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庫海竿釣鰱鱅技巧有哪些?釣多深?

小汪144


釣鰱其實沒多大技巧可言,無論是手竿還是海竿。釣鰱鱅要釣浮,釣淺,從60cm到4m,甚至更深都有可能釣到它,靈活調整釣棚深度。其次就是餌料的霧化效果,一般來說海竿釣鰱鱅都是用方塊料,用商品粉餌成本太高,因為霧化太快,要經常換料。所以很多釣友都是以方塊料為主,無論是釣底還是釣浮,它比較方便實惠。



我個人來說,我並不喜歡用海竿釣鰱鱅,特別是大型水庫,我就說一下我對釣鰱的見解。

首先,釣鰱鱅比較講究打窩抽窩,用海竿釣的缺點很明顯,打海竿你很難打在同一個位置,特別是打遠的,對造窩非常困難。手竿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鰱鱅是濾食性魚類,對餌料的霧化效果要求很高,像上面所說的,一般情況下海竿都以方塊料為主,而方塊料的霧化效果遠不及商品餌。如果窩開得好,鰱鱅很快就進窩。

釣棚深度也很重要,海竿釣遠處,如果高頻率收竿調深度找魚層是很不合常理的。所以海竿對於找魚層相對困難,中魚機率大減。手竿在這方面優勢明顯,從60cm水深開始找,直到找到魚層為主。

釣鰱鱅的幾大重點,釣棚深度,餌料霧化效果,以及是安靜環境。鰱鱅比較怕吵雜,特別是手竿釣近岸,一定要靜。



其實鰱鱅很簡單,特別是釣大貨,不用海竿釣遠,你只要找個環境清靜、水位相對較深(4m以上)近岸,抽好窩找好魚層,上巨物也是比較容易的。


而一種地方就不適合手竿釣鰱鱅,那就是流動水域,海竿方塊料釣底是最好的方法。

以上是我對於釣鰱鱅的一些看法,覺得對您有幫助的,可以點個贊👍,關注一下!


逗釣二人組


竿長2米7以上,質量要過關,需彈性好,抗拉力強。短竿不好遛大魚。

用中號以上質量好、起碼有兩個軸承的繞線輪,保證在遛大魚的過程中不出問題。

主線長120米以上、直徑0.5~0.6毫米的進口尼龍線;腦線長25~30釐米,直徑0.4~0.5毫米。不管是主線還是腦線,都要求柔軟、彈性好、拉力強。

鉤用中號或大號,最好用伊勢尼12~15號的麻瘋或炸彈鉤組。

餌料應該用微香、微酸的穀類素餌。要求軟硬、霧化均適中。鰱鱅是濾食性魚類,太硬的餌霧化不好魚不愛吃;太軟、霧化太快,浮釣時容易脫鉤。

流水中浮釣用大標小墜,靜水中浮釣用大標大墜。底釣不用浮標,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因為釣遠,浮標顏色要鮮明才看得清楚。

釣法

A:浮釣

春末至秋初天氣正常的時候,鰱鱅愛在中上水層活動,在這季節中浮釣較容易得魚。鰱鱅雖然屬於上水層魚類,但警惕性高、抗捕抗釣經驗豐富的大鰱鱅不像小鰱鱅那樣在水的上層出頭露面,而是在中水層活動的多。所以浮釣鉤餌要放到1米深左右的中水層才釣得到大魚。

1)流水中浮釣

15克左右的鉛墜系在腦線與主線相連處,鵝蛋一般大的浮標綁在離鉛墜1~1.5米遠的主線上。用鴨蛋一樣大的素餌掛在鉤組上。如果用麻瘋鉤,12把鉤全部露到外面;如果用炸彈鉤,鉤尖朝向餌團四周,並露出一點點。將鉤餌投到流水裡,用手操作漁輪放線,讓鉤餌慢慢隨流而下。

一發現浮標下沉,馬上抖腕揚竿,如果感覺有魚上鉤,就將魚帶到靜水處去遛。如果沒魚上鉤,也要搖輪收線回來,檢查看是否還有餌料,沒有或太少的要重換新的;如果浮標沒有動作,每15~20分鐘也要收回來檢查一次。

2)靜水中浮釣

用重50~70克、中間有圓孔和手指一樣大的螺絲帽(也可以用鉛自己做,中間圓孔一定能穿過一隻手指)做墜子。螺絲帽先穿進主線裡。接著放大浮標在離腦線1米的主線上,用兩個太空豆夾它在中間固定著。鉤餌掛好以後,揮竿投到釣點裡。

落水時,大圓孔的墜子沿線沉到水底,大浮標因為被太空豆固定著沒有下沉,鉤餌下沉時,被大浮標的浮力往上拉,也固定在1米深的中水層裡。發現浮標連續抖動或下沉,要馬上提竿上揚,讓釣鉤鉤穩魚嘴,然後按平常遛大魚的方法遛魚。

如果不這樣釣,靠餌團的重量也可以把鉤餌遠投到釣點裡,但往往因為風浪和長釣線往後下沉的力量,而使浮標帶著鉤餌移位到別的地方,達不到遠點定釣大魚的目的。

B:底釣

鰱鱅雖然屬於上水層魚類,但冬天中上水層較冷,下水層較暖,魚就下沉到水底下避寒取暖;平時如果忽然颳大風或打雷下大雨,以及水位突然變低,鰱鱅也會沉底生活。因此,冬季遇上述幾種情況的,要用底釣才得魚。

底釣和平常釣其他有鱗魚的方法一樣,用鰱鱅愛吃的大餌團掛麻瘋或炸彈鉤組,投到釣點即可坐等,待魚上鉤。但憑我的經驗,專釣大鰱鱅最好用麻瘋組鉤。因為麻瘋組鉤把數多(12把),大鰱鱅嘴巴大,當它濾食霧化的釣餌時,往往同時被幾把釣鉤從嘴巴內外鉤住,讓它就是有天大的力量,也無法逃脫,因為它不可能將幾把釣鉤都拉斷。


嗯123860003


打海杆都是在一米左右深,水位在4米左右

鰱鱅對溫度極為敏感,不同的釣場,不同的季節,甚至一天中不同的時間段。鰱鱅活動的水層會隨之變化,那麼,我們需要隨時根據魚情來調整釣棚的深度。最好的辦法是同時打幾根魚竿,釣不同的深度,找出魚活動的水層,再定層施釣。一般來說,相對而言,較小的白鰱會成群,在偏上的水層,大個體白鰱處於魚層中部,花鰱處於下層。很多時候,我們垂釣都會遇到水流,在遇到有水流的情況下,注意上游釣的稍微淺些,下游釣的稍微深些餌料霧化後,會緩慢的下沉,正好為處於下游的另一根杆做窩。



獵黑人714


沒有定法,根據氣溫來,現在我地30度左右,一般根據水深釣60公分到80公分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