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將“九頭鳥”和湖北人聯繫在一起,一提到湖北人,即便是不熟悉湖北的外省人也會說上一句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但要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俗語意味著什麼,就連湖北人自己也說不清,是褒揚湖北人的精明幹練,還是貶低荊楚人的狡猾奸詐?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九頭鳥的由來和形象變遷

在如今的主流觀點中,九頭鳥起源於先秦時期楚人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關於九鳳的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九鳳即為九頭鳥的本源。

作為湖北人祖先的楚人,有著強烈的崇鳳情結,楚人始祖祝融也被認為是鳳的化身,《白虎通·五行篇》記載:“其神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鸞,即五彩斑斕的鳳)”,由此可見,楚人崇鳳,是源自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的一種民族風尚。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例如,屈原的《離騷》中寫到:“鳳凰紛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論語·微子》中,也有將孔子比作鳳的描述:“鳳兮鳳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也有楚莊公將自己比作鳥,立志“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但在秦漢大一統後,湖北人的身份從楚國人變成“中國人”,崇鳳的文化失去了民族土壤,九頭鳥與“九頭鳳”這樣的神鳥概念相剝離,變成了“怪鳥”,“壞鳥”。

失去了神性的九頭鳥,在秦漢後被人認為是不祥之鳥。例如,南梁宗懍(lǐn)《荊楚時歲記》中說到:“正月夜多鬼鳥度,家家槌床(chuáng)打戶、捩(liè)狗耳、滅燈燭以禳之。”《隋書·五行志》記載:“後齊孝昭帝即位之後,有雉飛上御座。中大同元年,又有鳥止於後園,其色赤,形似鴨,而有九頭,其年帝崩。”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明代繪本中的九頭鳥形象​

唐宋之後,不詳的九頭鳥最終演變成可以攝人心魄的鬼怪邪神。例如,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中說到:“鬼車,愛入人家攝人魂氣。或雲九首,曾為犬齧其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點血兒衣,取人小兒。”宋代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說到:“身圓如箕,十脰(dòu ,脖子)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每脰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

湖北人和九頭鳥的淵源

雖然先秦時期,楚人就有崇拜“九頭鳳”的傳統,但真正將九頭鳥和湖北人聯繫起來,卻是明代之後的事情。

最常見的說法則和張居正有關。明代神宗時期,吏治敗壞,百姓怨聲載道,為革除弊端,首輔張居正向皇帝推薦了九個監察御史,而這九個人都是湖北人,那些受到他們整飭的貪官汙吏對他們恨之入骨,於是就罵他們“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當然也有說法是,百姓以“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來歌頌湖北官員的精明能幹和剛正不阿,這也體現人們關於這句俗語在褒貶上認知差異。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繪本中的張居正形象

事實上,九頭鳥俗語起源於張居正改革並沒有留下明確的史籍記載,是一種類似於民間傳說的存在,在後世被應用。而從歷史文獻中可以確定的,最早關於“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記述來自於清末的筆記彙編《清稗類鈔》:“時人以九頭鳥能預知一切,故以之比聰俊者。後更轉以譏狡猾之人,而曰‘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蓋言楚人多詐故也。”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清末時期的武漢

由此可見,至早從清末開始,就已經有了“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俗語,並且帶有明確的貶義,這也恰好和“奸黃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漢川”的俗語相呼應。

進入民國後,在奸詐狡猾之上又增加了刁蠻好鬥的成分。例如民國學者林語堂

《吾國吾民》中寫到:“至漢口南北,所謂中華部分,居住有狂躁咒罵而好詐之湖北居民,中國向有‘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之俗諺,蓋湖北人精明強悍,頗有胡椒之辣,猶不夠刺激,尚須爆之一油,然後煞癮之概,故譬之於神秘之九頭鳥。”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民國時期的武漢

又如蔣介石在1932年大罵湖北官員搞內鬥時說到:“從前,北洋軍閥把湖北省當做殖民地,任意宰割,你們湖北人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現在,把省政府交給你們湖北人自己管理,你們不但不好好幹,反而相互攻奸,怪不得人家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湖北人真是難纏的很!”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民國時期的武漢

林語堂和蔣介石的說法雖有些地圖炮,但也從側面說明,當時湖北人的給大家的映像並不是很好。那麼,湖北人是怎麼變成他們口中的“奸詐狡猾”之人的?

人地矛盾對湖北人性格的影響

元末明初,湖北在長期的戰亂後十室九空,民生凋敝。為恢復生產,明政府開啟了大規模的移民計劃,即

“江西填湖廣”

隨著移民和人口增殖,到清朝中期,江漢平原的人口已經暴增至1800餘萬。人們為了生存,開始大規模的圍埦築堤,將原來的河灘湖泊變成耕地,加劇了江漢地區的人地矛盾。而越來越高的人口密度,也使得當地居民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張,人們為了獲得土地和生存空間,互相沖突的情況也越來越激烈。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江漢平原

而江漢平原作為長江流域洪水氾濫最頻繁的地區,成為各種矛盾的最顯著的地區。

頻繁的洪水不僅會衝回農田,也會為人們帶來新的灘塗和沃土,但因為制度和技術的限制,使得政府的土地登記完全跟不上洪水所帶來的土地變更,更無法為民間的土地矛盾作出另各方信服的處理。於是,每次洪災過後,人們都會為確定地權和湖權的歸屬,而陷入激烈的民間衝突,最典型的手段便是家族械鬥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枝江市馬羊洲上開墾的農田

除了械鬥之外,訴訟也是當地人爭奪權力的主要手段。清代以來,湖北人素有“健訟”的惡名,甚至為了贏得訴訟,不惜偽造證據,互相構陷,乾隆四十四年,湖北天門就發生了一起為爭奪田地,兒子親手殺死父親栽贓他人的案例。

除了爭奪地權湖權,為保護自己的田宅不受侵害,以鄰為壑也是司空見慣之事,甚至在個別行動中,地方官也參與其中。例如咸豐十年的荊江洪水中,北岸官員在北堤危險之際,悍然向南岸開炮,阻止南岸兵丁百姓抗洪搶險,導致南岸堤壩率先潰堤,而北岸卻在洪災中得以保全。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荊江分洪區

明代劉基在《郁離子》中記錄有這麼一則故事:有一種鳥,長有一個身體和九個頭,每當有食物時,八個頭會相互爭搶進食,互相攻擊,毛血飛濺,不僅吃不到食物,九個頭還因為互相爭食而頭破血流。劉基所描述的九頭鳥莫不是身陷人地矛盾中的湖北人。

新時代背景下的九頭鳥精神

新中國成立後,整個湖北的社會經濟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往不好的文化習俗開始被摒棄。改革開放後,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提起九頭鳥,人們由過去的揶揄和嘲諷變成了某種褒義。”

新時代背景下,九頭鳥被賦予了開拓求強、意志堅定、智慧聰敏的積極意義。有的企業和產品以“九頭鳥”冠名;有的報刊以“九頭鳥”為專欄;有的人以“九頭鳥”為名號。人們不再把九頭鳥看做不詳之鳥,而是接受九頭鳥,將九頭鳥當做新時代的吉祥之鳥,智慧之鳥。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某度地圖中搜索“九頭鳥”結果

而這種變化,在《辭海》的“九頭鳥”詞條中,有著鮮明體現。1936年版《辭海》中,九頭鳥詞條釋意:“九頭鳥亦名蒼鸆(yú);今喻狡猾之人為九頭鳥”;1978年版《辭海》中,九頭鳥詞條釋意:“傳說中的妖鳥。後也以九頭鳥比喻奸詐狡猾之人”;1999年版《辭海》中,九頭鳥詞條釋意改為:“亦名‘蒼鸆’、‘鬼車’,古代傳說中的不詳之鳥。後演化為迷信故事”,

到這時,九頭鳥已經不再具備“比喻奸詐狡猾之人”的功能。

湖北人為什麼會被稱作“九頭鳥”?

“九頭鳥”作為湖北人躲不開,抹不掉,揮不去的形象代名詞,湖北人選擇坦然接受和認可“九頭鳥”,並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樹立“九頭鳥”的正面形象。於此同時,湖北人也不會迴避九頭鳥文化中的負面部分,正視九頭鳥狡黠好鬥的缺點,並以此為鑑,知恥而勇,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傳承湖北人的文化,弘揚湖北人的傳統美德和人格品性。


-

九頭鳥詞義演變的過程及原因.汪遠勝

九頭鳥的來龍去脈及其與湖北人的瓜葛.任劍麗

從文化視角探討九頭鳥形象對湖北人形象塑造的價值.袁紅,王英哲

“楚人崇鳳”心理的民俗學釋讀,從“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說起.田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