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我虽然家是农村的,但是离城市较近属于远郊的那种。这几年发展也还行,前段时间到朋友老家很偏的一个农村去转了转,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多农村的衰败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回来仔细分析了几点原因,不知对否,仅供参考。

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一是农村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失,使农村经济失去了活力和生机。以前回到村里,远远的就能看到村里的炊烟,刚到村口就能听到鸡犬的叫声,村里到处都是打闹嬉戏的孩子,经常能看到三三两两聚在一块聊天的村民,回家的一路上不断的给遇到的乡亲们打招呼。最近这几次回家,回到村里很难见到村里的人,就是看到几个人也基本上是40岁以上的人,我家附近的邻居也都搬到镇上或者县城里,要么就出去打工,结果我们这个有1000人的村里,除了过年时人多一些,平时常住人口也就200多人,农村也失去了以往鸡犬相闻的生机,农村现在给人一种没有烟火气的感觉。

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农村一瞥

二是农村的生产情况和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壮劳动力的流失,村子里的地主要是一些60岁以上的人在种,像我们这样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不想种也不会种地了,谁来种地成为农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耕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壤板结,而且一旦降低化肥使用量,农作物产量会有断崖式的下降,除草和杀虫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物出现超标,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虽一时尚未凸显,但终究是隐患。前年的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却因农药超标出现了“买粮难”现象就是明证。再有一点是由于农民对农业市场信息的获取滞后,对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不了解,往往会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困境,经济效益有限,严重挫伤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留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其它收入,很多农村的经济形态其实和2000年前一样,都是单纯的农业经济,只是使用了机械、化肥、农药等古代农业不曾有的技术手段。

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三是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村教育的硬件得到了提高,教学楼由我们十几年前上学时的瓦房升级到了楼房,办学条件条件确实改善不少。但在教育软件上,特别是师资力量配备上严重短板,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严重老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对于现在的教育工作已感觉到吃力,教学水平高一些的教师即使由政府发放补贴也不愿到农村教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补充,教学水平难以得到保证。

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只能由爷爷奶奶带他们,而隔代教育弊端是明显的:一是老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功课,做到孩子功课上的查缺补漏;二是俗话说隔辈人亲,老人往往会溺爱孩子,不能对孩子一些过分的行为要求进行及时纠正;三是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孩子缺乏父爱和母爱,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当下很多农村现状令人揪心。


四是农村的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失去了受众和生存的土壤,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失传的困境。


农村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该何去何往?欢迎名位达人积极参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