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1.骨科產業鏈概覽

1.1.骨科耗材植入物五大類

骨科醫療植入器械,是骨科醫療器械最主要的構成。本研究主要針對骨科植入類 器械,其是醫療器械細分行業最大的子行業之一。骨科植入耗材產品,指的是通過手 術植入人體,可以起到替代、支撐人體骨骼或者可以定位修復骨骼、關節、軟骨等組 織的器材材料,因為長期植入人體,對人體的生命和健康有著重大影響,一般屬於三 類植入耗材,而一類二類主要在體外起到輔助作用的例如骨科外固定支架,沒特殊說 明則不在本研究的範疇;因為骨科植入耗材價值相對較高,其是高值耗材的典型代表。

目前,骨科植入器械按照植入治療部位的不同分為五大類:創傷類、脊柱類、關 節類、運動醫學類、顱頜面外科類。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創傷類植入耗材產品:主要用於上下肢、骨盆、髖部、手部及足踝等部位的病理 性、創傷性骨折修復或矯形需要等的外科治療。創傷類常用的器械主要耗材包括骨釘、 髓內釘、金屬接骨板、外固定架等;一般固定方式有外固定和髓內固定,外固定器械 主要包括鋼板、螺釘,髓內固定主要是髓內針(釘),根據手術醫生的喜好程度和手 法來選擇不同的固定方式。

脊柱類植入耗材產品:主要用於由創傷、退變、畸形或其他病理原因造成的各類 脊柱疾患的外科治療。產品包括椎弓根螺釘系統、脊柱接骨板系統、椎間融合器系列 等各類脊柱內固定裝置。

關節類植入物耗材:主要用於創傷、關節炎等關節部位病變的修復,主要耗材人 工膝、髖、肘、肩、指、趾關節等,其中髖關節和膝關節合計超過 95%。

運動醫學植入類耗材:主要用於關節、軟組織相關的損傷治療與康復,如膝關節、 骨關節炎、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遊離體(滑膜軟骨瘤病)等。產品包括關節

鏡系統(包括主鏡系統和動力刨削系統等)、重建系統(界面釘、帶袢板)和修復類 (半月板修復系統、人工韌帶等),當前涉足國內企業較少,屬於新興領域。

神經外科類植入耗材產品:主要用於顱骨骨塊固定或缺損修復、頜面部骨折或矯 形截骨固定術等外科治療。產品包括頜面鈦網、頜面接骨板、顱骨鈦網、顱骨接骨板 及螺釘等內固定系統。下文把頜面外科囊括進來,歸類為顱頜面外科。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1.2.骨科產業鏈:材料科學發展與工藝引領的產業發展

骨科器械整體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是加工工廠和材料提供商、中游主要是廠家、 下游則是服務提供商包括配送商、經銷商以及終端醫院。

骨科植入耗材對上游的材料要求較高,要求必須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力學相 容性的彈性模量與骨接近、有較強的可加工性、抗耐磨、成本不高等。目前涉及的主 要材料包括不鏽鋼、金屬合金、醫用鈦材、無機非金屬材料(羥基磷灰石等)、高分 子材料(聚醚醚酮 PEEK)和可吸收材料材料如聚乳酸等 。實際上,骨科的發展,是 隨著材料學的發展而來,骨科從早期的鋼鐵銅等常見材料的使用,到後來迭代更新, 逐漸開始在金屬合金、陶瓷、高分子材料甚至可吸收材料等方面的發展,更新迭代還 在持續。因為材料長期植入人體內,所以對於材料的安全性就尤其重視,核心關鍵的 材料,海外進口居多,如關節的生物陶瓷提供商德國 CeramTec 公司,例如椎間融合 區的聚醚醚酮 PEEK 材料大部分來源於英國 Invibio 公司。而國內可以提供一般金屬 合金或者做金屬表面處理工藝的公司主要分佈在陝西和江蘇一帶。材料成本一般佔廠 家成本項的 30-70%,根據不同的材料屬性來確定。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植入耗材中游則是耗材生產廠家,主要是生產各項臨床應用的產品,國外比 較典型的包括強生醫療、美敦力、史賽克、施樂輝、捷邁邦美等,國內典型代表包括 大博醫療、凱利泰、威高股份、愛康醫療等。擁有產品技術專利、生產的工藝專利 know how、註冊證、完整的生產體系、進院、代理商管理等。在經銷商模式下,骨科 廠家毛利率 60-90%。

下游主要是醫院終端,骨科醫生是最終的使用用戶。而經銷商和配送商則夾於廠 家和醫院之間,負責產品配送、骨科手術工具提供、組織部分學術會議等功能。骨科 對代理商相對更加依賴,主要原因包括骨科產品類別型號多、需要給醫生提供跟臺的 服務、參與學術會議等。

就成本傳導鏈條看,把臨床醫院終端的價格設置為 100 元,廠家把產品賣給經銷 商價格為 25-40 元,廠家毛利按 70%計算,上游材料佔廠家出貨成本的按 50%計算, 則上游材料的價格約為 3.5-6 元。骨科廠家的 know how、產品註冊、材料的製造和 工藝、銷售市場管理運營,都構成了高毛利的因素。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1.3.銷售模式:經銷模式為主,直銷模式較少,臨床對廠家服務要求高

骨科耗材的銷售主要是經銷為主,廠家把產品賣給經銷商,經銷商組建銷售團隊, 配合著廠家的銷售,合作把產品推廣到醫院。在非兩票制下,可以由生產企業,經過 多家經銷商,再賣給醫院;兩票制要求下,那就是廠家通過配送商,直接把產品配送 到醫院,而原來起到進院、商務活動、跟臺的經銷商轉變為服務商,給醫院提供學術 活動組織和跟臺的服務。

2019 年 12 月 2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關於公示醫保醫用耗材分類與代碼數 據庫第一批醫用耗材信息的通知》,共 30332 條目錄、893.275 萬個規格型號,包含 了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骨科材料、神經外科材料、吻合器、眼科等 17 大類醫用 耗材。30332 條目錄中,其中骨科材料的數量最多,高達 18537 條,佔比約 61%;緊 接著是基礎衛生材料達 2970 條,而非血管介入治療類材料、吻合器及附件、血管介 入治療類材料緊隨其後,均有 1000 條目錄以上。從這些數據也可以看到,骨科產品 的複雜程度不是其他產品可以比擬。

2.全球骨科器械產業縱橫捭闔終成五大霸主

2.1.全球骨科植入物市場規模 365 億美元排名器械細分第四

根據 EvaluateMedTech,骨科相關的醫療器械在醫療器械細分行業排名第四,僅 次於 IVD、心血管和影像系統,2017 年全球的銷售為 365 億美元,2024 年將達 471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為 3.7%。

按照 EvaluateMed 的測算,強生醫療骨科業務 2017 年以 88.23 億美元的收入市 場份額佔據全球的 24.2%,為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捷邁邦美收入 74.06 億美元,市 場佔有率 20.3%;史賽克市佔率 16.3%,美敦力市佔率 8.3%,市場集中度 CR4 為 69.1%,行業高度集中。骨科細分眾多,每一類細分從研發和銷售方面要求能力和資 源不同,實力強勁的公司,有更多的資金支持公司的自有研發和產品改進,以及對新 的公司進行併購。

2.2.併購擴充產品線和國際化推動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

目前,全球大型骨科器械公司均為國際化公司,銷售分佈在全球各地。並且通過 持續的併購,不斷擴展骨科產品線,逐漸成長為行業龍頭。

如強生醫療 51.1%的業務收入來源於美洲,20.5%來源於歐洲,19.2%來源於亞太; 而捷邁邦美 61.3%的業務來源於美洲,21.8%來源於歐洲、非洲和中東,16.9%來源於 亞太地區。清晰看到,國外骨科巨頭具體的業務收入不依賴於單一國家。

就強生醫療器械來看,其 1998 年 35 億美元併購 DEPUY 以及 2011 年 213 億美元 併購 Synthes 是其在骨科最重要的步伐。整個強生骨科發展路徑看,強生醫療 1960 年併購 Codman 切入神經外科,1970 年代開始進入關節領域,直到 1998 年強生通過 併購 DEPUY 奠定了在骨科的地位;2003 年,強生與運動醫學廠家 Mitek 合作,豐富 了其骨科新的領域,自此,強生的骨科覆蓋了創傷、脊柱、關節、運動醫學和神經外 科。直到 2011 年,強生併購 Synthes,進一步補強其在創傷和脊柱的產品線,同時 把骨科醫生培訓金標準機構 AO 組織納入旗下,奠定了強生在骨科無可撼動的地位。 2015 年,強生併購 Olive Medical,一家為微創手術提供高清晰度可視化系統的供應 商,補充了運動醫學 Mitek 的產品線;2017 年,強生切入 3D 打印領域,獲得 TRS 公 司的 3D 打印技術;2017 年 7 月,強生收購脊柱外科手術公司 Sentio;2018 年 2 月, 強生宣佈收購 Orthotaxy 公司,用以開發骨科下一代機器人輔助手術平臺;2018 年 9 月,強生醫療宣佈收購德國 3D 打印脊柱植入物製造商 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意在擴大骨科應用。2019 年,強生以 34 億美元現金對價收購手術機 器人公司 Auris(還有 23.5 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至今,強生在傳統骨科耗材領域 成為行業領先,其通過併購佈局在手術機器人領域,也進一步加強其在骨科領域的地 位。

捷邁邦美 Zimmer Biomet,實際上是捷邁公司(骨科排名第三)2014 年以 133.5 億美元併購邦美公司(骨科排名第四)而來。捷邁成立於 1927 年,一開始是創傷類 骨科業務,1950 年研發出髖關節,2008 年併購雅培的脊柱業務,2010 年併購中國著 名關節公司北京蒙太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從而深耕中國,2014 年和 Biomet 合併為一 家公司並改名為捷邁邦美,捷邁邦美從而在骨科領域一躍成為第二,2016 年相繼並 購了 Cayenne 運動醫學業務和法國脊柱公司 LDR 以及 13.2 億美元併購手術導航公司 Medtech SA,Medtech 旗下就是骨科著名的骨科機器人公司 Rosa Brain 和 Rosa Spine 機器人輔助手術平臺。

骨科排名第三的史賽克,也是通過不斷的併購成為骨科領頭羊,成立於 1946 年, 1979 年併購 Osteonics 進入骨科關節領域,1992 年收購 DIMSA 進入骨科脊柱領域, 1996 年併購 Osteo 進入創傷領域,2004 年併購骨科脊柱公司 Spine Core,2011 年收 購骨科固定支架公司 Orthovita,2013 年 7.64 億美元收購中國骨科公司創生醫療並 同年 17 億美元併購手術機器人 Mako,2016 年併購骨腫瘤植入物公司 Stanmore, 2018 年 14 億美元併購了微創脊柱公司 K2M,2019 年相繼併購了肩關節領域公司以色 列 Orthospace、骨科影像設備公司 Mobius 和 Wright 醫療的四肢創傷業務。

3.中國骨科行業水大魚小,有望水大魚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統計,我國大陸 2016 年骨科手術總量達 290 萬例,並 在 2017-2021 年間保持 10-15%的增速增長。基於醫院採購價統計口徑,2018 年中國 骨科器械市場規模約為 515 億元人民幣,僅為美國市場的 37.5%。2018 年中國骨科器 械市場的年增速約為 16.3%,2015-2017 年美國骨科器械市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 (CAGR)為 2.8%,中國的增速接近美國市場增速的 6 倍。但是人口角度看,隨著人 口老齡化及產品可及性和可支付性的提高,中國骨科器械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而在骨科細分類別結構上,IQVIA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創傷佔比 32%,增長 15.4%,美國創傷佔比僅為 17%,增長僅有 1.0%;中國關節佔比 24%,增速 20.8%高速 增長,而美國關節佔比 39%,為美國骨科最大的類別,但是增速僅有 2.1%;中國脊柱 佔比 29%,增速 17.2%,而美國脊柱佔比 22%,增速 3.9%。在佔比上,運動醫學這個 相對新的領域中美差不多,但是中國的增速 24.3%,美國 6.5%。中國骨科各個細分原 本就處於快速增長的趨勢,而四大類骨科細分結構的騰挪,也預示著國內骨科在未來 依舊存在大機會。

從人口年齡結構看,我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占比在逐步提高。 根據衛生統計年鑑,目前國內 65 歲以上的人數 2011 年為 1.23 億,到了 2018 年為 1.67 億。老年是疾病高發的階段,而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慢性病 疾病發生逐漸增加。根據 WHO 的《中國老齡化與健康國家評估報告》,2013 年中國 2.02 億老年人口中,有超過 100 萬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很多人同時 患有多種慢性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與年齡密切相關的疾病,諸如缺血性心 髒病、癌症、腦卒中、關節炎和老年痴呆症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患病人數絕對 數字將持續增加。

而從滲透率來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目前中國差距還是巨大,創傷來看, 美國的滲透率是 21.9%,而中國僅是 4.9%;脊柱來看,美國是 3.8%,中國 1.5%,關 節領域,美國是 43%,中國是 0.6%。在關節領域的滲透率差距巨大,而創傷和脊柱依 舊有比較大的差距。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根據《中國醫療器械藍皮書(2019)》,中國骨科植入物市場 2018 年的市場份額, 前 20 名有 6 家是進口廠家,其中 top5 均為進口廠家,分別為強生 13.11%、捷邁邦 美 8.67%、史賽克 6.56%、美敦力 5.14%、施樂輝 4.4%,集中度 CR5 為 37.93%,進口 廠家佔著絕對優勢的位置;而國內的威高股份以 4.05%市佔率緊隨其後,大博醫療 2.86%位列國產第二,國產公司規模相對都很小。集中度來看,CR20 市佔率為 57.34%, 可見國內還存在眾多收入在幾百萬上千萬元的小骨科廠家,藉助其地域優勢,深耕在 所在地區域。

3.1.進口替代充分的骨科創傷,未來看滲透率持續提升

創傷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骨科細分,佔骨科市場約 32%,也是國產化比例最高的細 分領域,國產佔比達 68%。2016 年開展手術例數大約 200 萬例,相比 2015 年增速為 12%,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 2016-2022 年手術量的增速為 9.1%。而 2013 年至 2018 年, 中國創傷類植入耗材市場的銷售收入由 38 億元增長至 77 億元,複合增長率為 14.82%,略低於骨科植入耗材市場的整體增速。創傷類產品的生產技術相對成熟,市 場開發較充分,是目前我國骨科植入耗材市場最大的細分類別。預計至 2023 年創傷 類植入耗材市場銷售額將達到 143 億元,五年複合增長率 13.3%。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根據中國產業調研網,2015 年中國骨科創傷市場,骨科創傷領域的產品佔比中 鋼板佔比 25%,髓內釘佔比 21%,接骨板 15.2%,固定架 7.7%。而產品使用場景,三 級醫院佔比 36.16%,二級醫院佔比 49.87%。

根據南方醫藥研究所數據,2018 年我國骨科創傷類耗材市場佔比中,強生醫療 排名第一,為 14.86%,其次為史賽克 8.42%,而大博醫療和威高股份兩家分別以 5.8% 和 5.45%排名第三和第四。市場集中度 CR5 的市佔率不到 40%,還有眾多小規模的廠 家分佈在南京、天津、北京、浙江等地方。

實際上,進口公司與國產公司在產品種類和品質上的區別已經不大,但是骨科創 傷類別眾多,由於需要準備足夠多的品類規格,對於代理商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而 外資公司在代理商管理、全國學術醫院的把控、庫存優化、手術工具調配方面相比國 產公司有更多的優勢;而國產公司重視渠道和招標價格,利潤空間相對大,有國家支 持,醫保報銷額度相對比進口更大。發達城市相對進口廠家佔比高,和經濟水平以及 當地醫生對於學術的需求有關,以上海為例,根據 2015 年的市場統計數據,就銷售 數據來說,強生佔比 14.56%,美敦力佔比 11.57%,威高 10.96%,納通 9.21%,史賽 克 8.65%,捷邁邦美 6.28%,施樂輝 5.97%,加起來進口占比 47%。

骨科創傷器械產業未來的增長動力主要來源於:持續的進口替代;人口老齡化加 速帶來的骨折病人數量增加從而行業增長,以及龍頭公司通過資金優勢持續提高市場 份額。

3.2.正在追趕進口的骨科脊柱,行業持續增長與進口替代為主旋律

骨科脊柱器械佔骨科器械約 29%。而手術量來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 2016 年為 47 萬例,2016 年至 2021 年保持年化增長 13.8%。從市場金額看,2013 年 至 2018 年中國脊柱植入耗材市場的銷售收入由 33 億元增長到 73 億元,複合增長率 為 17.36%,高於骨科植入耗材的整體增速,2025 年有望增長到 146 億元,年複合增 長為 14.87%;並且,脊柱領域還存在較大的進口替代市場空間,目前國產化率僅有 39.11%,進口占據 60.89%的份額,以強生、美敦力、史賽克為代表的外資醫療器械 企業為主。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脊柱相關的手術屬於較為高端的手術,大部分由骨科脊柱醫生做,部分手術 甚至會由神經外科醫生來完成。而三級醫院是脊柱相關手術實施最多的醫院,根據第 三市場調研公司 Top-trust Consulting 調查數據,從 2013 年脊柱的銷售額上看,三 級醫院佔比高達 87%, 二級醫院和其它醫院佔比分別為 12%和 1%;外資品牌銷售額 中,三級醫院用戶佔比超過 90%;國產脊柱產品中,三級醫院銷售額佔比也超過 70%。

從脊柱的細分來看,胸腰椎開放固定器械是脊柱產品中最大的細分產品,而腰胸 椎、頸椎、椎間融合器三個細分品類佔據 83%的份額。根據 Top-trust Consulting 統計,2013 年脊柱市場細分產品中:

 胸腰椎開放固定銷售額 12.13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47%,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 為 24%;

 頸椎固定銷售額 6.6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25%,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為 24%;  椎間融合器銷售額 2.89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11%,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為 27%;

 PVP/PKP 骨水泥注射器材銷售額 1.93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7%,2009-2013 年複合 增長率為 32%;

 胸腰椎微創器械銷售額 1.23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5%,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為 34% ;

 鈦網銷售額 1.08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4%,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為 28% ;  人工椎間盤銷售額 0.19 億元人民幣,佔比為 1%,2009-2013 年複合增長率為 31%。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脊柱外資廠家在 7 個脊柱類別產品品類比較齊全,而國產公司普遍只在個別領域 佔據領導地位,例如凱利泰在 PVP/PKP 領域的進口替代,直到其併購艾迪爾才逐漸補 充脊柱、創傷和部分運動醫學產品線;另外,由於脊柱產品承重更大、摩擦更多,時 刻處於受力的狀態,故對產品要求更高,部分國產公司即使擁有對應部位的產品但是 產品線依舊有欠缺。

根據南方醫藥研究所數據,2018 年我國骨科脊柱 top6 的企業市場份額中,強生 以 28.97%排名第一,美敦力以 23.35%排名第二,史賽克 6.59%排名第四,國產公司 威高骨科以 8.37%排名第三,緊接著是天津正天(北京納通子公司)3.91%和三友醫 療 2.73%。三家外企佔比 52.91%,而在 2015 年佔比為 63.66%,主要進口脊柱廠商的 份額在萎縮,份額下降 10.75 個百分點。2018 年脊柱領域市場集中度 CR6 為 73.92%, 集中度相對比較高,脊柱產品技術含量高,非中小廠商可以深度參與。

脊柱相關疾病高發,尤其是與年齡高度相關。文獻研究,《頸椎病流行病學及發 病機理研究進展》顯示,脊柱側彎、頸椎病的整體患病率在 1.5%-2%、 3.5%以上。 根據《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治療指南(2015)》,每年大約有 70 萬與骨質疏 松相關的椎體骨折,16%的女性與 5%的男性會出現有症狀的椎體骨折;北京 50 歲以 上婦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為 15%,到了 80 歲以上增加至 37%。而根據 2018 年衛生統 計年鑑,我國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的椎間盤疾病出院人數 83.3 萬人,而 2010 年僅有 24.5 萬人次,年複合增長 16.53%。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治療是目前脊柱科室發展較快的領域, 從而帶來了脊柱微創領域的機會。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間盤退變,導致纖維環 破裂、髓核突出,從而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出的一種臨床綜合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介入和微創治療操作規範的專家共識》指出,60~80%成人在一生 中的某一時期發生過腰腿痛,複發率為 60~85%,其中 35%的患者發展為椎間盤突出症。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國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尤其是青年人 和中年人群體的發病率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在臨床治療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 10 歲, 年齡最大的患者有 90 歲。從區域分佈來看,腰椎間盤突出症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更 為頻繁,其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的發病率較高,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相對較少。從性別分佈來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男女比例約為 3:1。從職業分佈來看,腰椎病患者主 要是工人、司機、教師、都市白領等。

腰椎間盤突出症治療方法有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手術療法分為開放性手術和微 創手術,微創手術主要指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摘除術 優勢明顯而逐漸受到臨床醫生的歡迎,優勢主要體現在於適應症廣(能處理幾乎所有 類型椎間盤突出症病例)、創傷小(手術創口僅 0.7~1.5cm,無需破壞椎旁肌、韌帶、 無需咬除椎板,不影響脊柱穩定性)、安全性高(局麻下完成手術,能與病人互動, 不傷及神經和血管、術中出血少、視野清晰)、術後護理簡單、恢復時間短。

至 2017 年,目前國內大部分已開展脊柱微創手術的三甲醫院,皆已開展椎間孔 鏡技術,且椎間孔技術與射頻消融技術的結合也得以廣泛普及。目前國內市場,按照 一家三甲醫院每年約開展 300 臺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摘除手術,而區縣級醫院每年 約 20~40 臺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摘除手術,按此數據預估,一個省份平均每年約有 8000~12000 臺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摘除手術,推測全國範圍內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 摘除手術應該超過 20 萬臺。目前市場主要是德國 Jomax 椎間孔鏡為主,而電極則是 美國 Elliquence(凱利泰)為主。目前手術量每年增速 20%,而相關產品推廣還處於 早期階段。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未來骨科脊柱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一方面是進口替代帶來的行業機會,另外一 方面,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機會讓行業本身的自然增速也不低,並且手術技術的進步帶 來微創手術的發展。骨科脊柱醫療器械市場目前還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

3.3.進口占超 70%份額的骨關節,行業持續大擴容和進口替代推動增長

骨關節植入物市場主要包括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植入物。人工關節類假體產品要 求植入的關節假體應能長期穩定在被植入的骨床中,模擬恢復人體生理關節運動狀態 與功能,並且植入時間長(要求是至少 10 年以上)。如我們上面中提到,人工關節主 要分為人工膝、髖、肘、肩、指、趾關節等,最主要的髖關節和膝關節合計超過全球 關節置換市場的 95%。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中國骨關節植入物市場由 2012 年約人民幣 24 億 元增長至 2016 年的人民幣 41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3.9%,預計將於 2021 年進一 步增長至人民幣 78 億元,2016 年至 2021 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13.7%。而髖關節 2016 年市場為 21.96 億元,並預計 2016-2021E 年複合增長 8.4%;膝關節 2016 年市 場規模為 19.01 億元,並預計 2016-2021E 年複合增長 18.7%,膝關節的增速處於快 速發展的階段。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關節壽命一般從 10-25 年不等,和選用的材料、病人的體重以及和病人的產品使 用磨損等因素相關。骨關節產品,一般會分為初次植入和再次翻修,初次手術把患者 的天然關節更換為骨關節植入物即為初次植入,而曾接受初次手術的患者需要更換或 翻修其植入物或缺損的骨部分則為翻修手術。由於翻修手術的患者的骨骼及組織結構 因經過初次手術有所縮減,定位及支撐時可提供的指引較少,對骨關節器械的原材料 更好地與骨骼兼容、更耐用、骨界面固定技術更先進。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中國髖 及膝關節置換植入物翻修手術總數佔骨關節置換植入物手術總數的百分比將由 2016 年的 5.6%增加至 2021 年的 11.2%。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根據醫療器械研究院,2018 年我國骨關節 73.27%為進口廠家,國產骨科產品僅 僅佔 26.73%。而根據國內知名骨科醫療平臺唯醫骨科統計,髖關節進口廠家佔比 69.29%,膝關節進口廠家佔比 83.56%。人工關節對原材料以及工藝的要求更高,原 材料需要更好的與骨骼兼容,工藝要求如何把關節假體和人體骨組織在骨界面更好的 固定,而關節假體內部因為需要隨著人體運動而一直處於動態,材料之間的磨合以及 彈性模量,甚至材料磨合的副產品對人的影響,也是有重要的考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就骨關節使用數量而言,2016 年我國 top8 的品 牌,3 個國產 5 個進口,top8 使用量佔整體市場的 75.2%,國內以愛康和春立為首; 銷售收入金額口徑來看,top8 品牌中兩家國產公司入圍,愛康和春立位列第六和第 八,市場集中度看 top8 的金額佔整體市場的 82.6%,高度集中。

與美國相比,中國骨科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市場空間大,甚至在膝關節領域 美國每十萬人的植入率是中國的近 20 倍。從整個骨科市場不同部位市場份額來看, 中國的關節在骨科佔比 24%,有 20.8%高速增長,而美國關節佔比 39%,為美國骨科 最大的類別,但是增速僅有 2.1%。

截止 2018 年底,我國人口約為美國人口的 4.33 倍,中國的平均年齡為 37.3 歲,美國平均年齡 37.8 歲。而美國的髖、膝關節置換手 術量均遠高於中國。其中,膝關節置換手術美國 84.6 萬例,而中國 19.2 萬例,美國 是中國的 4.4 倍;髖關節置換手術美國 50.6 萬例,中國 39.6 萬例,美國為中國的 1.27 倍。

關節植入滲透率上,美國膝關節置換植入滲透率為 258.7 例/十萬人,中國為 13.5 例/十萬人,美國為中國的 19.16 倍;美國的髖關節置換植入率 154.9 例/十萬 人,中國的為 28 例/十萬人,美國為中國的 5.53 倍。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2012-2016 年骨關節植入物的平均出廠價大致維持穩 定,國產髖關節平均出廠價約 2900 元,而進口髖關節為 11500 元;國產膝關節出廠 價約 4800 元,而進口膝關節平均出廠價約 11700 元。進口產品價格明顯高於國產產 品,一方面,進口關節有更多的循證醫學證據,全球範圍使用帶來的數字更有說服力, 並且進口產品質量相對國產更優,進口關節產品已經證明可以使用長達 25 年。柳葉 刀雜誌刊文, The effect of patient age at intervention on risk of implant revision after total replacement of the hip or knee:a population - based cohort study ,總結髮布了使用 20 年的人工膝、髖關節置換術的假體生存率,平均而言,對 於全髖關節假體的生存率,10 年的生存率為 95.6%,20 年為 85%;而人工全膝關節假 體 10 年為 96.1%、20 年為 89.7%。國外有足夠的臨床證據作為循證醫學。人工關節 的壽命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病因、使用假體種 類、固定方式、手術技術等。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實際上,國產和進口的關節的差距在逐漸縮短,進口骨關節已經有 150 多年曆史, 而我國骨關節僅有 60 多年曆史。從材料角度而言,實際上,國內公司和進口公司可 以採購同樣的原材料,在設計、材料加工、工藝、人體力學設計等方面構成了較大的 壁壘。

從假體設計角度看,國內公司主要模仿國外公司,總體差距不大;從材質上,進 口的假體比國產更優,這個體現在材料的購買以及工藝層面的處理,尤其是假體表面 的結構包括陶瓷、金屬、聚乙烯塑料等,有較大的差距。

以一套全髖關節為例,有髖臼杯、內襯、股骨頭和股骨柄四個部件,其中,髖臼 杯是金屬材質的,絕大部分採用鈦合金,其外表面通過特殊的工藝噴塗或 3D 打印上 一層粗糙的多孔結構,使人體的骨頭可以長入到這些多孔結構中,形成長期穩定的結 合。股骨柄,主要為金屬材質,絕大部分是鈦合金製成,並且不同廠家不同系列的股 骨柄在形狀上有些差別,主要是為了和大腿骨的骨髓腔形態相適合;它的表面進行了 粗糙化(噴砂或磨砂)處理,或者噴塗上一層多孔金屬(或羥基磷灰石等生物材料), 可以和人體的骨頭長到一起而形成長期的穩定。股骨柄和髖臼杯均為金屬材質。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而日常說選擇骨關節的材質,主要說的是選擇髖臼內襯和股骨頭。髖臼內襯,一 般有兩種材料,一種是用高分子聚乙烯製成,另一種是用生物陶瓷製成;人工股骨頭, 有兩種材料,一種是金屬製成,主要成分是鈷鉻鉬合金,另一種是生物陶瓷製成。

高分子聚乙烯,俗稱“塑料”,一開始主要是普通聚乙烯,耐磨性不足,而現在 一般為超高交聯聚乙烯,耐磨性大大提高。

內襯和股骨頭所使用的陶瓷,主要是由不同比例的氧化鋁和氧化鋯組成,還含有 少量鎳等成分。生物陶瓷的研發經過了一個長期的過程:一、二代陶瓷是灰白色的, 目前已不再使用;三代陶瓷為黃色(俗稱“黃陶”),正逐漸退出市場;四代陶瓷是粉 色的(俗稱“粉陶”),是目前市場的主流,已有超過 15 年的使用歷史。目前陶瓷主 要的供應商是 CeramTec,強生、捷邁邦美、施樂輝和史賽克的陶瓷材料均從 CeramTec 購買。

最早的人工關節的內襯和股骨頭的表面是塑料聚乙烯和金屬,金屬比塑料強硬, 時間久會把內襯的表面磨壞,普通聚乙烯和金屬頭組成的人工髖關節平均可以使用 10-15 年;後來,聚乙烯被進行改造併發明瞭超高交聯聚乙烯,耐磨性大大增高,從 而使得人工關節的使用時間明顯延長;後來,工業陶瓷的引入,使人工髖關節的使用 時間得到了質的提高,陶瓷關節是指內襯的表面和股骨頭都由陶瓷製成。陶瓷-陶瓷 之間的磨損率極低,抵抗磨損的能力是金屬-塑料的 140 倍。目前,第三代陶瓷關節 已經使用了 24 餘年,獲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而第四代陶瓷的材料性能又明顯優 於第三代陶瓷,到目前為止臨床使用了 16 年左右。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關節產業發展的推動力主要是骨關節疾病持續增長以及進口替代。疾病發生率 來看,我國骨關節植入物市場廣闊,空間大。骨關節炎(俗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 節病”),是骨關節最常應用的疾病。而流行病學統計,骨關節炎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 增長,65 歲以上男性發病率上升為 58%;女性則上升為 65%-67%。截止到 2018 年, 我國 65 歲人口已經達到 1.67 億,骨關節炎患者已經超過 1 億人。再加上由於生活節 奏變快,不規範運動等,骨關節炎發病有年輕化趨勢,而 2016 年我國全年骨關節植 入物手術量僅有 51 萬臺,空間巨大。而骨關節國產產品市場佔有率不足 30%,隨著 招投標集採政策、基層醫療水平的提升,國內骨關節企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3.4.冉冉升起的運動醫學,一級市場受追棒

運動醫學產品主要是治療骨和骨之間的軟組織,比如跟腱,韌帶,半月板,肌腱。

運動醫學相關的醫療器械產品種類繁多,包括關節鏡以及其工具、三類骨科植入 物、康復類器械。而三類骨科運動醫學植入物,包括界面螺釘、帶線錨釘、鈦板、半 月板修復系統、縫線等。我們一般討論的主要指的是骨科運動醫學植入物,目前強生 醫療的 Mitek 是這個領域的領先者,國內一年出貨口徑 2-3 億元。

現在運動醫學手術微創關節鏡下進行已經是共識,關節鏡微創手術切口小創傷小, 一方面可以確認某些疾病如滑膜皺襞綜合症,另外一方面通過關節鏡施行以往開放性 手術難以完成的手術如半月板部分切除術、踝距骨軟骨損傷清理等。國內單獨開設運 動醫學科室的醫院都是傳統骨科強勢的醫院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大部分醫院僅是把運動醫學單獨設 立在骨科下面。目前,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官網顯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 究所病房床位 68 張,年門診量達 7 萬餘人次,年手術量 4500 餘例並逐年增長,僅前 交叉韌帶重建手術(ACL 重建手術)每年已經超過 1400 例,居全國首位。據 IQVIA統計,目前我國的關節鏡保有量約 8000 臺,並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長。據 Millennium 統計,關節鏡手術檯數開展而言,美國 2018 年有約 600 萬臺,而中國僅 有 85 萬臺。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據 IQVIA 統計,2015-2017 年,美國運動醫學佔整體骨科比例為 23%,但是增速 僅有 1%,而中國運動醫學佔骨科市場的 15%,增長為 15.4%。而根據 Millennium,中 國 2018 年運動醫學市場規模為 21.2 億元,關節鏡佔比超過一半,預計 2021 年增長 到 39.1 億元,複合增長 22.63%。目前運動醫學主要是外資為主,包括施樂輝、強生、 銳適醫療 Arthrex、Conmed 等。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目前國內上市公司有部分在做佈局,包括凱利泰、大博醫療、威高股份等。而在 國內一級市場,運動醫學是相對熱門的領域,2019 年下半年,已經有三家公司獲得 了多家知名醫療機構的投資。

3.5.顱頜面外科:骨科非主流的小細分行業

骨科系列的顱頜面外科,主要指的是顱頜面的固定不同骨頭而用到的器械,包括 螺釘、鈦板、鈦網、金屬接骨板等,此外,在少兒的顱頜面外科,由於兒童的生長特 性,會有以聚乳酸為主要材料的可吸收釘板系統,目前主要是外資為主。在頜面外科, 甚至產品會用來作為整形用。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目前,該領域還沒有系統的市場統計,而根據醫療器械藍皮書統計神經外科的耗 材,神經外科 2015 年收入 26 億元,並在 2016-2020E 將會以 10-12%的速度發展。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目前,提供神經外科固定產品的主要公司包括西安康拓、天津康爾、寧波慈北、 上海雙申、江蘇雙羊、邁普醫療、強生醫療、美敦力、史賽克等,國產為主,市場規 模約 5 億元。頜面外科則主要是強生醫療、德國馬丁等外資廠家。

從國內神經外科固定領域龍頭企業西安康拓來看:西安康拓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為 國內神經外科固定領域的領先龍頭公司,其一直專注於神經外科、心血管外科、頜面 外科、口腔科、普外科等高端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產品主要用於 開顱術修補固定以及其它原因所致面部骨組織缺失再造等。在神經外科顱骨修復固定 領域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第一,在國內外有 200 多家經銷商。產品目前已通過了歐盟 的 CE 醫療器械認證,已出口 20 多個國家,遠到南非、秘魯、智利、西臘、墨西哥。 2016 年收購了已成立發展了 20 多年的美國先進骨科生產企業 Bioplate.Icn 公司, Bioplate 是全球知名的顱頜面外固定系統提供商,2013 年前強生醫療一直是其全球 總代。康拓併購 Bioplate 之後,升級了技術,並加快了全球化銷售的步伐。另外,其個性化的 PEEK(聚醚醚酮)顱頜面骨固定系統是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家取得三類 植入器械註冊證的產品。西安康拓的 PEEK(聚醚醚酮)釘板系統,是目前全球唯一 一個取得三類植入醫療器械證的產品,是目前顱頜面外科最優的材料。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4.骨科耗材得益於中國老齡化和政策驅動產業集中

4.1.我國 60 歲以上人口占比持續增高,老年疾病高發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可避免,隨著年齡增長,骨科的患病率會越高。2017 年 60 歲以上的人口為 2.41 億,佔比 17.3%,預計到了 2025 年,60 歲以上的人口超過 3 億,佔比 19.5%。並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從 1982 年的 67.8 歲,到 2015 年的 76.34 歲。

而骨科疾病患病構成,60 歲以上人群患病佔比 44.1%。而 14 歲以前骨科疾病佔 比低,而到了 15-44 歲骨科患者的佔比到了 20.8%,到了 45-59 歲佔比進一步提高到 32.3%。而從居民的兩週患病率來看,以衛生統計年鑑 2013 年的數據為例,35-44 歲 的是 12.4%,而 45-64 歲的患病率是 24.3%,到了 65 歲以上則兩週患病率為 62.2%。 老齡人群是患病的主要群體。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50 歲以上骨質疏鬆患病率高達 19.2%,極容易發展為各類型骨折。根據《中國 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及 “健康骨骼”專項行動結果發佈》,我國 40-49 歲人群 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 3.2%,其中男性為 2.2%,女性為 4.3%。50 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 患病率為 19.2%,其中男性為 6.0%,女性為 32.1%。我國低骨量人群龐大,是骨質疏 松的高危人群,我國 40-49 歲人群低骨量率為 32.9%,其中男性為 34.4%,女性為 31.4%;50 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為 46.4%,其中男性為 46.9%,女性為 45.9%。骨質疏鬆 時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強度減低,受到輕微暴力即可發生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 包括脊椎、髖部、橈骨遠端和肱骨近端。以髖部骨折為例,來自北京的一項研究表明, 從 1990-1992 年到 2002-2006 年間,年齡超過 50 歲的女性髖部骨折增加了 2.76 倍, 男性增加了 1.61 倍。國內一項針對骨質疏鬆髖部骨折的研究顯示,女性髖部骨折患 者平均住院時間為 35 天,男性為 34 天。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目前我國 60 歲以上老人中,有 55%的人患有關節疾病;椎間盤突出症是引起腰 腿痛最常見的疾病,在西方總髮病率 15.2%~30%,國內達到 18%;全國大約有 7%-10% 的人患上了頸腰椎病,50-60 歲年齡段頸腰椎病的發病率約 20%-30%;60-70 歲年齡 段達 50%,並且臨床中年齡在 20 多歲的年輕患者呈增多的趨勢。而另外,我國關節 類型相關疾病的出院人數,從 2011 年的 22.68 萬人,到 2018 年的 82.78 萬人,年復 合增長率 20.31%。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疾病高發,以關節和脊柱為最常見病例,以山西某一家三甲醫院的門診數 據做分析。根據《山西某三甲綜合醫院骨科門診患者病種調查分析》,2016-2017 年 骨科門診共 5.9 萬病例,骨科疾病主要以關節疾病和脊柱疾病為主,骨科排在前五 位的病種為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骨折、骨質疏鬆伴脊柱骨折。其中 腰椎間盤突出從 2016 年的 12.8%上升至 2017 年 15.12%,增加 2.32 個百分點,上升 趨勢明顯。這是比較典型的國內三甲醫院骨科的門診代表,從中也可以看出骨科疾病 的分佈狀況。

4.2.政策層面驅動進口替代和龍頭集中

兩票制政策去中間流通渠道,產品價格更加透明化,國產產品成本端有優勢; 耗材緊跟藥品帶量採購在安徽和江蘇已開先河,2020 年政策端依舊要做好心理準備, 但是對於行業龍頭企業而言不足懼,量多有規模經濟,並且相比其他中小企業產品 更加優質,會推動行業進一步集中,對比進口廠家又有價格優勢;DRGs 陸續試點, 疾病組收費,耗材零加成背景下,器械變成醫院成本,有利於國產器械的進口替代。

(1)兩票制政策去中間流通渠道,醫療器械產品價格透明化

(2)緊隨藥品集採步伐,耗材集採試點逐漸展開

(3)DRGs 國內推行,支付方式與國際接軌有利於國產企業

……

4.3.新技術和國際化驅動骨科行業持續發展

(1)新技術之 3D 打印技術對骨科行業的驅動

新技術對骨科產品的推動在不斷湧現,3D 打印技術在骨科治療中特殊的應用場 景應用尤其重要。3D 打印指在電腦控制下對塑料、金屬、陶瓷、粉末及液體等物料 進行接合、融合或堆砌的過程。醫療行業中,3D 打印技術一開始只是應用在手術輔 助工具例如手術規劃模型、定製化的手術導板等,現在已經逐漸被應用到標準化植入 物、個性化植入物、定製化假肢,甚至是緩釋藥物和有生命的人體組織。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植入物因人體差異或者因為疾病種類而需要專門個性化定製,傳統的生產 技術在製造主要是標準化而非個性化,3D 打印技術可以解決傳統批量生產沒辦法個 性化的問題。例如,骨腫瘤的治療,每個病人的腫瘤大小形狀不一,再結合人體本 身的差異,那麼標準化的產品是無法滿足該需求,中國每年約近 2.8 萬新增骨腫瘤患 者一直沒有合適的器械產品。傳統植入物的大小及形狀有限,通常需要大面積移除骨 骼及組織,無法精準契合患者發病位置。3D 打印技術可根據患者病變的 CT 數據進行 建模,個性化進行植入。另外,3D 打印產品在骨關節翻修手術市場中佔據優勢,因 為翻修手術的患者的骨骼及組織結構經過初次手術有所縮減,在翻修手術中進行定位 及支撐時較難依靠其參與物作為指引。另外 3D 打印技術還應用在脊柱外科手術、四 肢骨折手術、骨腫瘤切除術、膝關節置換術、個性化手術導向模板、個性化內植物、 製作個體化骨組織工程支架等方面。尤其是,可以利用 3D 打印技術在植入物的表面 打印複雜多孔結構,多孔結構有利於骨長入,患者的康復更快。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而從政策方面來看,從 2017 年藥監局就開始對個性化定製醫療器械進行研討, 2018 年 2 月份頒佈《定製式增材製造醫療器械註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 到 2019 年 6 月份衛健委頒佈《定製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試行)》。國家為規範 定製式醫療器械註冊監督管理,保障定製式醫療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滿足患者個 性化需求,從政策層面進行了指導,《定製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試行)》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新技術之機器人對骨科行業的驅動

醫用機器人中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分為軟組織手術機器人和硬組織手術機器人,已 經有超過 30 年的歷史,最早是神經外科活檢和髖關節置換領域有應用。1985 年,機 器人輔助定位的神經外科活檢手術開始應用,這是機器人技術在醫療外科手術中的首次應用。IBM 的 Watson 1992 年推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醫療機器人——Robodoc, 該機器人主要用於髖關節置換,並通過了 FDA 認證。

美國直覺外科公司生產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最成功的案例, 其第一代手術機器人於 2000 年通過 FDA 審核,至今升級研發設計了五代達芬奇手術 機器人,截至 2018 年底共計實現 4986 臺銷售、累計實施超過 500 萬例手術。其 中美國有 3196 臺佔比 64.10%,歐洲有 872 臺佔比 17.49%;亞洲有 651 臺佔比 13.06%;其他地區有 267 臺,佔比 5.35%,其中中國不到 80 臺。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據普華永道諮詢統計,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 2016 年約在 35-40 億美元,預 測到 2020 年,全球手術機器人可實現超過 58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骨科手術機器人源於上世紀 90 年代,目前實現產業化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公司集 中在美國、以色列、法國和中國。1992 年,機器人 RoboDoc 完成了全球第一例機器 人輔助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試驗,但是存在手術時間長、系統穩定性不足等問題, 造成坐骨神經損傷的風險較高;1997 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Davis 等研發了用於膝 關節手術的 Acrobot 機器人系統;2008 年,美國 MAKO Surgical 公司研製出 RIO 手術機器人,主要用於全膝關節或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其最大優勢是醫生和機械臂共同操作手術器械完成手術;2014 年,法國 MEDTECH 公司推出了應用於脊柱外科的 ROSA Spine 手術機器人,後來應用拓展到神經外科領域。骨科手術機器人能夠基於 術中 3D 圖像與 2D 圖像進行手術空間映射和手術路徑規劃,實現精準、微創的手術 效果,同時大幅降低手術輻射,引導醫生按照智能標準完成手術,還能夠實現多種高 難度手術如上頸椎手術,並且縮短醫生的培訓時間。而國內的北京天智航 2010 年第 一代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許可證,並在 2012 和 2016 年進行了 產品升級。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而實際上,國際骨科龍頭通過併購來切入骨科機器人領域,一方面可以鞏固現有 骨科業務,帶來增長亮點,另外一方面,整個手術機器人增長勢頭猛,未來骨科機器 人可能是骨科耗材的載體平臺,如果不提前佈局,則有可能導致後續骨科產品進入不 了使用的手術平臺。

強生 2015 年開始就和 Verily Life 合作開展外科手術機器人項目,2017 年 7 月, 強生收購脊柱外科手術公司 Sentio,並於 2019 年收購骨關節機器人公司 Orthotaxy; Stryker 史賽克於 2013 年 16.5 億美元收購 Mako Surgical,Mako 系統能針對特定患 者進行準確精確的手術,如針對關節炎疼痛患者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Stryker 已 經在世界各地安裝了 650 多臺 Mako 機器人。美敦力 2018 年 17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Mazor Robotics 及其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平臺。Zimmer Biomet 捷邁邦美通過以 1.32 億美元收購法國機器人輔助外科公司 Medtech,,獲得了 Rosa 技術,ROSA 機器 人輔助全膝關節手術平臺在 2019 年 1 月獲得了 FDA 510(k)的膝關節手術認證,並 在 3 月獲得了脊柱手術認證。施樂輝在 2016 年收購了骨科機器人公司 BlueBelt, 2017 年宣佈推出其 NAVIO 手持式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TKA)應用。

國家鼓勵各醫院設立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支持手術機器人的發展。2017 年 11 月,國家工信部與衛健委發佈《關於同意北京積水潭醫院等 21 家牽頭醫院創 建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的通知》,探索建立骨科手術機器人使用技術標準和臨床 應用規範,支持骨科手術機器人在醫療機構開展。在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技 術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組建了國家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 提供了骨科手術機器人實時裝機和手術量數據,而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是其中的重要參與者,截止 2019 年 8 月,已經登記的天智航手術機器人協助開展手 術 3800 臺。

北京天智航作為國內第一家骨科手術機器人,2018 年營收 1.27 億元,增長 73%, 2019 年上半年營收 4458 萬元,增長 82.8%,保持較高增速,目前天智航在申報科創 板。

目前,國內骨科公司出口產品到海外的體量尚小,但是逐年增長。根據海關出口 數據,2018 年我國矯形骨科植入器具出口金額 4.6 億美元,增長 7.29%;大博醫療 2018 年出口金額 6416 萬元,增長 16.82%,處於比較穩定的態勢。而根據國際骨科巨 頭的的經驗,產品不侷限於一個國家是大勢所趨,國內在這方面還需要繼續做努力, 做大體量,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骨科行業深度報告:水大魚大,老齡化與政策驅動

5.以骨科業務為主的相關受益公司

5.1.大博醫療(002901):骨科創傷龍頭,脊柱發力

5.2.凱利泰(300206):脊柱持續補充產品線,微創為特色

5.3.愛康醫療(1789.hk):關節龍頭,技術領銜關節行業發展

5.4.春立醫療(1858.hk):關節產品往高端發展,佈局脊柱和運動醫學

……

獲取報告請登陸未來智庫www.vzkoo.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