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君子應該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以防範未來禍患發生

原文: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大概意思是:衰敗的現象往往隱藏在得意的時候;時來運轉往往是在失意時就種下的因果。所以君子應該在平安無事時時刻保持自己清醒理智,以防範隨時可能發生的禍患。一旦處身於禍患災難之中,就要堅強的咬緊牙關等待時機,以便爭取事業取得最後成功。

《菜根譚》:君子應該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以防範未來禍患發生

大詩人李白曾經說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句話好像不應該出現在這裡,這與我們標題唱了反調。其實不然,李白才華橫溢,擁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時刻準備著為大唐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但由於性格單純,率真坦誠,快人快語,說話從不喜歡藏著掖著,業不會處理仕途上那些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喜歡跟善於鑽營的人同流合汙,常常因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因此,李白在仕途上始終是失意的,要承受理想與抱負之間的落差,帶來的鬱鬱寡歡。恰恰說明李白在仕途上從沒有順利過,就因為他太有才了,太狂傲不訓了,放在我們現在的職場上估計更加不好混。所以,人在得意時需要保持清醒冷靜,不要得意忘形。


《菜根譚》:君子應該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以防範未來禍患發生

春秋越王勾踐曾到吳國當了三年的僕人,後吳王放鬆了警惕把越王放回越國。勾踐為了使自己不忘恥辱,他每天睡覺前都先嚐嘗苦膽,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受過的苦。這樣的勵精圖治的君主想不成功都難,經過長期的準備,越國在勾踐的領導下滅掉了吳國,成為春秋後期的強國。假如,勾踐沒有時刻準備著,他就不可能有回到越國的可能,假如回國後,他馬上起兵報仇,也不可能戰勝吳國。一切都是勾踐在苦中努力,在福中不忘恥辱,時刻保持自己清醒理智的態度,對事態做出理智的判斷,才能從一個僕從翻身成為一代霸主。


《菜根譚》:君子應該在平安無事時保持清醒,以防範未來禍患發生

曾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我每天都要數次檢查自己: 為別人謀劃辦事,是否做到忠誠了呢? 和朋友交往, 是否恪守信用了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溫習了呢?可見聖人都每天自省數次,生怕自己在哪裡有遺漏、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自己也需要常常自省。無法三省吾身,一省也是保持自己頭腦清醒冷靜的好方法。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沮喪,坦然不枉然,冷靜不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