和珅才4歲,紀曉嵐之後在文化部門工作,歷任英武殿纂修,編修過《四庫全書》、《勝朝殉節諸臣錄》等,做過《契丹國志》總纂官,後於乾隆56年任《八旗通志》館總裁,看好!他做得最高官職相當於文化部副部長,連主管文化的副總理就不是。


在乾隆38年,23歲的和珅就任管庫大臣,此時的紀曉嵐已經49歲了,而後來和珅由於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辦事有能力和手腕,深受乾隆的喜愛,後來官路亨通,身兼軍機大臣,官致內務府總管,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最底也是政治局常委;二人的政治分量懸殊,又由於工作內容不同,少有交集,而且兩人也不是一個量級的人,所以紀曉嵐不可能與和珅有唇槍舌戰的過往。

英俊瀟灑的和珅有揣摩皇帝心思的本領,他位高權重是理所當然的事,他斷然不會把一個相當於出版社社長的紀曉嵐當成競爭對手,紀曉嵐在乾隆之後的嘉慶期間才爬到從一品的官位;和珅作為乾隆身邊的大紅人,對他有發號施令的權力,根本不會用熱臉貼他的冷屁股,更不會受到紀大煙袋的嘲諷與戲弄,如電視劇情一樣地,和珅讓紀大煙袋耍得團團轉的情節純屬虛構;縱使紀大煙袋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不敢兒戲和珅,否則,他的腦袋和菸袋都要搬家。



紀曉嵐因犯錯被乾隆處罰過兩次,所以,晚年紀曉嵐的瘋勁、書呆子氣收斂了許多,人也變得圓滑油膩,懂得明哲保身是第一要務,只要事不關己就高高掛起,很少主動參政議政,更不會與和珅同流合汙,他主要做出版社的工作,可以說,幾乎與社會脫節了。

紀曉嵐為什麼不為和珅說話呢?

嘉慶四年即1799年,和珅被嘉慶扳倒時,紀曉嵐已是風燭殘年了,當時他已時76歲人高齡了,力有不逮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在這個時候,紀曉嵐早已看透了官場上的醜惡,對和珅的種種劣跡已經見慣不怪了;而他與和珅只是同事關係,並無交情,他怎麼開口呢,還有和大人本人就是皇親國戚(其兒媳就是乾隆的女兒),誰能超越和大人與皇家的關係呢?而和珅罪惡大極己是事實,嘉慶要殺和大人又是蓄謀已久的事,他敢說什麼呢?
嘉慶早就想除掉和珅了,但直到做了四年的皇帝才才動手,是因為太上皇乾隆還活著;嘉慶登基伊始,想要見父親乾隆還要經過和珅批准,而乾隆在太上皇期間幾乎離不開和珅了,他的任何事都交由和珅辦理,對和珅形成了依賴;這個時候,有職無權的嘉慶自然不敢收拾和大人,這種情形,作為老司機的紀大煙袋一定心知肚明,他才不會在關鍵的時候為和大人說話而惹火燒身呢!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是作家客凌溯,今日淺談“嘉慶處死和珅時,紀曉嵐為何沒出手相救”?

和珅為何在歷史留名?

眾所周知,和珅與紀曉嵐在清朝的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他們出名的方式,其實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首先說和珅,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

。雖然出身於福建副都統家中,可其幼年時悲慘的遭遇又有誰知?他三歲喪母、九歲喪父,如果不是被家丁和父親偏房保護,否則他就流浪街頭了。

和珅的奮鬥史其實還是比較勵志的,父母雙亡的他顛沛流離,可以說是貧寒如洗。在鹹安宮刻苦學習的他精通漢、滿、蒙、藏四種語言,但求學時也是經常難以吃飽穿暖,受了不少欺負和白眼。也正是那種堅韌和求學的精神,才能讓他在日後的侍衛生涯中脫穎而出,被乾隆皇帝看中。當然,讓他在歷史中留名的,是當時乾隆的充分信任與無人能及的權勢,領班軍機大臣與領侍衛內大臣的正一品的紅頂子在大清朝可是屈指可數的。更讓他被世人皆知的是他的貪,甚至有人稱他是18世紀的世界首富。他的貪,在大清朝可以和後來的慶王奕劻並稱為清朝兩大貪。不過後來歷史學家查證,和珅並未像歷史書記錄的那樣富可敵國,不過是個大貪官倒是無可厚非。

那麼,紀曉嵐是怎麼在歷史留名的呢?

紀曉嵐讓大家熟知,更多的原因則是早些年間播出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本劇中由張國立先生飾演的紀曉嵐高大帥氣、玉樹臨風、談吐間蘭花香氣,與王剛先生飾演的有些滑稽可笑的和珅有些極大的對比。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並不是!可以說根本不符合史實!

歷史中的紀曉嵐十分清瘦,倒也符合他文人的形象。他確實是文采飛揚,是個才子,在這一點上很符合電視劇裡的一些形象,所以乾隆還是很欣賞他的,經常與他吟詩作對。所以在紀曉嵐的前期,他擔任的基本都是編書的官職,讓他名響史海的就是由他帶頭編撰的《四庫全書》。這似乎已經是他一生中名譽的巔峰了。至於他的官職,後來經歷了禮部尚書、侍講大學士、協辦大學士,不過他更多的工作則是擔任總纂官,也就是編書!

誰更受乾隆、嘉慶皇帝的寵幸呢?

毫無疑問,和珅最受乾隆皇帝寵幸!但是,下一任皇帝嘉慶很反感和珅!

從和珅的官職的升遷上就能看出他頗受乾隆的喜愛,否則也不會把領侍衛內大臣的重要職務交給和珅。當然,和珅也是個頗有能力手段的人,乾隆一生好大喜功,花錢如流水,如果晚期沒有和珅給他找錢,恐怕乾隆也未必能那麼自在。

也許有人就要問了:乾隆貴為一國之君,那豈不是隨便動用國庫的銀子?

並不能!皇室的銀子是固定的,管理得極其嚴格,皇帝也不例外!

那麼,紀曉嵐就不受乾隆的喜愛了嗎?也不是。只不過差於和珅太多。野史傳聞,乾隆把妃子或宮女賜給房事上癮的紀曉嵐,但這雖然是不實的,也可以看出乾隆還是很欣賞紀曉嵐的才華。當然,也僅僅是才華,不是他治理一方的能力,否則紀曉嵐的官路也不會三起三落。但是,這並不能證明,嘉慶皇帝不喜歡他!準確地說,相對於和珅而言,嘉慶更喜歡紀曉嵐!

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如何呢?是像電視劇中的那樣互相拆臺、彼此作對嗎?嘉慶處死和珅,紀曉嵐為何沒出手相救?

完全不是!

和珅在乾隆朝可謂是權勢熏天,只有大學士阿桂能與之分庭抗禮,不過綜合實力還是差了些。至於當時的劉墉與紀曉嵐,雖然不屑與和珅這樣的貪官為伍,但更不敢與他明著作對,更別提當面拆臺了!他的身份級別統統不夠!他能做的,也就只有保持距離了!

嘉慶處死和珅時,和珅的權勢還是比較大的,皇帝也是在冒險。即使是紀曉嵐是和珅的朋友,以他的官職身份也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其實就是沒有那個實力。何況他們的關係又很微妙,保持著距離,紀曉嵐在官場自身難保就已然不錯了,哪有那個本事出手相救呢?何況他也不會出手相救!貪官一倒,萬民歡呼,紀曉嵐也是喜笑顏開,何況這也是大勢所趨。

我們看待歷史,一定要客觀。任何封建王朝都是落後的,不要因為電視劇而嚮往封建時代,漢唐也好,明清也罷,都不如現在的美好時代。珍惜當下,珍惜和平。

我是客凌溯,歡迎您關注評論,願與您一同分享有趣的歷史故事。文章都是作者一一編寫,創作不易,嚴禁抄襲。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作家客凌溯


我是品讀歷史者,我來回答。

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人們記住了原來在乾隆那個時代還有這麼一號人物,但是,電視劇終歸是電視劇,那是講故事的,真實的紀曉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紀昀,字曉嵐,生於雍正二年(1724年),卒於嘉慶十年(1805年),歷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活了八十二歲。

與和珅是什麼樣關係

其實,紀曉嵐比和珅大不少呢,兩人相差了27歲,不是一輩兒人,1754年,紀曉嵐才考中了翰林院庶吉士。之後一直在文化部門工作,歷任英武殿纂修、功臣管總纂、國史館總纂、方略館總纂,編修《四庫全書》、《勝朝殉節諸臣錄》、《契丹國志》總纂官,後於乾隆五十六年任《八旗通志》館總裁。

反觀和珅呢,他在乾隆三十八年,23歲時就任管庫大臣。此時的紀曉嵐正在編寫《四庫全書》,而且已經五十歲了。而後來和珅深受乾隆喜愛一直身兼要職,官至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

也就是說兩人由於工作的關係在平時很少有交集,而且兩人也不是一個量級的人,紀曉嵐不可能與和珅有多少直接的較量。

所以說這和電視劇上的故事相去甚遠,和珅位高權重,也不會把一個身為文官的紀曉嵐當成對手,紀曉嵐在嘉慶期間才官至從一品,而且在當時,和珅是乾隆的大紅人,也沒人能是他的對手。

紀曉嵐在為官的過程中也因犯錯被乾隆處理了兩次,所以,晚年的紀曉嵐收斂了許多,為人處世也變得圓滑,知道如何明哲保身,在朝中很少參與政事,也不與和珅同流合汙,主要以修書著作為主。

為什麼不援救和珅呢

嘉慶四年時,和珅被處理時,紀曉嵐已是76歲高齡了,此時的紀曉嵐早已看透官場上的起起伏伏,尤其是和珅的種種劣跡也早已見怪不怪了,用現在的話來說,他與和珅只是同事關係,並無更多交集與交情,再加之他深知和珅的罪行足夠殺頭十次的了,所以他在官場那麼多年此時躲還躲不及呢,怎麼可能出手援救呢!

再一個,嘉慶早就想除掉和珅了,為什麼到嘉慶四年才動手呢?

因為此時乾隆還活著啊,那是太上皇,他還沒實際掌握朝中大全,據記載,此時的嘉慶想要見乾隆是要經過和珅批准的,而乾隆在晚年的時候更是離不開和珅了,什麼事情都是交由和珅辦理。

大家想一想,嘉慶在這種情況下沒法動手啊,他只能等,所以在嘉慶四年正月乾隆前腳駕崩,後腳就迫不及待的把和珅給收拾了。

這一切身為朝廷官員的紀曉嵐不可能不看在眼裡,在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去為和珅求情啊,那不是往火坑裡跳嗎。

再者,和珅在朝中為非作歹那麼多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多少人巴不得他早點死掉。

所以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不光是紀曉嵐不會幫和珅,估計沒有任何人會出手相救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