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1911年10月10日,隨著同盟會革命黨人在武昌的槍聲,大清王朝的喪鐘響起,武昌起義的成功激勵和鼓舞全國各省的革命黨人,一時之間,各地起義瘋湧,先後有十四個省發動了起義政變成功,宣佈獨立,並推舉出了自己的“帶頭大哥””。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後世在回顧這段歷史時,均比較關注當時的南北和談孫袁之孫,對十四個省的“帶頭大哥”的關注卻不太多,夜狼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帶頭大哥。

湖北帶頭大哥:黎元洪(1864-1928)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湖北是辛亥革命的發源地和中心點,可以說沒有武昌起義就沒有清王朝的跨臺,中國就無法擺脫兩千年的封建制度走向共和,辛亥革命首功當記在湖北革命黨的身上。

但湖北革命黨人的帶頭大哥,卻是被逼著當的,武昌起義成功後,當時的起義部隊中的主要成員均系中下級軍官,同盟會的主要負責人都在國外,於是無奈的革命黨人只有逼著當時第二鎮統制黎元洪來當這個帶頭大哥。

為什麼是黎元洪,這段看似有些戲劇化和兒戲的歷史段子其實也有其必然,黎元洪是當時武昌地區威望最高的軍事將領,出身北洋,到南洋新軍又主持新軍訓練,關鍵他之前的態度還是傾向於革命黨人,在湖北新軍中的口碑不錯,在革命黨人擔不起帶頭大哥這個重任前,讓黎元洪來當這個帶頭大哥還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雖然一開始,對於鬧革命當帶頭大哥這件事黎黃陂是比較拒絕的,刀子架脖子上的無奈選擇,但隨著革命形勢一天天利好,黎元洪才知道自己真是被天上掉的金飯碗砸中了,之後他以革命元勳的身份廝混政壇,後來在袁世凱死後還兩度當上了民國大總統,成為民國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

後來與段祺瑞的府院之爭敗下臺後,黎元洪下海經商做起了實業,1928年因腦溢血逝世於天津。

黎元洪此人,一將才而已,時代卻將他推到了更高的舞臺,造化弄人。用今天網絡最愛的一句話,讓把頭肥豬放在風口,也能飛得起來。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湖南帶頭大哥 焦達峰 (1886-1911)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湖北湖南同是楚地,隔壁兄弟鬧得這個歡,湖南的革命黨人怎麼可能沒動作,事實上兩省革命黨人之前便商議共同起事,不過湖北那邊事發突然提前了起義,10月22日,湖北革命黨人在長沙發動了起義,並推舉了焦達峰為都督,成為了湖南革命黨人的帶頭大哥。

焦達峰是湖南瀏陽人,是當時湖南新軍的領軍人物,時年25歲。

起義成功後的長沙政治環境非常複雜,保皇派,立憲派,革命黨,誰都不安份,焦督軍犯了一個錯誤(主要是太熱血),將主要軍事力量派往湖北支持武昌義軍與清軍作戰,導致湖北義軍實力減弱,立憲派乘機發動了政變,殺害了焦達峰和另外一位湖南革命軍代表人物陳作新。

這位焦大哥有理想有激情,但政治鬥爭經驗還是欠缺。

江西帶頭大哥 吳介璋 (1875-1926)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江西新軍的革命黨人在10月23日在九江發動起事,江西知府璞良聞風而逃,革命黨人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九江,隨後10月30日佔領南昌,在南昌成立了軍政府,並宣佈獨立,推舉吳介璋為軍政府都督。

吳介璋是江蘇無錫陽山人,當時任督練公所提調兼徵兵處提調,江西新軍軍官中很多都是他的學生,威望較高。

不過吳介璋的帶頭大哥只當了二個月,就被江西革命黨人逼宮,被迫辭職。

後來吳介璋又隨孫中山參加了北伐和護法運動,1926年在上海不幸車禍逝世。

安徽帶頭大哥 孫毓筠(1869-1924)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安徽的情況比較複雜,革命黨人也於10月31日在安慶發動了起義,被安徽巡撫朱家玉率兵鎮壓,但安徽各地的革命烽火不斷,朱家玉也掉轉槍頭,在立憲派的支持下於11月8日宣佈獨立,自立為都督,但革命黨人並不認這個帶頭大哥,三天後同盟會人推舉同盟會員王天培為都督,但王天培的都督只當了幾天,就因強行推行剪辮子而引發哄變,被逼離職,安徽政局一地雞毛,後來是江西九江軍政府參謀長李烈均率部來安徽,短暫接任安徽都督,才穩定了政局,隨後李北上武昌,將安徽都督的接力棒交給了孫毓筠,安徽政局趨於穩定。

孫毓筠安徽壽州人,大清光緒帝的帝師軍機大臣孫家鼐的族孫,孫毓筠1906年參加同盟會,把自己十多萬兩銀子的家產全捐出當了革命經費,後來被清廷逮捕入獄,坐了四年多牢,革命爆發後方得以出獄。

孫毓筠當了安徽人半年多的帶頭大哥,後來去北京當了約法會議議長,並投身袁世凱陣營,成為臭名昭著的籌安六君子之一。從革命黨變成了保皇派。

袁世凱死後,孫也成了過街老鼠,後來再無作為,一度成為地方軍閥門上清客度日,1924年病逝

從革命到保皇,這位帶頭大哥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湖南 江西 安徽 三省的獨立,給了湖北新軍強有力的支持使得武昌義軍解除後顧之憂免除四面有敵的局面,對後面的南北和議的格局打下了基礎。

雲南帶頭大哥:蔡鍔(1982-1916)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雲南是西南地區第一個響應武昌起義的,10月30日,蔡鍔率雲南新軍在昆明起義,11月3日,雲南各界推舉蔡鍔為都督。

事實上,蔡鍔的這個都督影響力並不限於雲南,隨後滇軍將勢力插入貴州和四川,西南三省一度都在滇軍控制下,蔡鍔是各省帶頭大哥中最有實力的一位。

後來袁世凱稱帝,蔡鍔成為了護法運動第一人。

可惜天忌英才,1916年蔡鍔患喉癌病逝於日本。年僅34歲。

貴州帶頭大哥: 張百麟(1878-1919)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貴州當時的革命派代表是湖南長沙人 張百麟,是同盟會貴州支部自治學社的頭領,武昌起義後,張百麟與周培藝(素園)、平剛等人發動起義並於11月4日建立了貴州軍政府,軍政府設立樞密院,張百麟任院長,執掌貴州軍政。

但和湖南革命黨一樣,張百麟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在政壇沒有對敵經驗,貴州的保皇派和立憲派串通起來外結滇軍,蔡鍔派唐繼堯率部入黔,一場瘋狂的血洗之後,黔政落入滇軍之手。

貴州革命失敗後張百麟避退上海,後來隨黃興一起參加討袁和孫中山組織的護法運動。1919年病逝於上海。

四川帶頭大哥:尹昌衡(18)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四川的革命黨人起了個大早(保路運動發起自川人),卻趕了個晚集,南方諸省中,四川宣佈獨立的聲明卻較晚,原因是川中各地會黨遍地,沒有像其他省一樣以省會為中心,四川首先獨立的是重慶,11月22日,重慶方面便宣告獨立,川中其它各地紛紛響應,而省會成都直到12月份才由成都軍民推尹昌衡為四川都督,其它各地也承認了成都軍政府的權威性,自此四川正式脫離清廷。

尹昌衡是四川彭縣人,此前是四川陸軍小學總辦。在四川新軍中有較高威望。

但後來尹昌衡被袁世凱騙到北京,以虧空公款罪打入牢獄,1916年袁死後出獄,從此閒居,活到了新中國解放,1956年病逝於重慶。

廣西帶頭大哥:陸榮廷(1959-1928)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廣西於11月7日響應武昌起義,宣佈獨立,

最初廣西是由原廣西巡撫沈秉堃和布政使王芝祥看時勢不對,被迫宣佈獨立,沈秉堃也成為大漢廣西軍政府的都督,但當時在廣西最有勢力掌握兵權的是廣西提督陸榮廷,手上有好幾萬人馬,陸也於11月9日宣佈獨立贊成共和,沈王都是外省人,手頭又都沒兵,強龍不壓地頭蛇,識趣的率隊“北伐”,把廣西留給了陸榮廷,廣西成為了陸榮廷的一畝三分地。

陸榮廷從此成為了民國時期第一任廣西王,主政廣西近十載,成為民國重要的軍閥割據勢力。

1924年,陸榮廷在兩廣戰爭中敗於廣西新軍閥勢力 李宗仁、黃紹竑,下野,4年後病逝於上海。

上海帶頭大哥 陳其美(1878-1916)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上海在當時還屬於江蘇的轄區,但因其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也特別引人關注,11月6日,陳其美為首的同盟會人發動起義,在上海宣佈獨立,陳其美被推為滬軍都督。

這個滬軍都督到底屬不屬江蘇督軍政府管轄,當時大家是扯了不少皮,一直到1912年9月,陳其美去北京擔任工商總長,這場官司才有了定論。

陳其美是浙江吳興人,被蔡元培盛讚為民國第一豪俠,民國二年二次革命爆發,陳其美任討袁軍總司令,後來又是反袁復辟的堅定份子,成為了袁世凱眼中釘,1916年被袁派人剌殺。

陳其美當時帶有一個小弟,名叫蔣介石。

浙江 帶頭大哥 湯壽潛(1856-1917)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浙江革命黨人在杭州於11月4日起義(題外話,當時參加起義的敢死隊員中有一個的名字叫蔣介石)。隨後,各軍推選湯壽潛為浙軍都督。

湯壽潛是浙江蕭山人,是當時大清立憲派的代表人物之人。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任湯壽潛為交通部長,辭而不就。

1917年湯壽潛病逝

江蘇帶頭大哥 程德全(1860-1930)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江蘇在11月4日宣佈獨立,帶頭大哥是清廷在江蘇的最高長官江蘇巡撫程德全,他也成為了大清第一個反正的封疆大吏。實屬不易。

程後被孫中山交通部長。

程德全1925年於常州出家,法號寂照,1930年病逝。

廣東帶頭大哥 胡漢民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廣東特別是廣州是孫中山先生的大本營,但也是清廷南方軍事重鎮,兩廣總督治所,武昌起義後,11月8日,兩廣總督張鳴岐被迫宣佈獨立,但廣東是革命黨人重地,怎麼可能讓一個前清要員把持,兩天後,同盟會元勳胡漢民自香港抵廣州,張鳴岐跑路,胡漢民成為了廣東軍政府的都督。

胡漢民是中山先生一生堅定的追隨者,後來兩度任廣東都督,把廣東經營成了中山先生和他的國民黨最重要的陣地。

胡漢民是國民黨早期最重要的領導人,曾出任國民黨主席等要職。

1936年,胡漢民因腦溢血病逝於廣州。

福建帶頭大哥 孫道仁(1865-1930)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福建於11月11日由福建新軍官兵起義,成立福建都督府,原陸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被推為福建都督。

孫道仁於1913年二次革命中宣佈獨立,不久兵敗被李厚基所逐,後退出政壇,1930年在上海病逝。

山西帶頭大哥 閻錫山(1883-1960)

率領著各省脫離清王朝統治的十五位“帶頭大哥”,誰最堅挺?

山西於10月29日宣告獨立,當天起義領導人和各界代表推舉的是推督練所總辦姚鴻發為都督,姚卻比黎元洪更膽小,寧死不就,革命黨人只得選擇第二人選,當時年僅20歲的八十六標標統閻錫山。清廷瘋狂反攻,但年輕的閻都督率領山西革命黨堅守太原四十餘日,後撤退到薩拉齊一帶打遊打擊,直到南北議和。後來袁世凱一度不承認山西為起義省份,後在孫中山的堅持下,袁被迫承認山西義軍,閻錫山率部返回山西。

自此,閻錫山成為山西王,掌控山西近四十年,堪稱最堅挺大當家。

直隸、山東、河南、新疆等地的義軍雖然也積極起勢,但總體來講,北方清廷的勢力較為深厚,並不如南方諸省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