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大家也更加关注于健康这一问题,随着健康检查的普及,无症状胆囊结石的发现明显增多。在临床上也会经常遇到一些患者朋友拿着体检单来咨询我们关于胆囊结石的问题。那么,现在就请听我娓娓道来。

“大夫,体检发现了胆囊结石怎么办呢?”

首先,胆囊了解一下:

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胆囊呈梨形,长5~8cm,宽3~5cm,容积30~60ml;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为胆囊穿孔的好发部位;底部向左后上方延伸为体部,体部向前上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胆囊颈上部呈囊状扩大,称Hartmann袋,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

有个成语叫做“肝胆相照”,可充分说明肝脏与胆囊的关系,胆囊位于肝脏下方的胆囊窝里,与肝脏紧密相连。肝脏每天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胆汁,约为800-1200ml/日。而胆囊的主要作用则是储存、浓缩、排泄胆汁,可以在人体进食的时候将胆汁排泄进入肠道中,那么排泄进入肠道又有什么作用呢?

胆囊主要功能为:
① 促进脂肪、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② 参与胆固醇和胆红素的代谢及清除,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③ 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

④ 刺激肠蠕动;

⑤ 中和胃酸。

如果肝脏的代谢功能障碍、胆囊的运动功能失调,比如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失调和胆汁淤积、固体成分如胆固醇沉淀,那么在胆道系统里就会容易形成结石,统称之为胆石病,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

根据结石的成分,胆结石可以分为三类:

  • 胆固醇类结石:80%以上胆囊结石属于此类,X线检查大多不显影,包括纯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
  • 胆色素类结石:胆固醇含量应低于40%,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石,前者主要发生在肝内外各级胆管。后者几乎均发生在胆囊内。
  • 其他结石:此外,还有碳酸钙、磷酸钙或棕榈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少见结石。如果结石钙盐含量较多,X线检查可显影。

“大夫,我好好的为啥会得胆囊结石呢?”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年人,发病率约10%,其发生与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硬化等有关,发病率在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于男性。


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女性因为雌激素、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体内胆固醇增多,易于从胆汁中析出而沉淀形成结石;糖尿病、妊娠等则会影响胆囊的收缩作用,导致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淤积,沉淀形成结石。

“胆囊结石不是会疼的么?我为什么也没啥感觉呢?还要不要治呢?”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的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既不引起胆囊的发炎,也不会导致胆囊的梗阻,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静止性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积极的治疗,可长期观察和随诊。

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如果胆囊结石掉入了胆囊颈部、胆囊管,堵塞了胆囊排泄胆汁的通道,这时候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一、胆绞痛: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

二、上腹隐痛:如果结石没有完全阻塞胆囊管,在进食后胆汁还可以排出,那么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常被误诊为“胃病”。

三、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并分泌黏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四、其他:

① 因为结石并没有引起胆总管的阻塞,所以很少形成黄疸;

② 如果小结石掉入胆总管内可成为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

③ 如果掉入了vater壶腹那么就可引起胰腺炎;

④ 因结石压迫可引起胆囊炎症慢性穿孔。

五、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因为结石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可谓“一石二鸟”:堵塞了胆囊管导致胆囊炎;堵塞了肝总管导致胆管炎。并且还可以出现“梗阻性黄疸”。

那Mirizzi长啥样呢?请看图:


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大夫,照你这么说,我这也没啥症状,是不是也不用治疗,可以回家了?”

虽然静止性胆囊结石并无什么表现,但是长期随诊发现,有30%的患者可出现临床表现,故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

1. 结石数量多及结石直径在2~3cm;

2. 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3. 伴有胆囊息肉为1cm;

4. 胆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胆囊炎。

“咦?我的情况也不在手术指征范围之内,请问大夫我是不是随诊就可以了?怎么复查呢?多久复查一次呢?”
前文中已经提到,X线下部分结石不能显影(看图),因此无论是胆囊结石还是胆管结石,首选B超进行检查,复查时间为3-6月以此。

关于胆囊结石的疑问,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好嘞大夫,那我听您的,以后如果需要手术治疗是微创手术么?切了之后我是不是就变成“无胆鼠辈”了呢?”

现在的胆囊结石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瘢痕小等优点。

胆囊切除术后可能会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表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胆总管会稍有代偿性的扩大,管壁增厚,黏膜腺体肥厚增多,从而使肝胆汁在通过胆管系统时得到一定的浓缩,虽然“无胆囊”,但仍然是“有胆有识(有胆有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