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指的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是讀完之後最直觀最受感觸的地方,相守相助是過程,相聚相失是結果。最後,楊絳空落落地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很簡單的陳述句,風浪不驚的背後是心潮的波濤洶湧,潰不成軍。

這本書就是著名翻譯家、文學家、戲劇家楊絳的老來之筆《我們仨》。讀完之後,不能不令人動容。其實所謂翻譯家、文學家、戲劇家遠不如一句“先生”,古之女先生,大抵只這麼一位,大家都心服口服的如此稱謂,以表敬意。但為了後面的行文不羅嗦累贅,故直接稱呼姓名,先生勿怪。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楊絳


首先說一說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就很喜歡。就像以秸稈為原料製成,封面的豎排紋理還清晰可見,摸起來也是粗糙中帶著整齊,想來正應全書的滄桑之感,秸稈的土黃色也象徵著作者已到暮年,書名《我們仨》和作者“楊絳”幾個字均用大地色燙在上面,頗有葉落歸根之感。書名上方,是女兒錢瑗的筆跡:Mom Pop,爸爸媽媽下面的中間位置是自己:圓⚪,俏皮可愛。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三聯書店《我們仨》

在這本書裡,楊絳構建了一個夢,一個萬古長夢,初讀幾頁令人摸不著頭腦,只覺得分外沉重,令人屏息。其實,這只是一種虛幻美麗的手法,這個夢裡的“古驛道”就是現實中的醫院。錢鍾書被一個電話,一輛汽車急急的叫走,是住院之突然。楊絳每天去船艙看望,其實是去病房探望。311可能就是錢鍾書的病房號。“太陽照到前艙之前就要離開”這也是真的,楊絳在書中曾說過,錢鍾書病時她需要醫院和家來回跑,常常一趟要走大半個北京城。書裡說:“我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地,走了一年多。”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抗戰勝利後,約1946年,攝於上海


在這本回憶錄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令人豔羨的學者家庭。這種豔羨絕不只是一家三口都是教授,正是因為對外界有太多的名聲,當我們掩卷細讀時,才發現這就是三個“小孩子”。尤其是錢鍾書,與寫出《管錐編》的想象中的那個錢鍾書相比,這個錢鍾書更有煙火氣,更顯孩子氣。他會和女兒稱兄道弟,想著法子捉弄女兒,好讓她吃驚。他“笨手笨腳”,在楊絳生產住院期間,經常“做壞事”,不是把檯燈砸了,就是把墨水瓶打翻了。但每次都是楊絳的一句:“不要緊。”也許,一個人只有在至親面前,才會讓自己的“好壞”暴露無遺,才會顯出全分的真氣、孩子氣。而保留住了錢鍾書的這團孩子氣,是楊絳最引以為傲的事情。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錢鍾書


通篇下來,你會發現,可能是由於回憶錄的緣故,文筆格外細膩、真實、細水流長。楊絳會在每一張照片旁都附上時間地點,甚至當時的細節。她會寫道:“圓圓的腸胃能吃西瓜。”她會把女兒去世前兩個月在病床上寫的還未成篇的《記事珠》附在文末。而且只要你細心就會發現,《我們仨》的“目錄”兩個字就是錢瑗《記事珠》草稿上的字跡。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錢鍾書為楊絳理髮

除了溫馨的學者家庭,這段曠世的婚姻也歷來為人稱道。真真是才子佳人,魂牽夢繞。他們初次相遇於清華的古月堂前,彼時一個意氣風發,一個韶華正好,就是兩瓣玉相吸的時刻。他們一起輾轉過中國、英國,他們一起經歷過困難的文革歲月,他們像探險一起生活,平常瑣碎中又總能發現樂趣。“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當楊絳讀到這句話時念給錢鍾書聽,他馬上回道:“我也是。”如果我在現場,可能覺得空氣都靜止了,只有他們相互注視的眼光。正因如此,他們的愛情被稱為“婚姻的典範”,而這本《我們仨》裡,就是楊絳綿綿不盡又溫情甜蜜的思念。


楊絳:“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950年清華校慶日,攝於清華大學新林院宿舍

在《我們仨》的文末,楊絳寫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女兒丈夫先後去世後,她把“離開”看作“回去”。2016年,楊絳去世,“我們仨”終於又團聚了,這一次他們永遠不會分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