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荀彧影视形象

三国时期不仅英雄辈出,而且谋士如云!

要问三国第一谋士是谁?每个人都会说出自己的答案,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第一的桂冠无非就是在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庞统、姜维等少数几人中产生。民间甚至还有"四大谋士"之说,即"卧龙、凤雏、冢虎、幼麒麟",对应的具体人就是"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姜维"。

但在笔者的眼里,三国第一谋士非荀彧莫属!至于郭嘉、庞统、诸葛亮、司马懿、姜维都往后靠!

荀彧字文若,颖川人,是荀子的后裔,父亲荀绲是济南相,叔父荀爽是司空,是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官二代。荀彧"少有才名",名士何颙评价为"王佐之才"。

因为有才名,又是官二代,因此荀彧很轻松就入仕了,但是身不逢时,正赶上董卓之乱,颇负战略眼光的荀彧果断弃官归乡,他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归乡后就劝族中之人迁徙。因为颖川是四战之地,一旦身逢乱世,必然安全不保。但族人眷恋故土,大多不愿离乡。荀彧没办法,只好带着自己的宗族投奔冀州韩馥,但到了目的地时,冀州已经易主,袁绍成了新的主人,对荀彧的到来同样热烈欢迎。

荀彧在袁绍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却认定袁绍成不了大事,而曹操虽然当时实力很弱,却被荀彧认定为未来的潜力股。因此,在袁绍那儿没呆多久,果断放弃名高势大的袁绍,而跳槽到名微势弱的曹操那儿。不得不说,荀彧的勇气和眼光非常独到。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曹操评价荀彧:吾之子房

荀彧到了曹营,曹操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吾之子房"!

笔者之所以推崇"荀彧"为三国第一谋士,是因为荀彧在曹营所起的作用,绝不止是像张良张子房那样仅仅是运筹帷幄,而是集张良、萧何、甚至诸葛亮于一身的人物。

荀彧的身上,至少有以下几个"标签":

一、高明的"战略大师"。

三国中,说起战略规划,莫过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主要就是刘备"零基础"创业"三步曲":

  • 第一步,先取荆州作为根据地、立足点;
  • 第二步,再取益州、汉中三分天下;
  • 第三步,"天下有变"时,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夺取天下。

荀彧虽然没有给曹操上个什么战略规划,但他在曹营指导曹操的几步棋,完全就是一个高明战略大师的杰作:

第一步棋——建议曹操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以后,曹操初步在兖州落足。曹操老爸曹嵩路过徐州,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陶谦部下杀死,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就起兵攻打徐州,大本营兖州就全交给荀彧防守。由于吕布、陈宫、张邈造反,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草草结束,回师兖州击败吕布。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荀彧阻止曹操攻打徐州

陶谦病死后,曹操想置吕布于不顾,乘虚再攻打徐州。荀彧劝曹操说,当年汉高祖刘邦力保关中、汉光武帝刘秀死守河内,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有了稳固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虽然他们经常打败仗,但因为有了稳固的根据地,总是能东山再起,最终取得天下。兖州就是您的根据地,就是您的"关中",就是您的"河内",安定兖州,就攻守自如。曹操听取了荀彧的意见,放弃攻打徐州的计划,转而抓紧收割麦子,并攻打吕布,把吕布赶出了兖州,使兖州成为稳定的大后方。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

荀彧的这个建议叫"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是非常高明的策略。诸葛亮提出取荆州立足,赤壁之战后借荆州死活不还,也是因为"根据地"的缘故,很有可能借鉴了荀彧的做法。

第二步棋——建议曹操从洛阳迎天子到许昌,"奉主上以从民望"!

建安元年,汉献帝从长安逃出,一路饥寒交迫,好不容易回到洛阳。洛阳残破,无法居住,加上各地诸侯都割据自立,不愿意再上交贡赋,导致堂堂大汉天子生活都难以自理。

曹操对是否迎接天子到许都来犹豫不决,交给众臣讨论,大家议论纷纷,大多数人不建议迎天子,觉得迎来是个累赘。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曹操采纳荀彧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

荀彧力排众议,建议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建都,并举出了两个历史上成功的典故:一是晋文公当年接纳周襄王,天下诸侯都服从晋国;二是汉高祖刘邦当年出关中时,令全军为被项羽弑杀的义帝戴孝,从而收取了天下的人心。自从天子逃亡开始,是曹公你首倡义兵,表现出了匡扶天下的志向。现在天子正处于饥寒交迫的囧境,老百姓希望有人能承担起安定天下的重任。这个时候,把天子请到许都来供奉起来,是顺应民心的"大顺"之事;做事公正,让天下英雄心服,是"大略"之事;伸张大义而纳天下英才俊杰,这是"大德"之事。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天下一旦离心,再要凝聚起来就难了。

曹操果断听取荀彧意见,亲自去洛阳,奉迎天子到许昌,从而率先占据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征伐不臣、平定各路诸侯提供了名正言顺的舆论和借口。

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建议,战略上一下子就让曹操处于非常好的舆论位置,后来的诸葛亮对此只有眼馋的份。

第三步棋——官渡之战后,建议曹操先北后南,"宜将剩勇灭袁绍",顺利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曹操险胜袁绍!

战后,袁绍只带着800骑退回河北,曹操又遇到粮食危机。想着袁绍刚被打败,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就准备乘这个间隙南下攻打刘表,等打完刘表再回来继续跟袁绍掐架。

荀彧阻止了曹操南下,他认为袁绍新败,部下离心,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时候。如果现在放过袁绍,而远征长江汉水一带,万一袁绍缓过劲来,收拾残部,卷土重来,那么兖州、豫州都将被袁绍所得,那大事就完了。而刘表在官渡对峙那么紧张的时候,都没有行动,现在更不会行动,平定北方以后腾出手来再打荆州不迟。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馀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

曹操权衡利害,再一次听取了荀彧的意见,实施"先北后南"战略,乘着袁绍病死,一鼓作气平定河北、乌丸、辽东,使黄河以北都落入曹操的控制之下。

巩固根据地、奉主上以从民望、先北后南,这三大战略的提出,奠定了曹魏集团崛起的基础,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异曲同工,甚至比隆中对高明得多,说不定诸葛亮就是参照荀彧制订的隆中对策。

而三国的其它著名谋士,像郭嘉、庞统、司马懿等,均没有提出过像样的战略,只有周瑜提出过二分天下的战略,但没有实现。三国众谋士中,堪称战略大师的就是荀彧和诸葛亮。

二、高超的"军事才能"。

荀彧投奔曹操时,才29岁左右,当时曹操占有的地盘就是兖州的几个郡县,地盘很少,荀彧是陪着曹操近乎"零基础"创业的。赤壁之战前,曹操的每一战几乎都有荀彧的军事智慧贡献。

不客气的说,荀彧的军事能力别说比诸葛亮强,比曹操都不差。典型表现为:

一是单骑退郭贡,堪比"空城计"。

曹操一征陶谦时,荀彧留镇兖州,吕布张邈陈宫反叛,荀彧死守兖州,并紧急通知东郡太守夏侯惇驰援,保住了兖州。豫州刺史郭贡带几万人来到兖州城下,求见荀彧,夏侯惇认为荀彧是兖州的临时负责人,不能轻易冒险出去见郭贡。荀彧说郭贡突然到来,肯定还没来得及和吕布串通好,现在是唯一机会,能说动郭贡为我所用最好,不能为我所用,能中立也行,一旦郭贡与吕布串联,那兖州就不保。于是荀彧孤身犯险,单骑去见郭贡,惊险情形堪比空城计,只是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的,荀彧单骑退郭贡却是史实。

二是官渡之战让曹操坚守、待变用奇!

曹操奉天子于许都时,袁绍表示不服!荀彧提前三年就预计到曹袁必有决战,并提出了著名的"四胜四败"论。指出曹操在气度、智谋、武力、道德四个方面全面压倒袁绍,坚定了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决心。这可比郭嘉"十胜十败"论要早好几年。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官渡之战,荀彧让曹操坚守待变用奇

当袁绍厉兵秣马准备攻打曹操时,朝中文武人心惶惶,多有投降之心,孔融就说袁绍地广兵强、人才济济,质疑曹操能否战胜袁绍。荀彧精确指出袁绍不足,预测袁绍手下众文武的结局: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可怕的是,荀彧的预测两年后的官渡之战全部应验。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以十分之一的兵力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了半年,由于粮草不继,曹操想退兵,把袁绍引到许都再打,写信给荀彧商量。荀彧坚决反对退兵,指出现在双方相持半年,你苦袁绍也苦,袁绍兵多将广粮足,急切却不得胜,气势已经衰落下去了,再拖下去一定会有意外发生,这正是用奇兵制胜之时。并且举出了当年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对峙的案例,谁先退谁就处于下风。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

曹操听从荀彧劝告,坚守待变,结果等到了许攸叛袁,许攸献计,曹操火焚乌巢,"用奇计"一举击败袁绍。随后,又根据荀彧的战略规划,对袁绍穷追猛打,一举平定北方。

官渡之战,荀彧没在前线,只凭和曹操的来往书信就能精确判断出战场会发生"意外",让曹操坚守待机,军事嗅觉、军事天分之高罕见。

三是出奇兵闪击并降服荆州。

曹操平定北方,下一个征服的目标自然就是富庶的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了!荀彧"先北后南"的战略也到了实施第二阶段的时候!

对于如何打荆州,荀彧献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即大张旗鼓地向宛城进军以迷惑荆州,而另派轻装部队从小路快速出击,出其不意出现在荆州城下,造成"闪电式"奇袭效果。

曹操采纳荀彧意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荆州城下,刘琮措手不及,率领荆州上下投降曹操。

《三国演义》关于荀彧的军事计谋就更多了,著名的像"二虎竞食"之计、"驱虎吞狼"之计,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荀彧不用随军,在家里就可以运筹帏幄,决胜千里。曹操虽然常年在外征伐,但军国大事"皆"与荀彧商量,《三国志》用"皆"来说明,可见曹操事无巨细都会征求荀彧的意见,也可见曹操对荀彧的倚重。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三国时期其它主要谋士,郭嘉、贾诩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临场决断上,司马懿稍微全面一点,和荀彧差不多,诸葛亮太稳重,不敢用"奇",把战争打成消耗战。

而以谋士身份上演"单骑退敌"险计的,三国时期唯有荀彧一人。

三、尽职的"后勤部长"。

曹操每次出征,基本上是荀彧留守,留守的目的有三个:

其一,守城卫国。曹操外出征战,老巢得留人看守,而守城之人必须是忠诚可靠的,这个人非荀彧莫属。早期的守城是最艰苦的,比如刚跟随曹操时,帮助曹操守兖州,曹操在外,大部分兵力都带走了,只留少量人给他守城,吕布、陈宫、张邈作乱时,兖州大部分郡县都叛迎吕布,荀彧咬着牙守住了三个城,等到曹操回援,才挽回局面。守兖州基本是九死一生,以至于他不得不做出"单骑退敌"的冒险举动。而官渡之战时,荀彧守许昌,潜在危险也很大,因为孙策和刘表随时有可能会偷袭许昌,好在孙策准备了半天结果还没成行,就被许贡的门客给伤了,重伤不治而死,伐许计划胎死腹中。而刘表失去了进取之心,成了坐谈客,许昌才有惊无险保住。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荀彧坚守城池

其二,筹措粮饷兵员。打仗归根到底打的是后勤,曹操在前线打仗,粮草供应及兵员补充都要依赖后方供给。这个重担就落在荀彧身上了。官渡之战时,曹操与袁绍相持了一年零五个月,粮草全是荀彧供应的,中间多次频临断粮绝境,但荀彧都克服了,为官渡决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赤壁之战前期粮草也是荀彧供应,攻下荆州后,粮草大部分由荆州供应,但是因为荆州是以水兵为主,很少用到战马,所以马料贮备不足,当战船被烧以后,因为缺草,马战难以开展,曹操只能败回北方。这里也说明,荀彧的粮饷责任有多重大!

其三,做好内政。荀彧每次留守,除了守城和保障后勤供应以外,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做好内政。内政工作千头万绪,做得不好,税赋就没有保障,税赋不足,必然导致钱粮不足,无法支持曹操的军事战争。而这项繁重的事务,荀彧很好地担起来了。

荀彧在曹营,有一大部分角色就是后勤部长,相当于汉初的萧何。

三国时期几个主要谋士,后勤工作能与荀彧紕美的,也就是诸葛亮了。

四、卓越的"人力资源总监"

如果说曹操的用人方针是"唯才是举",那么荀彧就是把这个"唯才是举"人力资源方针落到实处的"人力资源总监"。

荀彧先后向曹操推荐了多位人才,曹操夸赞荀彧知人善荐,推荐的人大多称职,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经过荀彧推荐而被曹操起用的"人才"主要有:

——戏志才,曹操早期的谋士,善于筹划,精通兵法,深有韬略,曾跟随曹操征徐州及攻打黄巾,屡有建树,为曹操所赏识,可惜英年早逝。

——郭嘉,戏志才死后,曹操感觉人才不够,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结果曹操一"面试",就决定把郭嘉作为将来的托孤之人。郭嘉曾献著名的"十胜十败"论,曹操行军打仗必带的随军谋士之一。可惜在曹操平定河北的征途中病逝。

——荀攸,荀彧的侄子,善长灵活多变的计谋,助曹操水淹下邳生擒吕布,官渡之战时出奇计阵斩文丑,劝曹洪收降张郃、高览,平定河北过程中屡献奇计,是曹操的"谋主"。

——钟繇,经荀彧多次推荐,曹操对钟繇特别信任,派钟繇监督关中军阀,钟繇用自己的智慧说服马腾、韩遂归服大汉,并送子到许都作为人质,稳定了曹操后方,受到曹操称赞。在曹操平定马超韩遂的关中之战中,钟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曹丕称帝后,继续重用钟繇,最高官至"三公"。

在三国的舞台上,向自己的主人推荐这么多乾坤大才的,也只有荀彧了。另外,周瑜曾经向孙策推荐过二张。诸葛亮向刘备应该推荐了不少人才,但真正的乾坤大才几乎没有。司马懿提拔推荐了一些人,如邓艾,不过这些人最后都为司马家所用。

三国第一谋士是谁?郭嘉、诸葛亮、司马懿往后靠,荀彧到前排来

鬼才郭嘉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乾坤大才

五、结论:

综上分析,在三国著名谋士中,诸葛亮长于战略和后勤,军事、人事较弱;郭嘉长于战争策略谋划,其它方面都欠缺;司马懿长于军事,其它方面都不是太突出,主要是能忍、能熬;庞统各方面都稍欠缺一些;周瑜长于军事、人才,战略与政治弱一些。其它人员如姜维、邓艾、陆逊等,整体都弱一点。

真正能融"战略大师"、"军事谋划"、"后勤保障"、"人才推荐"于一体,并且各方面都表现非常出色的,唯有荀彧一人!

因此,笔者认为:荀彧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谋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