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吳三桂翻案


給吳三桂翻案

吳三桂揹負了不少歷史罵名:背叛大明王朝,追殺南明政權,親手將滿清韃子放入中原大地,使得異族入侵,生靈塗炭。前者為不忠不孝,後者為不仁不義,簡直就是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我最近翻了翻相關的資料,得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老吳同志不僅不是明朝叛徒滿族走狗,反而是一個有情有義的英雄豪傑!不信的話,且聽我慢慢道來。


吳三桂這個人,出生在遼寧中後所城,這個地兒就是今夭遼寧省綏中縣, “中後所”這個詞很有意思,明朝在各地都有駐軍,駐軍多一點的,地方大,比較重要的,稱為 “衛”,比如說 “夭津衛 ”,比如說 “鐵嶺衛”,小一點的地方,就叫 “所”。


他們家本來是販馬的,買賣做得不小,吃香的喝辣的,結果努爾哈赤他們在東北建立政權之後經常騷擾漢人,也殺了不少漢人,引起了吳三桂他爸吳襄的強烈反感,吳襄最後是拍案而起,下令把全家的上千匹馬統統賣掉,把家產也統統賣掉,招募軍人,做起了保境安民的生意來。


他的這種做法,不但當地的老百姓覺得這個人很仗義,就連當時的朝廷都覺得這個人太了不起了,所以當時的明朝政府通令嘉獎吳襄,乾脆讓他當上了遼東的團練總兵(估計類似一個民兵團長),又因為吳襄在“馭馬”方面非常了得,深得當時遼東軍事大首領的賞識,所以從此他們家就順利的由商變官了。


雖然吳襄天天打打殺殺,但是吳襄一開始還是讓吳三桂學文,找來明朝美術界的一個宗師董其昌(學書法的沒有不知道他的),作為吳三桂的老師學寫字,學畫畫。吳三桂學了幾天,不幹了,都什麼年代了,我還有工夫學文化?我不學畫畫,這救不了國,要想救民於水火,就得拿起刀槍,所以吳三桂就跑他舅舅祖大壽那習武去了。


你看,少年雄心,比在座的哪個不強。不過光有雄心還不行,吳三桂真的是驍勇善戰幹出成績的。根據明清史料的一些記載,吳三桂第一次出名,是在1630年。有一天,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奉命帶領幾百個人,到外面去偵察敵情,結果這敵情是偵察到了,自己也被包圍了。轉眼間,就被幾萬清兵包圍,當時清軍將領下命令了,都捉活的,一個不讓他死,非得讓你們這些人全都落網不可。


吳三桂著急啊,他爹被人包圍了,就跟舅舅祖大壽說,您給我一哨人馬,我把我的父親救回來。祖大壽覺得太危險,沒有批准,吳三桂一生氣,挑了兩個家將,18個親兵,自己偷偷地開了城門,一共21個人,轉眼之間就衝入了這個幾萬人的包圍圈中去。


在這個時候,清軍想要消滅21個人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要清楚,兩個問題,第一,這個將官下令捉活,咱一個都不能讓他死,非得要把這幫人生擒活捉。第二,怎麼又來了二十幾個人,這二十幾個人幹嘛來了,沒搞清楚,這是誘敵深入,還是自己送死,沒明白,所以他這一衝,轉眼之間就衝了進來。


衝了進來以後,擒賊先擒王啊,吳三桂真是猛,一箭射傷敵將,一刀砍死。這個時候清兵就亂了,這特麼頭兒死了,他說是這個要活的不要死的,後面怎麼辦?所以這個時候,吳三桂的部隊21個人,和他的父親就會合了,然後藉著這個口子,他衝進來的這個口子,又衝回去。


根據《庭聞錄》卷六的記載,吳三桂就是在這次戰鬥中鼻子受傷,落下了點疤痕。這件事出來以後,吳三桂幾乎就成了全國的明星了,一時之間,幾乎大明的每寸土地上都傳揚著“聰俊絕人、純忠極孝、夷夏震髓、勇冠三軍、孝聞九邊 ”吳三桂孤膽救父的英雄事蹟。


就這樣,吳三桂跟滿族人死磕了10多年,互有勝負,每次都是他衝在最前面,定下騷擾清軍的戰術,他是第一梯隊;定下誘敵深入的戰術,他是唯一誘餌;去給被圍困的錦州送糧,也是他大年初二裝了3400車補給趁著滿族人過年的空當,去給解的圍.....


當然他還不是最高首領,儘管27歲就當上了總兵,但是他上面還有薊遼總督兵部尚書洪承疇,遼東巡撫邱民仰,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等等。那他是如何當上明朝東北的最高軍事首領的呢?說來可笑,因為他的上級都投降了。


滿洲八旗確實厲害,幾次大戰後,把洪承疇、祖大壽他們都給抓了,全投降了。這個時候,吳三桂的師父,吳三桂的朋友,吳三桂的家人,先後都做了俘虜,皇太極下令,你們都給吳三桂寫信,招降他,要什麼官跟我說,你們就寫信,在這個時候,吳三桂先後接到了很多很多人的信,這個來信的有他的舅舅祖大壽,祖可法,他的親哥哥吳三鳳,他的姨父裴國珍,他的表哥胡弘先,他的好朋友張存仁,鄧長春,但是吳三桂就是不投降。


1642年,皇太極親自給吳三桂寫了一封招降信,信中答應了很多條件,你想到的,你想不到的,我都可以答應你,吳三桂本人也很禮貌地給他回了信,《清太宗實錄》裡去查到,很禮貌地回了信,但是表達了一種寧死不降的精神。1642年的10月,皇太極再度提起筆來二度寫信,意思還是要招降吳三桂,吳三桂再次給他寫了回信,意思還是一樣,堅決不降。


大家看看,在這種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在這種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明朝讓李自成打得亂七八糟,很難給他什麼支援),在這種高官厚祿的誘惑下,他都頂住了,你能說他是無恥叛徒嗎?


吳三桂以一己之力把滿洲八旗堵在了山海關外,放眼全國,誰能做到?就這樣,時間到了1644年,這一年,李自成改西安為西京,正式稱帝,國號大順,年號水昌,隨後打向北京。


隨後,崇禎皇帝招吳三桂、王水吉、唐通、劉澤清四將入京勤王的決定,四將均被封 “伯”,吳三桂被封為 “平西伯 ”(抵擋西邊來的李自成,後來沿用叫平西王)。但這四將遠近不一,當時山東的總兵劉澤清給皇帝來了一封信,說我從馬上掉下來摔傷了,去不了了,另外三個人,吳三桂最遠,他在關外,他一時到不了,王水吉也很遠,只有就是薊鎮總兵唐通很近。薊鎮總兵唐通帶8000 人入京勤王,結果當時崇禎皇帝很高興,馬上先賞,讓他擔任定西伯,結果李自成的大軍一到,唐通就投降了。


吳三桂接到命令後,把關外所有的老百姓和軍人都收攏到一起,說咱們一塊兒撤,先不跟滿族人幹了,我們去救皇上。他率領關外的所有軍民,迅速地向北京進發,可是等吳三桂的軍隊到達唐山豐潤,北京城己經在前一夭,被農民軍攻破了,這時的他還不清楚,他試圖要保衛的皇帝己經在景山上吊死了,諸位想一下,他是離得最遠的援軍,也是最堅定的援軍,可是天不遂人願,縱橫天下的大將沒來及救自己的主上,何等悲情!


李自成也不傻,他知道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不是鬧著玩的,所以馬上派人招降。根據記載,這時候吳三桂跟大家開會,他說:李自成現在來招降了,先帝歸天了,都城讓李自成給佔了,我覺得我們應該以死報國,與李自成的軍隊決一死戰,怎麼樣呢?結果“將士皆默然,三問不敢應”,連問三遍之後,所有的人都設有答應。


吳三桂一看,不行啊,他又換了套詞:你看咱們有幾個特別有名的將領都投降了,唐通也投降了,姜壤也投降了,咱們是不是投降啊?大家回答:今日死生啊,我們所有人的死生全憑您一句話。


我們可以看到,吳三桂一開始還是想以死報國死磕到底的,怎奈他的下屬不願意賣命了,也可以理解,皇帝都死了,大家不想拼了。在這種清況下,他己經沒有辦法控制他的軍隊了,再者,他的家小三十幾口都在北京李自成的控制之下,那還拼什麼命啊,換任何一個人也不會比他做得更好了。所以我認為,他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歸順的李自成。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李自成這邊的人霸佔了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把李自成追得滿世界跑。各位想想,此時的吳三桂多難,後面是如狼似虎跟自己打了十幾年的滿族人,前面是剛把自己父親腿打折把自己愛妾霸佔的大順政權,他自己的君王還掛了,自己的兵還沒有戰鬥意志了,這可怎麼辦?


這時候他決定單幹,1644年5月,吳三桂從關內轉回頭攻取山海關,把李自成的軍隊給打跑了,大順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然後給在李自成這邊的他爸捎了個信:父不能為忠臣,兒安能成孝子乎?(實際是為了保護他父親,希望闖王不要遷怒於他的家人)


李自成親率10萬來打吳三桂,隨軍還帶著明朝幾個皇子,帶著吳三桂的爸爸,一邊趕路一邊給吳寫信,那意思就是道歉,說老哥我錯了,別鬧。李自成故意走得很慢,從北京到山海關走了9天,慢慢走,給他機會。


吳三桂再厲害兵力有限,這時候肯定是打不過李自成的,他最後給多爾袞寫了封信,依我看,他這是在模仿歷史上郭子儀為平定安史之亂向回紇借兵,信是這麼寫的: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庭,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這是一封借兵的信,不是投降的信。第一,寫信的名義,叫亡國孤臣。第二,雙方的稱謂,北朝與我朝。第三,清兵的進兵路線,吳讓清軍從中協、西協入關,陷入李自成的包圍圈,吳三桂是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四,裂地以酬,這是我朝的酬謝,根本就不是投降。


但是,多爾袞太厲害了,多爾袞收到信之後採取了幾條策略:第一,派人到山海關調查虛實;第二,調兵以日進百里的速度直取山海關;第三,調集數百門紅衣大炮向山海關進發。回信吳三桂:咱倆先滅賊,如果你投降我,我把你們的故土都封給你,而不是給什麼大明。


清兵來到山海關的時候,也沒有馬上出手,看著李自成和吳三桂大戰一天一夜,吳三桂沒招了突圍來見多爾袞,說你趕緊幫我,這時候吳三桂還提條件呢(想想老吳多難):你們來了之後勿傷百姓,勿傷先帝陵寢,要幫我找那幾個明朝的王子.....多爾袞太奸詐了,他說:我幫你,沒問題,但是我分不清吳三桂的軍隊和李自成的軍隊,你們暫且剃髮吧,這樣我們就不能誤傷了。吳三桂一咬牙一跺腳,剃髮而回!


我們再看多爾袞的速度: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吳三桂、清軍大戰山海關,李自成戰敗;五月初二,清軍入北京,吳三桂繼續追擊李自成未入城,吳三桂這時打的旗幟是“為君父復仇”並與明朝南方部隊多有聯繫;六月,也就是多爾袞剛剛進入北京一個月,他就派人去東北的盛京迎駕;十月,順治就進了紫禁城,這才不到半年,實在是太快了。這邊吳三桂還在全力追剿李自成殘部,那邊順治已經入京生米煮成熟飯了,並且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如果你是吳三桂,你還滿世界追李自成呢,後面滿族人都北京稱帝了,我老吳跟李自成硬碰硬之後就剩這麼點疲憊的兵力,後面滿族人大勢已成,我老吳怎麼辦?打完李自成再打多爾袞嗎?


吳三桂確實猛,從東北一直打到西北,再一直打到雲南,殺掉了南明皇帝,這個行為,背了很多罵名,實際上大家想想,吳三桂的家人這個時候都被李自成殺了,吳三桂的老家也被滿族人佔了,吳三桂早已經剃了發,在那個封閉的時代,他不知道捱了多少罵,他一腔孤勇,為前朝為家人復仇,轉戰全國,反而被全中國辱罵,換成你,你會怎麼辦?


索性一條道跑到黑吧,正所謂,殺一人者罪,殺萬人者雄,你這南明不知道哪來的旁系朱姓,對我指手畫腳,勞資給明朝賣命家破人亡也沒見你們理解我,什麼忠臣孝子,什麼忠烈滿門,都滾一邊去吧。


最終,平西王鎮守雲南,雄踞一方。這時候有個細節,坐實了我的判斷——吳三桂從始至終,都沒有降清:那時清王朝一年的稅收800多萬兩白銀,每年需要撥給吳三桂的軍費高達900多萬兩白銀。


這能算投降嗎?如此大的開銷,這簡直就是王朝進貢吧,我恍惚間看到了兩個平起平坐的王國,是清王朝在拿錢買平安。此時的吳三桂,既不忠於大明,也不忠大清,他只忠於自己,忠於那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英雄豪傑,也忠於那個盡了全部的力,還是阻擋不了歷史潮流的悲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