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漢字識字教育事關全民素質,刻不容緩

漢字是世界上壽命最長、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窺視字裡乾坤,可追溯中華民族文明根系之久遠;剖析文字演變,可透析出漢字是科學的內涵,藝術的交融,是中國書畫的文字表述,這種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表現出歷代生生不息之創造精神。故漢字實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它記錄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在今天現代化建設和與世界各國人民交往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然而所謂“漢字難認,漢語難學”,阻礙了人們學習的熱情和效率,漢字識字方法不僅沒有什麼重大突破,而且“漢字洋學”愈演愈烈,用“拼音”替代“拼形”,違背了漢字科學屬性和識字規律,大大影響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從根本上說,原本是科學的漢字,可是現在學習方法不科學,原本是智慧的語言,可是卻沒有創造出智慧的學習方法。

我們祖先發明瞭漢字,同時也發明了識字的方法——蒙學教材:周朝《史籀篇》;先秦《倉頡篇》《愛歷篇》《凡將篇》;西漢《急就章》《訓纂篇》;南北朝《千字文》;唐代《蒙學》;宋代《三字經》《百家姓》;明代《龍文鞭影》;清代《小學韻語》;民國《小學語文》;

古人發現漢字像一盤散亂的珍珠,必須集中起來用義理這根線,穿成串才好學好記,於是用八字成韻、四字組句、三字取經、兩字分節、單字定聲,讓漢字在整篇的“音流”“形流”“義流”中,通過朗讀“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等《蒙學》讀物,為視覺、聽覺、思維提供記憶線索,達到識字明理的教學目的。

新中國《小學語文》,規定小學六年識字2500個,平均每天識字1.14個,小學生識字,猶如在30萬字的課文中沙裡淘金;加上後來“漢字洋學”,一上來先學拼音,把漢字“書同畫出”,以視覺為認知的前提,仿效西文以聽覺為識字途經,把學習生動有趣的象形文字,硬插進一些難以辨認的拼音符號,使小學生一上來就給“b d p q”的“分不清、說不明”,搞得苦不堪言,挫傷了學習的興趣,還把“罪名”強加給漢字,說“漢字難認,漢語難學”。

漢字識字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入門和基礎,教學優劣對兒童學習心理,習得成效影響極大,可以不誇張地說,培養創造性人才,實現人才強國,要從改革漢字識字教育抓起。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古汀大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

漢字師認證課程,讓你成為一名專業的漢字老師、海外漢語老師、一位漢字啟蒙師!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瞭解識字教程《人字學習法》,可以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