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祛湿


我们平常说“你这人看上去湿气有点重”,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湿气”,又是如何运用中药“祛湿”?

下午花点时间,我们用《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来解析。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 四两 桂枝 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方子在临证上运用很广泛。这是治中焦水饮的主方,多数治水饮的方子也是由它变化而来。

“心下逆满”,水饮囤积中焦则有心下满;气化上行不能顺畅,人体就会有心下“逆”的感觉。

“气上冲胸”,这是类似于奔豚的反应,虽然不是起自脐下(肚脐眼下),原理是一样:水湿不能顺畅气化上行,到胸部就阻塞住了,就会有气上冲胸之感。

“起则头眩”,蹲下站起来头就晕,严重的甚至什么都看不见,要扶墙。人体是一个整体,当我们说脾胃有水湿的时候,不是说水湿仅仅在脾胃,而是以中焦脾胃为主。事实上有湿证的时候全身哪里都会有水湿,比方说脸会肿,舌头会胖大,小肚子也比平时明显等等,自然大脑里面多少也会有水湿。大脑水湿多,就会头昏不清醒;水湿多则滞则血液循环也不会好,蹲下一站起来,大脑供血不上则眩晕。

“脉沉紧”,脉沉,邪气在里;紧主寒,亦主束缚而不通畅。这是湿证有可能出现的脉象。但脉象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中焦水湿也未必就现这个脉象,临证上缓脉弦脉浮脉也很多。

“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我们学过,表有水湿是大青龙发之,大青龙里有桂枝麻黄发汗,合生石膏下行还能利尿。此处水湿主要是在中焦在里的位置,病在里从里解,自然不能用汗法来解。若发汗,里的水湿不但不能去,还会在肌肉经络里窜行,身体便会“振振摇”。

方中的几味药都是很普通的。先说炙甘草,因为这个药不好解释,按说甘甜的药是会助长水湿的,这里怎么会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胃的功能弱(或说津液虚,水湿和津液不是一回事,水湿是淤阻,津液是已被吸收利用的能量),就算要攻淤阻,也是可以加炙甘草的,比如调胃承气汤就是承气汤加上了炙甘草。

五苓散(桂枝、茯苓、白术、泽泻、猪苓)就没有炙甘草,看其证是实证更明显,而胃虚不明显。这两个方子主要还是以胃的功能来区别立方的。第二,水湿去掉,也就是邪气去了,需正气来填充,脾胃虚者,恐津液难以速生,正不来则邪来,水湿就有可能还会再次囤积,所以也可以用炙甘草。

我们现在中药房的炙甘草是蜜炙的,很甜腻。《伤寒》里的炙甘草并没有说是蜜炙的,一般认为《伤寒》里的炙甘草事实上就是直接炒或炙的,并不加蜜。我赞同这个说法。几个祛饮的方子都有炙甘草,而且用量不轻,如果蜜炙的话,恐有滋腻助湿之弊。 相比桂枝,白术香气温厚,走散力不强,气化的主要是中焦区域,擅长化中焦脾胃的水饮。茯苓将不能气化的水饮从下焦水道通利出去。提示:人体有两种排便方式——大便小便

中医称大便为谷道,小便为水道。

桂枝的气化之力是往肌肉走的,走的是大循环。桂枝的用量比白术还多,因为《伤寒论》的思路注重整体,注重人体的大循环。人体的能量气化出表,剩余的才能代谢为尿液排出体外,这是一体之运行。就像蒸笼的原理,水蒸气上不去,也就没有凝结的水珠滴下来,只是一团不运行的水凝聚在锅子里面。桂枝这味药在经方里似乎是无所不能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之一,表证用它,里证用它;水湿痰饮淤血用它;虚实寒热也都能用它。这当然不能理解为桂枝通治百病。

经方的治病思路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体的秩序和循环。桂枝是走体表大循环的,只要需要走外的力量,需要建立从脾胃到肌肉的大循环,桂枝就都能用上。

解析到此!

《伤寒论》中的祛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