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立非亲生的刘弗陵为太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这一年,刘弗陵年仅8岁,而刘彻已经70高龄。

仅仅过了2天,汉武帝驾崩,结束了54年的皇帝生涯。

与汉武帝刘彻漫长的统治生涯相比,刘弗陵被选为太子的过程,太过仓促,以至于很多人发出这样的质疑:刘彻是否死于谋杀?年幼的刘弗陵能够继位,会不会是个阴谋?刘彻为什么不选个长君(年长)继位?

这些质疑之外,甚至还有人怀疑:刘弗陵是汉武帝亲生的吗?

汉武帝一共有6个儿子,但是在选择继承人时,已经有三位过世,分别是太子刘据、次子刘闳、五子刘髆。如此,汉武帝只有三个选项,便是三子刘旦、四子刘胥,还有最幼的六子刘弗陵。

公元前91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迫起兵造反,最后兵败自杀。

在此之前,汉武帝的二子刘闳也因病去世,三子刘旦就成了众皇子里最年长的一位。根据“立长不立幼”继承惯例,刘旦是最有可能的太子人选。

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刘旦主动向父皇写了一封“家书”,这封家书的中心内容只有一个:快把我调回长安吧,如此,万一你扛不住了,我可以快速接班呀。

汉武帝看了这封家书,大怒!

心想:你这话什么意思?爸爸还没死呢,你就想当皇帝?这皇帝之位,爸爸可以给,但是儿子你不能抢!

因此,当刘旦的信被汉武帝看了之后,他就没有争夺皇位的机会了。

刘旦虽然被刷掉了,四子刘胥呢?

《汉书》记载:刘胥长得人高马大,从小骄奢淫逸,喜欢到处游玩,力气大的能扛起一尊大鼎,有事没事儿还喜欢跟熊搏斗。由于在先秦时期,有一位君王被鼎砸死,还有一位君王被熊打死,汉武帝非常不待见刘胥,便没把他考虑在继承人之列。

如此,便只有幼子刘弗陵是最合适的人选。

汉武帝之所以会在死前2天才敲定继承人,则与五子刘髆有关。

刘弗陵出生之前,刘髆(汉废帝、海昏侯刘贺的父亲)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因此,汉武帝格外疼他,在刘髆很小的时候,就封他为昌邑王,还让当时最有名的大儒夏侯始昌担任他的老师。

可见,如果没有意外,刘髆最有可能被选为继承人。不过,这一切,都在汉武帝死前一年发生了改变。

公元前88年,刘髆因病去世。

刘髆的死,无疑给汉武帝一记重磅炸弹!为何这么说呢?

且不说老来丧子是人间三大不幸之一,汉武帝在太子刘据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从中缓过劲来,好不容易想通了“刘据虽死,还有五子”,转眼间自己马上就要入土了,五子却先自己而死!

刘髆死后,能够继承皇位的合适人选,只有六子刘弗陵了,而刘弗陵当时才7岁啊!

主少母壮从来不是什么好兆头,更何况,在汉初,已有吕后专权之先兆。汉武帝考虑的是,如果自己死后,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像吕后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汉武帝找个借口将钩弋夫人处死。

汉武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钩弋夫人之死,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储态度。

次年,即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刘弗陵继位,也就是汉昭帝。

刘弗陵以8岁的幼龄继位,自然引起他的两个哥哥的不满,尤其是三哥刘旦。

从刘弗陵继位那天起,刘旦就想着如何将篡位。

为此,刘旦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造谣刘旦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另一方面,暗中勾结其他宗室子弟,密谋造反。(后来被平叛)

而这,恰是刘弗陵“是否亲生”的由来。

可叹,汉武帝雄主一世,临死不仅要为选择继承人而头疼,还被儿子扣上绿帽子。不知汉武帝泉下有知,又该作何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