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有些過度自我膨脹了

關鍵詞:市佔率,40%紅線

對絕大部分車企來說,2019年是個很糟糕的年份,而對中國自主品牌來說,更是個噩夢。

在2014年底經歷“12連降”之後,自主品牌憑藉在SUV領域的先機優勢迎來反彈,市場份額一路走高,2017年到達近幾年的最高值43.9%。

2018年,在車市寒冬的一番蹂躪下,自主品牌市佔率退回至42.1%。而這,只是個開始。2019年,40%的紅線終究沒有守住,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降至39.2%,逼近11年來的歷史最低點——2014年的38.4%。

自主品牌有些過度自我膨脹了 | 2019車市總結(五)

自主品牌這兩年來不斷丟失陣地,問題出在哪?SUV。

十年前,在轎車細分市場被合資品牌打得繳槍棄械的自主品牌,靠著SUV市場紅利,捷報頻傳,市佔率一度達到45.6%(2010年)。

很長一段時間內,SUV銷量榜單的前30名都被自主品牌壟斷,一批邊緣自主品牌不僅因此存活下來,而且活得相當滋潤,甚至放言要彎道超越合資品牌。

過度膨脹的結果很嚴重,一旦紅利消失,從風口上摔下來,會摔得更重更痛。

在合資SUV大軍的衝擊下,一些缺乏核心技術、質量問題頻發的自主SUV很快被是市場淘汰,如今,規模最大的緊湊型SUV細分市場,銷量前十榜單已有半數被合資品牌佔領,中型SUV細分市場更是合資和豪華品牌的歡場。

那些叫囂著要超越合資品牌的自主品牌呢?不進反退。

上汽、廣汽、吉利、長安、東風、比亞迪、北汽、江淮、華晨等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紛紛大幅度下滑,華泰、東南的全年銷量甚至不足4萬輛,僅奇瑞、一汽實現上漲。

自主品牌有些過度自我膨脹了 | 2019車市總結(五)

不可否認,自主品牌的核心技術在近幾年得到巨大的發展,產品力也在蹭蹭上漲,但市場份額一年下滑近3個百分點的事實明擺著,在市場大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災難總是先臨到自主品牌頭上。

論競爭力,自主品牌的那點積累,真的遠遠不足以抗衡合資品牌。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自主品牌在自強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