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平臺性與互聯網中外文化壁壘

在《騰訊月刊》刊發了以《產品之上的世界觀》為題的張小龍專訪,其中,張小龍從實踐經驗出發,分享了他對互聯網產品開發的體會,以及微信下一步的思考。

辯證看待互聯網應用的工具性與平臺性

【提問】:我們說微信是一個高效、低成本的溝通工具一樣,其實此前郵件列表、Telnet、BBS、聊天室、IM這些也是溝通工具,互聯網應用工具是在不斷進化的。進化過程中,會不會邊際效應遞減?推動微信向新的一個層級進化的動力是什麼?

【張小龍】:溝通的本質是什麼?其實,不會有根本的答案。說到溝通工具,本質是為了什麼,也是很難解答的問題,這個會有點抽象。

如果從純粹的工具層面上來說,你會認為現在的溝通其實該滿足的都滿足了。但是,人是越來越懶的,懶會推動科技進步,這種懶會導致我們希望這種溝通其實可以更簡單一些。舉個例子,現在用嘴巴去說話挺累的,最好能不說,最好我想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就已經知道了,或者已經變成文字了,這肯定是人們需要的。

說到溝通工具的進化,我覺得可能要取決於技術的發展,新的技術會讓人的溝通變得更加高效。所以我們最近在關注像Google眼鏡這樣的東西,很希望把微信做到類似於Google眼鏡這樣的鏡片裡去,同樣是溝通,可能我還是要說話,但是我說話不用手去按住了,這樣又會輕鬆很多。如果我眨眨眼睛對方就知道我一個表情代表什麼,那又更輕鬆了。甚至有些廠商現在也在研究通過腦電波來控制手機或者外面的物體,這時候我們連手都不用動了——這些都是推動工具發展的動力。

但是這也仍然不是溝通的本質,我們還要去回答溝通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有個版本說少發微信、多和朋友見見面,也是表達這樣一種反思。


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平臺性與互聯網中外文化壁壘


【提問】:還有一個問題困擾我挺久的,工具和平臺是什麼關係?無論是Google、Amazon、還是Facebook都越來越平臺化,越來越強大,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小的企業依靠一個優異的功能、作為一個工具從巨頭夾縫裡崛起,甚至可能會顛覆原來的格局。那麼,這些做工具的,是不是也註定要平臺化、還是說“小而美”也能長期生存?微信一個很大的口碑就是,它極其簡潔、沒有什麼多餘的東西,微信的平臺化演進會有什麼影響?

【張小龍】:其實,任何產品如果能夠做大(這個意味著它有更多的用戶或者平臺化),那麼它一定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小眾的產品,是因為註定它的市場就是小眾的、或者它不能做大,並不是故意想要做小,沒有人願意把應用做小。所以“小而美”會存在,有些人並沒有這麼多資源去做很大眾化的通用的產品,它在某個領域裡面去做,形態上看是小而美。

但是,如果微信我們不做成平臺化、不做大,那我們就會死掉。因為你本身是個通訊工具,你必須要大,這時候大而全就是美的,否則它是病態的。並不是一定說小就美了,大就不美了,不是這樣子的。

最近也有一些文章在說,微信功能多了,會不會變得越來越臃腫?我覺得一個東西是不是很臃腫並不取決於它有多少功能,而取決於它最終展現出來的,在體驗上是不是用戶覺得很臃腫。

你看這個蘋果手機,硬件臃不臃腫?沒有人關心它臃不臃腫,而是覺得很簡單,只有一個按鈕。其實裡面的硬件和Android沒有任何區別,該有的全都有了,裡面挺複雜的,但用戶會覺得這挺簡單的。

你一個新機器裡面看到裝了很多應用工具就臃腫,我就裝兩個應用工具就很簡單?不是這樣子,因為這是你需要的東西。你用起來是不是足夠方便,如果不方便那就臃腫,方便就不臃腫,是這樣一種關係。我們做產品的人要做的是,最終用戶用的時候讓他覺得這個東西很簡便。這是一個技巧,你有沒有能力把非常複雜的功能最後變成了一個簡單的產品來給用戶使用。

微信做了這麼久,你會看到這個界面其實沒有什麼變化,跟第一個版本變化不大,但它功能增加了非常多。比如,很多人說微信增加了公眾號讓產品變複雜了,這是因為根本沒有分析一下的,作為用戶來說你如果不掃一下二維碼去定位一個公眾號,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公眾號是什麼,我們這裡都沒有表現,那憑什麼說公眾號讓微信變臃腫了呢?你都看不到裡面有這個功能。


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平臺性與互聯網中外文化壁壘

辨析文化壁壘與國際化

【提問】:我們在互聯網行業裡發現了另兩個和文化相關的有趣現象:第一,我把納斯達克的2,000多家公司都瀏覽過一遍,發現裡面的互聯網企業,美國是主導、中國其次,然後是日韓俄有幾個,包括歐洲在內的其它國家都比較少;第二,微信在外擴張中,是不是面臨類似的文化挑戰?

【張小龍】:這種壁壘是存在的,我們正在做國際化,也發現我們往東南亞滲透可能相對比較容易一點,往歐美滲透難度就非常大。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歸結為文化因素。


【提問】:感覺這樣說是不是有些推卸責任的意思了?

【張小龍】:對,其實是有點推卸責任、或者說有點籠統。因為文化是個很複雜的東西,我也不是研究文化的,所以我無法界定文化到底包含哪些東西。

從現象上說,強勢文化往弱勢文化滲透確實比較容易,比如Facebook、Google的產品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在用,確實代表著更先進的文化,代表著未來。

但是,因為從文化去思考太抽象,如果我們從市場角度去分析可能很多答案會更加容易清晰化。比如,互聯網在美國最先發展起來,它比別人早了10年,它當然代表了未來的互聯網發展方向。就像我們跑到印度去做,參照中國的發展,我們已經知道了它未來5年會是什麼樣的,我們當然可以大致預測它的產業趨勢——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再舉個例子,為什麼中國目前在智能手機的一些應用方面是領先的?之前互聯網應用一直是美國領先,因為它的互聯網建設比別的國家要早,你不可能說我們還在撥號上網的時候做一個寬帶電影什麼的,那沒有可能。但是在智能手機時代出現一些變化,以至於微信這樣的產品在國內反而能夠很快得起來。一個原因是,中國是一個以大城市為中心、人口很密集的地方,並且這種密集性可能導致了大家很容易追隨潮流,擴散特別快;相比而言,美國地大物博、大家都很分散,病毒性的效果反而弱一些;同時,它的生活習慣決定了人和人的溝通其實沒有我們這麼頻繁……這時候,彼此就是不同的市場,未必主要是文化因素導致的。


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平臺性與互聯網中外文化壁壘


【提問】:這個問題小龍給我很大的啟發,也解答了我此前幾個比較困惑的問題,比如Facebook在印尼和中東這些地區擴展比很多歐洲國家還要高,覺得用文化視角解釋不通。那麼,我們不妨摒棄文化這個單一視角看一下微信的國際化,或者說騰訊的國際化。WhatsAPP在歐美、微信在中國、Kakao Talk在韓國、Line在日本確實分別佔據優勢。除了文化因素,我們怎麼從市場維度去分析其原因?比如,歐美人用短信不是太多,像Skype這樣的應用反倒比較多,說明全球客戶有不同需求,我們會不會做很多版本適應不同的客戶?

【張小龍】: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也在探索,但是現在還沒有結論,亞洲的這幾個產品在東南亞其實處境差不多,一到歐美可能大家都會遇到共同的困難。這裡可以很籠統地稱為文化差異,但是如果把它再細化,就能發現更多的市場問題。

畢竟做產品不是從文化角度出發,而是從需求出發,我們要用一些辦法瞭解歐美人的需求點在哪裡,知道了這個需求點再決定怎麼樣滿足他們。因為我們不可能從文化角度去滿足他們,但是需求是可以分析的。如果我們在一些國家不能做成功,我並不認為我們對他的文化不瞭解,我認為是對他的用戶不瞭解,對他的需求不夠了解。

Facebook沒有針對不同區域的特殊版本。我們說微信為什麼全球一個版本,因為我們做的是基礎通信、基礎設計,它就應該是全人類公用的一個東西,不應該有地域上的差異,除非這種差異是因為一些其他因素所導致的,繞不過去的,那麼可能會產生一些地區差異的特性——比如英文版可以看到有Facebook模塊,我們會做這樣一些針對性特性。


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平臺性與互聯網中外文化壁壘


【提問】:如何看微信和Line、Kakao之間的差異?

【張小龍】:方向不太一樣。就像我們做朋友圈,如果後面有更大的一些點,就會突出這種差異。我覺得最終產品能不能被市場接受,是這個產品所營造的氛圍決定的,你通過一系列產品特色告訴用戶你這是一個什麼樣類型的產品,他就會慢慢捲入進來。

如果單純看作一個通訊工具,但是因為增加了一些其他的特色,就形成了不同的氛圍。


【提問】: 以前遇到過一個命題:“在互聯網企業裡,有些看著非常相似的產品和功能,但是它本質上可能相差甚遠”,細節的差異可能就是本質的差異。

【張小龍】:對,這樣的案例挺多的,尤其是很多產品看似參考了別人的功能,其實是往往體驗是不到位的,用戶需求定位也是有偏差的。


文 | 《騰訊月刊》

版權聲明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不作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