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2001年,冯小刚43岁,这个年龄正是他创作生涯的巅峰时期,前有《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后有《天下无贼》、《非诚勿扰》,而夹在这个中间的两部二字牌打头的电影,反而有些不甚有名,一部是《手机》,另一部便是今日要说的《大腕》。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单论票房成绩,《大腕》当年取得了4000万的成绩,结合那个年代的货币价值,回到今日来算怎么着也得折合成十亿人民币起步吧,但是另一个数据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终还是让这部电影,利润寡淡,不甚寥寥。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从2001年上映没有翻起什么浪花,却在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今天越来越发酵的厉害。更是被许多人誉为:“如果当初看懂了这部电影,现在就发财了!”

原因何在?

答案便在于剧中所透露的三个信息点,不少人即使没有完整的看过这部电影,但也一定看过那段被截取的视频:李成儒老师侃侃而谈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下面,将不说整部电影剧情,只单独把电影中透露的三个“发大财”的点给拎出来,当然今时今日下面的这三个点也都被逐一验证,但同样却也丧失了最佳进场的时机,只是思想的力量,今日犹在!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第一个发财机会:“房地产”,延伸出来的机遇“奢侈品”

这一段出自李成儒老师,同时也是网上热传的最经典的一段,李成儒老师的原话如下:一定要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400平米,什么宽带呀、光缆呐、卫星,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面有花园,楼里边有游泳池,楼里边站一个英国管家,带一假发特绅士的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u sir?一口地道的英国伦敦腔,倍儿有面子,社区里再建一所贵族学校,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学费就得几万美金。

再建一所美国诊所,24小时候诊。就是一个字,贵~看感冒就得花个万八千的。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你得卖多少钱? 我觉得怎么着也得2000美金吧? 2000美金?那是成本!4000美金起。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业主的购物心理。愿意掏两千美金买房的业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千。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么?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 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这段发言,看起来像不像某位地产大佬又或成功人士说的话呢?但其实不是,说出这话的李成儒老师在电影中的设定为精神病院的病人,所以他说了在当年看似天方夜谭的一段话,但当时间拉近以后,单以北京举例,快速破万,五年十年以后更是来到了均价5-6万,那些在当年略显癫狂的话,却被逐渐验证了,那我们便有了一个疑问到底是疯子说了真话,还是我们现在都疯了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不管如何,当年投资房地产的,今日都发了!这一点最重要。

第二个发财机会:“互联网”,延伸出来的机遇“新概念”

先上原版台词:

想靠电子商务赚钱,全都是傻D。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先高薪聘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网站靠什么呀?靠的就是点击率,这点击率上去了,下家儿跟着就来了。你砸进去多少钱,加一零,直接就卖给下家了。我还告诉你,有人谈收购,立马儿就套现,给股票你都免谈。你要是感兴趣,你投个8百万到1千万,多了不敢说,我保你一年,挣一个亿,我说的可是美金啊!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这在当年又是一个天方夜谭式的独白,2000年互联网虽然已经很发达,但彼时的马云、马化腾等人,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互联网未来在哪里?无人知道!

但进入2010年以后,共享单车,直播网站、婚恋网站比比皆是,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拿钱砸,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操作“先砸钱、再造舆论,换取点击率,然后再砸钱,造市值,最后套现走人,留下一地鸡毛!”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这一个完整的套路,在当年看懂的人很多,但相信和真的去做的人,一定很少,如果你是这很少的一部分,那你现在一定也是发了!

第三个发财机会:“广告位”,延伸出来的机遇“造热点”

广告虽然自古有之,但是能够汇总出做广告精髓的,却一定非《大腕》莫属,把一个“葬礼”变成一个大型广告竞拍,这样的奇葩思路,在电影中一路走来,竟然毫无违和感。

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大腕》,总有人说看懂了就发财,原因何在?

诸如“假的也能给做成真的”、“有钱就有广告,有广告就有钱赚”、“投广告就是投曝光,钱都是小事”……

这些台词,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任何一家广告公司的经营和销售秘籍来对外使用。

如果《大腕》的编剧中,冯小刚同样占据了重要一席,那我想说“冯导,还真的很有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完整版本的《大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