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這裡,曾沉睡了700年;

是一個半活著的屯;

是一座崖上的“宮殿”;

中國乃至亞洲珍貴無比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它曾經輝煌一時,

作為宋、元、明時期西南楊氏土司的重要遺存,

也是貴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海龍屯俯視圖 楊艦攝)

它,就是土司城堡海龍屯,貴州遵義私藏的一處寶地。始建於1257年,為抵禦蒙古、保衛大宋王朝而生,為何到了明朝卻成了土司造反的大本營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這裡是明朝“萬曆三大徵”之一“平播之役”的主戰場,它的陷落使明朝開闢“二千里封疆”,不但讓一個統治了725年的土司家族就此徹底結束,還瓦解了貴州悠久的土司制度。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而在遵義當地的民間傳說裡,這是無數寶藏埋藏之所,是一座天神遺落之城。

1.群山之中的土司王國

播州楊氏在《家傳》裡,稱先祖是唐末從太原來的漢人。南宋末年,為備戰抗擊元兵,擔任播州安撫使的楊文親手締造了海龍屯。

也就是說,從修建之初,海龍屯就是作為軍事要塞來築造的,依山而建,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由於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陣亡,南進計劃中止,海龍屯並沒有在宋蒙戰爭中成為戰場。然而三百多年後的晚明時期,這裡卻終究沒有避過戰火的洗禮。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到了末代土司楊應龍的手裡,統轄區域已經佔據了今貴州省的半壁江山,如果對照西歐版圖,應該是一個不小的王國。據《萬世永賴》碑記載: "其領地上齊烏江,下至重慶;左抵合江、瀘洲;右齊湖廣柳楊石柱" 。這樣大的地盤,足足管轄了七百餘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正如《明史》裡所說,通過對土司的管理,朝廷實現了對邊疆地區“額以賦役,聽我驅調”的目的,促進了國家的大一統。而土司有了朝廷的封賞,在自己的地盤上也更有威望,更容易統治轄地內的土民。如果不是楊應龍的殘暴統治,改土歸流的日子或許不會那麼快到來。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央視紀錄片《海龍屯》劇照

2.神力築成的堅固堡壘?

上世紀一次偶然的考古發現,這座被巍峨山脈隱藏了數百年的古老城關才浮出水面——極其陡峭、不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天梯,蜿蜒盤亙長達六公里的城牆......

《明史》中記載海龍屯:“飛鳥騰猿,不能逾者”,在崇山峻嶺中如何修建氣勢磅礴的軍事城堡呢?就連現今當地的百姓也百思不得其解,認為這絕非人力可為,於是就有了趕山鞭的故事。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後來的考古專家調查表明,海龍屯所有石材都是就近開採,並以人工搬移、壘砌。屯上所需用的磚瓦量大,多為金鼎山下至小板水的金川窯所燒製;相傳,為了運這些磚,楊應龍一次動員萬餘人,一字排開,不分晝夜,將待運磚瓦從金川窯經“關口”、橫山子、磨子石小路人手相傳至西關,民眾苦不堪言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海龍屯“新王宮”遺址航拍圖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海龍屯“新王宮”復原圖

當年並沒有水泥,修建城堡用的粘合劑如今叫做白膏泥,就是用糯米汁調和石灰調製而成,呈白色或青灰色,白膏泥也常常用來保護墓葬,具有很好的封閉性。

在南派三叔的玄幻小說《盜墓筆記》中,對白膏泥作了詳細的描訴,如今的海龍屯城堡中,隨處可見白膏泥,不過景區不允許遊客隨便動手摳取這400多年前的“糯米飯”。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城堡修好後,楊應龍躊躇滿志,一高興親手寫下了《驃騎將軍示諭龍巖囤嚴禁碑》,這碑在五鳳樓處日曬雨淋四百多年,依然字跡清晰。碑上的字可是楊應龍親手所寫的顏體楷書,非常漂亮,可見“字如其人”這老話也有騙人的時候。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圖源:紀錄片《海龍屯》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春,屢生事端的楊應龍和朝廷發生了衝突。

楊應龍對朝廷處罰結果非常不高興,“益怙終不悛”。加上他的次子楊可棟在做朝廷人質時死去,楊應龍“亦心痛”。他不僅沒有繳納贖罪金,而且“擁兵驅千餘僧,招(次子)魂而去”。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惱羞成怒的楊應龍最終公然起兵反明,正式走上了反叛的道路。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圖源:紀錄片《海龍屯》

3.如此險峻的海龍屯,怎樣被攻破?

平播之役是在改土歸流的大趨勢下必然發生的一場戰爭,儘管海龍屯山高地險,儘管明軍要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亦勢在必行。平播先鋒劉綎戰九盤,破婁山關,人送外號“劉大刀”;楊應龍之子楊朝棟統領苗兵數萬,分道迎敵,勢不可擋。

直到明軍燒燬了位於今日老城的播州宣尉司城,楊應龍率領一萬七千人退守海龍屯,加上屯上守軍幾千人,背靠天險,與二十四萬大軍殊死作戰。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圖源:紀錄片《海龍屯》

海龍屯,不是平播之役開始的衝鋒號角,而是戰爭尾聲的負隅頑抗。

播州軍據險而守,明軍屍積如山,久攻不下,只得調集火器重炮對關隘猛轟。今天海龍屯遺蹟上有大量坍塌的痕跡,很可能就是當年被明軍火炮轟擊所致。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三十六步天梯,坡度陡絕、極窄極險

播州軍之所以將重兵放於屯前,是因海龍屯後方皆為懸崖峭壁,不用擔心明軍能飛上來。然而沒想到的是,播州軍內部出現了叛徒,給明軍帶路,從屯後方的一條小道抄上海龍屯,一舉攻破了這座固若金湯的要塞。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在最後,楊應龍親自披掛上陣指揮,中箭負傷,他見明軍如潮水般攻來,知大勢已去,遂與二妾自縊於新王宮,並命人放火焚宮。至此,平播之役以明軍慘勝,播州軍全軍覆沒而告終。

此役前後歷時114天,耗費了湖廣、四川、三省大量財力及人力資源。平定楊應龍之亂後,明廷廢除播州土司,設立遵義、平越二府,播州領地從此一分為二,分別納入四川和貴州的版圖。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如今,海龍屯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來客,雄關依舊,仍然能感受到當年的氣象萬千。尤其是飛虎關前的三十六步天梯,總斜長51.5米、整體坡度30度,每一級“天梯”高約0.5米,步徑寬約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條石斜砌而成,成為海龍屯“險、絕”的標誌。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飛虎關遺蹟 圖源:internet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飛鳳關遺蹟 黃宇攝

很多專家把海龍囤和馬丘比丘相比。

印加帝國古城馬丘比丘,和海龍囤一樣建於高山之巔,都是石砌,都是某種已消失的文化見證,而事實上海龍屯比馬丘比丘還要早200年,海龍囤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更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當年的金戈鐵馬早已遠去,如今的海龍屯分外安靜,只留下了一片遺蹟供人憑弔。

不過,每年春天,山上都會開出燦爛的杜鵑花,陪伴這座古老的城池,一起訴說那段悠久的往事。

中國的“馬丘比丘”?在貴州竟藏著珍貴的中世紀城堡遺址!

參考文獻:

《海龍屯+土司幽堡中的戰爭與和平》

《海龍屯重現始末從土司城堡到世界文化遺產》

《播州海龍屯的最後輓歌—土司城堡中的王與寇》

《穿越古播州+玩轉海龍屯出行路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