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紅的機槍槍管能不能用水快速降溫呢?為什麼?

伏波定遠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電視機前看看影視劇了,而很多戰爭影視劇之中都有士兵在槍管因為長時間射擊導致過熱後,直接用尿進行降溫的行為,那麼這種行為究竟靠譜不靠譜呢?專家表示,可以這麼做,但是後遺症不小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能使槍管長時間射擊並且過熱的幾乎只有速射武器,其中以機槍 突擊步槍和衝鋒槍為主,而衝鋒槍呢,因為長時間射擊導致過熱的情況其實不是很常見,因為衝鋒槍本身就是近距離的速射武器,那麼高頻率的射擊幾乎還真的遇不上幾次這種情況,同時也因為衝鋒槍大多采用手槍彈藥,以輕便為主,槍管同樣也是如此,而在高溫的情況下直接接觸液體的話,或許會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而如果是突擊步槍的話,即使因為發射常規小口徑步槍彈所導致其槍管比起衝鋒槍好一些,但是這也無法使得其進行長時間射擊,常規的步槍槍管在禁受不間斷的350-400發射擊後,就會發生毀壞,而澆上“水”後,即使可以繼續射擊,但是精度肯定會受到極大影響

最後就是機槍,機槍過熱的情況其實還是比較常見的吧,但是因為本身是作為壓制武器而出現,所以機槍對於散熱方面做的較好,而如果說直接灌尿降溫也行,因為大多機槍本身就考慮過在高強度作戰下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過因為本身槍管內膛線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還是換槍管吧。


所以說這就是用尿降溫靠譜與不靠譜之處


利刃巨透社


我以前在軍工廠上班,後來軍轉民了。我們主要是生產56半自動和56衝鋒槍(AK47),槍管是含鎢合金的。我們做過破壞性實用,槍不停連續射擊50:100:200:500:700-800發子彈直到槍打壞,或者射擊距離小於60米,實驗結束。其中有一個檢驗項目就是應急冷卻,通常採用水澆,或者把槍管插入水中,還真有人尿淋澆方式冷卻。這樣的檢驗通常要做多次,然後檢查槍管的變形量,能不能馬上正常射擊。通常這些項目都必須合格,保證槍在這幾種情況下能正常使用。而這幾項只是眾多檢測的中幾項。所以槍管在戰場上沒有那麼嬌氣,對壽命有影響但不是很大。


泉水63362300


美軍“勃朗寧”M1917重機槍(可以看做美國版的“馬克沁”)機槍槍管的外面包裹一個水箱,水箱下面有一根膠管插進外水箱裡,機槍射擊的時候包裹水箱裡的水強行給槍管降溫,當一個彈帶250發(馬克沁333發)打完之後包裹水箱裡面的水沸騰蒸發,蒸汽經膠管進入外水箱冷凝後又形成水,再注入包裹水箱……這樣的反覆給槍管降溫。

自動武器誕生以來,槍管降溫就是一個大問題!在沒有強制冷卻的條件下槍管打不到100發就開始出現紅熱狀態(連續急促射) 其原因:一是子彈發射藥所產生的高溫推進氣體;二是彈頭與槍管裡面的膛線高速旋轉摩擦所產生的摩擦熱。這兩種形式的熱量會很快的使槍管產生高溫,雖然槍管都是採用高強度鋼製造,但是也架不住這樣的惡劣狀態, 所以從馬克沁開始就要強行的給槍管降溫,但是包裹式水箱很笨重,戰士揹負槍身就已經氣喘吁吁了,並且在冬季寒冷氣溫下作戰出現水箱裡的水凍結這樣的現象,還有就是在溫暖氣候也會因為有水的原因使得槍管氧化加速……由於笨重機動性太差!加上各種的毛病,世界各國摒棄的水冷機槍,採用風冷形式給槍管降溫,但由於空氣的密度大大小於水,冷卻槍管的速度很慢,這就迫使機槍射手儘可能的使用3~5發/一次的短點射和5~8發的長點射對目標進行火力壓制,而不是像影視劇裡面那樣扣動扳機就不撒手……。


那麼,連續不間斷射擊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圖片上是美軍槍械設計人員對M249輕機槍連續700發測試的情景,當連續射擊100發的時候槍管的溫度在800°以上,槍管局部出現了暗紅色,當發射到200發的時候就出現了圖片上的樣子。
當子彈打到350發的時候槍管已經開始融化了,這個時候的溫度在1800°左右。

所以 ,自動武器是不允許連續扣住扳機不放的!那麼既然是這樣可不可以往紅熱狀態下的槍管上澆水強制降溫呢?

這也是絕對不能做的行為!槍管的加工通常都是鍊鋼→鑄錠→鍛造成槍管初坯→熱處理→精整→穿孔,冷鍛造膛線,這樣一個基本製造流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熱處理工序,這個工序就是將槍管坯加熱到一定的溫度(1100°以上)使鋼的鐵分子達到最佳顆粒度大小和分子鏈達到最佳長短(顆粒度大小和分子鏈長短決定槍管鋼的強度)迅速的將槍管坯從均熱爐內取出投入到油池當中進行“淬火”處理,使鐵分子大小和分子鏈長短定格!然後再將“淬火”後槍管坯撈出進行二次加溫的“回火”處理,達到需要的溫度後進行回火緩冷,這樣就得到了一個質量合格的槍管坯,再進行下一道工序處理。

那麼為何槍管紅熱不能拿水澆?原因是槍管因為發射子彈過於密集會迅速升溫,當處在紅熱狀態時已經超過了1000度左右,這個時候使用水強行冷卻將會使槍管冷卻不均勻,在急冷的狀態下鋼鐵收縮不均勻形成局部拉扯,使得槍管形狀嚴重變形,甚至會“炸管”!而且水不如油柔和會嚴重破壞鐵分子的大小和分子鏈的長短,正常熱處理工序很少使用水做“淬火”使用。所以,在槍管出現紅熱狀態的時候絕對不能使用水進行冷卻,這樣會使槍報廢的,這樣的做法與早期的馬克沁水冷是兩回事兒,馬克沁是一開始就對槍管進行冷卻,因為有水使槍管射擊溫度保持在100°,超過了形成蒸汽然後冷凝又重新形成水再次冷卻槍管,這樣槍管不可能出現紅熱狀態。


那麼,槍管摒棄包裹水箱後會,連續射擊出現紅熱狀態,要想不這樣還不能澆水,只得是降低射速……如果遇到敵人以“營連級”密集衝鋒咋辦,陣地不就失守了?

人是高級智慧生命,這樣的小事兒咋能難倒萬物之靈?換槍管嗎!圖片上德軍MG–36通用機槍和它的次型MG–42,有“希特勒電鋸”之稱!就是形容它的高射速,在1200發/分鐘的高射速下發射一個彈箱就要換一根槍管,由於槍管與機匣部分採用“卡箍”連接,打完一箱子彈後扳動卡箍使槍管與機匣分離,將槍管從外護套裡倒出來就行了,再裝上一個備用槍管(通常有兩根以上的備用槍管)扣上卡箍連接機匣就能再次發射了……這種辦法設計非常科學,甚至現在的自動武器都有借鑑。

通過上面的表述,就會明白槍管紅熱狀態下是不能使用水強行冷卻的,並且部隊的規定是不得連續發射,這樣既可以不讓槍管升溫過高還能節省彈藥……而“影視劇”裡面的行為是違反軍規的!撒尿或者澆水更是屬於破壞武器的行為,要上軍事法庭!


皇家橡樹1972


如果你說的快速降溫是直接把打紅的槍管放進水裡,那不叫冷卻,那是淬火!

在早期機槍發展史上,曾經有過許多水冷機槍,如著名的馬克沁重機槍和威克斯機槍等等,但是這些機槍的水冷原理不是把水直接潑在槍管上達到迅速冷卻的效果,而是在機槍槍管外安裝一個水冷套子,裡面裝滿水,進行緩慢吸熱。


因為水的比熱容比較大,吸收同樣的熱量溫度上升會很慢,而在射擊過程中,槍管因為子彈摩擦而產生的熱量被逐步傳導至水冷套中,而水又通過水蒸氣的形式將熱量散發出去,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能避免機槍槍管在短時間內溫度上升過快,保證正常射擊和槍管壽命,理論上只要有水,槍管溫度就不會高於100℃,可以一直射擊下去。那麼水冷槍管沒有水會怎麼樣?當年國民黨三大王牌之一的整編74師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師長張靈甫心高氣傲想玩箇中心開花對華野進行反包圍,於是就把部隊全部拉到了孟良崮,本來想依靠地形死守待援,沒想到這種典型的岱崮地貌雖然地勢兇險,可是嚴重缺水,而當時74師幾乎裝備的全部都是水冷機槍,沒有水這些機槍就成了垃圾,74師失去了重火力支援淪為戰五渣,最後成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中第一隻被全殲的部隊,師長張靈甫也被擊斃。
而題主所說用水快速冷卻槍管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直接把燒紅的槍管丟進水裡或者往上潑水,這種操作無異於打鐵匠的淬火過程,直接後果就是槍管報廢。快速冷卻導致的熱脹冷縮不均勻會讓槍管內部產生內應力,而這種內應力的不一致則會撕碎槍管結構,產生傳說中的微裂紋,此時的槍管外表看起來和之前沒什麼區別,但其實內部已經支離破碎,如果誰要用這種方法去冷卻槍管,無異於作死!

現代機槍已經普遍淘汰水冷,採用的都是氣冷式槍管,一般在機槍外部使用導熱性能好的金屬散熱片做成格柵,增加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這樣有利於快速散熱。而且就在算槍管連續射擊過熱後,也可以使用備份槍管更換,完全不需要採用潑水這樣愚蠢的方法去進行冷卻。
看在吐槽君這麼辛苦更新內容的份上,動動小手轉發關注一波吧!


軍史吐槽君


把打紅的機槍槍管直接用水降溫?你是想給槍管像龍泉寶劍那樣來淬個火麼?比如下圖,這樣一來槍管基本上就算是廢了!

所以是不能這樣做的,因為槍管在使用之前就已經經過鍛造加工和熱處理了,其中熱處理就包括淬火這一階段,通過這些手段處理的槍管在強度上和鋼材分子穩定性上已經達到了一個最佳的程度而槍管在打紅的情況下,溫度可以達到1000攝氏度以上,相當於重新在鍛爐裡面加熱了,如果此時直接用冷水對槍管進行強制快速地降溫,起到的作用就相當於重新“淬火”,會改變槍管的分子結構,以至於導致槍管強度也會出現變化,再加上水流不能均勻的覆蓋槍管表面,不能對打紅的槍管起到均勻的散熱作用的,那麼槍管就很有可能由於鋼材遇冷收縮不均勻而出現扭曲、變型的情況

,這樣一來,槍管就直接報廢了!

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水冷派”的典型代表——馬克沁機槍,雖然也是用水給槍管降溫,但是其降溫方式卻不是像題目中說的樣簡單粗暴,而是在槍管外面有一個水套,槍管是直接包裹在水套裡面的,當槍管的溫度升高的時候,熱量會傳導給水套裡的冷水,冷水吸熱沸騰以後產生的水蒸氣會經過外水箱的冷凝再重新注入水套裡面,從而起到循環、連續降溫的過程,這種對槍管的降溫手段是均勻和緩慢的,而且由於有水套的包裹,槍管的溫度其實不會升到上千攝氏度,因為

槍管和冷水之間會達到一個熱平衡的狀態(達到熱平衡的兩個系統之間溫度是相等),就跟我們平時在家燒開水的原理類似,水壺不會被燒穿利用的就是熱平衡原理!

因此,用冷水給打紅的槍管降溫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方法,像題目中說到的直接用冷水去澆打紅的槍管,這不是降溫,這是淬火,是會導致槍管報廢的,電視上那些機槍打紅了直接用水降溫的就是為了觀影效果,也就是騙人的,其實

在現代戰爭中,由於偵測技術和單兵重火力的發展,已經不需要持續火力輸出的各種機槍了,比如95班機,連槍管都不用換,就是因為已經不需要長時間連續射擊了,而且現在還有各種單兵導彈,所謂的機槍陣地沒打幾槍就能給你端掉,實在不行,陸航這樣的空中火力分分鐘能教那些機槍手做人,因此,長時間、高射速的機槍其實在現代戰場上作用不大,除了已經有更可靠的重火力替代,其生存性也實在堪憂!


哨兵ZH


首先說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打紅的。

機槍主要承擔的是火力壓制的任務,負責對敵方的目標進行壓制以掩護己方的行動,而且有經驗的射手一般都是短點射,因為這樣才能在精確度和火力之間取得平衡,不然持續的射擊不僅會迅速消耗彈藥而且實際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接下來說給槍管降溫的問題。

老式水冷機槍外層巨大的外套就是水箱,包裹在槍管外層,從射擊之初便開始給槍管降溫,這樣一來由於不是十分過激,所以槍械的性能也能有所保障,而且火力的持續性也比較好。不過問題就在於水,雖然其一般有循環裝置,讓水循環一遍之後回到水箱中繼續冷卻,但是在有些極為缺水的情況下,這種水冷機槍是不能太過持續的開火的。

而像很多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撒尿給水冷機槍降溫是不現實的,因為尿液實際上是灑在了水箱外面,而不是至關重要的槍管外面,所以如果使用尿液給水冷機槍降溫應該是把尿液放入水箱之中才能起到效果。

而像如今主流的氣冷式機槍而言,基本上都有更換槍管的能力,而且由於作戰定位,其更多的是長短點射,而不是連續射擊,因此一般而言是不會打紅槍管的。而即使是打紅了槍管,稍等片刻就會風冷,然後就可以繼續射擊了。

而對於如今的氣冷式機槍能不能用撒尿的方式急速降溫呢?答案是可以的,比如在極端緊急的情況下,急需猛烈的火力支援,這時用尿液給機槍降溫是可以的,雖然會對武器槍管的壽命和性能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於關鍵的戰局而言,武器裝備的損失和損壞是可以承受的。


僱傭兵


機槍作為一種一出現就幾乎改變了人類地面軍事作戰模式的武器,一直以來都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機槍剛剛問世的時候,最難的問題,在於如何解決高速射擊時出現的槍管溫度過高的問題,當時的世界各大槍械設計師都用了形形色色的方法,有些軍迷可能會問,水的降溫效果這麼好,為什麼不能用水來給槍管過熱時降溫呢?我們來一一盤點。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細細瞭解一下機槍的發展史;在機槍出現以前,地面作戰都是以大戰鬥群集團衝鋒進行的,主流的作戰方式時拼刺刀;這是因為當時的單兵輕武器非常落後,只能做到打一發拉一下,也就是軍迷俗稱的“拉大栓”形式。

在這種非常落後和野蠻的作戰方式下,許多槍械設計師都開始構思“自動武器”這一概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一代“加特林”手搖式機槍,雖然能夠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射擊,但是,操作這種手搖式機槍對士兵的體能和技術都是巨大的考驗;因為整個加特林機槍的體積非常龐大,也非常難以操作,而且在連續的射擊後需要長時間冷卻槍管,這就導致它的使用侷限非常大。

後來的槍械設計師也作出了諸多嘗試,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直到歐洲的一位天才馬克沁誕生了。馬克沁利用了射擊時的巨大後坐力,實現直接自動退膛和上膛。完成了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武器,徹底改變了人類戰爭史。自此,大兵團衝鋒這種野蠻的戰術就被徹底丟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而這種馬克沁重機槍,採用的冷卻方式,就是水冷式;熟悉馬克沁機槍的人,肯定知道馬克沁機槍的槍管有一個粗粗的水筒包裹著,那就是安裝水冷液體的地方;這種水冷方式,雖然在當時非常有效,但是問題也非常大,那就是水冷設備又重又大,極大影響馬克沁的戰術應用,只能在陣地上固定射擊;而且,水冷的效率也比較低,也需要花費一定時間來操作水冷。但是,在機槍出現的早期,這已經是最佳方案。

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如今的機槍,已經不再採用這種落後的冷卻方式了;基本上都採用了氣冷式,這種既輕便又高效的方式了,水冷式機槍,只能在軍事博物館裡看到了。


諸葛小徹



軍歌撩亮


打紅的槍管不宜用水極速降溫,注意“不宜”這個詞。



槍管材料通常是含鎢的合金鋼,可以保證槍管即使在發紅的情況下也保持一定的強度和硬度,不會因槍管變軟而導致無法發射,但因為熱膨脹的原因,槍管口徑會變大,可想而知,子彈的彈丸和槍管內徑之間出現間隙是什麼樣的後果:射擊精度變差,子彈得不到充分的火藥推力而使射程嚴重損失,對機槍這樣的火力壓制武器來說,在戰場上就等於失去效能。所以大部分機槍都有防止槍管過熱的措施,比如大名鼎鼎的馬克沁重機槍採用水冷措施,把槍管浸於水套中的冷卻水中,靠水吸收發射時槍管的熱量,再比如日式的九二重機槍採用風冷措施,影視劇裡經常可以看到,槍管外徑被一圈粗大的散熱翅片包裹,通過增加散熱面積的方法為槍管散熱。輕機槍們很多都釆用快速更換備用槍管的方法,讓兩支槍管輪流幹活,讓溫度高的那支槍管有時間休息冷卻,從而在不影響連續發射的情況下保證射程和射擊精度。但不管是哪種冷卻措施,都是一個溫和的過程,不應該是急速冷卻,尤其是在槍管已發紅的情況下,急速冷卻相當於淬火,將嚴重影響槍管的性能。槍管對材料的硬度和韌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同一種材料,它的硬度和韌性是互相矛盾的,硬度高了,槍管耐磨性好,但韌性一定會下降,通俗地說就是槍管會發脆,易折易裂。硬度和韌性的平衡是生產時靠熱處理實現的,通常是高溫淬火+中溫回火,淬火是急冷,而回火就是淬火後再重新加熱到三四百攝氏度後緩慢冷卻,適當降低硬度而使韌性提升,這個熱處理是在槍管毛坯粗加工後做的,完了以後再精加工並做出膛線,成品的槍管就不能再熱處理了,再次淬火很容易讓槍管沿膛線產生裂紋,後果就不用說了,大家都能想象的到。



但是在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比如備用槍管損壞,或是水冷機槍的水套被敵方擊中漏水,而常溫下的槍管連續發射幾百發子彈就足以使射擊精度嚴重下降,射程嚴重受損,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嚴峻形勢下,應儘快讓武器恢復效能,蠃得戰鬥勝利、消滅敵人、保全自己比什麼都重要,這種情況下,怎麼做都不過分,拿水壺直接澆槍管也沒什麼大不了,即使用尿液冷卻槍管,那麼這泡尿也是寶貴的。戰場上對槍管的應急冷卻畢竟是有限的,遠比不上淬火的威力,既便有影響,也無非是戰鬥後一支槍管的損失,與戰鬥的勝利與戰友的生命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眾禾影畫


就打紅的機槍槍管能不能用水極速降溫的問題,筆者的回答是有這樣先例,甚至有戰場上無水情況下,解手讓機槍管降溫的情況存在。

就機槍的定義來說,機槍(英文:Machine gun,machine意為機器,而gun意為槍,機槍之名由此而來)又稱機關槍,是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主要發射步槍彈或更大口徑(12.7mm/14.5mm)的子彈,能快速連續射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透過綿密彈雨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步兵、騎兵)、無裝甲車輛或輕裝甲車輛以及飛機、船艇等技術兵器。

最早的機槍是1851年,由比利時工程師加特林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挺機槍,該槍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美國的加特林機槍則是大規模用於實戰的機槍。我們在美國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早期加特林機槍的身影,其即為手搖式外部驅動轉動的六管機槍。

而世界上第一種不借助外力,靠子彈的發射藥做動力完成自動動作的機槍由英籍美國人馬克沁於1883年研發。這種機槍就被稱為馬克沁機槍。這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內能源式重機槍。

而就輕機槍而言,丹麥炮兵上尉麥德森,在馬克沁發明重機槍後不久,即開始研製輕機槍。在19世紀90年代,麥德森設計製造了一挺可以使用普通步槍子彈的機槍,定名為麥德森輕機槍。該機槍裝有兩腳架,可抵肩射擊,全重不到10公斤。同時期,意大利人也研製出新款的輕機槍。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早期重機槍相比輕機槍的射速更快,每分鐘的子彈發射數也相當高,所以一般採用水冷式,就這點來說,機槍最早就是用水來降溫的,但之後出現了散熱片式的氣冷式機槍,所以水冷式機槍才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但在戰爭中,有時候因為機槍槍管連續使用時間過長,而使槍管受熱變紅,在無奈情況下,可以用水極速降溫,,但一般情況下要等它自己慢慢冷卻。總是用水澆的話時間長了槍管會變形,槍管的硬度會下降很快。就早期水冷機槍而言,其是一直處於冷卻狀態的,不是等槍管紅了再冷卻,理論上只要冷卻液能跟上,槍管是不會過熱的!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