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所谓“谋士”,即为以谋取士,用自己的智谋为王侯霸业服务,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理想。

“谋”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

对于谋士自己来说,“谋”是一种保护;

对于他的主公来说,“谋”是一件武器;

对于他的敌人来说,“谋”则是一把利剑;

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谋”是一种境界。

谋有五层境界,层次越高,谋略也就越深,而能达到第五个层次的人,我们就称之为谋士。

而在三国中就有那么十位顶级的谋士,是可以谋定天下的谋士!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我的上一篇文章讲到了三国十大谋士的后五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十大谋士的前五位:

注:内容有点多,建议大家可以先收藏后观看):


No.5 荀彧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从名到字都美好优雅到无以复加,史书中的“为人伟美”,碑文上的“瑰姿奇表”,诗词中的“荀令衣香”,纵是比之弦误顾曲的美周郎,抚琴广陵的嵇叔夜也不逞多让。

他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究竟重要到何种程度,放眼三国,也许只有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比。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

荀彧出身名门,少时便被誉为“王佐之才”,后来在四世三公的袁绍手下任职,袁绍为人能折节下 士,素有威名,将荀彧奉为上宾,再加上高贵的出身,看起来确实是个值得追随的主公。然而荀彧却在袁绍势力最盛的时候预料到了他的败亡,一眼看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又是宦官之后的奋武将军曹操,在世人不解的目光和叹息中,放弃了势倾天下的袁绍,投靠了相较之下几乎一无所有的曹操,从此改变了这位乱世奸雄一生的命运。

荀彧长期坚守在曹操的后方,极少亲临战场,这种坚守使得转战四方的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

兴平元年,恐怕是曹操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年,纵是后来赤壁惨败,退走华容也未必有这般狼狈,那一年曹操的合家老小俱被陶谦手下大将张闿所杀,曹操切齿拊心,痛心疾首,率领大军风樯阵马地冲入徐州报仇,前方战事还没个结果,后方兖州他最信赖的朋友张邈和心腹谋士陈宫竟连和吕布一起背叛了他。

曹操大军在外,留守兵少,督将大吏又多与张、陈二人同谋,一是兖州诸城皆闻风而叛, 眼看曹操便要落入进退不得,无家可归的境地,却是年轻文弱的荀彧挽狂澜于既倒,驰召夏侯惇, 夜诛谋叛者数十人,终使情势安定下来。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城中情势稍稳,豫州刺史郭贡便带着数万大军兵临城下。传言郭贡与吕布同谋,城破人亡便在眼前,众人皆惊恐万分,惟有荀彧镇定自若,郭贡请荀彧出城相见,荀彧凛然无惧,欲只身赴会。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夏侯惇担忧不已,劝道:“君,一州之镇也,往必危,不可。”荀彧却淡淡说道:“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言罢,即只身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谈笑从容,没有半分惧色,心知鄄城难以攻夺,不日便退了兵。

荀彧不会武功,但是他谦雅言谈之间的勇决果毅,却是千千万万的虎贲骁将也难以企及。这文弱儒生手无寸铁,于数万敌军之中只身会见郭贡,不但神色自若,全身而退,更保全了鄄城,真可称得上是“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了。

虽然荀彧比曹操小七岁,但曹操却将他视为师长,敬重有加。两人的关系,可以用钟繇的一句话来概括:“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 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

曹操麾下谋士如雨,机变无方者不乏其人,曹操与他 们君臣相处得也非常融洽,但其他谋士再如何智计百出,也只是“

受命而行”,出谋划策,惟有荀 彧不同,在荀彧面前,曹操恭谨谦卑得像个向老师求教的弟子,虽然常年征战在外,但无论军国大事,必写信向后方的荀彧请教。

究竟是怎样非比寻常的智慧,使荀彧在英才济济的曹营中卓异独秀,受到一世之杰的曹操如此的敬重呢?

荀彧的智慧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看破世事,洞察人心

这个人智慧如神,他能在一个人最势盛的时候睹见他的败亡,强盛如董卓、袁绍,名重如审配、逢纪,聪明如田丰、许攸,勇猛如颜良、文丑,无一能逃过他的预言;他亦能在一个人籍籍无名的时候预见他未来的辉煌,当年的曹操在各路诸侯中尚是人微言轻,而荀彧投靠他之后,却一点一点帮他握住了整个天下。

曹操麾下最重要的几个谋士几乎都是荀彧所引荐——荀攸号为谋主,郭嘉鬼谋百出,陈群治世大才,司马懿通权达变,华歆、钟繇、王朗位列三公,等等诸人,不胜枚举;他还能洞察这时代的走向,众人茫然时,他成竹在胸,众人冒进时,他清醒自若,众人绝望时,他于必 死之地窥见生机,他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却不绝不袖手旁观,而是指引着曹魏集团顺势而为,终而统一北方。

曹操曾在为荀彧请功的表文中说:“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

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有着荀彧的智慧。当乱世烽烟四起,天子颠沛流离时,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从此曹操征战四方,以顺讨逆,名正而言顺;当世人皆以为袁绍不可战胜的时候,是荀彧对曹操 说:“公有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官渡之战,当曹操粮草将尽,欲退还许昌时,是荀彧对他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官渡一战曹操克平四州,威震天下。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多少次“以亡为存”,多少次“以祸致褔”,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而从无野战之功的荀彧,也确实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曹操多次向皇上上表为荀彧请赏,荀彧固辞,他便一封一封地写信去劝,甚至欲表荀彧为三公,荀彧前后十让,曹操才不再勉强。

最难能可贵的是,荀彧不但谋略绝世,功高无俦,品行更是洁白清皓如梅上初雪。当天下崩乱,汉道凌迟,当“兴复汉室”变成不怀好意的口号,当仁义道德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当人们的信仰只剩下力量与权谋,还有这么一个人——他行走在鲜血与白骨之上,周旋于阴谋与杀伐之间,以济世 弭乱、匡扶汉室为己任,他的每一计每一策,从不以毁灭什么为目的,而是站在汉室和黎民的立场上,以仁义为先,将混乱的局势理得清清楚楚,宛若深沉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正义和光 明的位置。他让那些对世情绝望的人瞿然一醒,原来仁义也可以有这样的力量!

荀彧的一生,还是袁宏在《三国名臣赞序》中概括的最为恰当:“文若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 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故委面霸朝,豫谋世事。举才不以标鉴。故人亡而后显; 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虽亡身明顺,识亦高矣。

荀彧无疑是曹魏势力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谓之:王佐之才!

No.4 司马懿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生于汉灵帝时期,179年,黄巾起义的前夜。我一直觉得无论无论是乱世还是治世,最稳的就是普通司马家祖一样的地方大族,河内司马氏,是世家大族,自汉初司马卬开始就稳稳的落户河内郡。有知识、有实力、有人脉、有声望,只需要观望一个好时机出手就是了。司马懿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司马懿二十二岁时,即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当时还是司空,打算征召司马懿到府中任职。这个时间点是:曹操刚刚在官渡击败袁绍主力,而退回冀州的袁绍尚未病逝。有理由推断,此时曹操拉拢司马氏的原因之一是想通过有效拉拢地方大族势力,进一步稳定后方局面,为他接下来攻取河北,提供更稳定的后方环境,司马懿个人声望则是另一方面。不过,司马懿拒绝了征召,从他的考量,可以看出他三思后行的处事风格:

  • 不愿意屈从阉宦之后,这一点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绍接近,世家大族对此时的曹操普遍持鄙视态度。
  • 朝廷已经被曹操控制,投入曹操阵营,就表示站在了汉王朝的对立面,司马懿还打算观望,以待大环境进一步明朗再做决定。

另外,司马懿拒绝曹操征召的方式也显现出他能坚忍、处事果决的一面,这部分放在后面描述。总之,出身世家大族的司马懿处事谨慎,心思缜密,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几乎看不到他冲动或者情绪外露的时候。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可能如此的深沉性格,也是大部分人反感司马懿的原因,城府深沉之人,连靠近他都会觉得寒气逼人。

而且司马懿对于战争的敌我形势分析常常十分准确,从他的几处实践表现来看,甚至恍惚有一些郭奉孝的影子: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就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由于都城许县距离前方襄阳战区太近,附近众多郡县叛降关羽的缘故,曹操有了迁都河北的想法。

此时司马懿进行了劝阻,理由是:

  • 先前关羽能够围困襄阳曹仁、水淹于禁、斩杀庞德,都只是凭借天时,并没有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 如果迁都就是向关羽示弱,那么整个荆州、江淮地区都会人心浮动。

并且给出了抵御关羽的方案

  • 江东孙权对于关羽势力坐大一定会深感不安,可以联合孙权牵制关羽,那么樊城的困局就得解了。

以上司马懿的两方面分析,从后来的发展来看,都得到了印证。就在曹操病逝,曹丕刚刚即为后,司马懿又展现了他准确的判断力:孙权带兵向襄阳地区进发,多数朝臣建议曹丕放其襄阳、樊城,这可能是基于先前关羽给襄阳造成了巨大破坏有关,但是司马懿认为:

  • 孙权刚刚得罪蜀国,此刻他更希望和魏国结盟共同抵御蜀国。
  • 襄阳是连接南北的水路交通要道,不能轻易放弃。

但是曹丕还是选择放弃并烧毁襄阳,结果和司马懿的判断一致,曹丕后悔不及。我个人认为,孙权之所以此时兴兵,主要目的应该是向曹丕炫耀兵威而不是和魏国结仇,显现他在荆州地区的战斗力,以便为不久之后同魏国谈判结盟增加筹码,毕竟,

能战才能和。从以上可以看出,司马懿具备对于战前对于敌我双方敏锐的判断力

魏太和元年(227年),发生了司马懿与孟达新城之战。司马懿八日擒孟达。

司马懿的策略是,假意安抚迷惑孟达,调兵不上报洛阳先斩后奏。不过此策略也存在明显的风险:

  • 一是私自调兵没有上报朝廷,司马懿充分发挥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也是孟达始料未及的,他估算司马懿从宛城向洛阳请命往返,加上从宛城进兵至新城共需约一个月,因此认为自己有充足的时间考虑策略、构建城防。
  • 二是数日之间急行军千里,不顾兵家“ 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 ”的大忌。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新城位于襄阳上游,可以顺汉江之下威胁襄阳和樊城,蜀汉彻底失去新城,是一大重要损失。从此蜀军出川,就只有从汉中北上这一路了。在诸葛亮逝世后,蜀大将军蒋琬曾计划出水路夺取上庸、新城等地,但因为此计行险,被群臣反对。

再就是抵御蜀军。诸葛亮和司马懿在陇右斗智斗勇的战争经过历来为大家津津乐道,分别是诸葛的:

  • 第三次北伐太和三年(229年)
  • 第四次北伐太和三年(231年)
  •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青龙元年(233年)。

在第五次五丈原之战中,司马懿以“ 坚壁拒守,以逸待劳 ”的策略,同诸葛亮相持百余日。使得诸葛亮恢复中原的愿望落空,这是英雄的末路,大汉的终结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有一段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晋书 · 宣帝纪》(个人觉得这是晋书黑诸葛亮的)

从结果看来,蜀军在远离后方补给,仍然坚持要同魏军相持百余日的策略,其灵活性确实有待商榷。

平定辽东。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率领四万步兵从洛阳出发,经过四个月抵达辽东,准备讨伐公孙渊。战争过程不细说了,这其中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公孙渊听闻魏军到来,曾求救于孙权,孙权派兵援助并发表了一番对司马懿用兵能力的赞叹:

  •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公孙渊)忧之

意思就是,我听说司马懿极善用兵,我为老弟你深深感到担忧啊。以上战场事例都是司马懿精湛的战略和战术思想的重要体现。

最值得称赞的便是司马懿的远超常人的忍性。

前文提到司马懿拒绝了时任司空的曹操的征召,而他采取的策略是;

  • 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竟然使得曹操相信了他。除此之外,为人熟知的是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更是把最佳演员的一面展露无遗。司马懿自正始八年(247年)五月至政变前嘉平元年(249年)正月,一年多的时间一直装病:

  • 形体表演,衣服都拿不起来了,粥喂到嘴里都会流出来。
  • 语言表演,故意把“ 本州 ”听作“ 并州 ”。

可见表演功底出神入化,最重要的是,曹爽信了

深以为不齿的阴毒和嗜杀,且置信义若无物。在政变中,司马懿顾忌曹爽可能会带小皇帝孤注一掷,因此首先对曹爽进行许诺安抚,只是免官,更指着

洛水发誓,不久曹爽兄弟被夷灭三族,也因此曹真断绝了后嗣。

司马懿使用的是彻底抛弃政治信义的手段,这并不高明,只要做人无底线,大部分政客都可以做的到。被司马懿诓骗的当然不止曹爽一人,还有" 淮南一叛 "的王凌。嘉平三年(251年),也就是吴国大皇帝孙权病逝、做出相应防御部署的前一年。王凌意图趁此机会,以攻伐吴国为名,获取淮南地区兵权,但是当王凌在意识到无法铲除司马氏之时,也像曹爽一样,听信了司马懿" 赦免 "的允诺,结果可想而知。

除了不讲信义之外,更让人值得唾弃的就是司马懿极其嗜杀(得胜后耀武扬威的杀戮,不是战争过程中)的一面,以下是司马懿灭族记录:

  • 攻破东北人公孙渊的襄平城后:
  • 既入城,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把近万具尸首堆积在一起,炫耀自己兵威的“ 景点 ”)。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 高平陵诱降曹爽后:
  • 於是收(曹)爽、羲、训、(何)晏、飏、(丁)谧、轨、胜、(桓)范、当等,皆伏诛,夷三族。
  • 俘虏王凌后:
  • 收其余党,皆夷三族。

甚至司马懿的后人,东晋明帝司马绍对此种种的深以为不齿,王导为晋明帝讲述晋王朝的创业历程后:“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 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其实这也代表了后世对司马懿做法的否定态度。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但不可否认,司马懿是一位权谋手段及其高明的谋士!


No.3 郭嘉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这是曹魏势力谋士中最厉害的一位了,坊间更有传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很多人都喜欢拿郭嘉和诸葛亮对比。《三国志》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计,优于将略。”

很多人则认为郭嘉才是三国里的最强谋士,“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这是史书给郭嘉的评价;在我们看来抛开治民理政,单就出谋划策而言,作为顶级谋士的郭嘉是强于诸葛亮的。

郭嘉少时已聪明过人,展露出惊人远见,预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二十岁)之年便隐居不仕,秘密结交豪杰,因为他少与世俗交往,所以知道他的人不是太多。

21岁时,他投靠当时树大根深、名满天下的袁绍,通过短暂相处,他看穿了“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的袁本初干不成大事,便离开在家赋闲六年。

建安元年曹操帐下重要的谋士戏志才去世,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便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军事参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攻决定拔除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腹背之敌,率大军把吕布围困在下邳,但是吕布坚守不出,曹军一时无可奈何,准备撤军。郭嘉临机决断,认为吕布有勇无谋,不久之后便会力竭溃散,丞相只需坚定破城决心就可拿下吕布。于是曹军合力攻城,并决堤水淹下邳,几日之后便擒杀吕布于白门楼。

建安五年,曹操决定消灭徐州的刘备,但是又怕袁绍趁机发难,腹背受敌,正当犹豫之时,郭嘉认为袁绍优柔寡断,必不敢轻易进攻;而刘备占领徐州不久,人心未稳,我们必定一击即溃。于是曹操举师东征,大破刘备,并俘虏了刘备的妻子,还擒获了大将关羽。

到了最精彩的要数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势力和实力都大大超出曹操集团。曹军与袁绍相持不下,这时江东孙策又准备发兵偷袭曹操的大本营许昌,一时间曹军内部人心大乱,不少人甚至文武高层都暗中和袁绍通信,随时准备反水投降。是“准确”预言孙策的死,郭嘉认为孙策轻行无备,虽有十万之众,无异于匹夫独 行,且又得罪了很多江东得人心的豪族,若其中有人为主报仇,一两个刺客即可初次心腹大 患。事情果然如郭嘉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而郭嘉也因为这一“神奇”,近乎算命般的预言被 大肆吹捧。然而,正如裴松之在裴注中所言: 又本传称嘉料孙策轻佻,必死于匹夫之手,诚为明于见事。然自非上智,无以知其死在何年 也。今正以袭许年死,此盖事之偶合。 郭嘉并没能言明孙策何时被刺杀,对于曹操当时争分夺秒的局势来说,这样泛泛而谈的预言作 用又能有多大呢?倘若孙策并未在曹操在北面和袁绍对峙,许昌极为空虚的当口被刺客所杀, 那曹操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而曹操之所以毅然和袁绍作战,也并非主要因为郭嘉的这 一“远见”,而是不得不然,在袁绍大举行动之际,曹操必须全力迎战袁绍,即使江东真的有 什么行动,许昌这个后方重地,也有荀彧掌管,不至出什么大乱子。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最著名的也就是郭嘉遗计定辽东:

郭嘉在临死之前,建议曹操轻兵兼进,趁二袁立足 稳,掩其不备,迅速击败草草联合起来的袁氏兄弟-三郡乌桓联军。事情的进展和郭嘉的预测 一样顺利。不过,我们细查这次行动,就会发现,首先,曹操大军直入辽东,远离后方,许昌 空虚。可以说,曹操是冒着奇险进行这次行动的,因此思虑重重,曹操并非没有想到快速进 兵,但作为首脑,他需要考虑全局,郭嘉的说辞只是坚定了他冒险的决心,这就是所谓“

臣策未决,嘉輙成之”。第二,快速消灭乌桓的战绩,并不很值得称道,这是因为:三国时期的乌 桓,非常弱小,袁绍之前,长期是刘虞的附庸;被袁绍快速消灭的公孙瓒,也曾大破数倍于己 的乌桓,可见当时乌桓的实力孱弱,迅速击败这样一个敌人,在军事上并非一个值得大书特书 的成就。

郭嘉又是一位少年才俊,由于特别年轻,曹操本来是打算留下来辅佐他儿子曹丕成就帝王之业的首要人选,然而天妒英才,他38岁时英年早逝,病死于军师祭酒(首席军师参谋)任上。

相对于早操早期的谋士如荀彧、荀攸等人,郭嘉实际上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资历比前者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后来崭露头角,已经成了曹操后期的首席谋士,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如果说曹操对老成持重的荀彧、荀攸等人多了一份“敬”的话,对年少却心意相通、无话不谈的郭嘉则多了一份“爱”在里面。曹操与他行则同车,坐则同席。

长年征战生涯中,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切磋,见机行事。曹操手下纪检官员陈群曾因郭嘉行为不够检点奏了他一本,不料曹操表面上虽然蜻蜓点水式的批了郭嘉一下,依然让郭嘉优哉游哉,甚至曹操还暗地里为郭嘉一如既往的生活作风喝彩。

曹操曾撰文哀悼他:“故军祭酒郭嘉,…体通性达。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并多次称赞他:“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可以看出,曹操与郭嘉几乎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用现在的话说,郭嘉无疑是曹操的最好代言人。况且他每遇大事,都能侃侃而谈。脉络清楚,义正辞严,声振寰宇。

演义中,曹操与袁绍决战前夕,曹操正踌躇自己实力不济时,郭嘉随口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奏。他一连举出十条理由来证明“公有十胜,绍有十败。”郭嘉的分析极具说服力,振作曹军士气的同时,实际上帮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我们看一下郭嘉总结的这十个方面,从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到个人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诸多因素,这些都是关系战役成败的关键。

这个总结天生就是一篇锦绣文章,虽然不乏对曹操的溢美之词,但是更多的符合事实,切中肯綮,逻辑井然,自成体系。最重要的是,完全道出了老板的心声,酣畅淋漓,十分合意!

正因为郭嘉是曹操后期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的郭嘉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当时郭嘉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曹操哭着向其他谋士说:”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记载:“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

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一辈子天纵英才、自视甚高的一代枭雄曹操多次为他伤心流泪,可见绝不是浪得虚名。

鬼才郭嘉,当之无愧!


No.2 诸葛亮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首先《三国演义》确实有美化诸葛亮之嫌,但并不能否认诸葛亮是三国乃至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谋士之一。首先说一个硬件,诸葛亮是唐宋两朝的武庙十哲之一,意味着他能跟白起、韩信等人平起平坐。

《三国演义》造就了一代名相诸葛亮,超强军事谋略牛人的光辉形象!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受《三国演义》和影视剧戏剧的影响,许多人心中的孔明先生,摇着蒲扇,捋着胡须,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似乎神仙一般,神机妙算,无所不能。以至于,在得知这些精彩的故事许多并非真实之后,便颇有失望之色。

而民国大文豪鲁迅,更给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个神评价: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演义中诸葛亮,懂得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而且全都精通到家。甚至人类不大懂的,比如呼个风唤个雨,甚至招来六兵六甲这类天兵天将,照样玩的熟练,简直就是个神仙等级。

陈寿在《三国志· 诸葛亮传》里的评价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白话意思是,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能和管仲萧何媲美,确实神等级,至于军事才能?确实不算强。

为啥会有此看法?单说一件事就明白: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军事生涯却是相对短。所谓火烧新野之类的桥段,基本都是小说。至于赤壁大战,也主要从事外交工作。甚至刘备夺荆州取西川,干的也多是后勤管理工作。 真正开始执掌兵权,直面惨烈战役,却是从白帝城托孤开始。

换句话说,刘备健在的日子里,诸葛亮从事的,基本都是军事辅助工作。

而也就是这段辅助工作期间,诸葛亮虽说业绩不少,劳苦功高。但是在很多后人眼里,也有一些被诟病的错漏。 尤其是“应变将略”上的毛病。典型一条,就是刘备拿下东川后,力劝刘备称帝。

在这件事上,诸葛亮相当坚决,摆出了各种理由,看似也十分有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此时力量均衡状况下,正是枪打出头鸟的时候,称帝看似风光,可也万分风险。刘备这时据有云、贵、川、渝等西南之地,实力远小于曹操,比孙权也强不到哪儿去,称帝?真没这底气。

刘备虽说没立刻称帝,只称汉中王,但后果也是连锁反应:促成了孙曹的联合。这么一来,远隔千里的荆州就岌岌可危了。

而在荆州危机中,诸葛亮也同样做出了另一个战略误判:建议以攻代守,让刘备下令关羽发兵攻打襄阳。

这个战略的初衷,是想着打击曹操,震慑孙权,结果却事与愿违,曹孙两家联手夹击,号称“天下之腹”的荆州沦陷,顶梁柱般的名将关羽阵亡。损失极度惨重!

当然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也提出观点,说荆州这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内容之一。原因是关羽跋扈强势,刘备和诸葛亮担心尾大不掉,所以借吴人之手把他除掉了。

但说实话,这种说法,不但拉低了诸葛亮的人品,更拉低了诸葛亮的数学水平:为一个关羽就扔掉战略要地,捎带搭上几万精锐。

而从后面的错误看, 诸葛亮犯这错不止一次:荆州丢掉后,又责难上庸的孟达、刘封,怪他们没有出兵救援。 后果立刻严重——逼反了孟达、枉杀了刘封,又弄丢了上庸。

如上错误,也正如《三国志》里的那句评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战略眼光,确实是诸葛亮结结实实的短板。

但能否因为这短板,就完全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假设一下就知道:倘若是一个毫无军事才能兼目光短浅的诸葛亮,在白帝城托孤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那这样的蜀汉,别说让诸葛亮掌权十年,恐怕一年也挺不过来。

帮助蜀汉挺过来的,正是诸葛亮另一优点:卓越的带兵指挥能力。

这能力有多强?看《三国志》这段寥寥数笔记载就知道:“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悉平”二字,干脆利落、洗炼传神,把诸葛亮统兵得胜之态尽凝其中,妍极风流!

比比东吴征讨山越的反复折腾,更知道诸葛亮赢的如此干脆利落,有多不容易。

更见证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还有最终扼腕叹息的北伐大业!

第一次北伐,马谡不听诸葛亮调度,举动失宜,为张邰所破。北伐行动草草收场。但同年冬,诸葛亮便卷土重来,举行了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最后粮尽收兵返还。

改年,遣陈式攻武都、阴平,自己率兵进迫建威,牵制魏雍州剌史郭淮,使陈式顺利收取武、阴二郡。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仍是粮尽退兵,但巧施拖刀计斩杀了魏将张邰。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率军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两军相持百余日。

当年八月,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故,出师未捷身先死。 饶是如此,蜀军在诸葛亮事先的安排下,井然有序地退回汉中。 而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驻军的处所,营垒遗址,肃然起敬,大赞说:“天下奇才也!”

对比一下双方实力,更可见诸葛亮真是以弱敌强:当时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九州,诸葛亮五次北伐,打出了二胜二平一负的战绩。

当然最具溢美之词的就是,诸葛武侯写下《出师表》是在公元227年,那时他48岁,距离去世还有6年。殊不知,还未等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丞相就带着未遂的夙愿,溘然长逝。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之《出师表》最后情感爆发的那几段,言辞之恳切,以至于何时想起,都无法无动于衷。

《出师表》中,诸葛亮这样描绘自己的一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17岁隐居隆中,27岁隆中对后,跟随年近50的刘备,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被委派的第一个任务是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当然了,没有舌辩群儒,没有草船借箭,没有三气周瑜,也没有借东风。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要知道,赤壁之战前主要是四方势力鼎立,北方的曹操,东吴的孙权,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刘备在与东吴合作之前依附的是荆州的刘表,刘表死后,荆州投降了曹操,东吴方面才找到了刘备,表示出联合抗操的想法。此时的刘备,尚且寄人篱下,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有,在诸方势力中实则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身为使者的诸葛亮,有的应只是小心斡旋与苦心运筹吧。

赤壁之战大获成功后,孙刘联军攻占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刘备占据了长江以南的4个郡。此时奔波了大半辈子的刘备,才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诸葛亮也在此时有了第一个正式官职——军师中郎将。此后则多是经济管理、处理政务等后方工作,以支持刘备在前方开疆拓土。

此间刘备势力,也从攻占益州大部分地区,实现隆中对初步构想;到关羽败走麦城,丢失荆州;最终在成都正式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在自己政治生涯的第十三年,成为蜀汉丞相,时年40岁。

虽然都说后主刘禅不是什么好皇帝,诸葛殚精竭虑也扶不起,但其实,诸葛亮大放异彩却正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主继位之后。

刘备在与东吴的夷陵之战后撒手人寰,此后的十年多,诸葛丞相一直在践行着白帝城的承诺——竭尽全力效忠后主,至死方休。

所以,他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刘备去世之后的蜀国,内外交困,捉襟见肘。外有魏吴联盟虎视眈眈,内有南方各地叛乱纷起,再加之东征失利元气大伤,正处在风雨飘摇的时候。此时一个不慎,哪还会有再次翻盘的机会?

所以,诸葛亮说:

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用“危急存亡”4个字,想来也并没有任何的夸张。

诸葛丞相总揽国政,外交方面,重修吴蜀之好;内政方面,平叛乱、安民生、定国制,致力经济发展;丞相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勤政廉政,开诚布公,整个蜀国“畏而爱之”。

从刘备去世的公元223年,到写下出师表的227年,仅仅4年的时间,诸葛亮让蜀国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此保国安民之功绩,用一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亦不为过吧!

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常为人诟病,一方面有说他穷兵黩武,一方面也有说他缺乏军事才能。但设身处地,此时蜀国弱小,你不打别人,别人也要打你,主动出击至少能获得战略先机。而且,在当时蜀魏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蜀国虽说没有打赢,但曹魏却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实属不易。

这番表现,后世懂军事的人物,基本都清一色认账,更不吝堆积予溢美之词。

东晋豪雄桓温提起诸葛亮,直以“名将”相呼。

符坚得王猛,就常以刘备得诸葛亮自比。王猛病逝,符坚给他的谥号就是“武侯”。

南朝末期的陆法和也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北魏大将刁雍推崇诸葛亮创造的“八阵之法”; 唐代名将李靖在《李卫公问对》中更是直言自己的六花之阵脱胎于诸葛亮流传下的阵法。

而在《李卫公问对》中,李靖和唐太宗在讨论军事问题中,提到最多的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孙武。

也从唐代立武庙祭祀制度开始,诸葛亮和孙武、乐毅、韩信、李靖等超一流军事家并列为“十哲”。

一句话,即使摒弃掉《三国演义》刻意为诸葛亮披上的“神话外衣”,诸葛亮也仍然是一个超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


No. 1 贾诩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下面我要介绍的便是今天的三国第一谋士了,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

首先,谋士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字,而贾诩是三国里最有大智慧的谋士!

贾诩作为一名实用型谋士,很多人只看到他腹黑,诟病他只能谋一域而不能谋全局。但我最欣赏贾诩的地方,恰恰是他的对人性的把握,还有为人处事的智慧。他的一些小经历,即使对普通人,也能有一些很实在的启发。

贾诩的谋这是从两个方面讲的:

  • 第一是他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
  • 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 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 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而且贾诩聪明的很高级,为什么要说贾诩聪明得很高级的呢?因为这世间从来就不缺脑子灵的人,但总有一些聪明人,因为太聪明,所以在作死的道路上,反而要跑得比一般人更快些。比如杨修之流。

但贾诩就不一样,他在曹操面前充分施展了才智,却从来没有被曹操嫉恨过。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贾诩因董卓之死而发迹。董卓死后,有流言说王允要把所有的凉州人都杀光,一时人心惶惶。李傕 等董卓旧部向王允求饶,请求赦免,没想到王允毫不客气地回绝了:今年杀了董卓,普天同庆,已 经大赦天下了,你们并不在赦免之列,而且也不会有第二次大赦了!

这个回复实在是让人绝望。李傕等几个高级将领一番商量,准备就地散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贾诩也是凉州人,当时做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武官。眼见着人心散了,自己可能也会有杀身之祸,便 跑过去向李傕进言,说不能散啊!现在朝廷对我们还没有下手,就是因为部队还在,吃不动我们。 一旦散了,那到时候派个亭长就能来杀我们了!

李傕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继续听着贾诩忽悠,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意思就是我们不如一起去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吧!成功 了,就迎奉汉献帝,做国家的忠直大臣;失败了,到时候再来说散伙,也不迟。

平心而论,这个计策的水平很是一般,但问题是李傕愿意相信啊。只要李傕相信了,部队就不至于 散伙。果然,李傕带着军队一路向西,竟然真的攻下了长安,杀了王允,赶跑了吕布。

事后,李傕论功行赏,贾诩对于高官封爵一概推辞,只接受了尚书的职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只是一条救命之计,哪有因此升官发财的道理。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李傕和郭汜互相看不顺眼,举兵相争,甚至于扣押百官以为人 质。不过两人对贾诩倒都还卖点面子。而贾诩呢,对汉献帝又多方回护,所以在朝廷公卿看来,贾诩大概是当时唯一的一个凉州好人了。

没多久,因为母亲病逝,贾诩回家奔丧。在这期间,天下局势面目全非,李傕郭汜因相争势力渐 弱,最终被杀;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从此开始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身为凉州人的贾诩举目无亲,最后只得投靠了南阳军阀张绣。贾诩和张绣的关系其实颇为疏远—— 张绣的部队,是叔叔张济留给他的。而张济,则是董卓的旧部。

对张绣,贾诩献出的最重要的一条计策是在官渡之战中,让张绣投靠曹操——这里面,有一个很曲折的故事。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所有人提到曹操平生所吃之败仗,都不会不提"宛城战张绣之时",那也是曹操输得最为凄惨的一仗,长子曹昂及贴心猛将典韦相继阵亡,自己所乘的 大宛良马"绝影",亦中箭而死,可说狼狈至极。毫无疑问,这一仗曹操其实是输给贾诩的。

张绣之前是投靠过曹操的,只不过没几天就反水了。当然,原因出在曹操身上:曹操喜欢人妻, 在南阳期间,就想让张绣寡居的婶母,也就是张济的老婆来陪他,不知不觉中占了张绣一个大便宜。 张绣怒不可遏,愤然造反。最后,曹操只能灰溜溜地逃走,而且还搭上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三条人命。 所以现在让张绣再投奔曹操,他是很有心里障碍的。一来自己差点弄死了曹操;二来曹操的正妻 丁氏,因为老公嫖娼害死儿子的事,已经和曹操离婚了。这种时候还跑过去依附曹操,搞不好不就羊入虎口了吗?

当时,袁绍和曹操派出的使者都到了南阳,由贾诩负责接待。贾诩很礼貌地把曹操的使者安顿了下 来,然后,转身跟袁绍的使者说:你丫滚回去吧,连自己兄弟都容不下的人,劳资看不上!

张绣差点被吓死。贾诩却不慌不忙地给他解释到:首先,曹操奉天子令诸侯,我们应该听他的;其 次,袁绍势大,我们投奔他,于他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但若是投靠曹操,那就是雪中送炭了;第 三,曹操是想争夺天下的人,将军投靠了他以后,他必定会厚待将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得出他 的宽宏大量。

最终,与其说张绣是被说服了,还不如说是因为已经没有其他选项了,张绣最终只能投靠了曹操。 而曹操对待张绣的态度,也果然如贾诩所料。

贾诩之所以甘冒奇险,因为他正确的认识了天下的形势,看透了曹操的内心之所 想,如此高明的战略决策在三国时代凤毛麟角,贾诩不愧为三国第一谋士。

投奔曹操后,贾诩表现得相当低调。虽然作为曹操谋士之一,他仍不时献计供策,尤其在曹操征伐马超、韩遂的过程中,贾诩功不可没。但总体上看,他淡出江湖的意味正日益明显。对曹氏父子,贾诩本来还有可能立下奇功:曹操、曹丕先后两次讨伐东吴,都以失败告终,赤壁之战更使曹操元气 大伤。贾诩都曾预睹先机,加以谏阻,只是曹操不识时务,未能采纳贾诩的建议,直接导致了军事失败,为三足鼎立创造了条件

在《三国志·贾诩传》中,一共只记录了贾诩为曹操出的三条计 策:

第一是劝诫,劝曹操不要南征荆州,结果曹操不听,最终败于赤壁;

第二是曹操在西征韩遂马超时,写信问计于贾诩。贾诩建议离间韩马二人,曹操依计施行,果然事半功倍;

第三次则是曹操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决,咨询贾诩的意见。贾诩沉默不语,曹操很是奇怪,问贾诩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曹操听罢,哈哈大笑,最终立曹丕为嗣子(曹丕 称帝后,酬功封贾诩为三公之首的太尉)。

在曹操立太子的过程中,在曹丕与曹植兄弟争权的过程中,站在曹丕一边的贾诩,仍以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谋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向贾诩请教太子争宠术时,贾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 子道,如此而已。"就这么一番貌似不切实际的大话,竟使得曹丕从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砺,终于赢得了曹操的好感。此前曹操也曾特意屏退众人,向贾诩请教立太 子一事。贾诩面露难色,故意不答。"先生为什么知而不言?"曹操再问,"不,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两个人。""谁?""袁绍和刘表"。

贾诩不仅谋略过人,也特别善于处理他人父子关系。"贾诩貌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对曹魏政权的最终确立,也许竟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袁绍、刘表正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继承权问题,死后遂使得兄弟阋墙。贾诩示曹操以前车之鉴,终于使曹操决下心来,立曹丕为太子。如此含蓄而又铿锵的引用论证要比费劲口舌强了不知道多少倍,贾诩的谋略已经达到了“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境界。

贾诩一直韬光养晦,轻易不发一言。晚年的贾诩尤其乖觉无比,他闭门不出,谢绝交游;为了杜绝他人猜疑,他处理儿女婚嫁之事,也力避攀附名门, 这一点说明了贾文和对于权变的清楚认识,所谓功高镇主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三件事来看,曹操对贾诩是颇为信任的。他因何能得到曹操的信任,史书并未明言,但通过一些细枝末节的描写,我们或许能窥得到其中的一二门道。

然而贾诩老矣,他只仿佛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世事阴阳,果报难料,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依照当时"人过五十不称夭"、"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标 准,贾诩真可谓寿比南山。

三国十大顶级谋士,第一名亦非郭嘉,你猜得到是谁吗?(二)

首先,贾诩的谋,都用在了解决实际问题上。贾诩的筹谋划策,并不见得有多么正义凛然,反倒是有些计策,如唆使李傕攻打长安一事,祸害极 大。但纵观贾诩的计谋,每一次都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展开——他想要做的,是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贾诩的计谋从不针对具体的人,而是就事论事。

最后 ,贾诩的大智慧并没有让他眼高于顶,盛气凌人。相反,他谦和低调,与人为善。

贾诩聪明,但从来不让旁人对他的聪明,感觉到不舒服。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真正做到了以追求完美为己任,他紧随形势发展,审时度势,经权达变,顺天行事,选择明主。

在夹缝中求生而游刃有余,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经权达变,直至善终,贾诩在权变与谋略方面的造诣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界。

最主要的是贾诩的事迹符合当代很多人的价值观:他有大智慧但是又可以善终,鬼主意一堆最后都功成名就,全身而退。

反观三国那些其他谋士,几乎没多少可以得到善终的。为抱负为主公尽忠,可是很多都是大业未成便已然逝去。

而贾诩本人正是由于摆脱了道德的束缚,才获得了精神自由,并成为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谋士。


以下排名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