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

——幾多人生況味,都在對淚水的啜飲中化作苦盡的那點回甘。如此直戳人心的表達,幾乎是魯迅定製版,它太具有大先生範兒了。你可以想象,某個冬夜,魯迅坐在虹口寓所的桌前,手裡夾著捲菸,仰望窗外夜空,然後悠悠地吐出這句話……

但抱歉,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在線檢索系統,拆散了這次名言與名人的天作之合,查詢結果是“魯迅先生說,我沒有說過”。

退而言之,即便魯迅先生在某個場合說過這句話,那他也只是引用,而非原創。至於這句話的原創者,中文網絡還有一種比較惹眼的說法:蘇格蘭哲學家、評論家、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

托馬斯·卡萊爾百度百科的“經典語錄”一項裡就收錄了這句話。而更有力的佐證由《外國名言引語金庫》(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劉憲之、唐克蠻、莊濤主編)奉上,該書的第62頁言明,“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是卡萊爾所說,鶴見祐輔所著《拜倫傳》的第18頁引用了這句話。

因為《外國名言引語金庫》沒有具體指出卡萊爾在其哪部著作或者哪次談話中說了這句話,所以要進一步考察這句話的來龍去脈,《拜倫傳》(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鶴見祐輔著,陳秋帆譯)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拜倫傳》是日本自由派作家鶴見祐輔所著,日文版於1935年面世,上世紀四十年代初陳秋帆將之譯為中文。鶴見祐輔這本《拜倫傳》,主要取材於法國傳記作家安德烈·莫洛亞的《唐璜:拜倫傳》(浙江文藝出版社1985年1月版,裘小龍、王人力譯,法文原版於1931年出版)。其優點,就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的編者所評,在於“敘事生動有致,文筆搖曳多姿”。其缺陷,則是過於通俗化,缺乏學術性傳記所應有的嚴謹與縝密。而鶴見祐輔在《拜倫傳》中對卡萊爾的引用,或許是這本傳記優劣的最佳註腳。這句話出現在《拜倫傳》原作者序的第三節——

“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哲人卡萊爾是這麼喝破了。一切偉大的人是由淚水裡生長,從苦惱和窮迫中間迸出來的。

應該講,鶴見祐輔對卡萊爾的引用,是妥帖而討巧的,“哲人卡萊爾是這麼喝破了”甚而有幾分禪意。問題在於,仔細推敲“這麼喝破了”,卻獲得不了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卡萊爾於何時、在何地、因何事“這麼喝破了”?鶴見祐輔在《拜倫傳》裡沒有進一步的交代,他像是一位草草填了答案卻沒有列寫解題過程的考生。

有必要指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鶴見祐輔所給出的答案,即卡萊爾說了“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在相對專業的領域占主導地位,其權威性遠勝於更為業餘的“魯迅說”。

至於在草根網民中流傳甚廣的“魯迅說”,唯一能排出的線索,也許是魯迅讀了鶴見祐輔《拜倫傳》日文原版後的引述。魯迅對鶴見祐輔並不陌生,鶴見祐輔的雜文集《思想·山水·人物》就是由魯迅譯介到中國。但嚴格說來,從魯迅讀日文版《拜倫傳》到轉述這句話——倘若這個假設成立,兌現這個假設的時間區間極其有限,也就一年左右——日文版《拜倫傳》出版於1935年,而魯迅逝世於1936年。

不難看出,“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魯迅即便是引用,也破綻多多。那麼,更專業一些的“卡萊爾說”是否就顛撲不破呢?從網絡記載看,至少在2010年之前是少有人懷疑的。畢竟,有《拜倫傳》和《外國名言引語金庫》兩本公開出版物白紙黑字的加持,普通人若發起挑戰,顯得無可傍依。

然而在2010年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信息的多源匯入,公共審核和甄別能力迅速提高。“卡萊爾說”不但受到質疑,而且很快被推翻。“擊倒”卡萊爾的人,是歌德。在這場顛覆中,起關鍵作用的是一位叫林楓寒(網名緒風)的豆瓣網友。

不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

2012年12月30日,緒風在豆瓣網發佈一篇題為《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的帖文。文中,緒風指出,鶴見祐輔的《拜倫傳》其實誤導了人們,“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並非卡萊爾的原創,這句話的真正出處是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求學記》。之所以人們將這句話與卡萊爾聯繫在一起,那是因為卡萊爾於1824年將歌德這部小說譯成了英文。由此,譯者被謬傳為原作者。歌德用德文說過的一句名言,經幾種語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擺渡、切換、以訛傳訛,到了中文世界裡終成一個美麗的誤會。

不過,緒風在帖文中也承認,他的文章是援引了一位臺灣博主的考證,這位博主網名叫“空昇”。2011年7月2日,“空昇”在痞客邦網站“空之境界”發佈了一篇博文。“空昇”博文中有涉及歌德名言的考證,內容大體與緒風的敘述一致。他還在博文中比較了這句話歌德德文版和卡萊爾英文版的區別,並提出,歌德的這句話可能源於《聖經·詩篇》。

“空昇”的考證不難核實,因為歌德的《威廉·邁斯特求學記》有大陸譯本,書名略作調整,叫《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華夏出版社2008年1月版,張榮昌譯)。

《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是歌德《威廉·邁斯特》二部曲的上部(下部是《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1777年開始創作,全部作品完成於1796年。一般認為,在歌德所有作品中,《威廉·邁斯特》享有“僅次於”乃至“等同於”《浮士德》的地位。《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講述了富商之子威廉·邁斯特的成長和發展歷程。威廉·邁斯特自幼熱愛戲劇和文學,厭惡小市民的庸俗生活環境,不願意子承父業,於是隨流浪劇團四處巡遊、浪跡天涯,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鑑於這部作品的主題是“對美好靈魂的求索”,《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又被人們稱為“修養小說”或“教育小說”,沿襲至今。

《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甫一出版,就受到了以弗·施勒格爾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人士的追捧,他們尤其欣賞歌德小說中的抒情成分以及對迷娘和豎琴老人兩個形象的刻畫。提及豎琴老人,必須予以高度關注。因為歌德的這句名言,正是出自豎琴老人的吟唱,那是《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第二部的第13章。威廉·邁斯特煩惱不安地遊走在街頭,他想去拜訪豎琴老人,藉助老人的豎琴來驅除心中的惡魔。他來到小城一個僻遠角落的一家下等客棧,登上樓梯,走上閣樓,甜美的琴聲頓時從一間小房間裡向他迎面撲來。那是一首感人肺腑、如泣如訴,飽含悲傷與憂鬱的歌曲:

誰從不含淚吃自己的麵包,

誰從不坐在自己的床上哭泣,

度過這愁腸百結的深宵,

他就不識你們蒼天的威力。

…… ……(《威廉·邁斯特的求學年代》第104頁)

在愁腸百結的深宵,坐在床上哭泣,含淚吃自己的麵包,完成這輪愛與怕的洗禮,你會識得蒼天的威力。所謂人生,不過如此。毋須贅言,歌德借豎琴老人之口所唱出的這一段,正是“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的源頭。

歌德的這句話,與其說是源於《聖經·詩篇》,不如說是對天啟之文的回應。《聖經·詩篇》第80章第五句曰:“你以眼淚當食物給他們吃,又多量出眼淚給他們喝。”

對於憐憫與慈悲,要報之以感激涕零,進而明白一個道理:無論喜與怨,上蒼的安排無可更改,要學會與命運施予你的東西達成諒解——總是在深夜,人類對自己經歷的一切有了痛之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