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還下地幹活,農村人是咋想的?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土地耕種,來到城市中打拼。因此而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一一農民工。根據統計,中國有3億多的農民工,其中約有一半農民工的年紀超過40歲。

很多人好奇會問,為什麼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不在農村生活養老,反而還要加入到龐大的農民工群體中,來到城市中辛苦打拼。尤其是50歲以上,甚至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有很多還在城市中與年輕的農民工一起競爭。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50歲以上的農民工老人還要硬著頭皮繼續幹?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五六十還下地幹活,農村人是咋想的?

第一點:彩禮挺高的,不少農民為了自己孩子結婚也是欠了不少的債,這些債全部都得由父母自己還,所以說我們的老父母也就從農村出來,去城市裡打工或者是繼續種地。或者是家裡面蓋房子了,總之為了孩子結婚,農村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積蓄了。

第二點:農村人一直賺錢挺不容易的,種一輩子地能賺多少錢呢?再加上咱們農村的種種紅白喜事都需要隨。咱們農村人一般都是幹一天就一天的吃的,如果每天都在休息,那就沒有繼續生活的來源了。

五六十還下地幹活,農村人是咋想的?

第三點:人一生不可能不生病吧,即使是有新農合,咱們農村的部分老年人還是需要看病的。所以說自己又沒有積蓄,孩子剛結婚又靠不上,就只能是自己先出去打工掙點錢維持生計了。

第四點:現在很多農村老父母培養出了不少的高材生,比如說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即使是有很多的補貼或者是補助,但是這些大學生仍然需要花家裡不少的錢。這些錢也都是咱們農村老父母一毛錢一毛錢賺來的。

五六十還下地幹活,農村人是咋想的?

第五點:生活所迫不幹活,靠什麼活著。雖說現在農村很多人有養老金,但一個月一百多塊,生病住院有醫療保險,但有的藥是不能報銷的,只是小病不住院就不能報銷,隨便買個藥也要幾十塊,一個月那麼點錢哪裡夠用?如果不種地,子女不給錢,要買菜要買糧要買油,還要交水電費,真的不夠用。

第六點:怕被子女嫌棄,能做多少做多少。農村老人大多其實比較骨氣,雖然把子女養大就是為了老的時候有人贍養自己。但他們會覺得,看著子女忙碌辛苦,自己只吃不幹活會過意不去,所以哪怕年紀大了,也能幫點是點。

五六十還下地幹活,農村人是咋想的?

有的老人甚至是獨自生活,沒和子女住一起,雖然子女會給糧食和錢,但他們也會害怕被子女嫌棄,子女家農活忙的時候也會跑去幫忙。

很多人窮了一輩子,到老都沒錢,要過日子還得求這個求那個,果然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或許有的農村老人種地是因為對土地有感情,捨不得土地荒廢,是為了強健身體。但更多的,七老八十還下地幹活,為的不過是活著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