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回球力量不大是怎麼回事?

用戶2847910314955


回球(攻球或弧圈球)力量不大的原因:主要是揮拍時,臂彎的角度沒有變化,或角度變化緩慢所致。這是我多年乒乓的經驗談!

舉例來說,要想正手攻球力量大,請您這樣揮拍:右腳稍後,如覺得來球可攻,立即引拍,然後快速擊球(不是勻速揮拍),一定要讓球拍從下巴底下一閃而過,將球拍揮到左肩為止。這種揮拍方式,能使臂彎由引拍時的鈍角,急劇地轉變為銳角,猶如利箭離弦。如此揮拍,即使臂力不大的人,也照樣能攻出精彩好球!

如果您像視頻裡揮拍到眉心,這樣揮拍倒沒錯,但回球力量大為遜色;若不信,您就比較一下二者的區別!

當然了,如果來球彆扭,您就無法這樣揮拍了,那咱們另當別論。


乒乓球804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乒乓球回球,力量不大。實際上也就是正、反手攻球發不出大力。

簡單的說,就是攻球動作錯誤所致。就如同扔石頭扔不遠,渾身的勁用不出來。

乒乓球回球(攻球)時力量不大,也就是渾身的勁用不出來。不會協調發力,因而無法形成鞭打效果。

下面重點談一談什麼樣的錯誤動作會導致回球(攻球)力量小。

一、正手攻球時只會收小臂。

很明顯,只用收小臂的力量去攻球,其力量哪有全身加上大臂的綜合力量大。

這也是在乒乓球的啟蒙教學中,片面強調收小臂的結果。殊不知乒乓球的攻球是協調發力的結果,絕不僅僅是收小臂。

二、片面強調攻球要動作小的結果。

動作小,力量自然就小。這就如同手槍和步槍的射程之所以遠近不同,取決於槍管的長短不同。所以乒乓球的小動作,怎麼也發不出大力。

三、擊球點的錯誤。

有人強調正手攻球時,要在身前擊球,不能在體側擊打。這種錯誤的指導可以想見,擊球時只好用正手去推,而不是掄起拍子打。因為用正手擊打身前來球時,無法用力,且很容易把球打斜線出界。為避免出界,只好正手推。

以上三點錯誤,導致了乒乓球的回球(攻球)無力。

既然問題已經找到,改正它即可。






江城老水775


有一句俗話:“身大力不虧”。 筆者自2009年始,常在各球館混跡。曾經遇到過一個個頭兒有185,體重可能達250的大漢,據說曾是鉛球運動員,乒乓球是純業餘。正手反膠,反手弄一塊長膠。正手極其暴力。為啥,身大力不虧,爆發力在那兒呢。一板扣下去,感覺要把球打進球檯裡,或者球直接在空中能爆了!

所以說,你的乒乓球回球力量不大,除了擊球動作與發力有問題外,你的爆發力應該不是太好。

當然,說以上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在同樣非專業球手的背景下的區別。

具體到專業範兒。十來歲的細胳膊細腿的一個小女孩,照樣可以把球打得虎虎生風,速度、力量都上佳,這就是專業的事兒了。

講究的就是合力問題。

很多人都知道乒乓球要從基本動作、發力練起,但很多人根本就不去練這些基本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太枯躁”,沒有樂趣。就像下棋,沒有多少業餘愛好者去打棋譜而是上來就實戰,劈里啪啦,躍馬楚河漢界,大快朵頤,痛快啊!但其實最後還是被對方殺得大敗!

所以說,擊球力量不大,一是從自己身體素質方面找原因,體格強健,肌肉有爆發力,這肯定會有好處;其二就是從基本動作與發力順序來找原因。把基本動作搞對路,把發力次序搞對路,接下來,適當地進行練習,並與實戰結合,擊球的力量也就慢慢地上去了。

沒有別的原因,沒有別的方法。


微乒乓


主要有兩個原因,就是球拍和技巧。

球拍作為體育競技的工具,在體育競技中作用非常重要,不同的人根據自身的力量和速度選擇球拍的重量和彈性。一般來說,球拍越重,彈性越好,回球的速度就越快,力量也大,控制不好容易出界,反應速度相對會慢些,所以有些職業選手貼膠時會貼正反膠,就是為了控制進攻和防守時的速度和力量。

回球的速度和力量還跟技巧有關。球拍擊球的角度不同,球速也不同,一般正手進攻和防守靠揮臂,反手進攻和防守靠抖腕,這需要經過長期訓練,使肌肉形成記憶,才能打出穩定的有力回球。

體育運動主要看天賦,天賦不好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匹諾曹154680081


一要手藝巧,二要傢什好。二者缺一不可。

乒壇愛好者,切搓球藝之一大題目,就是用的什麼板,什麼膠。

乒球賽出了冠軍,圈子裡也詢問用什麼拍子。

可見工具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