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后,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后半生是怎样的?

剑花烟雨风情


李莲英时代

明清两朝的宦官很有意思。

之所以说有意思,是因为明清两朝的宦官专权也好,弄权也罢,都遵循着一朝天子一朝太监的规律,太监和皇帝之间,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说明朝明英宗一倒台,太监王振就立马被御林军杀死;比如说天启皇帝一死,魏忠贤就被崇祯给杀了。

而清朝,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这三位最有名的清朝太监,其活动时间,恰好对应着满清的三朝天子——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因此说,光绪帝时代,对于太监来说,其实是李莲英时代。

李莲英的传奇人生

李莲英出身多半很穷,因为根据清宫档案以及关于李莲英生平的相关资料,李莲英入宫当太监那会儿,大约是在7——13岁左右,但不论具体多大,都折射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但凡家里不差钱,谁会把孩子送到宫里当太监?更何况,在宫里当太监,绝大部分都是混到死那一天,还处于孤苦伶仃、一无所有的状态,至于说熬到李莲英的那个地位,其难度系数不亚于偏远农村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


▲李莲英

因此说,李莲英的人生十分传奇。

李莲英入宫那会儿,大体上是咸丰帝在位期间,而李莲英的少年时代,恰好赶上了同治时期,那时候,皇宫里炙手可热的太监头子,正是前文说的安德海。

安德海的地位显赫,并不亚于后来的李莲英。但是,人生哲学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不会做人,那么,位居高位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安德海就是例子: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最终引发众怒,而对于自己的不讨喜,安德海多半不知道,终于,在同治八年(西历1869年)那会儿,安德海因为出宫办事儿,路经山东,被山东地方官、一代名臣丁宝桢抓住了把柄,然后就地正法了。


而安德海的丧命,间接为李莲英走上人生巅峰,扫平了障碍,之后,李莲英开始了陪伴慈禧太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并且也在这段岁月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李莲英人生的没落收场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西历1908年,清朝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双双去世。

这一刻,李莲英知道自己的时代结束了——新的皇帝还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而后宫里,此时已经确立了隆裕太后的地位,而隆裕太后身边最亲信的太监小德张,无疑会取代自己的。

宫廷沉浮五十余年的李莲英知道,自己到了该离场的时候了——于是,在慈禧太后去世不久,李莲英便向清朝朝廷提出了隐退,随后,回到了老家,开始养老的岁月。


就这样,李莲英消失在公众视野,三年后的宣统三年(西历1911年),李莲英去世。李莲英之死对当时社会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宣统三年,全社会的关注,都被清朝和新兴的中华民国之间的战争所吸引,没人会关注这位显赫一时的太监总管的身后事。

而事情再度产生变故,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此时距离清朝灭亡和李莲英去世已经半个世纪光景了,这时候,有一些热血青年,挖开了李莲英的坟墓,赫然发现了一个隐瞒半个世纪的秘密——李莲英的尸体,居然是不完整的——他的头,被人砍下来了。

也就是说,声名显赫的李莲英死于非命,并且,消息还隐瞒了五十余年,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挖坟,这个秘密,只怕要永远隐瞒下去。


为此,关于是谁杀死了李莲英这个问题,一直争议到当代。

不过,因为近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技术检测,意外发现光绪帝是死于他人毒害之手,而有这个作案动机的,不外乎袁世凯和李莲英这二人。

袁世凯虽然有点势力,可是光绪三十四年那会儿,他还只是一个将军,本事再大也做不到进宫行凶,更何况在光绪帝留下遗诏要求摄政王杀袁世凯的情况下,袁世凯毒死光绪,等于主动给摄政王杀自己的理由。

所以袁世凯作案动机虽然有,但是,没有作案条件。

而李莲英作为一个太监头子,整天在宫里,并且经营太监社会数十年,给光绪下毒,也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

因此,很可能是李莲英下毒害死了光绪,而清朝朝廷出于特殊考虑没有声张,但是,在李莲英回乡以后,等李莲英没了关注点以后,杀死了李莲英,甚至杀死李莲英的主谋,很可能是隆裕太后——当时革命党如火如荼,隆裕太后在面临江山丢失的危机,迁怒给李莲英,最终,导致李莲英被秘密斩首。


藤树先生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清朝算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尽管这个朝代曾经鼎盛一时,但最终的结果却很让人痛心。

众所周知,慈禧是中国最后的统治者,她虽然不是皇帝,却是皇宫唯一的重权者。想要将权力牢牢的抓在手中,那就一定少不了帮她做事的亲信。其中,就有一位太监总管李莲英,可在当时谁也不知道中国清政府会灭亡。

清政府倒台后,慈禧也慌于逃难,最后继光绪皇帝后的第二天随之离世。那么慈禧的亲信李莲英最后的结局怎样了呢?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他是怎么做到成为慈禧手下,认识时间最长的太监的呢?

其实李莲英并不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他六岁时就被父亲送进来郑亲王端华的府邸,后来因他为人比较机灵,最后就在皇宫当差了。

他当上大总管的时候,才20岁。他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不仅学会了揣摩慈禧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慈禧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

所以逐渐被慈禧赏识,当上了宫里的大总管,且被赐名连英。随后李莲英便开始了长达37年的官宦生涯,当时清政府软弱无能,中国内忧外患,很多爱国大臣都十分痛心。

可是当权者慈禧却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于是,慈禧身边的李莲英就成了替罪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历史对他的记载,反而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好宦官的形象。

其中,《德宗遗事》一书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足见李莲英的高情商:在慈禧带着光绪帝逃难过程中,慈禧一行人在某处歇脚,毕竟是逃亡,即使是皇室也是很狼狈的。(右一为李莲英)

但慈禧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所以她的寝宫由大又好。而光绪帝的住处却是另一番景象,不仅没有太监伺候,床上连个被子都没有。

李莲英看到后心痛不已,便将自己的被子抱给了光绪,光绪也一直都记得李莲英的帮助。慈禧死后,李莲英为他守了一百天灵后便辞去了职务,三年后病死于恩济庄。

也有人说李莲英是被人暗杀致死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他的死因,不过他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操劳,李莲英也算是真正的休息了。


搞史人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结束了她对清政府长达47年的统治,此时对于李莲英而言,已经没有后半生可言了。

1908年的李莲英已经60岁,他在慈禧死后仅仅过了2年多便也一命呜呼了。

那么,他伺候了几十年的老佛爷死后,他又是如何度过人生中最后的两年时间的,过得怎么样?

李莲英生于1848年,他后来之所以被家人送入宫门,说起来得亏于一个拉骆驼的却装作会看相的江湖骗子。

这个拉骆驼的看到李莲英腿上的疮后,为了骗点钱,故意吓唬李家人说:“哎呀呀,这是人面疮,将来会长眼、鼻、耳、口,这要是长齐了,他这条腿也就保不住了,兴许还会搭上小命。”

李家人一听,赶忙掏钱让拉骆驼的给李莲英开药,拉骆驼的一看这李家人的钱好骗,又故意端详起了李莲英,便又开始忽悠,说是要给李莲英看相:“哎呀,这孩子犯了扫帚星,将来上克爹娘,下克兄弟姐妹,李家可就要倒霉咯,不妙,不妙呀!”

李家人被拉骆驼的这一吓,更慌了,又依着拉骆驼的意给了钱,拉骆驼的这才说出了李莲英这“扫帚星命”的破法——

一是出家入佛门当和尚,二是净身入皇门当太监。

最终,李家人决定让李莲英净身入皇门当太监,于是“咔擦”一刀,李莲英断了命根。

1856年,8岁的李莲英被送入了皇宫。

说来也巧,这一年,入宫已有4年的慈禧也恰好生下了一个儿子——载淳,她也因此母凭子贵,从懿嫔晋封为懿妃,或许李莲英的命运在冥冥之中便注定了要和慈禧勾连在一起。

李莲英也在颇得慈禧喜爱的太监刘多生的推荐下,被慈禧点名要到了储秀宫,成为了慈禧的贴身太监,此后伺候和陪伴了慈禧52年。

他能够在慈溪身边一待便是52年,慈禧曾经的心腹太监安得海早在1869年便已经倒下了,可是他却始终屹立不倒,手段和能力可见一斑。

李莲英在宫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没有后台,也没有靠山,究竟是怎样讨得慈禧的宠爱,然后凭借慈禧的宠爱成为一代权宦的呢?

他的得宠,离不开他的一双巧手,他的手上功夫简直让慈禧欲罢不能。

慈禧于1852年入宫成为咸丰皇帝的一个妃嫔,不过这个女人却颇为自信,曾经很是自恋地对人说:“入宫后,宫人咸以我为美,咸妒我,但皆为我所制。”

她这话说的已经很明显了,她入宫以后,是咸丰皇帝所有女人中最美的一个,所以遭到了她们地妒忌,想要对付她,可是,没有一个人是她的对手,统统成为了她的手下败将。

可见,慈禧如此自恋的一个女人,也定然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不爱美又如何能让咸丰皇帝对她感兴趣?

她爱美,便少不得要好好地拾掇打扮,对于发式发饰更是要求极高,偏偏李莲英一双巧手能够给慈禧梳一头漂亮好看的发式,由此讨得了慈禧的欢心。

李莲英得宠还得因为他“能办事”,很有眼力见。

当时,慈禧故意让李莲英去拜咸丰皇帝身边的御前太监安德海为师,说是让他去学艺学做事,实则是想通过李莲英和安德海勾结,然后再通过安德海去获取关于咸丰皇帝的情报。

慈禧后来能够成功发动“辛酉政变”也有安德海的一份功劳,所以慈禧掌权后便让安德海做了总管太监。

李莲英在拜安德海为师之后,事情办的是滴水不漏,也因此让慈禧更加地欣赏他和信任他。

辛酉政变之时,安德海负责回京联络恭亲王奕訢,李莲英则奉慈禧的命令去找荣禄,然后让荣禄入行宫接受慈禧的训话,此后荣禄便是通过李莲英将咸丰皇帝任命的“顾命八大臣”的动向告诉慈禧。

所以,李莲英在辛酉政变中的功劳也不小,只是他当时不过只有13岁,所以得到太多的封赏,但是慈禧却已经对她极为信任,称他为“小李子”。

此外,李莲英也是一个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又生了一张颇能讨人喜欢的巧嘴,也让慈禧愈加宠信于他。

1869年安德海一死,21岁的李莲英便成了最得慈禧宠信的太监,唯一一个。

李莲英受宠之时,手里权势可谓滔天。

1886年,慈禧突然下令让醇亲王奕譞和“小李子”李莲英去巡视北洋海军,不论是操办北洋海军的李鸿章,或者是奉命巡视海军的奕譞和李莲英,皆是慈禧的心腹,是慈禧能够信得过的人。

但是,李鸿章实际上却与李莲英不太和睦,所以听说李莲英也要来,李鸿章便知道事情不好办了。

李鸿章可不敢得罪李莲英这个在慈禧身边红得发紫的太监,所以处处巴结和讨好李莲英,让李莲英在阅军中出尽了风头,李莲英既赚了名声,又将钱赚得盆满钵满。

李鸿章之所以这么怕李莲英,是因为他在李莲英的手上吃过亏。

李鸿章曾经奉命入京觐见慈禧,可是,他因为没有打通李莲英的关系,没给好处费,所以他到京的消息被李莲英给“屏蔽”了,待在宫里的慈禧连他来没来京城也不知道,他也因此见不到慈禧。

当时李鸿章已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可李莲英不过是一个四品太监,慈禧知道后也没有追究李莲英的责任。

慈禧移住颐和园之后,别说官员要见慈禧得给李莲英“好处费”了,即便是光绪皇帝想要见慈禧,也没能例外。

李莲英的受宠程度和权焰之盛,可见一斑,他之所以当得上“权宦”二字,也正是因为如此。

只不过,1908年慈禧一死,李莲英知道溥仪即位之后,载沣不可能再让他总揽宫中之权,当然,他更害怕的是载沣会对他下手。

所以,慈禧一死,他便打通了隆裕的关系,又主动将总管太监一职让给了小德张,这才换来了隆裕对他的一时庇护。

1909年,慈禧的葬礼结束之后,经隆裕批准,李莲英心惊胆颤地离开了皇宫,住进了南花园,凭借几十年来所捞到的钱过着富贵生活。

1911年3月4日,李莲英死后,随后被家人安葬在了恩济庄。

1966年,李莲英墓被刨开,棺椁打开后却只发现一个头颅和一条辫子,他的死因也由此变得扑朔迷离。


流浪的侯爵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莲英作为慈禧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当年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金银财宝,豪宅良田那是应有尽有。仅仅慈禧太后给他的赏赐就足足够他活几辈子的啦!


所以在慈禧太后去世后,李莲英守孝百日之后,就悄悄的离开了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皇宫,李莲英出宫也是他的明智之举,因为老佛爷不在了,就等于属于李莲英的那片天塌了。沟满壕平万贯家财的李莲英不可能在留在宫中,在宫里太监们也是勾心斗角,慈禧一死,李莲英犹如丧家之犬,再也没人宠啦!所以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出宫后的李莲英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没有子嗣的李莲英出宫后认了不少干儿子,什么侄子,侄女……反正是跟李莲英有亲戚的人都得到了李莲英的支助,据说每个干儿子至少分到几十万两白银,由此可见,李莲英的财产有多么丰厚。不止金银多得花不完,就是李莲英的“宝贝”随便拿出来一样,就价值连城,堪称无价之宝。人敬有,狗咬丑。人家李莲英就是财大气粗,所以出宫后的李莲英尽管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居简出,可是人家生活条件一样也不差。而且服侍李莲英的人也不少,为啥?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可惜李莲英出宫没几年,好日子还没有享受够,就突然离奇的死亡了,而且还是身首异处。有人说李莲英的死很蹊跷,有人说李莲英是被仇家害死的,还有人说李莲英作恶多端遭报应啦!等等是众说纷纭。不管怎么样,晚清第一大太监李莲英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李莲英虽然命短,可是出宫后依然还是李莲英,只不过没有了往日在宫中的风采,可以说李莲英吃喝用一样也不差。清朝最权贵的大太监,生活条件能不好吗。


任驰赢天下



据说慈禧去世后,李莲英哭得比他亲妈还痛。这也难怪,李莲英从一个小太监爬到总管太监,官居二品,荣华富贵都有了。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慈禧给的,慈禧一死,一切都凉凉了。这一点李莲英比谁都清楚。李莲英其实哭得是自己,不可逆转的繁华落幕。

李莲英为慈禧守孝百日后,婉拒了隆裕太后的挽留,悄悄离开了皇宫。

李莲英虽然把许多宝贝送给了隆裕太后,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慈禧活着的时候,他赚得盆满钵满,不缺钱。

李莲英在北京置有多处房产,娶了娇妻美妾,有干儿干女。我想李莲英在离开皇宫的日子并不快乐,他在皇宫生活了53年,在皇宫有老佛爷罩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狐假虎威谁不敬他。出了宫,他有的是钱,但钱是身外之物,很多东西,钱是买不来的。

因为慈禧,李莲英成为人上人;因为慈禧,李莲英也成为一个最臭名昭著的人。慈禧丧权辱国,她有权护着,没人能动了她,李莲英出了皇宫只是个有钱的老人,他自然是深居简出,但还是没逃过身首异处。李莲英只比慈禧多活了三年。我想,这三年对于李莲英来说,应该比皇宫里53年还长。夹着尾巴,带着面具,还有什么意义。

李莲英死因,有多种说法,家人说是病死的。相信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死于非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李莲英在皇宫人缘还行,但国人皆曰可杀,能在民间活过三年,也是非常不容易了。


今古大观


咱先说一下李莲英到底有多牛。

李莲英的本名叫做李英泰,河北人。

父亲是个皮货商人,但这种皮货商人是指那种特别特别底层的个体户,所以他家里其实很贫穷,再加上经商失败,所以就把儿子李莲英送进宫中,净身当了太监,当太监时候的李莲英只有6岁,进入的是郑亲王端华的府邸。

然后因缘巧合,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进入紫禁城,改名李进喜,得到了当时还是懿贵妃的慈禧太后的青睐,逐渐受到赏识,在1867年被封为二总管。

1869年的小李子,才只有21岁,已经是宫廷中首屈一指的大宦官了。当时正值大总管安德海因为在偷偷出宫期间,在山东行为不轨,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一刀给咔嚓了。

权力进入真空期,大内主要太监们都对最高的大总管职位翘首以待。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更是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不仅把他调入内宫,还在不久之后把大总管职位,交到他的手中。

1871年,李进喜因为受慈禧太后宠幸而被赐名连英。至此,开始了李莲英长达37年的晚清皇宫中,太监总管的生涯。这37年间,他一直陪伴在慈禧的身边。

这37年,他见惯满清皇室和宫廷以及后宫之间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从没有波及这位从23岁到60岁,一直待在慈禧太后身边的男人,一直到慈禧身死,李莲英始终都是慈禧太后最为宠爱的太监,在慈禧时代,连英在朝臣面前向来是一言九鼎,很多人都拿银两来贿赂讨好他。

真实历史中的好太监

在历史上,常常有很多野史丑化李莲英的形象。而事实上,李连英,在正史中的形象却迥然不同,竟然是以一种心地善良,谨小慎微的,好太监的形象让人大跌眼镜。


李莲英的墓志铭上写道: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德宗遗事》里记载,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慈禧太后在光绪西逃,在保定的时候他们停下休息,当时的慈禧太后卧室精美,准备周到,可是,光绪的卧室里,却一个伺候太监都没有,而且十分简陋,睡觉躺在床上,甚至没有被子。

李莲英伺候完慈禧睡下之后,便去看望光绪皇帝,发现皇上的屋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之外,连被子都没有,他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

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最后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说,这是奴才的被褥,请主子将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也没有办法了。

光绪再回到北京时,还常念叨这件事,感激道:

若没有李安达,朕恐怕活不到今日。

在光绪和慈禧的争执中,李莲英从没有依仗慈禧的宠幸,对光绪落井下石,反而常常对光绪皇帝颇有照顾。

更有人说,李莲英仰仗慈禧的宠幸,在宫外为非作歹,收受贿赂。

但据光绪年间的维新人士王照所说:

事实上是在光绪20年,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之后,朝臣们不敢批评慈禧,就将舆论的矛头指向宫外面的李鸿章和宫里的李连英。

事实上对李莲英来说,多有污蔑之词。

李莲英生活上极其谨小慎微,他既不敢买官鬻爵也不敢贪赃枉法,他在地安门内黄化门大街东口酒醋局胡同有座住宅,只不过是比当时的中层生活的条件稍微好一点,而这对于大内总管来说也应该是基本的相当的水平,但是要说相比于豪宅,那却是远远不够的。

有人说他广置妻妾,但是事实上李莲英只有一个老婆,而且是在很多年前因为家中琐事,需要人来处理,才经过朋友的介绍与一个没有子女和没有产业的死了丈夫的苗氏结了婚,而与她结婚,既能帮助这个女人继续为丈夫守节,还能让她有了栖身之所,在当时反而是一个很罕见的,有情有义的厚道好太监。

就连宫中一般的嫔妃,宫女触怒慈禧太后,李莲英也常常尽量帮人美言遮盖,使得很多人免于处分,保护了不少人,所以宫中上下从来都是对他有正面评价,并称他为“恭慎”。

后来由于后世对慈禧太后的评价普遍负面,而导致李莲英也时常被人丑化成一种曲意逢迎,仗势欺人,令人讨厌的跋扈太监形象……

死因成谜

但是历史真相还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李莲英在慈禧死后,就请求当时掌权的隆裕太后,让自己回家,隆裕感念他一生勤恳谨慎伺候慈禧太后,劳苦功高,于是准他出宫返家居住。

在慈禧太后去世100天之后,一辈子都在宫中度过的太监李莲英出宫,三年后,李连英病逝,安葬在恩济庄,一般认为李莲英死于痢疾。

但是,后来李莲英墓被发掘时,发现坟中没有尸身,具体死亡原因也因之成谜,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悬案,有人说李莲英可能是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也有人说是被摄政王载沣刺死,这都没有足够的证据。

历史是充满了悬念,而李莲英的死亡之谜,也就沉睡在历史长河之中。


历史好奇怪


李莲英生于 1848年,原名李进喜,咸丰五年进宫。是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慈禧赐名莲英。

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慈禧与李莲英几十年形成的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李莲英:


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最能理解老佛爷心意的,只有李莲英了。

晚清太监刘兴桥等人回忆说,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能化解慈禧的烦恼并最会服侍她的只有李莲英。

李莲英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

慈禧出殡:


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于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离开生活了52年的皇宫。

慈禧死后,据《李氏家谱》载:(李莲英)“百日孝满,出宫养老。”

李莲英出宫后住在北京棉花胡同家中,整日吃斋念佛,闭门不出。三年后,李莲英去世。

据李家后人之说,李莲英是死于痢疾,他发病很快,得病后三四天便去世了。

可是为什么清史和墓志铭对他的死要用个不好的“殒”字呢?

剧照: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把李莲英的墓挖开了,发现棺材里却只有一颗人头,却没有身体。

可以肯定李莲英不是正常死亡的。

为什么李莲英会身首异处?

有人说是革命党人杀了李莲英。

因为李莲英在帝党和后党之争中,支持了慈禧太后,使得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

但是,也有人认为李莲英并没有参与党派之争,他身居深宫,也不可能得罪革命党人。

他是退休出宫的,死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人,干预不了政治,革命党人杀他没任何意义。

也有人说是被江朝宗和小德张所杀。

时任九门提督的江朝宗请李莲英吃饭,然后在席上杀了李莲英。

支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江朝宗是袁世凯的亲信,李莲英曾得罪袁世凯;小德张则是被李莲英在宫里压制了多年。两个人都有杀李莲英的动机。

但又有学者考证,当时江朝宗正在陕西汉中当总后,怎么可能请李莲英吃饭呢?

李莲英受宠时,并没有得罪过小德张,小德张杀他的动机理由不充分。


第三种说法是被土匪所杀。

说是李莲英去山东讨债,途中被土匪杀人劫财。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说,李莲英曾有一个侄孙女,嫁到了山东。

李莲英去山东探望侄孙女,顺便到泰山一游,刚走到山东便被土匪杀死。

他带去的两个仆人只把李莲英的头颅用包袱包了回了北京安葬。

不管哪种说法是真的,李莲英之死确实很蹊跷,李莲英身首异处的事实,是他死于非命的铁证。

李莲英到底怎么死的,还是个未解之谜。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本不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使他不步青云,拥有了权力和地位,也拥有了大量的财富。

但随着慈禧的死和清王朝的覆灭,太监们已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刚日读史


大太监李莲英是慈禧最信任的人。他做了太监总管几十年,陪伴慈禧53年,获得了二品顶戴花翎,这是太监最高的官职了。当年雍正皇帝曾经规定,太监最高的官职只能是四品,慈禧太后打破了这个惯例。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特别依赖,李莲英每天陪伴她,有时候两个人要聊天到半夜,以至于后来传出李莲英与慈禧对食的传说。不管怎么说,李莲英肯定是验明正身的太监,他对慈禧更像是一种精神陪伴。



李莲英使出浑身解数讨好慈禧。有一次,慈禧唉声叹气,情绪很低落。光绪站在一边。

李莲英问怎么了。慈禧说,她看了一本书,书中说如果用年轻人的肉入药,老人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

光绪在旁边充耳不闻,李莲英却上了心,他请了几天假。

慈禧几天没见到李莲英,觉得很奇怪,问李莲英做什么去了。



小太监说,为了让老佛爷好起来,李公公将自己的肉割下来,给您做药引子,这几天在养病。让慈禧非常感动。

慈禧太后去世以后,李莲英失去了靠山。他知道自己危机四伏,所以考虑如何全身而退。

当时的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是光绪的皇后,有人传说光绪是慈禧毒死的,而具体执行人就是李莲英,所以他知道隆裕太后很难放过自己。

同时还有摄政王载沣,他也固执地认为弟弟光绪是慈禧命令李莲英毒死的,他也想杀掉李莲英。



好在清朝有一个规定,在百日祭期间不得杀人,他李莲英还有百天的时间是安全的。

李莲英还有一个仇人小徳张,他是隆裕太后面前的红人,李莲英当大总管的时候没少欺负太监小徳张,小徳张也对李莲英恨之入骨。

思前想后,李莲英找到隆裕太后,拿出了八十万两银子,说是老佛爷赏赐的,他无儿无女,留着也没用。同时让出大总管的位置,告老还乡,希望隆裕太后保全自己的性命,隆裕太后答应了。



后来载沣想对李莲英抄家灭门时,隆裕太后以怕影响慈禧的清誉为名拒绝了,载沣也只好作罢。

于是,李莲英在慈禧白日祭以后就离开了紫禁城。

1911年,慈禧太后去世两年多,李莲英也去世了。隆裕太后赏银千两,以太监最高的规格厚葬了他。

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挖开,棺材里只有一颗头颅,没有身体。



那么李莲英是被谁所杀呢?有两个传闻,一是传说载沣找人做的。二是说江朝宗请李莲英吃饭,回家的时候在路上被土匪杀死了。

李莲英被土匪杀死,正好在江朝宗请客以后,这也太巧合了。而江朝宗与李莲英关系很好,很可能是小徳张在背后捣鬼,拉拢江朝宗,找机会除掉了李莲英。



当然,还有人说李莲英是革命党人杀的,因为革命党人恨透了慈禧,将仇恨转移到李莲英身上。

但是,也有人说李莲英得到了善终,后来发现的棺材不是李莲英的。

八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节目,记者来到李莲英的老家,采访李莲英的小侄子媳妇。

老太太说,慈禧死后,除小徳张对李莲英冷嘲热讽以外,其他人并没有为难李莲英。李莲英出宫后在恩济庄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偷偷回了家,死在老家,在夜里偷偷埋了,没有出殡,也没有立坟头。除几个侄子外,别人都不知道具体坟在哪里。北京那个是假的,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后一种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李莲英在政治上非常成熟,平时为人低调,知道有些人不会放过自己,很有可能偷偷离开京城,在家乡隐居起来。

当然,真实的内幕究竟是什么,现在已经很难弄清楚了。

我是子龙威武煮酒谈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子龙威武煮酒谈史


清代200多年里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太监专权,把持朝政。但也有类似于李莲英之类的权监,在清末政局中具有微妙的作用。

道光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48年,在直隶省顺天府大城县,一位名为李进喜的孩童出生了。没有祥瑞,没有异象,这是一个穷苦的家庭。

1855年,在李进喜7岁之时,他净身进入郑亲王端华府服务。两年后也就是咸丰七年,正式进入皇宫做了一名小太监,此时他年仅10岁。



底层生活的经历,李莲英善于察言观色,并且特别精通梳头技术。在同乡太监沈兰玉的帮助下,得以接近咸丰妃子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李进喜被慈禧赐名莲英。光绪五年(1879年),李莲英就做到了首领大太监,为四品花翎总管,可谓升职极快。

慈禧太后的信任和宠爱,李莲英的权势炙手可热。安德海被丁宝桢杀死之后,他就成为众人巴结的对象。老太后甚至破了例,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赐予46岁的李莲英二品顶戴花翎,统领全宫所有宦官,这是从前没有过的。



客观来说,李莲英的权力欲并不旺盛,也不擅长结党营私,只忠于慈禧太后。他长期陪伴慈禧太后,两个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关系,每天说说话谈谈心,傍晚遛弯,谁也离不开谁,彼此依赖,也算是美好的生活。

李莲英小心谨慎,为人圆滑,吸取了安德海血淋淋的经验,即使被派遣出去办事,也不自大,与人为善,因此除了少数御史弹劾之外,很少有官员和他过不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慈禧病死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



真正的靠山没有了,新人也要起来了,大内总管李莲英自然也该退休了。过了不到半年,李莲英完成了守孝百日,也就是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初二,李莲英离开生活了52年的紫禁城,获得了自由。

但是,有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世俗的自由。1911年3月4日(宣统三年),李莲英痢疾去世,埋葬于北京的恩济庄,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


秦右史


2012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做《大太监》,讲的就是李莲英,收视率还挺高,是无线电视45周年台庆剧。这是电视史上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讲太监的大戏,但剧情比较离谱,大家当做故事来看就行,不能看做真实的历史。

不过就算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只要知道慈禧的,就没有不知道李莲英的。他是慈禧身边第一人,陪伴她五十多年,深得宠信。

他当太监能当得这么成功,是因为特别会来事。拍马屁人人都会,但要拍得清新脱俗可就不容易了。

慈禧有个朝野皆知的称号是“老佛爷”,把她从凡人抬高到了神佛的地位,超脱于凡俗,自然也就可以不管清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光明正大的插手朝政。

李莲英就是第一个叫出“老佛爷”的人,这个马屁深得慈禧之心,从此宫内宫外都尊称她为“老佛爷”,李莲英也因此在她身边站稳脚跟。

那慈禧过世后,李莲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

慈禧是1908年过世,办完她的丧事后已经是1909年,李莲英退休出宫,时年61岁。

大家都知道,太监无法有后代,所以他们通常会收养或过继儿子或女儿给自己养老送终。李莲英也不例外,他过继的儿子叫李德福,是他的侄子。

李莲英出宫之后就是由李德福一家奉养,应该是度过了两年平静的生活,于63岁时去世。

我觉得李莲英只是一个悲剧性的小人物,当他站在大人物慈禧身边的时候,人们对他的举动很关注;当他离开了大人物,谁还会对他有兴趣?所以他之后的人生没什么人去观察记录。

但离奇的事情发生在他去世很多年后,坟墓被盗,相关部门派了人去调查,发现墓里只有头颅和辫子,脖子以下不见了!

有人怀疑他是被仇家报复,毕竟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只是不知道是盗墓者所为还是下葬时就尸身不全。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