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先來看下直播視頻的片段剪輯!


這是一個值得銘記的冬天。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堅定地踏上了離家的路,

不顧個人安危,

或選擇逆行,奔赴武漢,

或堅守溫州,救死扶傷。

他們是向著疫情逆行衝鋒的溫州醫護人員。

在他們身後是家人、朋友、同事,

還有溫州社會各界朋友的牽掛與支持。

戰“疫”正值關鍵時刻,

他們過得怎麼樣,自我保護的好嗎?

是不是有滿肚子的話想要傾訴?

……


快點溫州APP聯合溫醫大附二院甌江口院區、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等單位聯合推出《戰“疫”面對面》視頻直播專欄,通過與馳援武漢或在溫州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視頻通話,讓社會看到他們正在經歷的故事,讓網友聽到他們此刻的心聲!【戰“疫”面對面】第九期,我們對話溫州“疫”線一群90後護士,他們是陳墨林翰、李佳佳、錢小凡(名字按採訪先後順序)。


簡介

三人均來自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目前陳墨林翰、李佳佳支援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錢小凡在溫州市第六人民醫院63號病區。


「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視頻直播內容節選】


剛接到支援前線的通知時,陳墨林翰有些忐忑,在充滿病毒的環境中工作是他從業以來面臨的一個大挑戰,同時他又感到非常驕傲,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能夠貢獻一份力量;李佳佳說自己有點激動;錢小凡則有些遺憾,通知太突然讓她沒辦法回一趟家。就這樣,三個90後匆匆奔赴溫州“疫”線,與病毒正面交戰。

「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李佳佳滿是汗水的護目鏡


汗水的洗禮

穿著防護服工作有多艱難,看醫護人員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有多幸福就知道。陳墨林翰把穿著防護服工作6個小時稱為“汗水的洗禮”,他說脫下的那一刻如釋重負。因為防護服的原因,缺氧是他工作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全副武裝的隔離措施帶來了胸悶、頭暈甚至能使人暈倒。當記者問到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這樣的工作狀態時,林翰回答說:“我覺得不需要支撐,這就是我的工作呀”!

「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隔絕不掉的關愛

身在溫醫大附一醫641重症隔離病區的李佳佳,為了避免上廁所上班前兩個小時滴水不沾。工作6個小時後才脫下防護服,近8個小時不吃不喝,她說自己常常胃痛。工作期間除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和治療外,他們還需兼做“護工”,照料患者的生活起居,如翻身拍背、刷牙洗臉、處理大小便等等。李佳佳介紹,護理感染科的重症患者與普通重症患者較大的區別在於排洩物的處理上,護士們要將新冠肺炎患者的大小便進行嚴密的消毒處理。工作雖忙雖累,但她覺得並不孤單。隔離病房隔絕了病毒,卻沒有隔離外界不斷傳遞過來的關愛和支持。李佳佳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所有出征的“戰友”們能平安歸來。

「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誰還不是個寶寶呢?

獨生女錢小凡出征“疫”線,家中父母難掩擔心。她說父親內斂,言語不多,戰“疫”以來接到最多的是媽媽的電話,千叮嚀萬囑咐要休息好、要吃好。熟知小凡挑食的母親最擔心她的飲食。記者追問,在隔離病房就沒得挑了吧?小凡笑著說:也還好,有愛心人士送來的餐飯,很好的。在之前物資緊張、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愛心人士自掏腰包做出與平時無異的豐富飯菜讓小凡非常感動,她說“他們也很不容易”。進隔離病房這麼久,小凡最想念的還是媽媽做的飯菜,如果戰“疫”結束,她最想做的是回家吃頓飯,犒勞下自己。

「戰“疫”面對面」對話“疫”線90後護士們:明知風險,仍選擇做他們該做的事

謝謝你們,上演最美逆行,

謝謝你們,為了我們拼命。

謝謝你們,讓我們看到凡人不凡的勇氣,

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

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一分光,

然後螢火匯成星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