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橫渠村狐仙廟

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橫渠村是個歷史悠久的古村。最早有資料記載,春秋末期,晉國大夫竇犨在此開渠引上蘭村烈石口汾水澆田,因渠水由西向東流,故稱橫渠。

相傳橫渠村有很多古蹟,有東漢時期的堡子,北宋年間的大郎廟,明正德時的泰山廟,還有座比石堡子年代更早的梵嚴寺,20世紀60年代尚存。

隨著歲月流逝、風雨摧殘,如今這些古建築大多已不在,但存留在人們心中的傳統文化、古文明卻永遠不會消失。橫渠村至今流傳著“先有梵嚴寺,後有石堡子”的民諺。1980年曾發現宋元祐年間故公和尚塔銘文。1995年在農田建設中,挖掘出一塊《大唐版授陽曲縣令王君墓誌銘》石碑。本地文化人士收集整理了明巡撫曹爾禎撰寫的《橫渠渠記》碑文。民間至今還保留的每年三月三“打鬼會”,亦根據其梵嚴寺地獄壁畫而名。

太原橫渠村狐仙廟

橫渠村狐仙廟修建於村東北,場地開闊,正、配殿共五間。遠遠望去,黃色琉璃燦燦,紅漆圓柱根根,白玉欄杆圍護,雄渾氣派,絕不亞於一般佛、道、儒廟宇。近前觀賞,殿前刻有兩聯:“仙草汞煉點丹藥福澤百姓,神靈祥光聳碧霄有求必應”;“紅日無心貧富一般照顧,青天有眼善惡兩樣看成”。大致告誡人們要多做善事,神仙自會保佑,如果做惡事,那就是另一種結果了。正中匾額上書“狐仙顯聖”四字橫幅,更明確點出“此處狐仙之靈應,萬萬造次不得”。

據傳,在清代中期,有位白髮老人在北京前門大街經常給人治病。病人治好後欲還願,或為老人掛匾,老人屢次都說家在太原北門外橫溝。因橫渠村有個地名叫“土地堂溝”,人們便以為是這裡的狐仙顯靈。橫渠村當時有個叫郭元章的老人聽說此事後,就在此設牌位供奉。後來又靠土崖建成三間前閣後洞式小廟,此廟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毀。1989年,村民們自發在原址建磚洞小廟一間,做為供奉狐仙之所。

2007年,為發揚傳統文化,橫渠村村民、附近混凝土鹼水劑廠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籌資50餘萬元重建狐仙廟。在位於磚洞小廟的東側,新建狐仙廟五間,建築結構為磚混現澆,建築面積為221平方米。於當年8月18日落成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