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荒时,范仲淹严令米商抬高价格,为何灾民却赞口不绝?

霓裳◆落花瓣◇


这件事发生在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期间,按理说每逢饥荒,官府应该散粮赈灾,平抑物价,为什么范仲淹反其道而行之,灾民却赞不绝口呢?

这其中蕴含着基本的经济规律,范仲淹对经济规律运用地出神入化。

范仲淹抬高米价赈灾的故事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浙江遭遇空前饥荒,饿殍满地,饥民满路,朝廷只得下令“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可见当年饥荒的严重程度。

宋朝在各地都设有常平仓,平时储备大量粮食,一用于饥荒时放粮赈灾,二用于粮价过高时平抑物价,但这次大饥荒太过严重,常平仓的储粮不过是杯水车薪,于是范仲淹下令让杭州的各大米商放粮赈灾,解救饥民。

这种措施在古代赈灾时很常见,商人一般都会听从官府,顺便自己也能赚钱——虽然比平时赚的少,但也不至于亏本,亏本的买卖他们不会做,官府也不会强迫。

但这一次出了意外,杭州的几大米商勾结起来,不仅不降低粮价,反而趁机囤积粮米,哄抬粮价,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一斗米涨到了一百二十钱。

这种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的,大发民难财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会遭到官府严厉惩处,但范仲淹却出人意料地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下令让各大米商提高米价,提高到一斗米一百八十钱,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卖出价和收购价都要抬。
米商不明觉厉,觉得这是好事一桩,就纷纷抬高价格。

范仲淹还派人把杭州米价高的消息到处张贴、散播。附近地区的大小粮农米商听说杭州米价高,纷纷把手头上的米运往杭州,一时间杭州市场的粮米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可杭州几大米商的实力毕竟有限,他们无法把外地运进来的米全部吃掉,外地来的粮农米商一看本地米商吃不下,大量米放在自己手里就发霉烂掉,运回去又成本太高,只好在当地把米降价抛售,这样好歹还能变现,不至于烂在手里。

这样一来,杭州的米价就降下来了,而当地几大米商一看外地米商抢了市场,没人买自己的米,存在手里卖不出去同样会发霉烂掉,还不如抓紧卖了,于是也跟着降价抛售。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小于求,价格上升。这就是范仲淹运用的市场规律。

当然,这个规律的运用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杭州当地的大米商没有实力全部吃掉外地运进来的米,否则他们就可以继续囤积居奇;二是古代的粮食存储技术有限,粮食(尤其是新粮)无法长期储存,米商会着急把粮米卖出去。不然的话,米价只会越来越高。

范仲淹奇葩的"荒政三策"

其实在赈灾的过程中,范仲淹不仅搞出了“严令提高米价”的政策,他还有采取了另外两项不为常人理解、反其道而行之的政策,这三项救荒政策合称"荒政三策"。

第一项是大兴土木。

灾荒时期,饥民遍道,饥肠辘辘,还要鼓励公私大兴土木之役?没搞错吧?

没错,范仲淹不但自己带头,动用公款投资修建馆舍、库房,还专门召集杭州各大寺院的主持开会,对他们说“现在是饥荒年,人工钱最便宜,正是你们大兴土木的好时候啊!”

主持们听着有道理啊,于是纷纷大兴土木,招募工人兴建扩建寺院。这样一来,饥民们有活干了,有工钱赚了,就能买米,养家糊口,避免了流浪饿死,背井离乡。

第二项是鼓励旅游。

范仲淹再次反其道而行之,在西湖上举办龙舟竞赛、大型宴会、节庆等活动。虽说受灾的饥民不少,可杭州是大城市,城内达官贵人有钱人多的是,他们不缺钱,纷纷外出参加宴饮旅游。范仲淹趁机招募饥民,从事餐饮、服务、贸易等,解决了大批饥民就业和收入问题。

可笑的是,针对范仲淹不按常理出牌的"荒政三策",朝廷御史竟然弹劾说“范仲淹在饥荒时抬高米价、大兴土木、宴饮旅游,不知体恤民力,赈济百姓,属于典型的劳民伤财。”

范仲淹向皇帝上述解释了其中原委,才没有受到责任追究。后来,在范仲淹大力推行的"荒政三策"下,杭州顺利解决了饥荒问题,史载“是岁两浙惟杭州民不流徙”。

范仲淹的确是古代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采取的"荒政三策"直至如今还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所反映的经济规律与"荒政三策"并无二致,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范仲淹治理灾区的手段是这样的:

范仲淹去杭州任职的时候,正好那里闹荒灾,百姓饥肠辘辘没米开锅,当地的米价也涨到了每斗120。面对这样的问题,范仲淹没有用强硬的手段去控制米价,反而下令把米价涨到180每斗。原来每斗120已经是高价了,现在涨到180简直是天价!要知道粮食是生存的根本,哪怕是一点点的价格波动都会引起恐慌,更何况一下子涨了50%。

杭州的米价涨了,范仲淹还命人向灾区周边散布消息,告诉外围的人这里有多么缺米,价格有多高,利润有多大。周边地区的米商听到这个消息都非常兴奋,大批大批地往杭州运米,很快杭州的米就饱和了,价格也跌回原来的每斗120。为了稳住米商,范仲淹没有继续打压米价,而是最终把米价稳在了每斗100的价格,这样杭州的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灾情也得到缓解。

范仲淹“做空米价”的质疑

范仲淹治灾的故事曾经是考试的题目,后来有很多人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因为范仲淹要做空米价,必须要有大财团来炒作。把粮食的价格炒高50%,需要大量屯积,因为只有不停的买进,价格才会跟着水涨船高!没有买进,只是下令涨价,那就出现有价无市,涨价令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对于这个疑问,我是这样理解的:

杭州出现灾情,朝廷肯定会下令赈灾,这样范仲淹手中就有了一部分赈灾的粮食和银子。在赈灾方法上,范仲淹没有用传统的方法。他一方面下令粮食涨价,另一方再暗中收购粮食,这样大量购进就会引起粮价迅速上涨。

杭州本地也有粮商,他们看到粮价上涨也会囤积和购进,只要这种形势一旦形成就容易了,粮价一直从120的价格涨到180,这时候外地粮商进场,杭州粮食很快就饱和,范仲淹这时就开始抛售原来收购的粮食。市场就是这样,在供过于求的时候,只要有人打响降价第一枪,整个价格体系就会崩溃,不过当时有范仲淹这位“官方操盘手”在控制大局,他为了稳住外地粮商不离开,把粮价控制在100左右,这样对于外地粮商来说还算是比较可观的利润,对于百姓来说这个价格也能接受。

范仲淹赈灾采用的是“四两拨千斤”的办法,用有限的赈灾钱粮撬动整个市场,从而达到赈灾效果最大化,在这里给范仲淹点个赞!


水煮汗青


大灾荒时,范仲淹命令米商抬高价格,灾民反而对他的做法赞不绝口,为什么呢?其实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范仲淹在五十岁左右的时候,出任杭州知府,当时正赶上杭州闹饥荒,那些米商们趁机哄抬粮价,致使百姓都买不起粮食,面对这种情况,范仲淹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大批灾民。

当时,范仲淹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两条线并行的方法。

第一,范仲淹向朝廷申请救灾粮食,以此来安抚百姓,但是这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必须有第二天对策。

第二,范仲淹开始命令米商们抬高价格,最开始百姓们和米商们都不得其解,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米商们自然最开心了,赚钱的事肯定乐意做,但是很快他们就开心不起来了。

范仲淹命令米商们抬高粮食价格,很快粮价上涨,米商们开始大量卖米,想多赚钱。这样的高利润吸引来了大批米商,他们运来了大量粮食,开始砸价,虽然价格也很高,但是比本地的粮食便宜。

本地米商一看这种情况,马上也开始降价。一来二去,粮食的价格开始下降,没过多久,朝廷的粮食也来了,粮食的价格趋于平稳。这次粮食危机也正式的过去了。

范仲淹的一系列举措,看似有些疯狂,一开始百姓有点不理解,但是范仲淹的举措开始奏效以后,百姓们开始称赞老范,不愧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历史还有哪些事


范仲淹救灾不仅仅是抬高米价,而且还教导百姓天天游山玩水,甚至还趁火打劫似的劳役百姓。为此很多官员弹劾范仲淹不体恤百姓的艰难,枉为父母官。不过范仲淹的做法却处处体现了经济规律,最终完美的解决了一次大饥荒,让当时所有人拍案叫绝。



范仲淹幼年丧父,两岁时母亲谢氏因贫苦无依改嫁了朱文翰,所以范仲淹改名为朱说[yue]。成年后的范仲淹考中进士,28岁时才认祖归宗,改回了范仲淹。

范仲淹为官后秉公直言,也因如此,经常遭受一些权贵的打击,被调离了京城,任地方官。在地方上,范仲淹不改忧国忧民的本性,多次劝谏宋仁宗克制欲望,不要铺张浪费。并且上书朝廷精简官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公元1049年,60岁的范仲淹被调任为知杭州。第二年,这一地区发生了大灾荒,史载“吴中大饥,殍殣枕路”。这也就是说当时的灾情异常严重,道路两旁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当时,范仲淹紧急调拨国库的粮食,募集民间的存粮来营救百姓。但这种做法显然还不够,无良商人囤积居奇,大量食不果腹的百姓选择离家流亡,就在这时范仲淹提出了三条救灾策略;

  1. 利用杭州人喜爱参禅理佛、比赛划舟的心理,让大家尽情游玩。另外,范仲淹也曾亲自出现在西湖之上,组织了大规模的划舟比赛。
  2. 范仲淹召集了大量食不果腹的民众,让他们翻修府衙、仓库,并且付给他们很低的酬劳。之后范仲淹亲自拜访那些囤积了大量粮食的寺院,告诉他们现在的工人工资非常低,可以趁机让这些人为寺院修建住宅房舍。主持们一看有利可图,于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纷纷雇佣廉价劳动力。
  3. 对付那些故意囤积居奇的无良商人,范仲淹把他们召集起来说:“你们应该联合起来把粮食价格再次提高。”商人们一看有官府牵头,于是经过商议,联合将粮食价格提升了很多。



范仲淹做完这几件事后就回到了府衙,静静地等着结果。结果在此期间有人弹劾范仲淹整日游山玩水,而且还在荒年大兴土木,不顾百姓死活。

范仲淹收到朝廷的斥责后,向朝廷上书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原来,组织划舟比赛和庙会是为了增加旅游资源,让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获得收入。府衙、寺庙大兴土木是为了稳定流民,让他们不至于流浪,据说当时为官府和寺庙做工的人达到了数万以上。

最后说说让奸商们涨价。当时这些奸商果然想着趁火打劫,所以把米价调整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地步。但此时周边没有受灾的地区听说了杭州粮食价格昂贵,可以乘机赚他一笔,于是纷纷带着自己城市的粮食来到了杭州。

结果,大量的粮食来到了杭州,一时间粮食多如牛毛,很多人瞬间傻了眼。货到地头死,最先抛售的就是外地的粮食。就这些形成了连锁反应,一时间,粮食价格迅速平抑。



范仲淹的三条计策非常独到,可谓是看透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也明白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道理。如果不知道范仲淹所处的年代,或许还以为他是现代人呢。

第二年,灾荒度过之后,吴中地区只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也都非常感激范仲淹的政策。朝廷得知之后,也表彰了范仲淹。

最后说一下,这个故事从侧面反应了一个问题,百姓们都无以为继了,为何那些占山化缘的和尚竟然与奸商一样拥有大量财富和粮食?不得不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


我是越关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历任陈州通判、苏州参知政事等职务。他的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百世,至今激励着人们。

范仲淹两岁时死了父亲,他父亲从前是个小官吏。

没了顶梁柱,范家很快陷入了困顿,一日三餐难以为继,母亲谢氏只好抱着幼子改嫁一朱姓男人,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yue)。

讲真范仲淹的童年并不幸福,在古代,“为人继子”不是光彩的事,这促使他18岁时离家求学。

寒窗苦读八年,26岁的范仲淹在“京试”时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了仕途。

一个成功人士其奋斗史大同小异,无非是宦海沉浮,要么中途搁浅,要么平安落地……

范仲淹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在他50岁出任杭州知府时,正赶上闹饥荒,当时城中米价飞涨,老范上任后,非但没有控制米价,反而下令米商抬高价格,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老范的举动让城中百姓十分不解,认为这是范仲淹“官商勾结”要牟取暴利,其实这都是误解了老范,范仲淹是一个清官,他不可能乘机鱼肉百姓。

原来他要利用市场经济把米价降下来,这就涉及到了经济学。

大家知道“奇货可居”的道理吧?物以稀为贵,由于闹灾,杭州一带地里的农作物减产,以致造成了米价疯涨,达到了一斗米100文的天价,原来不过一斗米50文,涨了近一倍。

其实这和现在的猪肉价一样,由于各种原因,市场猪肉奇缺,从15元一斤长到了现在的30元,也是长了近一倍。

国家面对这种情况,果断紧急外调大量的猪肉,用平价猪肉来降低猪肉价格,这就是利用“货多价贱”的办法。

范仲淹面对的也是这个问题,不过古代不像现在有能力大量调拨物资,范仲淹只能利用米商“协助”朝廷来完成这项任务。

范仲淹暂时提高米价,把原来居高的米价再次提高,这无疑刺激了外地米商往杭州运输小米的积极性。

随后大批小米到货,米商也知道奇高的米价不正常,知道高位不会持续太久,所以都想挣热钱急于出手。

这时朝廷调拨的救灾粮食到位,朝廷小米平价出售。外地米商为了收拢资金不得不降价出售。

市场规矩向来是“追涨杀跌”,只要开始降价,商家都怕被高位套住,于是你降我也降。

此时范仲淹把米价调控到正常价后止跌,总要让商人有一点利润可图,否则谁还运来小米呢?这样一来,商人的暴利被打压,外地的平价米源源不断运来,米价得以稳定。

范仲淹用他的经济头脑,用市场规律把小米价格降了下来,灾民们交口称赞范仲淹是清官。


秉烛读春秋


北宋是一个商人的社会,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数百个小饭在那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在这其中,我听过的一个历史故事里面,就是对北宋这种商业模式最好的诠释。

那就是范仲淹救灾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家和文学家。他曾经有一个故事可以说让当时很多的政治家奉若经典,那就是有一个灾区闹了饥荒,范仲淹前去救灾,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范仲淹命令灾区的粮价提高。

所有人都认为范仲淹只不过是想临时捞一把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却引来了不同的经济效益,就是周围的量是充足的区域,他把自己的粮食运输到量价比较高的灾区进行贩卖,结果导致灾区的粮食陡增,此时灾区粮食供不应求,灾区粮食的价格也就下降了。

有人曾经质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那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点,北宋是一个商人的社会,商业体型发达,而且北宋的商业贸易中的关税是重要的税收,也就是说,灾区发生饥荒,商人把粮食从其他地区运送往灾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点,有人说北宋救济灾荒的时候没有赈灾吗?灾区爆发这么大的饥荒呢,很显然,当地的粮食已经不够吃了,只能够从外面运,但是,外面运的粮食也得自己吃啊!就算是要给赈灾粮食,那也不可能完全的把这个地方的灾民给喂饱,有了粮食的空缺,等于原本只需要养活40万人的粮食,现在需要养活80万人,粮食是固定的,每年只能生产那么多,那多余的粮食也不可能全部用在救灾,(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所以灾区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不可能全部用赈灾粮时来代替,如果真的够用,那古人赈灾的时候就不市施州了,而是直接给饭了,而是给一部分的钱才和粮食,粮食是由中央直接掉发的,而钱财则是交给这些赈灾的官员去附近的百姓,居民家里的存粮,或者附近官府去购买,所以当地的粮价和政府发放赈灾粮食是有直接关系,粮食的价格高,那自然发放的赈灾款项也就那么多,买到的粮食也就越少,能救的人也就越少。

也就解决了第三个疑问,也就是范仲淹如果想要提高粮价,那必须得有人帮他把这个粮食的价格给提升上去那就需要做到囤积货物,囤积粮食。范仲淹手里拥有着赈灾粮,审核赈灾款项,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做了这件事情以后,范仲淹甚至是在中央受到了某些人的弹劾,说他此举为祸一方,但是要问这件事情对与错,你去问问灾民的肚子到底要不要吃饭!我相信在失去了范仲淹的手段以后,这些灾民估计饿的想吃你!


漩涡鸣人yy


其实,范仲淹的这个做法和股市里的坐庄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做法相同而目的不同。股市里的庄家坐庄是为了拉升股价,在股价低迷的时候大量买进股票,然后高抛获利,范仲淹则是为了杭州城的百姓,先通过行政上的手段,利用政府的现有资金大量买进市场上的大米抬高价格,吸引大量的米商进场,造成供应大幅增加,这个时候又不计成本地抛售之前买进的大米,造成价格大幅下跌,从而压住了当时杭州城的米价,让灾民渡过了灾荒。

▲范仲淹的做法与股市坐庄一样,只是目的不同

股市里的庄家坐庄是为了赚钱,而范仲淹不是为了赚钱做的这个事情,两者目的不同,只是手段相同而已。

范仲淹治理灾区的经过,充分利用了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

其实这个过程很多史书都说了,基本就是范仲淹在杭州任职的时候遇到了灾荒,很多百姓没有吃的,当地的大米也涨到了每斗120文。面对这种情况,范仲淹很聪明,他没有用行政的手段去压低粮食价格,因为这样做是无效的。


为什么无效呢?举个例子吧,津巴布韦的通胀大家应该知道吧,发行货币的面额已经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后面有多少个零我也不想数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数数看。

▲津巴布韦货币

通胀严重的时候,当地商店卖的商品价格非常贵,政府为了控制物价强行命令商家压低价格,这个政策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但是价格压低之后,商家不卖了。为什么呢?因为商家卖了就亏本,与其亏本,还不如不做生意。如此一来市场本来还有一点供应量,结果就造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商品价格是压下来了,但是没有商家供应商品。

其实通胀说白了就是货币多了,商品少了,而这种商品大家都要买,如大米这样的,每天都要吃,大米数量有限,所以大米价格就上涨。如果范仲淹强行命令商家降低价格,那么价格是会下去,但是商家也不会供应大米,因为卖了大米他就亏了。不压低价格的话,虽然大米贵,但市场总还是有供应的。压低了价格,虽然大米会便宜,但是市场上也不会有大米的供应。

所以范仲淹是透过现象看到了事情的本质,用市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怎么解决呢?就是利用政府现有的资金在市场上大量买进大米,这样就造成了市场大米价格飙涨,从120文一升涨到了180文一升。

在大米价格上涨之后,周边的商家听说杭州的米价到了180文一升,便纷纷跑到杭州来销售大米。因为赚钱,因为利润,所以商家自然会趋之若鹜。等到杭州大米供应充足的时候,范仲淹便大量抛售之前购进的大米,并且是不计成本地抛售。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下子出现了巨量的供应,杭州大米的价格便瞬间跌落,最终把大米价格稳定在了100文一升的水平,如此一来杭州的百姓就有了饭吃,灾情也得到了缓解。

这种做法虽好,但在古代不会常现

这种做法确实非常好,能够稳定米价,使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但是这种做法在古代也不可能常现,因为要做到压低米价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关键是执行这个政策的人必须是一位道德高尚,且一心为民的人。

要知道在古代基本还是贪官居多,如果执政这个政策的人是个贪官,那么只会让老百姓受更多的苦。贪官完全可以在市场价格为120文一升的情况下大量买进,炒到180文一升的时候禁止外地商家进入杭州,由此就会造成杭州的米价不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低吸高抛。

也就是说,如果执行这个政策的人道德有问题,那么老百姓只会更苦。

比如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曾经任用过一位贪官掌管市易司,市易司是做什么的呢?就是在市场上物品价格平稳的时候购进市场上的物品,如果市场上物品价格出现大幅上升,则抛售之前购进的物品以平稳物价。

▲王安石用了太多的贪官,以至于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所以市易司设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位贪官掌管市易司后,强行购入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商品,连针线、水果都不放过,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他在购入商品的时候给的价格非常低,比市场价格还要低很多,搞得市场上的商家基本全部亏损倒闭。在市场价格上涨的时候做起了几乎所有的生意,物价也被他抬的非常高。以至于一个政府部门做起了杂货摊、水果摊、夜市一类的生意。本来是为了老百姓的一个好政策,结果变成了恶政。

所以,范仲淹的做法,也只有范仲淹这样的人去做,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只是他这样的人,在古代社会中实在是太少了。


老威观史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颇为后世称道!而"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却成为后世封建士大夫为官的一个行为标准。



今天不谈思想家与文学家的范仲淹,只说说他利用商人逐利的特性,作出了的、一个颇为人赞赏的、利国利民的动作!

范仲淹在任时,某年遇到了灾荒。唯利是图的米商们趁机纷纷哄抬物价,引得达官贵人和平头百姓们争相抢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不加遏止, 最后必然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范仲淹并没有如平常人一样下达行政命令,再利用地方官府的力量强压米价。他审时度势后,反而令米商们在当前已经是高价的基础上再涨几倍。 米商们当时一头雾水,但思前想后此举对自己无害,也就乐于奉命执行了。



头几天还能盆满钵满的,可接下来市场发生的现象令米商们发懵了: 原来,附近周边城市的同行们得知范仲淹所在城市的米价如此之高,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得他们雇佣人工,将大米打包,又一车车地送入范仲淹所在的城市。

随着商品大米的不断涌入,范仲淹所在城市的大米供过于求。大米堆积于山,再也卖不出高价了。 这下轮到米商们焦头烂额了,如果再运回去,高昂的物流费用又会增加大米的成本!怎么办?



万般无奈,这些米贩子只得将大米以低价卖给老百姓,这样,范仲淹所在城市的米商们也只能降价出售囤积如山的大米了,如此以来:政府没费吹费之力,就使得老百姓平安度过了一个灾年。老百姓自是赞口不绝!

范仲淹的计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摸透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掌握了市场的规律。第二年,灾荒过后,吴中地区只有杭州即范仲淹所治城市平安无事,没有百姓流亡,朝廷获知后,还表彰了范仲淹。


希望星晨58298869


古代闹饥荒时,国家一般会采取调取国库赈灾的方式去缓解一方灾害。但又因为那时的监督机制并不严谨,如果碰到贪官想从中趁机捞取油水,那最后能分到百姓手上的赈灾银两基本上是所剩无几。

政府帮不了百姓,民间米商又趁机哄抬米价,这令可能并不是很严重的灾荒愈演愈烈。而这个时候,范仲淹居然下令让米商们都抬高价格,而这一举措为何又会受到灾民们的称赞呢?今天就让有书君和大家分析分析吧!

一,抬高米价的首要原因是让灾区的大米供货有足够的保障

灾荒来临,按理说,即使不用范仲淹出面,唯利是图的米商们肯定也会抬高米价的。

但因为范仲淹的出面,使得原本不打算进灾区做生意的米商们也纷纷赶来。甚至有一些山高路远的米贩,看到同行们都往城里进发。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惜花费高昂的运输费都想挤进来分这一杯羹。

这样一来,原本大米资源匮乏的灾区供货一下子得到了保障。所以,范仲淹严令所有的米商都把米价抬高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先让市场上的大米能够满足灾民们的需求,最好是多于灾民们的需求。

二,当供过于求时,大米价格就会被迫下降

上面我们已经知道灾区的大米已经有足够多了,等到大米多到供过于求的时候,米商之间的竞争力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强。

为了让自家的大米能够销售出去,米商们开始慢慢降低价格销售。即使这个时候出现了想打道回府的米商,考虑到运输成本,也不得不选择和同行一起降价出售。

这样一来,原本想大发横财的米商就发现自己其实上了范仲淹的当。他们忽略了市场开放之后,因为供大于求,价格就会被迫下跌的关系。盲目跟风,最后还可能落下亏本的下场。

而此时,闹饥荒的灾区里,百姓们不仅能用比平时还要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米,还可以多家挑选,选择质量上乘的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范仲淹勒令全部米商抬高米价,还受到灾民们赞不绝口的原因。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经济学方面的事有时候很难通过道德去解释。在传统的道德说教中我们总是被灌输一种思维,那就是当大灾荒来临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开仓粮赈灾民。这也是很多文人一力吹捧的,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灾荒都要开仓放粮阴。灾荒所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生的原因,造成后果影响等等都有不同。针对不同的灾荒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解决。范仲淹面对那一次特定的灾荒下令抬高价格,最终解决灾荒。而且灾民对范仲淹更加敬重,就说明了一切。经济学的事情要遵循经济学的规律,而并非一味的靠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仁德等去解决。



历史上对于这次灾荒的记载是发生在北宋公元1050年。当时杭州遭受旱灾,粮食的价格暴涨,各地的奸商都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在这一时刻范仲淹非但没有开仓放粮也没有打压粮价,反而将官府可以调用的物资一律涨价与各地奸商共同角逐。始终比这些奸商涨价多1至2成。同时将杭州缺粮的消息尽可能的广泛发布给所有临近省份。不仅如此范仲淹还在受灾的地点附近相应的城市举办一系列的娱乐活动。由官府砸钱,进行全民娱乐。这在当时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非议,但是不久短期暴涨的粮价被迫下跌,大量的外地粮食涌入杭州。地方缺粮的问题,由此解决。



而那些想要通过国难发财的奸商损失惨重。不仅如此政府砸钱,所举办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很多周边失业的工人以及农民的生活现状也得到缓解。那么为什么范仲淹这么匪夷所思的做法可以解决灾荒问题呢?这除了范仲淹自身的胆略之外。还要关注当时北宋以及杭州地区的社会现实才能给出答案。首先杭州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是农业工商业,以及海外贸易也十分繁荣。正是由于经济发达杭州附近地区才可以有能力去承担粮食价格短期上涨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当然,这只是短期内,长期上涨不论是哪一个城市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也正是由于杭州的工商业发达所以范仲淹才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去调控市场量价。



因为在当时大部分的社会资源都在城市,相反,在北宋时期的乡村老百姓的生活普遍过的比较困苦。这主要是北宋时期的土地政策决定的。在北宋一般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占有土地,是土地的所有者,客户是承担劳动的主要劳动力,是主要的被剥削者。这解决了农民起义问题,两宋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北宋政权消除了因农民起义而导致的全国性的政治混乱,但同时这种主户和客户分类的政策导致土地兼并不受控制。所以农民大批量的损失土地成为流民被迫到经济和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去谋生。比较类似于英国资本主义出去的圈地运动。与此同时,由于北宋长期存在财政危机,所以官府的赈灾能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



官府并没有足够的物资去赈灾,那么其中的经济规律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范仲淹抬高粮食价格反而大灾荒能够得到解决,还受到老百姓的拥戴呢?其实具体的过程是杭州粮价普遍上涨,而且速度迅速范仲淹立即命人向周边各郡县发出灾害信息,告诫杭州以及非杭州的所有商旅,杭州缺粮价格陡高,利润极大,周边的米商一些还没有加入发国难财而肆意提高粮价的行列,这些人往杭州大量运送米粮为了就是大砸一笔。但是随着大批量的物资运到杭州。杭州的价格瞬间下降了50%,虽然相比于平常年代,这一价格也是很高的,但是对于灾荒年代而言,哄抬价格谋暴利的可能不复存在。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经典的做空价格战,范仲淹大获全胜。毕竟如果政府决定开仓放粮那么政府必定为此出血,民众可以渡过危机,但是那些大商人也因此谋得民众和政府的巨大利润。一次两次可以,如果长期如此政府必定被大商人所掏空。不可能每一次的粮食价格战都有政府负责。而且范仲淹并非手里一点存粮都没有,这也给了范仲淹做空米家的一些资本。总之将市场由供需完全偏向供给,转为供过于求。只要有其中几家米商坚持不住率先出手,价格一发不可收拾。政府不仅不必为这些奸商兜底,而且也会谋得利润。这样做不仅政府在赈灾过程当中没有实质性的损失,反而还会获利。这种通过经济杠杆和做空的方式救济灾民。不得不说,是经济学中的一次经典案例。



当然,这种情况和方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建立在几个前提之下,第一闹饥荒的地点是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的地区。第二政府要有一定的粮草储备,得以做空粮食价格。第三,要有地方领导足够的权利,如果范仲淹受制于人,那么这种方式也是无法成功的。第四。大商人之间的联合还没有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还有一些人没有分到利益。当政府广泛宣传价格短缺,物资价格上涨时这些在垄断之外的有实力的大商人才能陆续进场,带来物资。第五,是闹饥荒的周边地区粮食存在盈余。第六政府的表面工程一定要做足。第七,地方闹灾,有一定的实力去承担短期的粮食价格暴涨和暴跌,此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总之,如果范仲淹不是对现实情况,杭州等地以及附近的经济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是不可能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