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魷魚等於40口肥肉嗎?

athenacool


當然不是,魷魚屬於海鮮,蛋白質含量達16%-20%,而脂肪含量非常低,不到1%,而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3%,豬裡脊肉的含量約為20%,五花肉為7.7%,而脂肪豬肥肉為90%,豬前肘為32%。

魷魚,雖然名稱中帶有“魚”,但它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軟體動物,也是海鮮中的一種,主要分佈於熱帶和溫帶淺海,魷魚身體呈長錐形,前段有吸盤,分為頭部、頸部、軀幹部三個部分,魷魚中含有豐富的鈣,鐵,磷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魷魚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例如EPA和DHA。

作為葷菜選擇來源,食用魷魚可以補充腦力,預防老年痴呆等病症,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同時,減少血管壁內所堆積的膽固醇,預防血管硬化。而老年人膳食應食物多樣化,保證食物的攝入量充足,如果對於魷魚,咀嚼功能比較差的話,可以剁成糜狀,裹些許澱粉,做成湯來吃。

而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魷魚可以和蔬菜一起做一道菜,蛋白質食材搭配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葷素搭配,很不錯,例如芹菜,青椒(紅椒)等。

準備200克魷魚,切成長條狀,內臟部分可以買的時候在市場或者超市提前讓店家清理乾淨,芹菜200克,切成3-4釐米長度,準備小米辣,薑片,蒜末待用。

橄欖油10-12毫升,加熱5-6分熱,加入小米辣,薑片,蒜末,均勻炒熟,倒入魷魚,變色後加適量生抽,料酒,充分炒勻,加入芹菜,再充分炒制,即可裝盤。


營養師邱天


一口魷魚等於40口肥肉嗎

網上流傳有這樣的數據:每100克魷魚膽固醇含量高達615毫克,是肥肉膽固醇含量的40倍、全脂奶的44倍、墨斗魚的3.4倍、帶魚的11倍、雞胸肉的7.7倍、豬瘦肉的7倍、羊瘦肉的6.15、牛瘦肉的6.75倍、豆製品的615倍。

  1. 所以吃一口魷魚等於40口肥肉?數據來源真實嗎?

根據《中國最新食物成分表》,“每100克魷魚乾(含水率21.8%)含膽固醇871毫克;每100克的裡脊肉膽固醇含量151毫克;100克豬肉(肥)含膽固醇109毫克,肥肉(含水分8.8%),換成乾重,大約是119.5毫克。”美國農業部數據是,每100克鮮魷魚(含水率78.55%)含膽固醇233毫克,換成同等含水率的魷魚乾,膽固醇含量約為849毫克。

從數據的對比來看,魷魚的膽固醇含量的確挺高,鮮魷魚膽固醇含量約達肥豬肉的2倍,魷魚乾膽固醇含量達肥肉乾重的7~8倍,但並沒有40倍那麼大的差異。

其實把魷魚和肥肉作對比,本身是不科學的。肥肉比魷魚含更高熱量和脂肪,平均100克肥肉含有632千卡的熱量,而100克鮮魷魚只含有92千卡,還不到肥肉的1/7。並且肥肉脂肪含量高達88.6%,是魷魚的80多倍,甚至大多是對人體心血管健康不利的飽和脂肪,所以吃肥肉不如吃魷魚好。

那吃魷魚會增加膽固醇含量嗎?

近年來,我國人民膽固醇水平由於動物性食物攝食量增加而逐年遞增,人體內累積過多的膽固醇可能引起高血脂,進而引發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傳統認為魷魚含有很高的膽固醇,甚至有一口魷魚等於40口肥肉的說法,導致很多人不敢吃魷魚。

通過實驗數據分析,魷魚內臟中膽固醇含量最高,比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出近26%,而魷魚胴體中膽固醇含量較少,說明魷魚的膽固醇幾乎完全存在於內臟,但我們平時吃的是魷魚的可食部分(即魷魚胴體),所以不必顧慮會導致膽固醇過高。[1]

那吃魷魚好不好?魷魚和肥肉哪個營養好?

總體來說,魷魚比肥肉的營養價值更高。

魷魚的蛋白質含量為17%,氨基酸結構合理,是理想的膳食蛋白質來源,而肥肉蛋白質含量只有2.4%。另外魷魚中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硒、碘、錳、銅等元素,這些微量元素對骨骼發育和造血很有益,對抗病毒、抗射線也有一定作用。

研究表明吃魷魚還可以降低動物血脂,這與魷魚中所含的多種營養成分有關。魷魚中的牛磺酸具有促進膽固醇代謝和排洩的作用,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對動脈粥樣硬化具有預防和改善作用;DHA可以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魷魚中所含的多種水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和甜菜鹼也具有顯著的降血脂作用。[2]肥肉中則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牛磺酸含量極低,所以吃太多肥肉會明顯提高血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

研究發現魷魚的食物功效比明顯高於肥肉,說明魷魚蛋白營養高於豬肉蛋白。通過研究魷魚對小鼠脂質代謝的影響發現,在小鼠飼料中添加9%~12%(以蛋白質計)的魷魚可明顯降低正常小鼠以及高膽固醇血癥小鼠血清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濃度,而肥肉明顯提升小鼠的血清膽固醇含量,說明吃魷魚不但不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甚至可以預防和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所以魷魚富含優質蛋白,不僅營養價值優於肥肉,而且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方面也有極佳的效果。

那能不能多吃魷魚,少吃降脂藥呢?

答案當然是不可以。

有實驗選取33名年齡在22~28歲之間的健康人員每天食用100g魷魚持續20d,結果顯示:每日攝入100g魷魚,10d後該群體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顯降低,20d後血清甘油三酯降低接近20%,但總膽固醇以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沒有明顯變化,因此,魷魚的攝入不會增加由於血脂升高所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

吃魷魚可降低人體血清中甘油三酯濃度,這與小鼠實驗結果一致。但吃魷魚可以降低小鼠的膽固醇水平而無法降低人體膽固醇水平,這是因為小鼠血清中膽固醇主要分佈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而人體血清膽固醇主要分佈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小鼠與人類血脂結構的差異是攝食魷魚對血清總膽固醇影響不同的的主要原因。[3]

每日100g的魷魚攝入可顯著降低人體血清中甘油三酯濃度,不會增加由於血脂升高所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對降血脂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對高膽固醇導致的相關疾病並沒有輔助作用。

事實上,誰都不知道一頓吃的魷魚能代替幾片藥,每個人的用藥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被精確控制,所以不能靠吃魷魚來替代規範用藥。

參考文獻:

[1] 丁卓平,王明華,劉振華,何鈺,趙東豔.食品中膽固醇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與比較[J].食品科學,Food Science,2004,25(01): 130-135.

[2] 王玉明,任兵興,馬琴,胡曉倩,王靜鳳,薛長湖.攝食魷魚對小鼠脂質代謝的影響[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39(03): 409-412.

[3] 王玉明,杜磊,任兵興,薛勇,李兆傑,薛長湖.攝食魷魚對人體血脂的影響[J].食品科學,Food Science,2011,32(07):286-288.


超哥話食


“魷魚的膽固醇含量確實高於肥肉,肥肉的膽固醇含量約為肥肉的3倍左右,網上傳言吃一口魷魚等於吃四十口肥肉的說法較為誇張,並不屬實。”

首先我們把魷魚和肥肉用水煮熟

然後各取樣10g,加上同等分量的水打碎,進行萃取

加入試劑,放入儀器進行檢測,

儀器測量結果:

肥肉的膽固醇含量 72mg/100g

魷魚的膽固醇含量 230mg/100g

魷魚中的膽固醇含量是肉的3倍左右

這是溼魷魚的含量,幹魷魚的膽固醇含量會更高一些,能達到800mg/100g,是肥肉的11倍左右,

除了膽固醇以外,肥肉和魷魚中的其他營養含量如下:

總的來說,魷魚還是屬於就健康的食物,但是要合理適量的食用。


流離不流離



經測定,每100克魷魚的膽固醇含量高達615毫克,是肥肉(53毫克)膽固醇含量的8倍、全脂奶的44倍、墨斗魚的3.4倍、帶魚的11倍、雞胸肉的7.7倍、豬瘦肉的7倍、羊瘦肉的6.15倍、牛瘦肉的6.75倍。魷魚的蛋固醇雖然是肥肉的8倍,但魷魚卻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食品。其所含的膽鹼,更是可比之於雞蛋肝臟的含量。膽鹼是大腦記憶力的建築師,孕期及哺乳期的新生兒尤為重要,此時若攝入不足,將影響終生。膽鹼是神經傳遞介質乙酰膽鹼的合成原材料,—種神奇的氨基酸,是人體必需的一種B族維生素。膽鹼與脂肪酸泛酸等聯合生成膽鹼磷脂,也就是卵磷脂一磷脂酰膽鹼,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佔腦細胞溼重的30%以上,乾重的70%∽80%,主要集中在神經細胞,內臟及免疫系統之中。膽鹼還可以分解同型半胱氨酸,一種對腦細胞有毒害的物質。成年人每天都需要五佰毫克的膽鹼,孕產婦的需求量更大。當人體急缺膽鹼時,會引發急性腎炎,危及生命,此時人體就會分解卵磷脂,以獲取寶貴的膽鹼。而卵磷脂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乳化蛋固醇,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與極低密度膽固醇。膽鹼富含的腦組織因蛋固醇太高而不宜食用,但可以通過食用蛋黃,花生大豆,魚,肉,奶,甘藍與菜花包菜而獲得,最優質高效的來源,仍屬各類海鮮,包括魷魚深海魚。更何況魷魚是辣麼地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