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汉字识字教育事关全民素质,刻不容缓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窥视字里乾坤,可追溯中华民族文明根系之久远;剖析文字演变,可透析出汉字是科学的内涵,艺术的交融,是中国书画的文字表述,这种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历代生生不息之创造精神。故汉字实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记录下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今天现代化建设和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所谓“汉字难认,汉语难学”,阻碍了人们学习的热情和效率,汉字识字方法不仅没有什么重大突破,而且“汉字洋学”愈演愈烈,用“拼音”替代“拼形”,违背了汉字科学属性和识字规律,大大影响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从根本上说,原本是科学的汉字,可是现在学习方法不科学,原本是智慧的语言,可是却没有创造出智慧的学习方法。

我们祖先发明了汉字,同时也发明了识字的方法——蒙学教材:周朝《史籀篇》;先秦《仓颉篇》《爱历篇》《凡将篇》;西汉《急就章》《训纂篇》;南北朝《千字文》;唐代《蒙学》;宋代《三字经》《百家姓》;明代《龙文鞭影》;清代《小学韵语》;民国《小学语文》;

古人发现汉字像一盘散乱的珍珠,必须集中起来用义理这根线,穿成串才好学好记,于是用八字成韵、四字组句、三字取经、两字分节、单字定声,让汉字在整篇的“音流”“形流”“义流”中,通过朗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为视觉、听觉、思维提供记忆线索,达到识字明理的教学目的。

新中国《小学语文》,规定小学六年识字2500个,平均每天识字1.14个,小学生识字,犹如在30万字的课文中沙里淘金;加上后来“汉字洋学”,一上来先学拼音,把汉字“书同画出”,以视觉为认知的前提,仿效西文以听觉为识字途经,把学习生动有趣的象形文字,硬插进一些难以辨认的拼音符号,使小学生一上来就给“b d p q”的“分不清、说不明”,搞得苦不堪言,挫伤了学习的兴趣,还把“罪名”强加给汉字,说“汉字难认,汉语难学”。

汉字识字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入门和基础,教学优劣对儿童学习心理,习得成效影响极大,可以不夸张地说,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人才强国,要从改革汉字识字教育抓起。


.

.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教程《人字学习法》,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