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导言:


众所周知,武则天以女性的身份荣登大统,成就帝王大业,除却自身的胆识谋略之外,还在于历史给予的机会,通过诸多的客观因素使得武则天能够顺势而为,最终临朝改制,创立武周政权。毫无疑问,作为唐高宗所亲自册立的李显便是这样一个“客观因素”,尽管已经成为了皇帝,可惜却并没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与自己母亲相抗衡,反而因为一时意气而被抓住把柄,从皇帝的宝座跌落,被废为庐陵王,可谓凄惨至极。然而,再将历史轮轴拨转至武周后期,我们却又能够看到,原本被废的李显竟然又成为了武周时期的皇太子,而令得原本为这个位置而争得头破血流的各个势力集团惊诧不已,最后只能化作一声感叹,果然“不争方才是大争”。

李显回归,这对于他个人来说也许仅仅只是顺应时势,一个从起到落再到起的过程,毕竟这一整个过程都是在武则天的安排之下而完成的。在他离开的时候,整个朝堂乃至天下还是李唐,而等他回归,却早已物是人非,李唐不再,武周横行,这一点他也无可奈何。可是能够肯定的是,在这将近十五年的光景,朝堂之上的波橘云诡依然如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故事还在进行,而对于争储这件国之大事,也同样没有结束。不过,武周争储的情况毕竟有些特殊,这也是令得武则天也颇为费心烦恼的事情,因为所需要顾虑的因素委实太多,究竟是传位于武还是归政于李,这是一个问题。而在这个争储问题的背后,李显作为一个局外人,却又再次回到武则天的视线之内。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李唐宗室的处境

在武则天将李显废黜之后,便直接将最小的儿子李旦扶上正位,以掩天下悠悠众口。然而,和李显的处境一样,说白了李旦也仅仅只是武则天的过渡的一个工具而已,并没有实际的权力,故而也只能以傀儡来概之。在这段过渡时期内,武则天正全力冲击帝位,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需要铲除异己,其中便以李唐宗族为主。稍待时机成熟,尤其是在皇帝李旦的“上表请奏”之下,武则天“不情愿”的登上帝位,正式改换门庭,创建武周,并且重用武氏族人,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其中便以武则天的亲侄子武承嗣为代表。

在武则天乃至新兴的武家的打压下,李唐宗室开始陷入了一段落寞期,风光早已不再。当然,虽然日子难过,然而说到底武则天还是上承李唐,并且也还是李旦的母亲,故而在称帝之后,便保留了李旦的皇嗣身份。其实,保留皇嗣的身份也是顺应时势,因为当时拥护李唐的朝臣还是绝大多数,并且天下百姓也是“未厌唐德”,所以武则天此举也算是给了天下一个交代,毕竟这个皇嗣虽不是皇太子,却也有着接班人的意味在其中。所以,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若是不出意外,在武则天百年之后,李旦便能够继承皇位,政权依然能够回归李唐。

所以,在武周时期,虽然李旦等人备受打压,却仍然还有一个能够安慰自己的理由,在混沌之中等待黎明的到来。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武氏集团对于皇位的觊觎

说到武氏这边,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武则天掌权之后,打压李唐宗室的同时,必然也需要扶持武氏一族,故而武家地位也算是水涨船高,成为武周时期的一大势力,其中以武承嗣为重。武承嗣是武则天的亲侄子,并且在武则天称帝乃至后来统治的这一整个过程,都出了大力气。比如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可以说,若是说武则天一直以来都在排除异己的话,那么武承嗣对于武则天来说,便是值得信任的心腹。


尽管武则天早在即位之后便直接宣布李旦作为皇嗣,但是武承嗣并不甘心,因为武周毕竟还是姓武,武则天毕竟还是自己的姑姑。并且,皇嗣这个身份,表面看来有着接班人的意味,可是却仍然有着模凌两可之嫌,因为当时的武则天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仍然还在李氏与武氏之间徘徊不定。既然武则天如此犹豫,那么就给了武承嗣争取的机会。在权力的诱惑之下,人往往容易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以期能够不负自己,不负将来。

武承嗣为了能够成为武则天的接班人,不余遗力的打压着李唐宗室,并且通过各种手段来向武则天证明自己方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在这里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资治通鉴》记载:

“先是,凤阁舍人修武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

很显然,这个王庆之便是武承嗣所授意向武则天表达所谓“民意”的一个人物。在武则天接见王庆之时,便直接问道:“皇嗣我子,奈何废之?”而王庆之则对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还是那个道理,当今天下非李而是武,故而以李姓为皇嗣固为不妥,而立武氏为皇嗣方才合理。武则天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直接令其先回,但是能够看出,武则天其实还是有些动摇,因为这本就是她所纠结的一件事情。当人面临一件艰难选择之时,但凡一个风吹草动般的微末之举,也能够令其动摇不已而后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故此可见,在“武氏当空照”的优势之下,尤其是在武则天在立储这个问题上的模凌两可,令得整个局势变得更加飘忽不定,多了一份担忧,也多了一份欲望。

李唐与武周的争锋角逐

既然武则天的态度并不明朗,那么便给朝局释放了一个信号,即皇位继承人可能是李旦,也可能是武承嗣,故而也在无形之中掀起一股新的争锋浪潮。正如上文中所列举的关于王庆之建议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的事情,便能够明显的看出是由武氏集团所发起的先手。尽管武氏集团因为武则天有意扶持的缘故而占据优势,然而实际上在朝堂之上,仍然还有着不少支持归政李唐的朝臣,比如宰相之一尚书右仆射岑长倩。

在闻知王庆之请求册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之后,岑长倩便“以皇嗣在东宫,不可更立承嗣,与地官尚书格辅元竟不署名,仍奏请切责上书者”。早在此事之前,岑长倩便“上疏请改皇嗣姓为武氏”,表面来看岑长倩此举有巴结武则天之嫌,然而客观来说,这也是在保护李旦,尽可能地让李旦身份得以稳固。很显然,作为权势仅次于武承嗣的宰相,岑长倩的心意仍然还在李唐一方,为此他也付出了自己的性命。

由是大忤诸武意,乃斥令西征吐蕃,充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中路召还,下制狱,被诛,仍发掘其父祖坟墓。——《旧唐书》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接着,在武承嗣的授意下,王庆之继续向武则天进言,万言难离其意,无非就是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武氏集团本来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所谓的“民意”来对武则天进行软磨硬泡,然而最后却未免也有些急功近利之举,故而在武则天的心烦意乱之下,让当时的凤阁侍郎李昭德将王庆之拉出去杖责。不过,这个李昭德其实也是心系李唐,希望将来能够归政于李氏,故而在领命之后,直接将王庆之“引出光政门外,以示朝士”,并且直接大呼:“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而后“命扑之,耳目皆血出,然后杖杀之,其党乃散”。这一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丝毫不见任何停滞,也算是李唐一派对于武氏集团的一种反击。不过,将王庆之杖杀,自然容易被武则天问责,而李昭德要的就是这个能够进言的机会,以巩固李旦的皇嗣身份。据《资治通鉴》记载:

昭德因言于太后曰:“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承嗣,则天皇不血食矣。”太后亦以为然。

李昭德所提出的这些建议,总结起来能够化归为三个传位于李氏的因素:

  • 其一,传统的继承方式。皇嗣李旦毕竟还是武则天的儿子,自古以来并没有听说过废弃儿子而传位于侄子的道理。
  • 其二,宗庙祭祀问题。从古至今,一直都是由直系后代立庙祭祀,并未有过侄子祭祀姑姑的事情。
  • 其三,唐高宗的身后之事。尽管武承嗣在继承皇位之后,能够祭祀自己的姑姑,可是却并不一定会祭祀唐高宗,这同样也是令武则天在意的一个事情。

可以说,李昭德所提及的这些,已经让武则天将踌躇不决的天平更多的朝向了自己的儿子。当然,建议毕竟只是建议,尽管武则天已经听进去了许多,却也无法真正做出最后的决定,关于归政于李还是传位于武,暂时仍然没有真正的答案。

武则天最后的态度

尽管朝堂之上立储风波愈演愈烈,可是谁也不能够否认,最终能够决定拍板的,也就唯有武则天一人。所以,在立储的问题上,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令武则天权衡至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李唐一派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李旦本身还是皇嗣,再加上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心系李唐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反观武氏集团,虽然在权势上如日中天,也深得武则天所信任,然而却并没有得尽人心,缺乏足够的底蕴。所以,究竟谁能够问鼎储君之位,仍然还是两说。

就当时的选择而言,其实大家的目光无非就在于皇嗣李旦与武则天亲侄身上,毕竟能够有希望继承大统的人,大致也就这两位。所以,在几乎整个武周时期,大家的态度与猜测都是围绕着李旦和武承嗣,包括武则天自身。然而,正在武则天为此而感到郁闷忧烦之时,一个名字再次传入武则天的耳中,当初的废皇帝,如今的庐陵王,李显。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提出这个名字的朝臣名为吉顼,是当初武则天排除异己所任用的一位酷吏。在当时,支持武承嗣与支持李旦的都大有人在,以吉顼的身份,无论是加入支持哪一方,无异于是锦上添花,并不会受到太多人看重。故而,吉顼此举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选择了一位当时已然缺失存在感与竞争力的李显。然而,不管吉顼的目的如何,他所提出的这个人选却给了武则天新的思路,故此,圣历元年(683年),武则天最终决定,将李显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

此令一出,必然令得为了争储而斗的焦头烂额的各方势力瞠目结舌,不明所以。任谁也想不到,原本已然被废的李显竟然会有机会再次重登庙堂,被册立为皇位继承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仔细一想,这位渔翁至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作为。

其实,武则天的此次选择,也正是她所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

从当时的情况看来,武家子弟委实难堪大任,而李唐宗室却甚得人心,这也令得武则天颇为踌躇。君舟民水,民心之于统治大业至关重要,而当时虽有武承嗣编排所谓民意,依照武则天的城府,也能够明白背后另有其人。并且,在狄仁杰等朝廷重臣的建议下,武则天的天平也逐渐朝向了归政于李氏。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李旦作为原本的皇嗣,已然拥有一定的势力,而在当权之后,是否会成王败寇,清算旧恨,武则天未免也要为武家所考虑。


武周时期立储风波:为何“废皇帝”李显成了最后的赢家?


而在这种情况下,李显便已然在无形中有了足够的优势,因为李显常年远离朝局,并没有足够的人脉,也没有足够的势力,故而对于自己与武家也并没有太多的威胁性。另外,因为长久以来武家所针对的都是李旦,同李显并没有太多的矛盾,故而也不用太担心李显在当权之后会将矛头对准武家。另外,虽说武则天当初曾废黜过李显,可是如今再次将其立为皇储,也能够算是弥补,其中也有雪中送炭之意,毕竟从落到起的这个过程,全因武则天的选择。故此,在利益的权衡之下,李显重新得立,而原本争储的各方(主要是武家),也只能尽力的接受这个现实。

结语:

虽说武周时期争储的这一整个过程,李显都没有太多的作为,俨然脱离俗尘,远离权争,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方才令得武则天在后来更为青睐,将其复立为皇位继承人,以平息纠结许久的争储之事。并且在我看来,武则天此举俨然也是实现了利益上的最大化,一方面武家子弟难堪大任,且再有传统继承观念的束缚,故而没有太多值得武则天所放心托付。而李唐宗室人心所向,可惜在这长久的时期内同武家产生较大的隔阂,故此对于武则天来说也颇具顾虑。故此,即要照顾武家,也要顺应时势,倒不如将李显复立为皇太子,以全各方,同时也能够维持自己的统治,可谓是比较合意的选择。一意之间,胜负难料,而李显却跨越了这长久的争锋,直接在武则天的决议之下,成了最大的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