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是普通勞動人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精神的文化現象。 它具有普遍性、變異性和傳承性。民俗文化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一個民族特有的文化現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下創造、積累、演變所形成的不同特色和模式的文化。


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民俗文化是積澱深厚、豐富多彩的民眾知識和民間智慧的結晶。河南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民俗文化形態多種多樣。河南作為一個文化資源大省,文化形態多樣,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深厚的人文傳統積澱,民俗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但就目前來看,河南對民俗文化資源這一“富礦”的生產開發力度還很不夠,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總體還處於初級階段。


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洛陽唐三彩


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開封鬥雞

河南民俗文化中有許多經典之例。民間科技方面,如禹州鈞瓷、洛陽唐三彩、南陽玉雕、朱仙鎮木版年畫、淮陽泥泥狗等民間工藝品,各具特色。民間藝術方面,民間歌舞、民間文學、民間表演藝術、民間美術更是燦爛多姿,如“地方戲種有豫劇、越調、道情等,表演類有龍燈、獅子、高蹺、旱船等20 多種”。

歲時節日民俗方面,如中嶽廟會、洛陽牡丹花會、浚縣古廟會與民間社火等。民間信仰民俗方面,有“三月三”黃帝故里祭祖、淮陽太昊陵廟會等。民間體育方面,主要有武術和少林太極。民間演藝娛樂方面,如靈寶皮影、濮陽雜技、開封盤鼓、開封鬥雞等。物質生產民俗方面,如風味飲食類的開封夜市、洛陽水席、鄭州燴麵等。土特產方面,如道口燒雞、西峽獼猴桃、新鄭大棗、靈寶蘋果、開封西瓜、禹州三粉等,不勝枚舉。


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洛陽牡丹花會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各地旅遊資源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消費活動。因為旅遊活動大都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民俗文化與旅遊業的結合,不僅可以不斷豐富旅遊業的內容,而且可以藉助旅遊景觀有效地宣傳民俗文化,為旅遊業注入新的活力。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商業、企業、餐飲酒店等行業的發展,是一門兼具多種功能的新興產業,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市場需求、增加就業機會。旅遊資源主要是一種能夠滿足旅遊者心理需求的文化意義上的存在。如果旅遊業越來越興旺,那麼民俗文化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相得益彰。


非遺在河南——河南民俗文化一覽

朱仙鎮木版年畫

隨著時代的發展,河南雖為民俗文化資源大省,文化但產業卻落後於其他地區的發展,許多民俗文化僅存於民間,尚未得到開發利用,一些優秀的民俗文化傳統日趨淡化甚至正在消亡。因此,河南民風民俗中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亟待搶救與保護。應當根據當前民俗文化產業發展的特點和當地的實際市場需要,對河南的民俗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重點發展一批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的民俗產業,構建一個相對集中的民俗文化產業重點發展體系,使河南的民俗文化產業顯示出自己的強勢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